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於各位面前的形成性評量試題,來自以下各縣市的優秀老師們設計而成,希望對有心的您,有所幫助。
號 | 姓名 | 服務學校 | 號 | 姓名 | 服務學校 |
01 | 林 錦 | 新竹縣沙坑國小 | 28 | 李佳香 | 彰化縣太平國小 |
02 | 程碧琴 | 花蓮縣志學國小 | 29 | 黃于真 | 胡志明台北學校 |
03 | 張秀枝 | 新竹市香山國小 | 30 | 姜玫芸 | 桃園縣義興國小 |
04 | 黃文玉 | 屏東縣繁華國小 | 31 | 林彥宏 | 台南縣關嶺國小 |
05 | 蘇美玉 | 澎湖縣馬公國小 | 32 | 尤鐘謙 | 台北縣明志國小 |
06 | 李 格 | 花蓮縣志學國小 | 33 | 羅建忠 | 苗栗縣新興國小 |
07 | 蘇千惠 | 南投縣鹿谷國小 | 34 | 許孝全 | 台中縣圳堵國小 |
08 | 康滋容 | 屏東縣海濱國小 | 35 | 胡永生 | 苗栗縣公館國小 |
09 | 朱心儀 | 宜蘭縣新生國小 | 36 | 曾清文 | 台中 縣圳堵國小 |
10 | 曾千純 | 台南縣新嘉國小 | 37 | 王振興 | 台東縣豐榮國小 |
11 | 高淑雲 | 嘉義市博愛國小 | 38 | 葉宏達 | 台中市西屯國小 |
12 | 李貞慧 | 台南市安平國小 | 39 | 顏致廉 | 台中市忠孝國小 |
13 | 王姿懿 | 台南市安慶國小 | 40 | 陸昱任 | 宜蘭縣宜蘭國小 |
14 | 楊小薇 | 金門縣金湖國小 | 42 | 白玉如 | 基隆市武崙國小 |
15 | 楊善惠 | 新竹市大庄國小 | 43 | 黃慧芬 | 基隆市武崙國小 |
16 | 陳慧玲 | 新竹市香山國小 | 44 | 鄭喬之 | 桃園縣王權國小 |
17 | 謝宜芳 | 台南市安慶國小 | 45 | 林美惠 | 嘉義市崇文國小 |
18 | 陳菁徽 | 台北市民生國小 | 46 | 楊天祥 | 金門縣中正國小 |
19 | 黃瓊如 | 雲林縣古坑國小 | 47 | 林碧珍 | 高雄縣寶來國小 |
20 | 廖玉鳳 | 台北市民生國小 | 48 | 張慧瑜 | 高雄縣新興國小 |
21 | 蔡雅筠 | 台北市民生國小 | 49 | 鄭如芬 | 高雄縣中山國小 |
22 | 吳雅萍 | 澎湖縣中山國小 | 50 | 李 敏 | 高雄縣和平國小 |
23 | 姜美春 | 新竹縣芎林國小 | 51 | 劉秀燕 | 嘉義縣安和國小 |
24 | 郭明珠 | 桃園縣林森國小 | 52 | 林心怡 | 台北縣昌平國小 |
25 | 葉宛婷 | 桃園縣林森國小 | 53 | 曾燕燕 | 南投縣清境國小 |
26 | 黃儀君 | 高雄縣龍山國小 | 54 | 塗文賢 | 宜蘭縣龍潭國小 |
27 | 黃小萍 | 高雄縣龍山國小 |
附錄1:保留概念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臺南市安慶國小謝宜芳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2 | 123 | 123 | 2 3 | 1 2 3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分辨容器大小與容量的關係 做做看,再填填看。 猜猜看。一大杯的水,可以倒滿5小杯。把5小杯水倒回大杯子,水量會改變嗎? (1)水量會變多。( ) (2)水量會減少。() (3)水量不會變。() 把你的水壺裝滿水,可以倒滿()小杯。再把它倒回水壺裡,水量會改變嗎? (1)水量會變多。() (2)水量會減少。() (3)水量不會變。() | 選 | 選 | 設計目標:分辨容器大小與容量的關係 做做看,再填填看。 一大杯的水,可以倒滿5小杯。再把5小杯水倒回大杯子,育真說水量會變多。你認為育真說的對不對? □ 對□不對 為什麼? 做做看。把你的水壺裝滿水,可以倒滿()小杯。再把它倒回水壺裡,水量會改變嗎? □ 水量會變多。 □ 水量會減少。
你發現了什麼: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附錄2:時間的認識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高雄縣新興國小張慧瑜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3 | 123 | 123 | 12 | 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配合查月曆或日曆的活動, 知道幾越幾日是星期幾。 小新希望生日那天是星期日,爸爸才有空帶他到大世界國際村去玩。小新的生日是5月20日 ,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新生日那天是星期幾? | 選 | 選 | 設計目標:配合查月曆或日曆的活動, 知道幾月幾日是星期幾。 小新希望生日那天是星期日,爸爸才有空帶他到大世界國際村玩。小新的生日是5月20日 ,查查看,小新生日那天是星期日嗎? □ 是 □ 不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苗栗縣新興國小羅建忠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23 | 12 | 123 | 13 | 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根據指示的時刻,撥出幾時幾分(或相反) 小朋友現在我們來玩遊戲,老師把時鐘撥到幾點幾分,誰猜得出來?