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學初試:如何引導學生有效討論與上臺發表?

格式
doc
大小
42.5 KB
頁數
4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02-10,离现在 10 25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學思達教學法」老師如何鼓勵、引導學生上台表達之具體操作細節

底下分成四個部份:老師的疑惑(含我的回答)、潛水老師的共鳴,還有已經學思達的老師之經驗談、以及家長級小朋友來觀課的心得。(請特別注意她們觀察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發表的過程與細節!)

之一:

(輝誠案:底下是高雄道明Naiad Tsai老師具體翻轉過程及遭遇的困難,我且來說明說明。)

輝誠老師您好

我是高雄市道明中學的國文老師,之前有到中山女中您的教室觀看翻轉教學,對您的教育與分享精神很感動,翻轉的概念也很認同,但因為擔心自己學養不夠(今年是教書第四年),不知道怎麼樣引導學生討論,擔心無法掌控課堂狀況,所以觀課之後一直沒有進行翻轉。

直到最近,我檢討自己的個性,擔心的總是太多,準備的永遠覺得不夠,不如就直接進行吧,一邊作再一邊修改、調整吧,至少逼自己先改變。

所以我這兩天才進行翻轉,但兩堂課的效果不一樣,讓我很困惑,有些部分不知該如何做才好?想請教張老師您的經驗和看法。

現在我教的課文是「醉翁亭記」,第一堂課我用傳統的教法先把一二段重點大概講述一次,然後第二堂課(星期一)才發講義給他們,請他們討論並上台發表,這一堂討論課效果很棒,程度好的同學的確回答出很深刻的答案,其他同學也受到震撼,因此激發了他們的學習心(這是我在該堂課的感受)

但第二堂課,也就是今天,我卻有點灰心,同學沒有用心討論,以至於上台回答拖了一些時間,想補充加分的組別很多,但上來回答的答案都差不多,有些同學開始感到無聊,開始聊天……。

有一些步驟想請教張老師:

1. 如果很多組同學想補充回答的話,張老師會怎麼取捨呢?因為讓他們都上台的話,一個問題就要討論好多時間;但沒有讓他們上台的話,學生又好像很失望老師都不給他們機會(但今天上台的學生也沒有提出更好的想法)

2. 張老師在讓學生討論之前,完全不需要先說明課文內容嗎?我因為擔心他們沒有先去看過課文,所以今天還是先講一段課文內容(大致解說),然後再讓他們進行討論,結果好累喔,也很花時間。

3. 講義的編法我還是有點模糊,可以放的資料太多了,好像沒有辦法收束起來,是不是可以附上我做的講義,請張老師給我一些建議呢?

抱歉,提出了那麼多問題請教您,花費您寶貴的時間,但我真的很想很想找到好的教學方法,很希望在教學當中感受到熱情與自己身為教師的價值所在,謝謝您。

(輝誠案:太好了,跨出第一步,很重要。請記住:沒有經過訓練,學生是不可能習慣上台。你遭遇的問題,都很重要。

第一:學生沒有用心討論。

請問你有沒有讓學生互評?(表格在分享平台:學思達教學法第八篇文章內),你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必須善用賞和罰,賞的正面動力遠遠超過罰。第一,必須讓學生分組,把分數綁在一起,讓被抽到的人,代表全組的分數,這樣比較容易融入討論;發表時讓各組組長(你如果要讓每個人都專注,就每個人人手一張評分表)評分,評分一個月之後(或一學期)必須加總,成績的結果要公開公佈在黑板上,區分先後好壞,然後你要怎樣記入平常成績,如加總分六分,以此遞降0.5之類。這樣學生才有動力來源。

第二:學生上台扭扭捏捏。

只要加上一個簡單機制就行了:倒數五秒不上台就扣分。初來觀課的老師都聽過我倒數,現在學生已經習慣,幾乎不倒數。(上學期麥克風大小聲、或沒聲音,從前我還幫忙處理,我心想,不對,這不是以後學生也要自行面對、自行解決的問題嗎?所以我就說:自己想辦法!同組的人可以一起幫忙!──這不又是在訓練學生臨場反應了嗎?)

