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 外交特考 三等 外交領事人員各類組 國際關係與近代外交史 試卷

pdf
372.09 KB
5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06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
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考試試題
別:外交人員特考
別:三等考試
組:外交領事人員各組
目:國際關係與近代外交史
考試時間2小時 座號:
※注意:禁止使用電子計算器。
代號:10140
|
10940
頁次:4
1
甲、申論題部分:(75 分)
不必抄題作答時請將試題題號及答案依照順序寫在申論試卷上本試題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請以黑色鋼筆或原子筆在申論試卷上作答。
本科目除專門名詞或數理公式外,應使用本國文字作答。
一、2015 4月,美國與日本在歷經近兩年協商後,公布新版「美日防衛合作指針」
The Guidelines for US-Japan Defense Cooperation), 21 世紀美日同盟轉型的
綱領性文件請試述何謂防衛合作指針?其內容演進過程為何?此一新版防衛合作
指針有何意義?另為因應新版防衛合作指針,日本自身做了那些制度改革?20 分)
二、自 2012 年以來中共與俄羅斯持續推動代號為「海上聯合」之雙邊海上聯合演習,
請問在那些地區舉行演習?其戰略意義為何?美國又如何看待此一聯合演習?試
申論之。(20 分)
三、1950 年韓戰爆發,請試述美國對海峽兩岸(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北京的中
共政權)的政策有何轉變?(自 1949 10 月中共在北京建政後至韓戰爆發)
蘇兩國在聯合國有關因應朝鮮半島局勢的會議雙方的立場及聯合國決議為何?
韓戰如何結束?(18 分)
四、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進行中,當年曾發生兩個重要事件,分別是美國的
參戰及俄國的退出。請試述當時的國際背景及美國參戰和俄國退出的原因分別為
何?當時中國亦在討論參戰與否的問題請分別論述朝野各方主張及反對參戰的領
導人姓名及他們的觀點、理由。(17 分)
乙、測驗題部分:(25 4101
本測驗試題為單一選擇題,請選出一個正確或最適當的答案,複選作答者,該題不予計分
20 題,每 1.25 分,須 2B 鉛筆在試卡上依題號清楚劃記,於本試題或申論試卷上作答者,不予計分。
1 自東西方爆發冷戰時期以來,美國歷任總統外交政策特色,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杜魯門決定援助希臘與土耳其對抗共黨叛亂
尼克森強調實力對抗與對盟國安全承諾,決定擴大參與越戰
卡特重視人權議題,代表對尼克森式現實主義之反彈
雷根重新強調意識形態對抗,因而惡化美蘇關係
2 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乃至第二次大戰爆發前,下列何者不屬此時期為維持國際和平所做之努力
巴黎非戰公約 海牙和平會議 華盛頓會 羅加諾公約
代號:10140
|
10940
頁次:4
2
3 英國於 1839-42 年對清朝發動之鴉片戰爭乃中國近代史關鍵轉捩點下列何者並非英國決定開戰的動機
之一?
要求開放更多口岸,以拓展貿易市場 簡化關稅制度與內容,以降低貿易成本
拉攏中國加入國際法體系,以便利溝通 解決廣州公行壟斷貿易問題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由盟軍領袖舉行的一連串國際高峰會中,下列何者並未涉及中國問題?
雅爾達會議 德黑蘭會議 開羅會議 波茨坦會議
5 關於 1945-55 年間臺海兩岸涉外關係之發展,下列何者錯誤?
美國於 1949 年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試圖撇清對國共內戰之責任
美國總統艾森豪於 1950 年派出第七艦隊,協防臺灣
藉由 1954 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正式將臺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
美國國會於 1955 年通過決議,授權總統可派兵協防臺
6 1895 年中、日雙方簽訂馬關條約結束甲午戰爭,請問下列何者並非此一條約帶來之立即影響
日本立即併吞朝鮮,中國失去關係最密切之代表性藩屬國家
日本獲得巨額賠償,提供深化工業建設之資本
中國首度將開放對外口岸,擴大至長江上游
開放外人至內地設廠製造,進一步削弱中國競爭力
7 自川普總統上台以來,美國陸續針對其當前參與或簽署之若干重要國際組織或協定,進行檢討或宣布退
出,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跨太平洋夥伴協議 TPP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 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協定 TTIP
8 在北歐國家當中,下列何者尚非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冰島 挪威 芬蘭 丹麥
9 有關推動東亞區域合作之具體作目前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
為主,請問下列何者並未同時參與兩個平台?