你們可以問老師問題(例如,比幾點幾分早或晚等等),比一比,看誰比較快猜出來。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訓練學生根據指示的時刻,撥出幾時(或相反) 小朋友,黑板上有三個鐘,分別是 3點5點9點 ,從這三個鐘你發現什麼? 小明說:每個鐘的長針都在12的位置,每個鐘的短針的位置就是那個鐘表表示的時間,你認為他說對了嗎? □對 □不對 理由是: 小朋友現在我們來玩遊戲,老師把時鐘撥到幾點,誰猜得出來?你們可以問老師問題(例如,比幾點早或晚等等),比一比,看誰比較快猜出來。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3:長度量感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花蓮縣志學國小程碧琴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2 3 | 1 2 3 | 1 2 3 | 1 2 3 | 1 2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和同學合作量出自己身上各部位的長,進而培養長度的量感。 ◎我的中指長,大約( )公分。 ◎我的手臂長,大約( )公分。
| ˇ 選 | ˇ 選 | 設計目標:能量出正確的長度,進而培養長度的量感。 1.先猜猜看,自己身上的各部位有多長,實際量量看有多長,記在表格裡(要寫出單位):
□準 □不準
□比上次準 □比上次更不準 | |||||||||||||||||
ˇ | 與生活連結 | ˇ | ||||||||||||||||||
ˇ | 能形成概念 | ˇ | ||||||||||||||||||
能促進思考 | ˇ | |||||||||||||||||||
提供修正機會 | ˇ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嘉義市崇文國小林美惠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3 | 123 | 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培養學生量感 (1)請你只拿筆畫一條10公分的線 ( (2)請你拿尺畫一條10公分的線 ( 你畫的很接近嗎? 是□不是□ | 選 | 選 | 設計目標:培養學生量感 (1)請你只拿筆畫一條10公分的線 ( (2)請你拿尺畫一條10公分的線 ( (3)你畫的很接近嗎? 是□不是□ (4)你身上的部位哪裡量起來比較接近10公分? 從()量到() (5)你的手臂長大約有()個10公分長 (6)你的小腿長大約有()個10公分長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4:長度概念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高雄縣中山國小鄭如芬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比長短
| 選 | 選 | 設計目標:比長短 媽媽在桌上放了2條繩子,她請妹妹拿比較長的那一條來綁禮盒
乙 結果妹妹拿了【乙】這條繩子 小朋友,你覺得妹妹拿的對不對呢?□對□不對 我的理由是: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中市西屯國小葉宏達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3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複製長度 請畫出一條五公分的直線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複製物件的長度 請用尺畫出一條和下面這枝鉛筆一樣長的線 小組彼此檢查,是不是畫對了。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南縣關嶺國小林彥宏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 | 123 | 1 | 1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個別單位的引入 小明和小東同時買了1條圍巾,小明的圍巾有三支鉛筆長,小東圍巾有四支鉛筆長,誰的圍巾比較長﹖ | 選 | 選 | 設計目標:個別單位的引入 小明和小東家同時買了1條圍巾,小明說他家的圍巾和媽媽的2隻手臂一樣長,小東說他家的圍巾和爸爸的2隻手臂一樣長,他們家的圍巾有一樣長嗎﹖ □ 一樣 □ 不一樣 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高雄縣龍山國小黃小萍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3 | 2 3 | 1 2 3 | 3 | 2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知道學生是否能夠使用尺的刻度來量出物體的長度。 小朋友,用這把尺量量看鉛筆有多長? 公分 鉛筆的長度是()公分 | 選 | 選 | 設計目標:知道學生是否能夠使用尺的刻度來量出物體的長度。 有一天,柯南在命案現場發現一隻鉛筆,用尺測量過後,柯南說鉛筆的長度是3公分,但灰原卻說鉛筆長度是4公分。 公分 小朋友,你覺得誰說的才對呢?
