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字閱讀探究:比較觀點 深化理解

格式
docx
大小
130.37 KB
頁數
40
上傳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06-06,离现在 0 13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主題閱讀探究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1 能統整多文本觀點。綜C-II-2 能應用圖文呈現任務成果。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1 能辨識與比較文本觀點差異。綜C-II-2 能設計任務成果並清楚表達。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主題書單、閱讀筆記卡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整合主題相關文本,歸納核心內容與差異。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1堂課|探索閱讀主題與興趣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說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類型,並能初步從書單中辨識主題文本的差異。

課程活動內容:

引起動機(5分鐘):教師拋出問題:「如果現在要讀一本書,你會選哪一類型?」透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閱讀偏好」。

閱讀主題導讀(15分鐘):教師簡介本次探究的三至四種主題(例如「友情」、「動物與人類」、「解決問題」、「自我成長」),出示代表性書封並說明主題特徵。

閱讀書單分類活動(15分鐘):學生運用主題書單,依書名與封面圖示,初步將書籍分類於對應主題,記錄於閱讀筆記卡。

課堂分享(5分鐘):學生口頭分享「我想閱讀哪一主題?為什麼?」

教師提問建議:

「你怎麼知道這本書屬於這個主題?」

「你有沒有讀過類似主題的書?」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辨識主題差異並表達興趣。

🟨2堂課|比較文本觀點小練習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辨識不同文本中對同一主題的表現方式與觀點差異。

課程活動內容:

導讀兩篇對照文本(15分鐘):教師選擇兩篇具主題共通性但觀點不同的文本片段(例如兩篇講述「失敗」的故事,一者悲觀、一者正向),帶領學生共讀並圈畫觀點語句。

觀點比一比工作單(15分鐘):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觀點比較表」,填寫兩篇文章中主角的態度、故事結果、作者觀點等差異點。

小組討論與回饋(10分鐘):分組討論「哪一種觀點你更認同?為什麼?」並選代表口頭發表。

教師提問建議:

「哪一段話讓你感受到作者的觀點?」

「兩位主角處理問題的方式有什麼不同?」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具體說出觀點差異,並進行價值判斷。

🟨3堂課|統整文本資訊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使用圖文工具統整一主題中不同文本的核心內容與觀點異同。

課程活動內容:

複習觀點比較表(5分鐘):回顧上一堂的比較表,確認學生理解觀點異同的記錄方式。

統整圖示教學(10分鐘):教師介紹「主題概念圖」的製作方式,說明如何將三篇文本歸納核心內容與觀點,呈現異同。

學生製作主題概念圖(20分鐘):每位學生依自己閱讀的主題文章製作一張統整圖,內容須含書名、主題句、觀點要點、代表句等。

互評與補充(5分鐘):兩人一組交換概念圖,提供補充意見與欣賞之處。

教師提問建議:

「哪個觀點在所有文章中最常出現?你怎麼看?」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有條理地統整文本資訊,並以圖文表達。

🟨4堂課|任務成果原型設計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設計具圖文表現的主題探究成果原型,並明確傳達其主題要點。

課程活動內容:

說明任務內容與範例(10分鐘):教師說明成果任務:設計一份圖文並茂的主題探究報告海報(或小書),並展示簡單範例。

學生草稿設計與發想(25分鐘):學生利用筆記卡與統整圖,開始設計任務成果草圖,決定排版、配圖、主題句、摘要句與選文內容。教師巡視指導。

分享構想(5分鐘):自願分享海報雛形設計並聽取同學建議。

教師提問建議:

「你希望讀者看完這份作品,了解什麼?」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根據主題,規劃具結構性的成果表達形式。

🟨5堂課|任務成果完成與發表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完成主題探究圖文任務,並進行簡報發表,清楚傳達文本觀點差異與主題認識。

課程活動內容:

作品完成與潤飾(20分鐘):學生依草圖繼續完成海報內容,進行塗色、文字調整與排版修飾。教師進行語句與內容檢查輔導。

小組輪流發表(15分鐘):每位學生向小組成員簡報自己的成果,分享閱讀歷程與主題理解。

全班回饋與投票(5分鐘):全班票選最具說服力或創意的海報作品,並說明理由。

教師提問建議:

「你最想讓大家記得你哪一句話或哪一張圖?」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清楚有條理地呈現成果,並回應同儕提問。


主題統整表、口語發表






















學習目標

能整合主題相關文本,歸納核心內容與差異。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主題閱讀探究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說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類型,並能初步從書單中辨識主題文本的差異。」,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說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類型,並能初步從書單中辨識主題文本的差異。」,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說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類型,並能初步從書單中辨識主題文本的差異。」,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說出自己對閱讀的興趣類型,並能初步從書單中辨識主題文本的差異。」,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主題統整表、口語發表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1. 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作者觀點與風格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1 能統整多文本觀點。綜C-II-2 能應用圖文呈現任務成果。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1 能辨識與比較文本觀點差異。綜C-II-2 能設計任務成果並清楚表達。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段落語氣範例、寫作架構卡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比較不同文本觀點與語氣,並表達偏好。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1堂課|走進角色心情:觀點初探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說出文本中兩個角色的不同想法,並能指出其觀點差異。

課程活動內容:

引起動機(5分鐘):教師請學生思考「同一件事,你和朋友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嗎?」舉例如「放學先寫功課或先休息?」引導進入角色觀點差異。

角色觀點導讀(15分鐘):教師出示短篇文本,標示兩位角色對同一事件的看法,並帶領學生圈出代表觀點的句子。

觀點整理活動(15分鐘):學生使用「角色觀點紀錄單」,填寫兩位角色的立場、原因與語句依據。

分享與回饋(5分鐘):學生配對說明「你認為哪個角色的觀點較合理?為什麼?」

教師提問建議:

