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號:
頁次:
-
2下列何者對於現實主義的說明出現錯誤?
國際合作增進之後,彼此經濟互賴的因素越發重要
決策者常認為國家利益至上
權力是國際關係當中最重要的概念
為了追求國家利益,必要時可使用武力
3關於「修昔底德陷阱」與「金德柏格陷阱」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皆涉及軍事實力 皆涉及霸權興衰 皆涉及意識形態 皆涉及文明衝突
4國際關係學者羅塞爾(Suzanne Nossel)在 2004 年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季刊主張巧權
力(smart power),下列說法何者錯誤?
各國通過強制外交、軍事威脅、軍事干預、經濟制裁等方式也可說是軟實力的表現
國家應該透過結盟、國際建制、審慎的外交促進其國家利益
巧權力是硬權力和軟權力的結合,透過整合戰術、資源和外交政策達成國家目標的手段
今日的國際關係,權力的使用已由硬權力轉向以軟權力為主,又走向兩者兼具的型態
5庫德族自治區不在下列那個國家境內?
敘利亞 伊拉克 黎巴嫩 伊朗
6根據霸權穩定論(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的概念,下列何者並非作為霸權的必要條件?
具強烈的執行意志 有能力建構國際體系的相關機制與法則
具發動戰爭的主動權 承諾推動體系內主要國家互為有利之事項
7自2022 年2月開始的俄烏戰爭,較能反映溫特(Alexander Wendt)所指的何種文化?
霍布斯文化 洛克文化 康德文化 維根斯坦文化
8下列關於區域化(regionalization)與區域主義(regionalism)的敘述何者錯誤?
「區域化」強調由國家主導,產生一個功能性的區域認同
「區域主義」為「由上往下」的運作模式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的整合過程可被視為「區域化」與「區域主義」同時進行
國際經濟學通常將區域主義視為國際經濟整合(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9下列何者不是「北約亞太四國夥伴」(four NATO Asia-Pacific Partners)的成員國?
澳洲 菲律賓 紐西蘭 南韓
10 下列何者不是結構現實主義(Structural Realism)的 3個基本假設?
國際政治處於無政府狀態
國家是相似的行為體
國家間能力的不同即可解釋國際體系的本質
國家追求絕對利益
11 關於 1815 年維也納會議的陳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確立了外交代表的等級制度 訂立國際河川自由航行原則
禁止販賣奴隸 捍衛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
12 有關美國在民國 38 年(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後,兩國雙邊關係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美國在 1949 年宣布「臺海中立化」政策,使得 1950 年韓戰爆發以後,中華民國獲得安全保障
民國 43 年(1954 年)第一次臺海危機發生,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
民國 47 年(1958 年)第二次臺海危機發生,促使美國與中華民國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民國 49 年(1960 年),美國總統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訪臺,進一步強化兩國邦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