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高雄縣龍山國小黃儀君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2 | 123 | 1 | 2 | 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認識「1公分」所代表的單位量意義。 阿亮在寫數學作業,其中一題題目要求他畫一條3公分的直線出來。請問他的做法對嗎?為什麼? 阿亮的做法:
他做的不對□ (2)為什麼? 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認識「1公分」所代表的單位量意義。 請畫出一條3公分的直線。 阿亮的做法: 阿雅的做法: 你認為誰的做法對? □ 阿亮□阿雅 我的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北縣明志國小尤鐘謙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2 3 | 1 2 3 | 1 2 3 | 1 2 3 | 1 2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認識公分
◎
0 1 2 3 4 ()公分 (
0 1 2 3 4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認識公分 這輛玩具火車有4公分長嗎? □ 對□不對 理由是 現在你來幫老師看看,這輛玩具火車有多長?()公分 | |||||||||||
ˇ | 與生活連結 | ˇ | ||||||||||||
能形成概念 | ˇ | |||||||||||||
能促進思考 | ˇ | |||||||||||||
提供修正機會 | ˇ | |||||||||||||
過於枝節 | ||||||||||||||
ˇ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澎湖縣中山國小吳雅萍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 | 12 | 12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估算、測量物體 猜猜看,這枝筆有多長? 約公分長 再量量看,多長? 約公分長 與你猜的差多少? 相差約公分長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能用不同單位測量物體,並知道不同單位間不能做比較。 以下是三個小朋友分別用不同的東西測量自己的筆,想想看他們誰說的對? 小明說:我用尺量筆大約是13公分長,我的最長。 小櫻說:我的筆大約5個迴紋針長。我的最短 小凱說:我的筆大約7個花片長,比小櫻的5個多,所以我的鉛筆比小櫻的長。 請問誰說得對呢? □小明 □小櫻 □小凱 □都不對 為什麼: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新竹縣芎林國小姜美春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3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使用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 敏敏想用緞帶綁頭髮,請你幫她量量看,這條緞帶大約是多少公分?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能使用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 想用緞帶綁頭髮,請你幫敏敏量量看她綁頭髮條緞帶大約是多少公分? 軍軍這樣量: 所以是大約8公分 美美這樣量: 所以是大約6公分 你認為誰量的對呢? □ 軍軍 □美美 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附錄5:長度比較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基隆市武崙國小黃慧芬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ü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比較彎曲物的長短。 1「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我們來比比看,誰的頭最大? (先找個伙伴兩人一組比比看, 再比比看誰是班上的大頭王)
□我□伙伴
| ü選 | ü選 | 設計目標:比較彎曲物的長短。 1「大頭大頭,下雨不愁。」 我們來比比看,誰的頭最大? (先找個伙伴兩人一組比比看, 再比比看誰是班上的大頭王) 1.你覺得你和伙伴誰的頭比較大? □我□伙伴 理由是: 2要用什麼方法來確定誰的頭比較大?誰的方法比較好? □宗傑和小青:用15公分的直尺量。
理由是: 你們自己的作法是: 理由是: | |||||
ü | 與生活連結 | ü | ||||||
ü | 能形成概念 | ü | ||||||
ü | 能促進思考 | ü | ||||||
提供修正機會 | ü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桃園縣義興國小姜玫芸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 | 12 | 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能間接比較物體長短 教師拿一條皮尺,請小英量出講台與黑板的長度是多少? 黑板的長度:公分 講台的長度:公分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能間接比較物體長短 講台與黑板的長度那一個比較長呢? □講台□黑板 我的做法是 小組成員互檢,是不是都用對了方法。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彰化縣太平國小李佳香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3 | 12 | 3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能比較兩物的長短 長的打