「哪句話可以代表這個角色的想法?」

「你贊成哪一位角色?為什麼?」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辨識觀點差異與舉出文本依據。

🟩2堂課|語氣也能說故事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辨識文本中語詞與語氣的情感表現,並能以語詞模擬角色情緒。

課程活動內容:

語氣詞導入(10分鐘):教師展示幾句語氣強烈的對話句,例如「你真的懂嗎?!」與「你…真的懂嗎?」引導學生說出兩者語感的不同。

角色語氣分析活動(15分鐘):學生使用「語氣分類表」,分析文本中角色在對話中使用的語詞、語氣詞或標點符號,推敲其情緒狀態。

配音練習(10分鐘):小組練習用不同語氣朗讀同一段對話句,並輪流示範不同情境(生氣、委屈、驚訝、調皮)。

回饋與反思(5分鐘):教師問:「你最想演哪一句?為什麼?」學生回饋配音心得。

教師提問建議:

「從語氣你可以猜到角色現在心情如何?」

「你覺得加上語氣詞讓句子有什麼變化?」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從語詞與聲調中體會角色情緒。

🟩3堂課|對話重構創作坊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以角色觀點為基礎,改寫原文對話,展現角色真實語氣與想法。

課程活動內容:

回顧角色觀點(5分鐘):快速回顧上一堂填寫的角色觀點紀錄單,確認角色立場。

對話改寫教學(10分鐘):教師示範如何改寫角色對話,強調須根據角色想法與語氣擴充語句,例如「我才不怕!」 →「我才不怕你這種欺負人的傢伙!」

學生改寫練習(20分鐘):學生使用「對話重寫表」,改寫原文對話段落,使其更貼近角色心理與口吻。

配對交換修改(5分鐘):同儕配對閱讀彼此改寫後的對話並提出回饋。

教師提問建議:

「你加了哪一句讓角色更有情緒?」

「這句話的語氣表現了什麼想法?」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從觀點出發,合理展現語詞表現。

🟩4堂課|角色登場!即興演出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以語詞與語氣演出角色行動與情緒,並能口語說明角色行為動機。

課程活動內容:

角色卡抽取與分組(5分鐘):學生抽取角色卡牌,分組分配角色,並選擇其中一段改寫對話作為劇情核心。

劇本排練與情緒練習(20分鐘):每組練習短劇演出,加入角色表情與語氣、動作,教師巡視指導語氣準確性。

小組表演與觀眾筆記(10分鐘):各組上台演出,同學記錄欣賞到的情緒表現與語詞亮點。

回饋討論(5分鐘):表演後學生彼此點評「哪一個角色演得最貼近文本?為什麼?」

教師提問建議:

「你演出時有什麼感覺?角色在想什麼?」

「觀眾是否能看出角色情緒與立場?」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轉化文本觀點為表演語言。

🟩5堂課|角色交流會 × 情境對話展演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綜合文本理解與表演練習,完整進行一場角色之間的情境對話演出。

課程活動內容:

劇本定稿與確認情境(10分鐘):各組最終修訂對話內容,標明語氣詞、動作指引,設計一場角色在「衝突解決」或「意見對話」的橋段。

角色展演(20分鐘):正式進行角色扮演發表,觀眾須以「觀點是否清楚」、「語氣表達是否到位」為觀察點打分。

班級票選與整體回饋(10分鐘):同學投票選出「最佳語氣演繹獎」、「最具角色風格獎」等,教師總結學習重點與進步處。

教師提問建議:

「這段對話中你用了哪些詞語讓情感更清楚?」

「你覺得哪一組讓你最感動?為什麼?」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整合文本理解與語詞表現進行真實演出。


比較卡評量、意見短文檢核








學習目標

能比較不同文本觀點與語氣,並表達偏好。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作者觀點與風格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說出文本中兩個角色的不同想法,並能指出其觀點差異。」,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說出文本中兩個角色的不同想法,並能指出其觀點差異。」,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說出文本中兩個角色的不同想法,並能指出其觀點差異。」,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說出文本中兩個角色的不同想法,並能指出其觀點差異。」,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比較卡評量、意見短文檢核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閱讀與議題連結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1 能統整多文本觀點。綜C-II-2 能應用圖文呈現任務成果。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1 能辨識與比較文本觀點差異。綜C-II-2 能設計任務成果並清楚表達。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新聞文章、引導問題卡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分析文本中反映的社會議題並發表立場。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 1堂課|我的書單研究法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依據個人閱讀經驗與主題興趣建立初步選書方向,並說出其選擇理由。

課程活動內容:

生活引導(5分鐘):教師以「最近一次主動借書是什麼時候?為什麼選它?」開啟對話,引發學生對閱讀偏好與習慣的反思。

閱讀回憶雷達圖(15分鐘):教師提供「閱讀雷達圖」模板,引導學生回顧喜愛的類型、閱讀動機與常見主題,畫出個人閱讀軌跡。

我的書單初稿(15分鐘):學生根據雷達圖設計個人書單,包含5本擬借書籍,並填寫選擇動機欄。教師巡迴輔導。

小組交流(5分鐘):學生分組分享最想借的一本書,並說明原因。

教師提問建議:

-「哪一類型的書最常出現在你的雷達圖?你覺得為什麼?」

-「你是否發現自己的閱讀習慣有特定傾向?」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具體描述閱讀偏好並提出明確選書依據。

🟦 2堂課|主題式選書比一比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比較不同書籍在主題與呈現手法上的異同,並做出選書決策。

課程活動內容:

主題導入(5分鐘):教師介紹本次共讀主題,例如「成長的勇氣」,並說明今日任務:比較三本同主題的書。

閱讀概覽(15分鐘):學生分組閱覽三本指定書籍的書封、簡介、章節與關鍵段落,使用「主題分析表」記錄核心主題與寫作方式。

比較與選擇(15分鐘):學生根據分析表填寫「我選這本的原因」,並與小組成員討論每本書的優缺點。

個人選書紀錄(5分鐘):學生更新自己的書單,加入選擇的書並註明選書依據。

教師提問建議:

-「三本書中,你最喜歡哪一本?這與主題呈現方式有關嗎?」

-「你怎麼知道這本書更適合你現在的閱讀狀態?」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合理分析主題異同並提出具體選擇理由。

🟦 3堂課|選書行銷大師挑戰賽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根據閱讀主題進行創意表達,並具說服力地推薦書籍。

課程活動內容:

任務說明(5分鐘):教師說明「行銷挑戰任務」:用最具創意的方式推薦一本書給同學。

行銷海報製作(20分鐘):學生使用圖文創作工具或手繪素材設計推薦海報,內容須包含書名、主題關聯性、個人感想與吸引標語。

小組分享票選(10分鐘):每人輪流展示作品,其他成員根據說服力、創意與主題連結進行投票。

優選展示與回饋(5分鐘):教師邀請23位學生上台公開展示與說明推薦邏輯。

教師提問建議:

-「你的這本書怎麼代表這次主題?」

-「你設計的推薦語有什麼吸引力?」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有邏輯地表達推薦原因並與主題產生連結。

🟦 4堂課|書封背後的秘密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分析書籍封面與書名設計之關聯,並以創意思維設計封面重製。

課程活動內容:

封面導讀(5分鐘):教師展示幾本書封與內容不符或反差大的書,讓學生猜書內容,引發討論「書封會誤導人嗎?」

封面剖析任務(10分鐘):學生選擇一本書,分析封面圖片、標語、書名與主題間的關聯,並記錄在「封面觀察單」。

封面重製挑戰(20分鐘):學生以該書主題為核心設計新的書封(手繪或平板製圖),並加上創意書名。

展示與提問(5分鐘):學生介紹設計理念與新封面如何更能傳達主題。

教師提問建議:

-「你的新書封是怎麼從主題延伸出來的?」

-「你覺得封面對閱讀興趣有沒有影響?」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從主題出發重構視覺訊息並提出說明。

🟦 5堂課|主題閱讀市集 × 書單發表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統整書單製作過程,發表其閱讀選擇與主題理解成果。

課程活動內容:

市集布置與說明(5分鐘):教師說明發表形式為「閱讀市集」,每人布置個人攤位展出書單、書封重製、行銷海報與閱讀雷達圖。

書單導覽交流(20分鐘):學生自由走訪彼此攤位,提問「你為什麼選這本?」並記錄想借閱的書。

口頭發表與回饋(10分鐘):學生輪流上台簡要發表書單製作心得與主題選書經驗。

總結回顧(5分鐘):教師協助學生檢視自己閱讀品味與選書能力是否有所成長。

教師提問建議:

-「你的書單有哪些特色?有沒有和同學的差很多?」

-「這幾週你的選書觀念有沒有改變?」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統整選書成果,並具體表達閱讀觀點。


立場表單、小論文草稿








學習目標

能分析文本中反映的社會議題並發表立場。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閱讀與議題連結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依據個人閱讀經驗與主題興趣建立初步選書方向,並說出其選擇理由。」,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依據個人閱讀經驗與主題興趣建立初步選書方向,並說出其選擇理由。」,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依據個人閱讀經驗與主題興趣建立初步選書方向,並說出其選擇理由。」,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依據個人閱讀經驗與主題興趣建立初步選書方向,並說出其選擇理由。」,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立場表單、小論文草稿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跨文本整合創作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1 能統整多文本觀點。綜C-II-2 能應用圖文呈現任務成果。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1 能辨識與比較文本觀點差異。綜C-II-2 能設計任務成果並清楚表達。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創作引導紙、短篇文本集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統整閱讀後內容,發展創作構想。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1堂課|跨文本角色對話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將兩個不同文本中的角色進行比較,並嘗試以對話方式展現角色特質與情感。

課程活動內容:

引導與討論(5分鐘):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兩本書的主角見面,他們會聊什麼?」激發學生想像。

角色比較表製作(10分鐘):學生選出兩本書中的主角,從性格、行為、處境與價值觀等面向進行比較,填寫教師提供的「角色對照表」。

創意對話撰寫(20分鐘):學生以對話劇本形式撰寫兩位角色相遇的場景對話,內容需呈現主題延伸與角色價值觀的交流衝突。

小組朗讀分享(5分鐘):學生分組朗讀對話草稿,教師鼓勵學生聆聽並給予回饋。

教師提問建議:

-「這兩個角色在價值觀上有什麼不同?」

-「他們可能會在哪個情境下產生共鳴或衝突?」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掌握文本角色性格差異並具創意地表達角色間的互動。

🟩 2堂課|主題思維導圖製作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整理閱讀主題中的各項觀點與文本內容,並以圖像方式進行結構化思考。

課程活動內容:

範例講解(5分鐘):教師展示主題如「自我成長」的思維導圖範例,說明如何從文本摘取觀點並加以延伸。

分組討論(10分鐘):學生分組列出各自讀過的書籍主題句與支持內容,歸納各文本對主題的詮釋。

導圖設計(20分鐘):每位學生根據討論成果,以主題為中心繪製思維導圖,將不同文本的觀點與事例分類呈現。

導圖展覽走讀(5分鐘):學生互相參觀他人作品,填寫觀察單記錄學習收穫。

教師提問建議:

-「你的導圖中,哪些觀點是出自不同書的相似看法?」

-「哪一個內容讓你對主題有了新認識?」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抓住主題關鍵概念,並有效歸納與組織多文本資料。