印尼 馬來西亞 新加坡 越南
10 美、中雙方在 2017 4月川普與習近平高峰會後,宣布建立 4個高級別對話機制,下列那一項並未包括
在內?
外交安全對話 全面經濟對話 共同打擊犯罪對話 社會與人文對話
11 有關鴉片戰爭及其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英國認為他並非為了鴉片利益,而是為了自由貿易理念而戰,拒絕稱此為「鴉片戰爭」
清廷在天朝意象及官僚欺瞞的影響下忽戰忽和
鴉片戰爭改變了中國對外關係及外國對中國的看法,中國從此開始放棄了「中國中心主義」及天朝心態
1844 年接任兩廣總督的耆英,採取羈縻之外交作為
12 有關凡爾賽體系的內涵及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簽訂凡爾賽條約的巴黎和會與 1815 年的維也納會議相同,乃由全體交戰國談判決定和約內容之會議,
德國丶奧國等戰敗國和蘇聯仍可在會中表達意見及談判
凡爾賽條約將第一次大戰的罪責全推給德國與其盟國,並冠上發動戰爭罪之罪名,以合理化戰勝國對
戰敗國的掠奪行為,導致德國復仇之心理,成為更不滿現狀的國家
英丶法二國乃凡爾賽體系的主導國家,但二國明顯同床異夢。法國希望藉由對德國索償大量的戰爭賠
款,來壓制德國的興起與減少對法國的威脅。英國則暗助德國,以阻止法國稱霸歐洲大陸的野心,對
戰後德國賠款的立場遠較法國緩
凡爾賽條約改變東歐的政治地圖,七個新的獨立國家出現,被譏為「歐洲的巴爾幹化」Balkanization
of Europe),因為在這些地區民族混雜的情況很常見,和約締訂者沒有以遷徙人口來調整,使這些國
家各自產生民族問題。這造成日後希特勒以保護東歐日耳曼少數民族為藉口,侵占捷克與波蘭
代號:10140
|
10940
頁次:4
3
13 國際上有關臺灣地位的文件及宣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972 929 日,日本和中共的建交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再表明臺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領土之不可分的一部分。日本充分理解並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立場。」2010 7月,日本駐中
國大使丹羽宇一郎又言:日本並未承認中國對臺灣領有權的主張,在 1972 年的日中共同聲明上,日本
對中國的「臺灣是中國不可分領土的一部分」之主張,並未承認,只明記為「加以理解並予尊重」,
今後日本的立場也不會改變
1979 11日,美國和中共的建交公報(美國的英文版):「美國承認(recognize)中華人民共
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美國政府認知(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
一部分。」對此,2009 年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薄瑞光又言:「美國對中國的主張就是一種認知而已,美
國的立場從來都沒有任何承認。
2017 2美國總統川普和習近平通電話川普說會尊重「我們的一中政策」北京的官媒報導,
習近平讚賞川普強調美國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顯
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中共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相同的內涵
1970 10 月,加拿大和中共的建交公報:「中國政府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加拿大政府注意到(take note)中國政府這一立場。」
14 有關蘆溝橋事變及中日全面戰爭的爆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937 年蘆溝橋事變之前,在日本「廣田外交」及中國親日派行政院院長汪精衛的努力下,中日關係一
度好轉,1935 5月日本駐華使館還由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然而,隨著日本國內軍國主義的強化,
廣田外交政策被放棄,主張積極擴張的鷹派主導對華政
當時國際格局大幅轉變,法西斯主義逐漸取代共產主義而成為西方的主要威脅,使蘇聯得以和西方合
作建構反法西斯主義統一戰線在這背景下1936 12 月的西安事變改變了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
之政策,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共組抗日統一戰線
蘆溝橋事變爆發,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宣示已到最後關頭抗戰到底。在中丶日國內均轉由鷹派
主導的狀況下,原本只是意外事件的蘆溝橋事變,自然容易擦槍走火,演變成中日全面大戰
蘆溝橋事變爆發,中日相互宣戰,全面大戰爆發。英丶法丶美等西方國家為牽制法西斯主義勢力的擴
張,雖然未積極的派軍隊援助中國,但譴責日本為侵略者並施以制裁,禁運戰爭物資(石油丶鋼)給
日本
15 1907 年日丶俄簽訂「日俄協約」,形成「日俄協商體系」之後,有關東亞及中國的對外關係上,下列敘
述何者錯誤?
