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1101
頁次:4
-
4
 
37 德國的利益團體的運作,具有「新統合主義」(Neo-corporatism)的特性。下列那一個選項不屬於「新統
合主義」的特性? 
具有半官方的功能  具有共識建立的功能 
利益團體的地位得到保障 造成嚴重的政治衝突 
38 法國總統選舉是採取那一種制度? 
相對多數決制 兩輪決選制 絕對多數決制 選擇投票制 
39 美國學者 Juan Linz 認為,有許多國家採取類似美國的總統制之制度設計,卻出現嚴重的政治對立與衝突,
這是因為美國總統制具有下列那一個特性所導致? 
兩大政黨競爭 雙元的民主正當性 多元主義的利益團體 孤立主義 
40 下列那一種選舉制度較容易產生兩黨制? 
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 比例代表制 單記不可讓渡投票 單一選區絕對多數決 
41 2017 年5月法國總統當選人馬克宏(E. Macron)就職後,隨即提名大量候選人參選同年 6月的法國「國民
議會」選舉,馬克宏領導的執政黨「共和前進」取得過半數以上的議員席次。請問,學者使用下列何種
理論來解釋這種政治現象? 
衣尾效應 鐘擺效應 左右共治 分裂投票 
42 下列那個國家的總統不能連選連任? 
韓國總統 法國總統 巴西總統 阿根廷總統 
43 下列那個國家是屬於半總統制的總理總統制國家? 
俄羅斯 立陶宛 威瑪共和 秘魯 
44 美國總統沒有下列那一種權力? 
任命內閣閣員  法案項目的否決權 
任命大使  提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45 下列那一個美國憲法修正案是對於言論自由的保護? 
第一修正案 第五修正案 第六修正案 第十四修正案 
46 「比較政府」教科書概念往往認為,英國的政黨政治最大特徵之一是兩大政黨的競爭。然而,2010 年5
月以及 2017 年6月,兩次英國國會大選卻出現沒有任何政黨可以取得過半數席次的結果。下列敘述與說
明何者錯誤? 
隨著社會多元化,英國保守黨與工黨的影響力有下滑之趨勢 
因為選舉制度的改變,造成英國出現多黨不過半 
英國出現「區域性政黨」,造成選民改變了投票的支持對象 
英國對於重大的公共議題,例如是否脫離歐盟,出現相當大的分歧意見 
47 針對當前英國的下議院與日本的眾議院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英國下議院的議員人數比日本眾議院的議員人數還多 
英國下議院的選舉制度與日本眾議院的選舉制度相同 
英國下議院與日本眾議院皆有權審查政府預算案 
英國下議院的議長與日本眾議院的議長在慣例上必須保持中立 
48 當前的韓國、德國與法國在憲政體制與政府架構皆有總統與總理的設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這三個國家之總統皆由該國選民直接票選產生 這三個國家之總統的任期都是一任 5年,可連任 
這三個國家之總理皆由總統自行提名與任命 這三個國家之總理必須接受國會議員的質詢 
49 針對當前東南亞各國國家政體之說明與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採取議會內閣制 菲律賓與印尼採取總統制 
越南的國家主席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 泰國擁有世襲的君主 
50 學者李帕特(Lijphard)曾經指出十個變項來說明共識型民主模式的制度特徵。下列何者並不屬於這十個
變項? 
行政權的組織型態為多黨組成的聯合內閣 選舉制度採取比例代表制 
在國家結構上,採取中央集權的單一制 國會採取兩院制,均具有實質立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