🟩 3堂課|文本主題街訪計畫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將主題延伸至生活,透過街訪模擬訪談他人對主題的看法,並形成個人觀點。

課程活動內容:

生活連結提問(5分鐘):教師問:「書中主題和你生活中的經驗有什麼關聯?」引導學生聯想。

訪談腳本撰寫(15分鐘):學生設計35題與文本主題相關的訪談問題,如「你認為在困境中成長是必要的嗎?」

角色扮演街訪(15分鐘):學生分組進行模擬街訪,一人為訪問者,一人為受訪者,角色設計可包含不同年齡、職業設定。

觀點摘要回寫(5分鐘):學生寫下受訪者觀點與自身觀點的比較與啟發。

教師提問建議:

-「你最意外的一個回答是什麼?為什麼?」

-「訪談過程中,你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嗎?」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以訪談促進主題理解,並能有邏輯地表達自我觀點。

🟩 4堂課|跨文本議題辯論會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基於不同文本的觀點與價值,參與具主題意識的辯論並提出具體論點。

課程活動內容:

議題設定(5分鐘):教師提出具延伸性的議題,如「困境是否會促進人成長?」與文本主題連結。

資料整理(10分鐘):學生回顧各文本中支持與反對該議題的內容,彙整成辯論用的資料表。

立場分組與練習(10分鐘):學生分為正反方,練習開場陳述與反駁句式。

簡易辯論實戰(15分鐘):每組派代表上台辯論,其他學生擔任觀察員填寫評分單。

教師提問建議:

-「你的立場有哪些來自文本的支持?」

-「你如何反駁對方的觀點?」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結合文本內容支持立場,並展現思辨與溝通能力。

🟩 5堂課|主題成果共創展示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整合學期閱讀成果,展現主題式閱讀對自我價值觀與閱讀選擇的影響。

課程活動內容:

成果整理說明(5分鐘):教師說明展示內容:思維導圖、角色對話、街訪紀錄與個人書單。

展示製作(15分鐘):學生以海報或簡報形式彙整上述內容,設計個人閱讀路徑與學習心情記錄。

自主發表與問答(15分鐘):學生輪流展示成果,接受同儕與教師提問,發展回應與反思能力。

回饋與省思(5分鐘):教師帶領學生完成自我評量單,回顧閱讀進展與主題探索經驗。

教師提問建議:

-「從這學期主題式閱讀中,你對自己多了一份什麼認識?」

-「你未來會怎麼選書?為什麼?」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表現整合思維與價值觀內化,具備主題式閱讀成果統整能力。


創作檢核表、口語發表




學習目標

能統整閱讀後內容,發展創作構想。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跨文本整合創作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將兩個不同文本中的角色進行比較,並嘗試以對話方式展現角色特質與情感。」,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將兩個不同文本中的角色進行比較,並嘗試以對話方式展現角色特質與情感。」,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將兩個不同文本中的角色進行比較,並嘗試以對話方式展現角色特質與情感。」,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將兩個不同文本中的角色進行比較,並嘗試以對話方式展現角色特質與情感。」,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創作檢核表、口語發表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1堂課

單元名稱

回顧整個課程,總結學習的知識,並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1 能統整多文本觀點。綜C-II-2 能應用圖文呈現任務成果。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1 能辨識與比較文本觀點差異。綜C-II-2 能設計任務成果並清楚表達。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展板模板、導覽稿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統整學習歷程並進行成果展示與導覽。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回顧整個課程,總結學習的知識,並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時間: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條理地回顧本學期主題閱讀課程的核心學習重點,並以圖文或簡報方式有條理地展示其閱讀歷程與成果反思。

課程活動內容:

課程開場引導(5分鐘)

 教師簡述今日任務:「今天我們將一起回顧你們這學期在《書香世界》主題課程中閱讀了哪些書?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麼改變?」引導學生帶著「我學到了什麼?」的意識來參與今天的回顧活動。

個人反思整理(10分鐘)

 發放「我的書香學習歷程表」,表格包含:「本學期我最喜歡的書」、「我從中學到的價值/觀點」、「我曾經遇到的閱讀困難」、「我下一次選書的想法」。教師逐項引導學生思考並簡要書寫,必要時可讓學生參考過去的閱讀筆記卡。

成果展示製作(15分鐘)

 學生從過去製作的任務成果(如:思維導圖、文本辯論筆記、角色對話稿、主題筆記等)中擇一或多項整合,並製作「書香世界回顧小展版」:A4A3圖文整合頁,呈現自我閱讀軌跡與主題統整觀點。鼓勵學生可加入創意設計元素,例如:象徵圖案、個人標語、自畫人物等。

自主展出與同儕分享(10分鐘)

 學生依序輪流簡短發表,說明其展版中最想與大家分享的部分,並鼓勵其他同學提問或表達回饋。教師可拍照記錄或將展板張貼於教室牆面,延伸學習餘韻。

教師可提問問題:

-「哪一本書最讓你感動或影響最大?為什麼?」

-「你覺得自己在閱讀能力或思考方面有什麼進步?」

-「如果有機會設計下一次主題式閱讀,你會選什麼主題?」

教師觀察與評量重點:

學生是否能條理地表達其閱讀歷程與學習收穫;

是否能具體描述主題式閱讀對個人觀點或閱讀習慣的影響;

成果展示是否能整合課堂任務並具有視覺與內容呈現力。

評量方式:

學習歷程表完成度

展版成果內容與口語發表表現

教師觀察紀錄與同儕回饋

教材與工具:

書香學習歷程表(教師自編)