英日俄法四國在東亞成一集團,日本成為英、俄二列強維護其東亞利益的重要在地國家,日本有英、
俄支持,有助強化其對朝鮮及中國的侵略,1910 年日本併吞朝鮮
中國藉開放東北,引進美丶英等國資金來對抗日、俄在中國東北的壓力
中國一度尋求中、美、德結盟,但是美國認為其海軍實力仍不足在東亞和日本較量,美國選擇和日本
協調東亞利益。1908 11 月簽定羅脫-高平協定
德國成為唯一可與日本東亞野心抗衡的大國,從此之後德、日二國在東亞競爭態勢日增
16 有關英日同盟和日俄戰爭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俄國趁八國聯軍之亂,1900 7-10 月調兵 17 萬進占滿洲,衝擊東亞均勢,英國因而放棄其「光榮孤
立」政策,在東亞尋求盟國,原本找美國丶德國等列強,但均被拒絕未能簽訂任何協定,英國只好找
日本,於 1902 1月簽訂英日同盟條約
英日同盟代表東亞列強之競爭集團化,日本有英國支持,已決定以戰爭方式抗俄,且須在西伯利亞大
鐵路預計於 1905 年全線通車前發動
英日同盟使法國大感壓力,法丶俄是盟國,一旦日丶俄開戰導致英丶法開戰,法國將被英丶德相夾,
德國將漁翁得利。因此反而促使法國積極尋求和英國和解,1904 2月在日俄戰爭爆發後,英丶法卻
反而在 2個月後的 1904 4月簽訂「英法協約」
日本雖然獲勝,但已力竭,反而不希望中國在當時被瓜分,寧可讓東北交回中國控制,反對列強提出
的滿州國際中立化。而俄國東亞實力亦大減,因此瓜分中國之勢反而暫緩,1907 年清廷將滿州設省
代號:10140
|
10940
頁次:4
4
17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德國在歐洲的擴張與侵略,目標首先在於擺脫法國對其之束縛,故為了孤立法國,德國首先在 1934
與波蘭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1939 91日,德國又入侵波蘭,此時英國與法國才感到和平局面難以挽回,但是並未依照向波蘭
的公開承諾立即對德國宣戰,依然延續採用綏靖政策,向德國表明德軍撤出波蘭後,願意與德國共商
大局,然此舉遭到希特勒的反對93日(兩天後),英、法兩國才向德國宣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戰,它不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衝突不斷升級的結果,而是希特勒及
日丶義蓄意策劃侵略的戰爭沒有被嚇阻成功的結果當時採取綏靖方式只是令蓄意侵略者得寸進尺,
繼續侵略
1939 年局勢緊張之際蘇聯數度向英法兩國提出締結大同盟Grand Alliance的要求英丶法接受,
三國組成同盟國陣營,共同應對納粹德國的威脅
18 有關冷戰起源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冷戰兩極體系出現後在戰略上的主要特點,乃東西方傳統武力的不平衡,東方國家(以蘇聯為首)具
有明顯的傳統武力優勢,得以在西歐或東亞發動突然奇襲的閃擊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只能高度
依賴核武來「嚇阻」東方國家傳統武力的突然奇襲
美國的馬歇爾計畫希望幫助包括蘇聯在內的所有歐洲國家,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蹂躪下恢復經濟,但
是它反而進一步促使歐洲分裂及冷戰對峙
1956 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全球立即進入冷戰,世界出現美丶蘇兩大超強,並形成兩極體系
1946 2美國駐蘇大使館代辦肯南George F. Kennan向華盛頓發回的八千字長電報主張美國
