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私立豐田大郡幼兒園113年8-10月日常生活課程教案(幼幼組)

格式
docx
大小
36.61 KB
頁數
9
上傳者
三樓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8-14,离现在 2 7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私立豐大郡幼兒園1138.9.10月教案(幼幼組)


日常生活

課程目標:

學習指標:

-1-2 模仿各種用具的操作

--1-2-1 覺察器材的操作方法

-2-2 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

--2-2-2 操作與運用抓、握、倒的精細動作

-2-3 調整自己的行動,遵守生活規

--2-3-1 在生活情境中學習合宜的人際禮儀

範與活動規則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社會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走線

學習在線上穩定行走,培養身體的協調與平衡能力。





2.組合地墊

學習組合與按壓地墊的能力,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工作延伸:整理桌布。


3.鋪桌布

學習在操作教具前,將桌布正確鋪在桌上對齊桌緣。



4.拿放托盤

學習托盤正確的拿法及使用後,放回原位排放整齊。



5.五指抓乾物

加強五指抓握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依季節更換內容物以提升幼兒重複操作之意願。




6.三指抓乾物


精鍊三指抓的技巧並增進手指靈活度,以培養小肌肉發展。


依季節更換內容物以提升幼兒重複操作之意願。


延伸分類概念。






7.舀乾物

練習使用湯匙舀物品的基本技巧,精進使用湯匙用餐之能力。


8.靠椅子

知道離開座位要靠椅子。






不同素材的紙讓幼兒練習撕,以完成作品。

9.搬椅子


10.撕紙工


練習正確搬椅子的方法。


精鍊手部撕紙的能力,促使小肌肉靈活發展。























品格教育

1.排隊



2.穿拖鞋子


3.擦臉


4.打招呼


健康保健衛生

洗手五步驟


防震教育與演練

9/12

校內防震預習

9/20

全國防震演習


培養肢體運動的協調性及練習依序排隊的秩序感。



學習穿脫鞋子的方法,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學習拿毛巾擦臉,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


學習運用適切的語言問候他人,增進社交互動的技巧。



學習正確洗手的方式。




透過地震影片及討論,讓幼兒知道地震時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透過地震逃生演練與宣導,加強師生對地震的認識與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


透過排隊遊戲活動,練習走路的安全距離。






透過遊戲、兒歌與生活互動,進行打招呼練習








透過防震影片讓幼兒了解地震來臨時的逃生要領。


感官教育

課程目標:

-1-4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符號

-1-1蒐集生活環境中的顏色訊息

學習指標:

--1-4-1 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的圖像與符號

--1-1-1 辨識與命名物體的形狀與顏色

領域:語文、認知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分類遊戲



2.帶插座圓柱體

(A、B組)


3.粉紅立方體




4.棕色長方柱




5.三原色盒










透過顏色、形狀大小配對,加強視覺辨識的能力,以建構數學預備的能力。


發展以視覺與肌肉記憶辨別物體大小、粗細的能力。



培養辨識大小的視覺能力。

視覺精鍊:物質尺寸的視覺辨識,精鍊手臂與手的協調動作。


培養辨識粗細的視覺能力。

視覺精鍊:物質尺寸的視覺辨識,精鍊手臂與手的協調動作。


認識紅、黃、藍三種基本顏色的名稱,培養辨別顏色的視覺能力。



透過工作發展獨立性、秩序性、協調力、專注力及培養

敏銳的視覺觀察力。

為數學心智的能力做預備。

工作延伸:

準備不同的內容物以吸引孩子進行類活動。





工作延伸:

觀察環境(尋找環境中能依大小或粗細排序的物品)




工作延伸:

從教室中找同樣顏色的物品做配對。




數學教育

課程目標:

-1-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學習指標:

--1-1-3 覺知數量的訊息及生活環境中的數字符號

--1-4-1 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的圖像符號

領域: 認知、語文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數字手指謠


2.唱數練習(1~10)




3.大數棒與模型一

對一對應(1-5)

4.砂紙數字板

(12)


透過數字歌謠、手指謠與律動增進對數字的熟悉度。


能流利的唱數出1-10 的數序。




練習(1-5)一對一同數量的對應 。

(依個別能力調整練習的範圍)



認識數字符號1-2



專注力、秩序性、協調性及獨立能力的養成。



工作延伸:

藉由小遊戲或轉銜時間進行唱數活動。


藉由擺放大數棒與雪花片的對應,以增進數與量的練習。





語文教育

課程目標:

-1-1 模仿身體操控活動

-1-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學習指標:

--1-1-2 模仿身體的靜態平衡動作

--1-2-1 喜歡聆聽童謠

--1-4-1 覺察生活環境中常見圖像與符號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語文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手指歌謠-切柚

子、小月亮、國

旗歌


2.親子律動歌謠


3.實物首音盒(

ㄇㄧㄍㄐㄨㄊ

)



4.拼圖練習

(依個別能力)



5.動物模型與圖卡

配對








引導幼兒配合歌謠精進手部的靈活度,以精鍊小肌肉動作發展,並增進歌謠的背誦能力。



透過讀本歌謠的遊戲互動,增加語言活動的學習趣味性與多樣性。


藉由小實物認識注音符號,提升對音韻辨識的能力,增加語言活動的趣味性。




從拼圖活動中連結關係、建立整體與部份概念,強化視覺辨識能力,這是語言學習不可或缺的能力養成。



藉由圖卡的介紹認識常見的動物。





以故事方式帶入情節增加印象讓小朋友理解內容






工作延伸:

配合注音符號準備各種小實物,以進行首音的辨識活動。


提供不同種類拼圖增加樂趣,提升幼兒邏輯思考及空間概念。


透過猜猜我是誰遊戲, 進行表演動物特徵讓小朋友猜。




美勞教育

課程目標:

-2-2 熟練各種用具的操作

-2-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

學習指標:

--2-2-1 平穩使用各種素材、工具或器材

--2-1-1 享受探索各種藝術媒介的樂趣

領域:身體動作與健康、美感

工作名稱

直接目的

間接目的與工作延伸


1.撕貼工




2.剪工(一刀剪)


3.貼畫



4.手印畫

(指印、掌印)

5.塗鴉


學習撕紙的技巧,能利用撕好的色紙沾黏膠水創作。




學習三指抓握剪刀及運用剪刀進行隨意剪的工作。


透過大圓貼紙、中圓貼紙將其貼在圖案上,以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


練習利用手指、手掌沾上各色印台,在紙上進行蓋印。



透過蠟筆、蠟磚…等材料練習隨意塗鴉,以精鍊幼兒手部肌肉活動的能力。



文化延伸:

結合中秋節、雙十節撕貼月亮(滿月) 及雙十符號圖卡創作。







培養美感。






專注力、獨立性、協調性、與秩序性的建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