過去各週任務成果資料夾

彩色筆、A4/A3 展板紙


觀察記錄、成果導覽單











學習目標

能統整學習歷程並進行成果展示與導覽。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回顧整個課程,總結學習的知識,並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條理地回顧本學期主題閱讀課程的核心學習重點,並以圖文或簡報方式有條理地展示其閱讀歷程與成果反思。」,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條理地回顧本學期主題閱讀課程的核心學習重點,並以圖文或簡報方式有條理地展示其閱讀歷程與成果反思。」,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條理地回顧本學期主題閱讀課程的核心學習重點,並以圖文或簡報方式有條理地展示其閱讀歷程與成果反思。」,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依據個人閱讀經驗與主題興趣建立初步選書方向,並說出其選擇理由。」,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觀察記錄、成果導覽單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文本結構與邏輯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4 能進行跨文本創作與評論。綜C-II-3 能合作完成主題展示任務。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4 能運用文本內容進行主題創作。綜C-II-3 能統整內容規劃書展並分工。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段落卡片、結構整理表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分析說明文結構與段落邏輯關係。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 1堂課(40分鐘):探索說明文的結構

學習目標:學生能說出說明文中段落的功能與安排,並初步標記段落重點。

教學活動:

教師出示一篇生活中常見的說明文(如:校園導覽、食物包裝標示說明等),引導學生觀察段落分布與重點語句。

問學生:「你認為這篇文章的第一段有什麼作用?」、「第二段和第一段有什麼關聯?」

學生個別使用「段落卡片」進行段落內容標記,並嘗試用一兩句話說出每段主旨。

分組進行段落功能分類:哪一段是介紹?哪一段是舉例?哪一段總結?並將分類寫在「結構整理表」上。

小組報告各自分類結果,全班討論比對差異。

教師提問與觀察:

學生是否能辨識每段的段旨與段落間邏輯?

是否能以口語清楚說明段落重點?

評量方式:段落標記準確度、分組口語報告說明完整度。

教材:段落卡片、生活說明文文本、結構整理表。

2堂課(40分鐘):段落順序與邏輯排序練習

學習目標:學生能依據段落邏輯,重新排列說明文段落,並說明其排序理由。

教學活動:

教師將一篇說明文的段落打散(去除段落標號),印製成「段落卡片」發給學生小組。

學生小組閱讀每段內容,討論哪些段落屬於開頭、主體、結語,依序排列在結構整理表上。

教師引導提問:「哪一段可以當作文章的開始?你怎麼判斷?」「這兩段的順序若調換,意思會受影響嗎?」

小組分享排序結果與理由,全班交流討論。

教師給予原始版本,學生比對自己小組排序與原文差異,進行修正與反思。

教師提問與觀察:

學生是否能依據段落提示詞(例如首先、接著、最後)進行排序?

學生是否能口頭清楚說出排序邏輯?

評量方式:排序正確率、口語邏輯說明是否清楚。

教材:段落卡片、邏輯排序表格、說明文原始與拆分版本。

📘 3堂課(40分鐘):說明文結構標示與句間邏輯練習

學習目標:學生能標記出說明文中的段落功能(起、承、轉、合)及句間銜接語,並理解其邏輯功能。

教學活動:

教師提供一篇段落分明的說明文,引導學生用不同顏色筆標示起承轉合句。

將學生分組討論:每個段落主要功能是什麼?銜接句的語意作用是什麼?

教師示範「因果、並列、遞進、轉折」等常見銜接詞語用法,讓學生圈出對應例子。

小組共作一張「邏輯關係統整表」,整理出本課出現的銜接詞與其邏輯功能。

教師提問與觀察:

哪些詞語幫助你理解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

這篇說明文中有哪些銜接詞?它們是怎麼幫助你理解文章的?

評量方式:結構標示正確率、邏輯詞語分類正確率、課堂口頭分享。

教材:說明文文本、彩色筆、銜接語邏輯整理表。

📘 4堂課(40分鐘):段落重寫與重組活動

學習目標:學生能針對段落內容進行重寫,並保留原有邏輯結構。

教學活動:

教師提供一篇有明顯段落邏輯的說明文,請學生逐段閱讀並用自己的話重寫。

引導學生思考:「這段是說什麼?我可以怎麼用更清楚或更簡潔的方式說出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重寫整篇文章內容,注意段落邏輯順序不變。

每組將重寫的文章貼在黑板或投影,全班進行「原文 vs 重寫」比對討論。

教師提問與觀察:

學生是否能保留原段落邏輯?

重寫後的語句是否更清楚易懂?

評量方式:重寫文內容正確性、邏輯一致性、用語清楚度。

教材:段落原文、學生重寫稿、比對表格。

📘 5堂課(40分鐘):文本結構小測驗與應用展示

學習目標:學生能運用所學的結構與邏輯分析能力,完成文本解析任務。

教學活動:

教師出示新的說明文短文,學生個人閱讀後完成段落結構標記與邏輯排序題目。

小組討論自己的答案,互相提出修改意見並修正。

教師以全班共同完成一題為例,示範如何檢查邏輯錯誤或判斷順序依據。

最後學生繪製一張「段落邏輯圖」,用流程圖方式呈現本文的結構與主旨。

教師提問與觀察:

學生是否能獨立分析段落功能?

圖像化整理是否清楚展現文本邏輯?

