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類科:
衛生行政
科目:
食品與環境衛生學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 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試卷上,於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代號:23640
頁次:1
-
1
一、民國 108 年4月17 日總統公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修正案,
請說明此法案中有關「加工助劑」之修正重點,並舉例試述「加工助劑」
與「食品添加物」之異同。(25 分)
二、衛生福利部於 108 年4月23 日預告修正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草案,
將增修訂「阿巴汀」等 34 種農藥 248 項殘留容許量,然其中有關嘉磷
塞(glyphosate)之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引發爭議。試述嘉磷塞於農業上
之用途為何?又目前已知與嘉磷塞可能有關的癌症為何?與國際上主
要機構,包括美國環保署(EPA)、歐盟食品安全署(EFSA)及聯合國
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等,目前對於嘉磷塞是否會致癌之結論
分別為何?(10 分)
三、106 年歐盟及國內皆曾發現市售雞蛋中芬普尼(fipronil)含量超出限量
標準,導致諸多雞蛋須被銷毀,而民眾也因而造成恐慌。試述芬普尼之
用途、本次污染之成因、芬普尼對於人體健康可能產生之影響,及政府
對於芬普尼蛋之管制措施分別為何?(15 分)
四、我國於 71 年引入空氣污染指標(pollutant standard index, PSI)評估空氣
品質之狀況,後來另增加細懸浮微粒指標(PM2.5),於 106 年12 月起
則改實施空氣品質指數(air quality index, AQI)。試述三者納入之空氣污
染物分別為何?並試以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之論點說明三個指標
之區別及相關空氣污染品質指標演變之必要性。(25 分)
五、水源中的塑膠微粒污染(microbeads)近年逐漸成為重要議題,說明何
謂塑膠微粒、其化學組成及來源分別為何、對於人體健康之可能影響及
其機制、塑膠微粒如何進入環境與日常飲食,及健康危害,與現有法規
對於塑膠微粒的規範。(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