| 選 | 選 | 設計目標: 能對兩個同類物做間接比較, 找出兩物的長短。 大雄和胖虎各有一支魔法棒, 兩個人都說自己的魔法棒最長, 請你來幫他們評評理。
你怎麼知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北市民生國小蔡雅筠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23 | 12 | 2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察覺長的概念,並比較同類量物件的長度 比較長的打ˇ A B ()() | 選 | 選 | 設計目標:察覺長的概念,並比較同類量物件的長度 大雄和小叮噹邊看電視邊吃魷魚絲,最後剩下兩條: A B 大雄跟小叮噹說:這兩條魷魚絲一樣長,你吃A,我吃B。 小朋友,你覺得大雄這樣說公平嗎?□公平□不公平 理由是: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北市民生國小陳菁徽教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3 | 1 | 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 宜靜想去動物園看國王企鵝,你覺得下面哪一條路最近? | 選 | 選 | 設計目標:長度的比較 宜靜想去動物園看國王企鵝,你覺得下面哪一條路最近? 媽媽說:『我覺得應該要走A比較近。』 姊姊說:『我覺得B和C一樣近。』 爸爸說:『你們都錯了,應該是B比較近才對。』 請問誰說的對? □媽媽 □姊姊 □爸爸 理由: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6:長度測量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新竹縣沙坑國小林錦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2 | 1 2 3 | 1 2 3 | 1 2 | 2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量出正確的長度。 ※請剪下6公分長的紙條,並貼在空白處。 | ˇ 選 | ˇ 選 | 設計目標:能量出正確的長度。 老師說:教室布置需要一些6公分長的色紙,請小朋友幫忙剪。小朋友,剪好紙條後,請確認一下自己和小組其他成員剪的紙條是不是一樣是6公分。
□我剪對了,
□我剪錯了, | ||||
與生活連結 | ˇ | ||||||
ˇ | 能形成概念 | ˇ | |||||
能促進思考 | ˇ | ||||||
提供修正機會 | ˇ | ||||||
過於枝節 | |||||||
ˇ | 過於強調熟練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中市忠孝國小 顏致廉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 | 1 2 3 | 1 | 1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會使用公分刻度尺,進行長度的測量。 題
………………………………………………………………. | ˇ 選 | ˇ 選 | 設計目標:會使用公分刻度尺,進行長度的測量。 家維的爸爸在電話中,請家維幫忙剪一條和報紙的長度相同的繩子?家維的哪種方法是對的呢? 【方法一】用100公分的尺量量看,報紙大約62公分,在用尺量繩子到62公分,就剪下來。 【方法二】根本不用尺的幫忙,直接拿繩子擺在報紙旁,相同長度的地方就剪下來。 □方法一 □方法二 □都不可以 理由:_______________ | ||||||||||||||
與生活連結 | ˇ | ||||||||||||||||
ˇ | 能形成概念 | ˇ | |||||||||||||||
ˇ | 能促進思考 | ˇ | |||||||||||||||
提供修正機會 | ˇ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嘉義縣安和國小劉秀燕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3 | 123 | 1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以一致個別單位當作衡量個別物的標準,才能進行量的實測。 爸爸走十五步的距離和小明走十五步的距離,誰走的距離較遠? | 選 | 選 | 設計目標:以一致個別單位當作衡量個別物的標準,才能進行量的實測。 爸爸走15步的,小明也走15步,小明認為自己和爸爸走的距離一樣遠。你認為小明說的對不對? □ 對 □不對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北縣新莊市昌平國小林心怡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23 | 123 | 1 | 1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是否能利用一公尺單位來測量大物體 你認為教室中有哪些東西大概有2公尺的呢? (發給一公尺長的繩子) | 選 | 選 | 設計目標: 是否能利用同單位量的重複做間接測量 老師說:「這個桌子長有一公尺」,請問教室後面的布告欄大約有幾公尺?(利用任何東西都可以) 小組檢查是不是都對了。 □ 對 □ 不對 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3 | 12 | 1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透過小積木累進方式得知物品有多長 有(
)塊積木長,是(
)公分。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能透過小積木累進方式得知物品有多長 一個白色積木是一公分長,小明將釘書機排成如下圖方式: 小明說:釘書機有10公分長。你認為小明正確嗎? □ 正確 □ 不正確 理由是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澎湖縣馬公國小蘇美玉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2 | 2 3 | 2 3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請問教室裡的櫃子有多長?你要怎麼量?