評量方式:小測驗成績、結構圖呈現完整性與正確性。

教材:評量試題、段落邏輯流程圖模板。

邏輯分析表、口語說明














學習目標

能分析說明文結構與段落邏輯關係。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文本結構與邏輯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說出說明文中段落的功能與安排,並初步標記段落重點。」,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說出說明文中段落的功能與安排,並初步標記段落重點。」,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說出說明文中段落的功能與安排,並初步標記段落重點。」,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說出說明文中段落的功能與安排,並初步標記段落重點。」,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邏輯分析表、口語說明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創作與評論表達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4 能進行跨文本創作與評論。綜C-II-3 能合作完成主題展示任務。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4 能運用文本內容進行主題創作。綜C-II-3 能統整內容規劃書展並分工。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書評模板、評語詞庫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創作文本並撰寫書評,提出觀點與建議。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第1節課】書評是什麼?——理解與辨識

時間:40 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說出書評的功能與基本結構,能辨識出評論語句。

學習活動:

教師出示兩篇範例書評(一本圖書類、一本小說類),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這篇書評在做什麼?有沒有表達意見?」接著以投影片逐段解析書評的基本架構:引言、摘要、評論、建議。學生分組閱讀一篇短書評,圈出評論語句,並嘗試將其標示在書評模板中。教師提問:「哪些句子讓你知道作者喜歡或不喜歡這本書?他有解釋為什麼嗎?」

教師觀察要點:學生是否能清楚區分摘要與評論?是否能提出評論語的特徵?

評量方式:口頭回應、書評圈選練習單

教材:書評範例、評論語句詞庫、書評模板

【第2節課】好書評長什麼樣?——範例分析與拆解

時間:40 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分析一篇完整書評的段落結構與意見表達方式。

學習活動:

教師出示一篇具代表性的優良書評(與學生熟悉的書籍有關),逐段拆解分析:每段的功能與句式,尤其聚焦在「如何評論」與「如何建議」。小組任務:使用段落卡片重組一篇打亂順序的書評草稿,並說明排列邏輯。課末進行全班討論,收斂出「好書評的5個重點特徵」。

教師可能提問:「這段話是在陳述故事內容,還是在表達作者的看法?」

教師觀察要點:學生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段落功能?是否有基本的評論邏輯?

評量方式:段落排序結果與口頭說明

教材:書評卡片、段落卡、投影片解析表

【第3節課】我來練練看——寫第一段書評

時間:40 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撰寫一段具摘要與評論語句的書評段落。

學習活動:

教師提供書評模板與詞語庫,並指派閱讀短篇文本(例如《小王子》片段或繪本)。學生須撰寫一段「引言+摘要+初步感受」的段落。教師巡迴指導,協助學生釐清重點與句構。課末請2位學生朗讀分享,其他同學回饋:「你聽到哪句評論語?」、「哪邊寫得特別清楚?」

教師觀察要點:學生是否能區分摘要與評論?是否有觀點的語句?

評量方式:段落寫作草稿、師生口頭回饋

教材:文本選段、書評模板、詞語小卡

【第4節課】評論也要有建議!——觀點與補充

時間:40 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寫出針對閱讀內容的個人建議,並提出改善或推薦的理由。

學習活動:

教師討論:「一篇評論除了說好壞,還應該有什麼?」引導學生討論建議段的意義與寫法(例如推薦對象、改善想法、延伸閱讀等)。學生以先前的文本,補寫一段建議段落。小組間互讀彼此的段落,並回饋「觀點是否清楚」、「建議是否具體」。

教師觀察要點:是否能針對內容提出具體的建議?是否能說明理由?

評量方式:建議段草稿、回饋紀錄單

教材:建議句型表、互評回饋單

【第5節課】書評小舞台——發表與回顧

時間:40 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完整發表一篇書評,並能針對他人評論提出簡短回應。

學習活動:

學生將完成的書評手寫或打字完成,進行班級小書展/書評牆佈置。每位學生選1篇進行口語發表(可用書評模板輔助),發表後由同組同學提問或稱讚一點。教師進行總結,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若時間許可可進行書評票選或推薦單元收錄。

教師觀察要點:學生能否清楚表達評論?能否回應他人提問?

評量方式:書評成品、發表觀察紀錄、口語互動紀錄

教材:書評模板、發表評分表、教室展示牆

書評檢核表、發表觀察












































學習目標

能創作文本並撰寫書評,提出觀點與建議。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創作與評論表達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說出書評的功能與基本結構,能辨識出評論語句。」,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說出書評的功能與基本結構,能辨識出評論語句。」,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說出書評的功能與基本結構,能辨識出評論語句。」,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說出書評的功能與基本結構,能辨識出評論語句。」,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書評檢核表、發表觀察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書展策展與分工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4 能進行跨文本創作與評論。綜C-II-3 能合作完成主題展示任務。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4 能運用文本內容進行主題創作。綜C-II-3 能統整內容規劃書展並分工。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分工表、展示圖稿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設計班級主題書展並進行任務分工。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1堂課|策展起手式:什麼是「主題書展」?

學習目標:學生能認識書展的核心意義,理解策展流程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活動:

教師以 PPT 引導說明「什麼是主題書展」,展示不同風格的實體書展圖片與策展案例(如圖書館主題展)。接著引導學生討論:「如果我們班要策一場展,會有哪些任務需要分工?會有哪些主題可能適合我們策展?」再由學生分組進行「策展起步問題討論單」填寫,紀錄自己關心的主題、想解決的問題,並列出初步工作清單。最後,各組代表口頭分享初步想法,教師簡要點評,預告後續會逐步設計書展藍圖。

老師提問建議:

你曾經參觀過哪些展覽?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要讓別人願意逛我們的書展,我們該注意什麼?

評量方式:教師觀察學生小組口頭發表,並檢閱策展起步討論單是否具體。

教材:PPT範例、策展起步討論單、展覽圖片集

2堂課|分工不打架:角色任務設計與分配

學習目標:學生能依據書展任務設計具體分工角色,明確了解自己負責的工作內容。

教學活動:

教師提供一張「策展任務表」示意圖,包含文案撰寫、美編設計、場地規劃、導覽解說等類別,說明每一類型的工作任務與條件。各組依據上堂課的主題構想,開始進行分工表格的填寫,每位學生須在組內有明確職責。教師提醒學生:合作非平均分攤,而是依強項與意願合理分配。完成後,教師安排「任務練習卡」讓學生試著演練各自職責的初步想法。

老師提問建議:

哪個任務最重要?你認為要怎麼分配才會公平又有效?