必須依靠實力抵制蘇聯的擴張,只要美國保持嚇阻與壓力,無需進行戰爭,因為蘇聯當時的力量弱於
西方。這對美國冷戰時期「圍堵」(Containment)政策的出現有不小影響
19 有關歐洲整合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歐洲整合或統一的思想,其實在 20 世紀以前就已經出現,並非二戰結束後才有
1950 年法國提出歐洲煤鋼組織之倡議後,歐洲整合一開始便以經濟整合為其努力方向,歐元的出現
更象徵經濟整合的成就
西德馬上呼應支持法國歐洲整合的倡議,主要希望以歐洲共同利益的強調及追求,來化解鄰國「聯盟
抗德的夢魘」及鄰國對德國復甦及可能將重行武裝的疑
歐洲整合的成就除了經濟外,亦在歐洲和平上有重大貢獻,它使得有世仇關係的法丶德二國和解,並
成為彼此最緊密的盟友,使歐盟獲得 2012 年諾貝爾和平獎
20 1970 年代初美丶蘇丶中共之大戰略三角關係的出現,下列何者並非其出現的原因?
1970 年代初期,美蘇關係惡化丶緊張,使美國希望和中共合作,在亞洲牽制蘇聯
1960 年代下半葉,越戰使得美國實力下降,而蘇聯戰略性核武力量快速提升並接近美國核武實力,導
致戰略均勢時代的來臨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權力平衡的邏輯下,設計「戰略三角」,希望使美國在美丶蘇丶中共之大
戰略三角關係中占據「樞紐」(pivot)的地位,維持美國失去「戰略優勢」之後的全球影響力
中蘇分裂明確化,1969 年的珍寶島衝突事件,可能令中共認清自己實力無法同時反美反蘇,而蘇聯是
更大的威脅,需要在兩超強中選邊站,改採聯美制蘇政
類科名稱:
106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外交領事人員及外交行政人員、民航人員、稅務人員及原住民族
考試
科目名稱:國際關係與近代外交史(試題代號:4101)
測驗式試題標準答案
考試名稱:
外交領事人員土耳其文組、外交領事人員西班牙文組、外交領事人員英文組、外交領事人員越南文組、外交領事人員法文組、外交領
事人員日文組、外交領事人員德文組、外交領事人員阿拉伯文組、外交領事人員印尼文組
單選題數:20題 單選每題配分:1.25分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第1題
B第2題 第3題 第4題 第5題 第6題 第7題 第8題 第9題 第10題
第11題 第12題 第14題 第15題 第16題 第17題 第18題 第19題 第20題
第21題 第22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第26題 第27題 第28題 第29題 第30題
第31題 第32題 第33題 第34題 第35題 第36題 第37題 第38題 第39題 第40題
第13題
第41題 第42題 第43題 第44題 第45題 第46題 第47題 第48題 第49題 第50題
第51題 第52題 第53題 第54題 第55題 第56題 第57題 第58題 第59題 第60題
第61題 第62題 第63題 第64題 第65題 第66題 第67題 第68題 第69題 第70題
第71題 第72題 第73題 第74題 第75題 第76題 第77題 第78題 第79題 第80題
第81題 第82題 第83題 第84題 第85題 第86題 第87題 第88題 第89題 第90題
第91題 第92題 第93題 第94題 第95題 第96題 第97題 第98題 第99題 第100題
BCBBADCAC
C CDDADCBAA
複選題數: 複選每題配分:
標準答案:
備  註: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