| ˇ 選 | ˇ 選 | 請問教室裡的櫃子有多長? 請至少寫出三種測量方法並實際量量看。
為什麼?請說說看 | ||||
ˇ | 與生活連結 | ˇ | |||||
ˇ | 能形成概念 | ˇ | |||||
能促進思考 | ˇ | ||||||
提供修正機會 | ˇ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嘉義市博愛國小高淑雲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2 | 1 2 3 | 1 2 3 | 1 2 | 2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長度的認識與工具使用 用尺量量看箭頭有幾公分?
| 有()公分 | 選 | 選 | 設計目標:長度的認識與工具使用 運動會需要4公分長的色紙,下面是小明剪的,小明剪對了嗎?
| □對□不對 理由是: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花蓮縣志學國小李格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 | 1 2 3 | 1 | 1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利用某量單位,量出黑板的面積。
| ˇ 選 | ˇ 選 | 設計目標:能判斷不同量單位所量的面積不能比較大小 小明量黑板的面積共用了15張報紙; 小華量講台的面積共用了20張圖畫紙, 小華說20比15大 所以講台的面積比較大。 他說得對嗎? □對 □不對 你是怎麼知道的? | |||||||||||
ˇ | 與生活連結 | ˇ | ||||||||||||
ˇ | 能形成概念 | ˇ | ||||||||||||
能促進思考 | ˇ | |||||||||||||
提供修正機會 | ˇ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23 | 123 | 1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量量看,這支鉛筆有多長? | 選 | 選 | 設計目標﹕ 量量看,這支鉛筆有多長? ◎小明的做法是: 小明說:這支筆的長度就等於這條繩子的長度。 ◎小華的做法是: 小華說:這支筆的長度就等於四個迴紋針連接起來的長度。
□小明 □小華 為什麼?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7:重量概念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基隆市武崙國小白玉如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 123 | 123 | | 3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ü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透過感官經驗比較物體的輕重。 1哪一個禮物比較重?重的打ü。 ( ) ( ) | ü選 | ü選 | 設計目標:幫助學童釐清重量的本質,能選擇透過正確的感官活動(觸覺或利用天平實測),澄清兩物的輕重和體積大小無關。 1爸爸準備了兩個耶誕禮物要送給兄弟兩人。 弟弟說: 看起來比較大,所以一定比較重。我要這一個大的。 哥哥說:大的一定比較重嗎?那可不一定喔! 你認為哥哥說的對不對? □ 對 □ 不對 理由是: | |||||
與生活連結 | ü | |||||||
ü | 能形成概念 | ü | ||||||
ü | 能促進思考 | ü | ||||||
提供修正機會 | ü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宜蘭縣宜蘭國小陸昱任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23 | 123 | 123 | 12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利用天平比重
小朋友請你利用上圖說一個數學故事。 | 選 | 選 | 設 小明說:三顆球比一顆球多,所以左邊比較重 小英說:右邊的球比較大所以右邊比較重 你覺得誰的說法正確: □小明□小英□都對□都不對 你的理由是:
小朋友請你利用上圖說一個數學故事。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8:重量比較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桃園縣五權國小鄭喬之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3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認識比較的概念。 你覺得西瓜、橘子和草莓哪一種水果最重,哪一種水果最輕? 最重的是() 最輕的是()? | 選 | 選 | 設計目標﹕ 認識比較的概念。 比一比,最重的打○最輕的打×。 (x)(○)() 以上是小亮的作法, 你認為小亮作對了嗎? □ 對 □ 不對 我的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9:容量概念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胡志明市台北學校黃于真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教室裡有那些可以用來裝東西的? 佳佳的水壺可以裝滿12杯水,妮妮的水壺可以裝滿9杯水, 所以,你覺得誰的水壺裝的水多?