你擔任的任務,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該怎麼克服?

評量方式:分工表內容具體程度、小組互評任務合理性。

教材:策展任務清單、角色分工表、任務練習卡

3堂課|書展的骨架:設計展區與流程圖

學習目標:學生能完成展場草圖,說明每個展區的意義與內容規劃。

教學活動:

教師介紹展區設計要點,包括動線設計、展品擺放、標示圖文搭配原則。接著出示範例書展展區圖,引導學生思考:「哪一區最容易吸引觀眾?為什麼?」「哪些安排會讓人停下來閱讀?」學生回小組後畫出自己組別的展區草圖,必須說明主題、展示書籍與互動區安排。最後進行「展區解說練習」,每位小組成員輪流介紹圖面。

老師提問建議:

如果有人只經過你們的展區5秒鐘,能看出你們主題是什麼嗎?

展區要設在哪個班級空間比較合適?為什麼?

評量方式:展區草圖清晰度、學生能否說明設計邏輯。

教材:展區規劃範例圖、A3圖畫紙、設計說明單

4堂課|視覺與文字的結合:書展文宣初稿設計

學習目標:學生能撰寫展覽簡介,結合主題概念與觀展引導語。

教學活動:

教師播放幾則短片介紹設計簡潔有效的海報與文宣標語,分析其中吸引人的語句與排版設計。各組學生使用「策展文宣模板」填寫主題標題、展覽介紹(100字)、推薦書單與一句導覽語。完成初稿後小組互相交換作品,提出修正建議。最後每組挑一組「最吸睛」的語句全班分享。

老師提問建議:

你認為「吸睛」的標語需要哪些元素?

這段文字讓你想逛這個展嗎?為什麼?

評量方式:文宣撰寫表(語意清晰、主題呼應)、口頭說明。

教材:書展文宣模板、排版範例、書單資料庫

5堂課|策展中場檢視:互評與修正規劃

學習目標:學生能根據評量指標自我檢視策展規劃,提出修正建議。

教學活動:

教師提供「策展規劃檢核表」,引導學生針對四大面向(主題明確、分工清楚、展區設計合理、文宣完整)進行小組自評與互評。小組成員需逐項討論自己在目前工作進度中遇到的困難與需要協調的部分,並提出改進對策。課程尾聲請各組提出一項「調整策略」與全班分享。教師記錄每組狀況,作為下階段準備展示的依據。

老師提問建議:

到目前為止你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有沒有什麼事情可以「轉換做法」會更有效?

評量方式:策展規劃表內容具體、學生能提出具體改進方向。

教材:策展規劃檢核表、修正紀錄表、展示進度牆


策展規劃表、小組合作評量






























學習目標

能設計班級主題書展並進行任務分工。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書展策展與分工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認識書展的核心意義,理解策展流程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認識書展的核心意義,理解策展流程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認識書展的核心意義,理解策展流程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認識書展的核心意義,理解策展流程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策展規劃表、小組合作評量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本單元共5五堂課

單元名稱

閱讀成果多模態呈現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4 能進行跨文本創作與評論。綜C-II-3 能合作完成主題展示任務。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4 能運用文本內容進行主題創作。綜C-II-3 能統整內容規劃書展並分工。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腳本範本、簡報紙、影像卡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運用多種方式表達閱讀成果(圖、音、文)。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1堂課|閱讀任務與時程規劃(40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根據主題選書任務表,明確規劃閱讀進度與合作時程。

學習活動:

教師首先介紹本次書展主題與閱讀任務的整體流程,接著出示「任務進度表」範例,說明規劃的重要性與要素(如閱讀篇數、摘要撰寫時間、書展完成時限等)。學生小組討論並初步填寫「閱讀任務進度表」,明確規劃個人與小組的時間與分工。老師巡迴協助,針對過於鬆散或不切實際的規劃給予調整建議。

教師提問:

你目前讀這本書,預計幾天可以完成?

若小組有人延遲閱讀會怎樣影響整體進度?

教師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掌握任務分段?是否能分配合理時間?

評量方式:任務進度表草稿、口語簡報(分組說明規劃內容)

教材:閱讀任務進度表、任務規劃範例

2堂課|合作分工會議(40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具體說明自己在書展中的任務角色與工作內容。

學習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認識不同合作角色(如主題書單設計者、介紹文撰寫者、展示布置負責人等),並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各自的興趣與擅長項目。每人需決定12項具體任務,並以「任務分工表」填寫工作說明。接著由各組進行任務分工簡報,說明彼此分工是否平均合理。

教師提問:

你選擇的任務與小組目標有什麼關聯?

若有人中途無法完成任務,團隊該怎麼處理?

教師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清楚表達任務內容?能否反思工作分配公平性?

評量方式:分工表內容、任務說明表現

教材:任務分工表、角色任務清單

3堂課|書籍摘要撰寫(40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撰寫重點明確、觀點清楚的書籍摘要與推薦語。

學習活動:

教師示範摘要範例,強調摘要不是抄書內容,而是針對情節核心、角色特點與閱讀感受做整理。學生練習撰寫自己負責書籍的200字摘要,並在小組內交換意見,進行互評與修正。教師提供書評語句詞庫協助學生擴充語言表達。

教師提問:

你認為這本書最值得推薦的理由是什麼?

你寫的摘要有沒有聚焦在核心內容?

教師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避開抄寫書內容?是否能表達主觀觀點?

評量方式:摘要草稿、書評詞彙運用記錄

教材:摘要範例、評語詞庫

4堂課|介紹稿編寫與排版(40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撰寫並編排介紹海報內容,清楚呈現書籍重點。

學習活動:

教師展示書展海報格式,包含書名、作者、摘要、推薦語等元素,介紹文字與圖像整合的排版技巧。學生以合作方式完成一張「書展介紹海報」初稿,並進行小組互審。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圖文比例、顏色搭配與資訊清晰度。

教師提問:

你的介紹稿是否讓沒讀過書的人也能理解書的內容?