第三:要不要講課文內容

自學的條件就是:提供學生能夠自學的完整資料。要不要半翻轉,也就是講一半、學生自學一半,我的看法是,剛開始這樣很好,但是最後一定是要全翻轉:請記住,學生畢業之後就沒有老師了!她們需要的培養的是自學能力,不是老師一直教!

第四:學生回答的形式

首先是抽一位學生上來回答問題!(避免活潑的同學一直佔據講話機會,也避免有同學不討論)(被抽到的學生可以記該次成績,滿分,這樣被抽到的人就會覺得很幸運!),回答不完整就開放搶答(搶答可以加分,所以大家會很樂意搶答),你說「回答得都差不多」,那你就要開始引導:「說這樣不對喔!」「應該還要朝哪些地方去想喔」,讓學生自行去逼出、想出、答出答案,就不會有重覆答案一直出現的問題!

如果有來觀課的朋友就會發現,教室講臺上會有兩支麥克風,一隻是專給學生用的,另一支則是我的,我的位置不在講臺上(講臺專屬給學生),我的位置是在講臺的左下方。進行學思達教學法,老師的工作不是講課,而是聆聽學生回答,然後矯正學生的表達方式(如身體搖晃、不拿麥克風(提醒她後面有三千個觀眾都聽不到聲音)、贅詞一堆、態度不端莊、講話不得體……)、引導學生用準確的答題技巧、次序、用語(這不是就在訓練學生回答大考的非選擇題嗎?)、引導學生回答出準確的答案、追問更深入的問題……。如果有學生答得很好,就要大喊「you got it!」如果答不出來,趕緊開放搶答,營造緊張氣氛、製造搶答高潮……(沒錯,這就是我從猜燈謎中轉換來的!)最後,老師才補充說明更深入的內涵與延伸。

第五:關於講義編製

學思達分享平台上有很多老師的講義(包括我的),您可以去參考看看。

第六:切記

我都是從小犬嚕嚕身上發現很多重要道理:

第一:我餵張小嚕餵到四歲,我還要繼續餵他到大嗎?上面這段話把主詞換成「學生」,也是一樣!

第二;張小嚕不會講話,好不容易會講一點話了,我就讓他上台講話,他上得了台嗎?上台後能不扭扭捏捏嗎?──主詞換成學生,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要有耐心、要給學生機會、訓練學生需要時間啦!

自行翻轉的老師的共鳴:

Anne Shi 老師的留言:讚!!!(fb要新增一個百萬讚啦!)

其實~我在這而潛水很久~仔細自學平台資料後,在學校也偷偷私下的翻了,但是~最後是自己差點在地上打滾~~

一定是我資質太駑鈍了!太多上課的小細節,我完全無法hold住呀!!!每次有疑惑,就會上平台或這兒找答案!!!太謝謝道明中學的老師,完全說出道盡我在課堂上遇到的痛,更感謝輝誠老師鉅細靡遺的解釋!我終於不必打滾了!謝謝你們!!!(鞠躬)

翻轉老師經驗談:

()

黃文琪老師:

輝誠學長的補充說明真的是操作上的關鍵,我也來野人獻曝說說自己的經驗:上學期到學長課堂觀課後,我也就逕行翻轉,但考量到學生適應問題(事實證明是想太多),我並沒有使用互評的機制,單純討論的結果就產生了如道明中學老師的類似問題。而這學期完整實行後,效果確實截然不同,除了被抽到的學生外,學生補充踴躍且各有表述,連剛轉組來的內向女孩都自己舉手上台(內向是前導師說的,而課後問她,她說是為了整組的成績而勉力一試)。今天還有平時上課總是夢周公的同學自願上台,眾人驚訝之餘,他說,沒辦法,我們這組都沒成績啊!所以翻轉要順利、成功,其實需要許多操作技巧上的輔助,這些學長都想到了,也提供給大家了,真的非常謝謝學長哦!

