
【1】31.如【圖 31】所示,一樑具有三個 90°轉折,一端固定於牆上,另一端承受 1 kN 的力量,請問固定端牆面所受在
xyz 三方向之力矩(單位 kN.m)為何?
<-4,2,0> <2,4,-1> <2,2,-1> <1,2,4>
【4】32.如【圖 32】所示,施力 P經由一無摩擦滑輪系統撐住一重物 W而達成平衡,若不計滑輪系統自重,所需之 P為何?
W/2 W/3 W/4 W/5
【4】33.力向量 F=<2,-4,5>作用於一空間點,其座標為<-2,5,-1>,請問此力向量對座標原點所產生的力矩為何?
<-29,0,-2> <-4,-20,-5> <2,8,-2> <21,8,-2>
【2】34.一桿件固定於剛性天花板,三個力矩作用在桿件上如【圖 34】所示,請問天花板所受之力矩為何?
2 kN-m 4 kN-m 6 kN-m 20 kN-m
【3】35.如【圖 35】所示,某剛體四種受力狀況,何者是處於明顯不平衡狀態?
(a) (d) (a) (b) (b) (c) (c) (d)
【4】36.如【圖 36】所示,兩個尺寸相同的矩形斷面,在其上開兩個橫條長孔,所有的橫條長孔幾何尺寸皆相同。同一斷
面內,開孔位置上下對稱。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斷面一與斷面二之重心位置相同 斷面一與斷面二之面積相同
斷面一與斷面二對中間虛線之面積一次慣量相同 斷面一與斷面二對中間虛線之面積二次慣量相同
【4】37.如【圖 37】所示,兩梯形塊傍牆堆疊,今欲以一水平力 P,將底下的梯形塊推向牆邊,而將上層梯形塊往上頂起。
有關各塊受力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底下梯形塊與地面的接觸面所承受之摩擦力方向向右 底下梯形塊的上接觸面所承受之摩擦力方向向右斜
上層梯形塊右邊與牆之接觸面所承受之摩擦力方向向上
上層梯形塊右邊與牆之接觸面所承受之法向力小於 P
【2】38.如【圖 38】所示,三段繩索懸掛兩重物,有關各段繩索之受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第2段繩張力大於第 1段繩張力 第3段繩張力大於第 1段繩張力
第3段繩張力的水平分量大於第 1段繩張力的水平分量
第3段繩張力的水平分量大於第 2段繩張力的水平分量
【3】39.一空間向量由座標點 a(1,-6,3),指向座標點 b(3,-3,6)之方向,此向量與單位向量<1,0,0>所夾之銳角最接近下列何者?
25° 45° 65° 85°
【4】40.如【圖 40】所示,一橫桿上有 P1和P2兩個力量,P1=P2=2.0 kN,以及一個彎矩 M=2.4 kN-m。圖中所示此力量系
統並不平衡,欲調整使其平衡,下列何種作為不能達成此目的?
P2左移 0.8 m P1右移 0.8 m M 增為 4.0 kN-m P2減為 1.2 kN
【1】41.一物體受到 4個力量的作用,其相對關係如【圖 41】所示,已知其中一個力量大小為 6 kN,請問其他三個力量 P、
Q、R之值依序應為何?
4.5 kN、4.5 kN、6.0 kN 6.0 kN、6.0 kN、6.0 kN
6.0 kN、6.0 kN、8.0 kN 8.0 kN、8.0 kN、6.0 kN
【3】42.如【圖 42】所示,一均勻懸索僅承受著本身之重力,有關繩索所受之內力,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如果 H > h 則T2 > T1 如果 D > d 則T2 > T1
繩索所受之內力在最低點(點 b)達到最大 繩索懸垂的幾何形狀並非拋物線
【3】43.如【圖 43】所示,相同的兩方塊堆疊在一起,個別重量皆為 W,各接觸介面之靜摩擦係數皆為,其中之上層以
一繩索繫於牆上,今欲以一水平外力 P拉動下層,下列何者所需要之最小拉動力 P最高?
(a) (b) (c) (d)
【1】44.以鉗子夾住一圓球,受力前、後如【圖 44】所示,施力 P之後,施力處之兩握柄彼此平行,今欲於所夾物件接觸
點上產生一個固定大小的力量,設計上若將彈簧位置右移一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所需之 P較大(較費力) P可以較小(較省力)
對所需之 P沒有影響 需要知道鉸接點的摩擦力才能做比較
【1】45.如【圖 45】所示,一矩形斷面,於其左上角挖空一個四分之一圓,圓半徑 R=20 cm,請問其對 x軸之面積一次慣
量最接近下列何者?
1.5x104 cm3 2.5x104 cm3 3.5x104 cm3 4.5x104 cm3
【2】46.如【圖 46】所示,四根長度 L的直桿件,加上一線性彈簧,彈簧勁度為 k,共同組成一個四邊形桁架,現施加對
向力 P,使桁架變形成正方形而達成平衡,此時彈簧之變形量最接近下列何者?
0.5 P/k 1.0 P/k 1.5 P/k 2.0 P/k
【4】47.如【圖 47】所示,一鉸接懸臂結構以一無摩擦滑輪搭繫繩來支撐,今欲減低繫繩的受力,下列方法何者最有效?
增加 b,不改變其他參數 增加 s,不改變其他參數
增加 r,不改變其他參數 增加 h,不改變其他參數
【1】48.如【圖 48】所示,以螺絲起子施以一垂直力 P與扭矩 T於螺栓上,與螺栓搭配的是一塊具有適當螺栓孔之厚板,
在圖中所示的這種狀況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將螺栓旋進板子所需的扭矩,要比將螺栓旋出板子所需的扭矩低
同樣的螺栓直徑,螺紋間距越大,將螺栓旋進板子所需的扭矩越大
同樣的螺紋間距,螺栓直徑越大,將螺栓旋進板子所需的扭矩越小
施力 P越大,將螺栓旋進板子所需的扭矩越小
【2】49.如【圖 49】所示,兩段式簡支樑在水平段承受一均佈載重,已知其右端滾支承之反力為 R=10 kN,請問均佈載重
強度 q最接近下列何者?
5.6 kN/m
7.2 kN/m
14.4 kN/m
18.0 kN/m
【1】50.接觸面之摩擦常會造成摩擦損耗,添加潤滑劑可降低損耗,下列情形中,何者在使用潤滑劑降低損耗之效果較佳?
滑動接觸面 滾動接觸面 固定之接觸面 皮帶之接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