哪個部分會吸引人想停下來閱讀你的海報?

教師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有使用主題標題?視覺設計是否合理?

評量方式:介紹海報草稿、設計思考記錄

教材:介紹稿格式範本、設計規劃單

5堂課|進度回顧與書展準備(40分鐘)

學習目標:學生能檢視目前閱讀任務進展,調整時程並完成所負責工作。

學習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任務進度表,對照每組目前完成情況,進行進度診斷與調整。學生須針對延遲任務進行修正並確保下一步完成。接著讓學生進入自由操作時間,完成未完稿件或裝飾內容。最後各組書面繳交進度回報單,教師做總體檢核與指導。

教師提問:

目前你負責的項目完成了多少?有什麼困難?

下次課你預計完成哪些項目?需要誰的協助?

教師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反思進度?是否能主動尋求資源與協助?

評量方式:進度報告單、口頭檢核紀錄

教材:任務追蹤表、教師檢核單


多模態檢核表、成果觀摩單


























學習目標

能運用多種方式表達閱讀成果(圖、音、文)。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閱讀成果多模態呈現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根據主題選書任務表,明確規劃閱讀進度與合作時程。」,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根據主題選書任務表,明確規劃閱讀進度與合作時程。」,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根據主題選書任務表,明確規劃閱讀進度與合作時程。」,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根據主題選書任務表,明確規劃閱讀進度與合作時程。」,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多模態檢核表、成果觀摩單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學校填寫

附件1-2

南仁愛鄉萬豐國民小學教學活動設計

一、教學設計理念:

透過跨文本閱讀、主題探究與專題創作,引導學生深化閱讀素養與文化理解力。課程整合文本閱讀與創意表達,強調深度理解、主題探究、群體合作與成果展現。

二、教學單元設計:

領域/科目

書香世界

設計者


實施年級

六年級

總節數

1堂課

單元名稱

回顧整個課程,總結學習的知識,並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設計依據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C-II-4 能進行跨文本創作與評論。綜C-II-3 能合作完成主題展示任務。

核心

素養

A1 能運用語文理解與表達、B1 能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C3 能進行團隊合作與公共參與

-II-B1 能整合文本訊息並表達見解、綜-II-B1 能規劃並執行生活任務

學習

內容

C-II-4 能運用文本內容進行主題創作。綜C-II-3 能統整內容規劃書展並分工。

議題

融入

學習

主題

國語文 ■綜合活動

實質

內涵

結合國語文與綜合活動領域,透過閱讀、討論與實作,讓學生理解文本並發展生活應用能力。

與其他領域/科目的連結

閱讀素養

教材來源

導覽單、反思紙、展演表

教學設備/資源

https://cirn.moe.edu.tw/https://openai.com/chatgpt/overview/

學習目標

能完整呈現學習歷程並進行成果解說與回饋。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含評量)

成果分享與回顧反思(40分鐘)

學習目標:

學生能清楚呈現參與整學期「書香世界」課程的學習成果,並口頭表達個人心得與反思。

學習活動:

課程開始前,教師協助學生整理學習歷程,包括書評寫作、策展規劃、任務分工、主題設計等。引導學生挑選具代表性的學習產出(如書評、展示海報、任務進度表),貼在「學習牆」或小組展示區。

接著安排「成果分享會」,每位學生輪流向同學簡要介紹自己的成果項目與參與經歷,說明其中最有挑戰與成就感的部分。教師可引導觀眾學生提出問題或回饋,營造正向回饋氛圍。

活動最後,教師發放「學習歷程回顧單」,請學生書寫對本學期閱讀活動的整體感受、學到的能力與未來想閱讀的主題。

教師提問建議:

哪一項任務讓你印象最深刻?你怎麼解決遇到的問題?

回顧這次書展,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未來還想嘗試哪些主題?

觀察重點:

學生是否能有條理地敘述自己的歷程?

是否能正向回應同學問題並給予回饋?

評量方式:

《學習歷程檢核表》(內容完整性、表達清楚度)

教師觀察學生分享與互動參與程度

教材:

個人與小組成果資料

學習歷程回顧單、學期成品展示區


導覽講稿檢核、表現觀察紀錄




































學習目標

能完整呈現學習歷程並進行成果解說與回饋。

評 量 標 準

主 題

A

優秀

B

良好

C

基礎

D

不足

E

落後

回顧整個課程,總結學習的知識,並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能熟練完成「學生能清楚呈現參與整學期「書香世界」課程的學習成果,並口頭表達個人心得與反思。」,表達清晰具深度,展現良好閱讀理解與統整能力。

能完成「學生能清楚呈現參與整學期「書香世界」課程的學習成果,並口頭表達個人心得與反思。」,表達條理清楚,能掌握文本重點並說明個人想法。

基本完成「學生能清楚呈現參與整學期「書香世界」課程的學習成果,並口頭表達個人心得與反思。」,表達略顯不足,需協助釐清想法。

未能完成「學生能清楚呈現參與整學期「書香世界」課程的學習成果,並口頭表達個人心得與反思。」,無法清楚說明內容或個人觀點。

未達

D


評分指引

學生能主動分析文本、提出見解,連結經驗,內容完整且具批判性。

學生理解內容準確,能指出重點並以清楚語句表達意見。

學生部分掌握重點,但表達不夠具體或思路不連貫。

學生無法提出文本重點或觀點混亂,缺乏清楚表達。

未達

D

評量工具

導覽講稿檢核、表現觀察紀錄

分數轉換

100-95

94-90

89-85

84-80

79以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