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觀念澄清 佳佳的水壺可以裝滿12杯水,妮妮的水壺可以裝滿9杯水,所以,佳佳的水壺比較大,你覺得說得對不對呢? □對□不對 我的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桃園縣林森國小葉宛婷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3 | 123 | 23 | 12 | 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比較容量的大小 技安和大雄參加同學的慶生會,發現有兩種杯子可以裝汽水喝,兩人選的杯子如下: (技安)(大雄) 請問誰喝的汽水比較多? | 選 | 選 | 設計目標:比較容量的大小 技安和大雄參加同學的慶生會,發現有兩種杯子可以裝汽水喝,兩人選的杯子如下: (技安)(大雄) 請問誰喝的汽水比較多? □技安□大雄□一樣多 我的想法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附錄10:角度概念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東縣豐榮國小王振興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3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了解學童是否會使用量角器。 量量看,下圖吸管轉動了多少度? 答:〈 〉度。 | 選 | 選 | 設計目標:了解學童是否會使用量角器。 量量看,下圖吸管轉動了多少度? 小奇:120度。 小嬋:60度。 小名:30度。 小朱:吸管太短了,量不出來。 你認為誰是對的? □小奇 □ 小嬋 □ 小名 □ 小朱 你的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11:面積概念
圖形與空間 | ||||||||
設計者:台南縣關嶺國小林彥宏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 123 | 1 | 1 | 1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以直接比較方式比較面積大小 甲 乙 哪一個面積比較大? | 選 | 選 | 設計目標:以直接比較方式比較面積大小 哥哥買了兩條大小不同的絲巾,想把面積較大的送給媽媽,較小的送妹妹,但是不知道哪一條面積比較大,請你將面積較大那一條的找出來 甲 乙 哪一條比較大? □ 甲 □ 乙 理由是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 過於強調熟練 | |||||||
圖形與空間 | ||||||||
設計者:高雄縣龍山國小黃小萍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 2 | 1 2 3 | 1 2 | 2 3 | 1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會用單位測量來分辨面積的大小。 1技安家的農場是 阿福家的農場是 ( 你知道誰家的農場面積比較大嗎? | 選 | 選 | 設計目標::會用單位測量來分辨面積的大小。 1技安家的農場是 阿福家的農場是 ( 技安說他家的農場面積比較大,阿福也說他家的農場面積比較大,兩人吵了起來,所以請你來幫他們看看誰說的才對? □技安□阿福□都對□都不對 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 |||||
| 與生活連結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中縣圳堵國小曾清文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2 | 123 | 123 | 123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以「一平方公分」為個別單位,進行面積的實測活動。 下面的圖形都是由1平方公分的正方形拼成的,請算出它們的面積。 面積: 面積: | 選 | 選 | 設計目標﹕以「一平方公分」為個別單位,進行面積的實測活動。 左 □ 是 □ 不是 我的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桃園縣林森國小葉宛婷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23 | 23 | 12 | 12 | 1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 利用平方公分為單位,進行推算的活動
| 選 | 選 | 設計目標:利用平方公分為單位,進行推算的活動
你怎麼知道的,說一說你的想法: 這些貼紙還能排出哪些圖形? 我設計的圖形是: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
附錄12:容量概念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台北市民生國小廖玉鳳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13 | 123 | 123 | 1 | 123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能比較容量的大小 小英的水壺可以裝9杯的水,小明的水壺可以裝12杯的水,小明說他的水壺裝的比小英多。你覺得小明說對了嗎?為什麼? | 選 | 選 | 設計目標:能比較容量的大小 小英的水壺可以裝9杯的水,小明的水壺可以裝12杯的水,小明說他的水壺裝的比小英多。你覺得小明說對了嗎?為什麼? □ 對□不對 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
量與實測 | ||||||||
設計者:新竹市大庄國小楊善惠老師 | ||||||||
請圈選該題培養何種能力 | ||||||||
概念建構能力 | 基本運算能力 | 圖形運用能力 | 推理思考能力 | 生活實踐能力 | ||||
2 3 | 1 2 3 | 1 2 3 | 1 2 | 2 3 4 | ||||
修正前 | 自我評量觀點 (可重複勾選) | 修正後 | ||||||
設計目標:了解單位基本量。 1媽媽說她一天喝8大杯的水,爸爸說他一天喝三瓶礦泉水,你認為誰喝的比較多? | 選 | 選 | 設計目標:了解單位基本量。 媽媽說她一天喝8大杯的水,爸爸說他一天喝三瓶礦泉水。 皮丘說:媽媽喝的比較多,因為8比3大。 皮丘的說法正確嗎? □ 正確□不正確 理由是: | |||||
| 與生活連結 | | ||||||
| 能形成概念 | | ||||||
| 能促進思考 | | ||||||
提供修正機會 | | |||||||
過於枝節 | ||||||||
過於強調熟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