()

吳勇宏老師:

在自學過程中,引導很重要。在回答問題中,學生有時會天馬行空,甚至會不知如何找尋資料與進行討論,這時必須加以引導,使學生能進行思考,釐清觀念。所以翻轉時,真的都在教室裡不斷「運動」呢。真是健康的教學法。哈哈

除了用分數使學生發表外,可以注意輝誠老師用力鼓勵同學的樣子,這很好用,尤其是很少發表或學習表現低落的學生,老師的大力鼓勵是很有效果的,會讓他更想參與。剛開始翻轉的老師一定要試﹝一點翻轉的小心得﹞,這會讓你發現原來學生都可愛

(輝誠按:我一直說學思達之後會讓師生關係變得更好,這一點勇宏是感受最深,可以完全證明我所說的!感謝勇宏!)

其實除了製作講義外,我覺得在學思達中老師有時更要能主持,有時亦要正色指正,有時則善誘他找尋答案,才能持續引發學生參與,別害怕成績如何,因為會看到學生產生能力,同時會發現上課學習的風氣在轉變。尤其是學生程度差距大的學校,會發現同學間的學習互助正產生。謝謝學長啦。給你千萬個讚﹝上課看學生為解決題目而搔首踟躕,還真好玩,比自己上得口沫橫飛,學生睡得口沫橫流要有趣得多﹞

(輝誠按:請注意看家長和小孩觀察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發表的過程和細節。裡頭含有我的回答喔!)

昨下午因孩子要回診看檢查報告,時間還早就帶去看看中山大姊姊們是怎麼上課的,警衛室阿姨原不讓他入校,我說在fb上向您提過了(您沒回覆)才得進來,另觀課完要趕著去醫院,孩子沒留意要把門輕輕關上以至「砰」了一聲,造成您和學生的困擾,真是對不起!

(輝誠按:學生太專注了,沒有人感覺到這件事哩!哈哈哈!)

您的辛勞和用心應當給您按好多好多的「讚」,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您上課引導時的提問,當學生不是說出正確答案時,您不會直接說「N0」,會表示這是另一個問題,或再導回問題方向,而一步步的引出答案,您厲害的是無論學生怎麼回答,您都可以再衍生,或只是沾了一點邊也能耐心的引導學生做更多的思考,且要引發學生持續的興趣,而達到您想要傳達或教導學生的答案。我想這比編講議、找問題難(這2種已比直接授課更花心力了)吧,對較內向或較無經驗的老師,是否會退怯,想還是傳統的「授課」較保險,所以學思達教法不只是觀念的轉換,還要靠您多分享這些經驗呢(哈!我是外行人說外行話,聽聽就算)。

我家孩子覺得大姊姊的榜樣如下:

1.在老師還沒開始上課前,有的會看書有的做自己事,分組討論時有的也會玩,但當要放影片或有人上台報告,大家馬上就安靜了,不會像他們班吵起來就靜不下來。

2.當同學在台上講不去時,同組的同學會去支援,現在班上也有分組制,要學習有同學愛。

3.當老師遇到情況時(影片沒有聲音),有人會馬上想辦法給建設性的建議,不會像他們只會在下面亂吵,甚或嘲笑老師。(輝誠按:這一點很重要,又是班級經營術,如何訓練學生團隊合作與自動自發,以及責任感。以後有空再談!)

另外,回家翻看了台灣名人故事中的「連橫」篇,對他為何要著臺灣通史有初步認識。知道了寫悲傷的文章要以快樂來突顯,史記是「紀傳體」,要贏在終點而不是起跑點…您在引導學生時,我家孩子也不自覺的跟著思考耶!總之,非常謝謝您給了我們2堂不一樣的國文課。

(輝誠按:我思,故我在!我不思,我就不在了啦!思考,才是王道啦!但是思而不學則惘,所以要學思並重啦!)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