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立和美高級中學國中部 108 學年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自然科二年級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國二自 2-2
三、題組(每題 2分共 38 分)
(一)、小諭在錐形瓶內盛水,並於
瓶塞內插入細玻璃管,如下圖所示。
當瓶中裝 20℃的水時,水面高出瓶
塞2公分,裝 50℃的水時,水面高
出瓶塞 12 公分。請回答下列 1~3 問題:
( )1.水面上升 1公分,代表溫度上升了多少℃?
(A)1 (B)3 (C)5 (D)7。
( )2.將錐形瓶由 20℃的冷水放入 50℃的熱水中,玻璃管
液面如何變化? (A)直接上升 (B)先升後降 (C)直接下降(D)
先降後升。
( )3.將錐形瓶放入未知溫度的水中,細玻璃管內的水面
最後高出瓶塞 10 公分,則水溫為多少℃? (A)44 (B)54
(C)24 (D)34。
(二)、和高 811 樂團新成立,今有五個成員團練,團練時,
示波器錄製 0.1 秒下五個樂器發出聲波的波形,請回答下列
1~5題:
(甲) (乙) (丙)
(丁) (戊)
( )1.請問哪一個樂器發出的聲音可以傳得最遠?
(A)甲(B)丙(C)丁(D)戊。
( )2.請問哪一個樂器發出的聲音音調最高?
(A)乙(B)丙(C)丁(D)戊。
( )3.請問哪些聲音可以產生共鳴現象?
(A)乙丙戊(B)乙丙(C)乙戊(D)甲乙丙丁。
( )4.若甲樂器發出的聲波波長為 35cm,請問甲樂器、乙
樂器的聲速各是多少 cm/s?
(A)35、350 (B)35、35 (C)350、350 (D)350、700。
( )5.哪些可能是同一種樂器?
(A)乙丙(B)甲乙(C)乙戊(D)甲乙丙丁。
(三)、如圖所示,小銨準備了一根長達 1020 公尺的鐵管,
在鐵管的一端敲一下,並請小翰在鐵管的另一端記錄聽到聲
音的時間,結果小翰聽到兩次聲響,且兩次聲響的時間差為
2秒。請回答下列三題:
( )1. 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
播速率為 340 m/s,則聲音在鐵
管中的傳播速率為多少 m/s?(A) 340 (B) 1020
(C) 2040 (D)5100。
( )2. 請問實驗過程中聽到的兩次聲響原因為何?
(A)第二次聲響為第一次的回音 (B)因為聲速不同,第一、
二次聲響分別由空氣、鐵管傳來(C) 因為聲速不同,第一、
二次聲響分別由鐵管、空氣傳來(D)兩次聲響是鐵管和空氣
產生共振所導致。
( )3.若小銨更用力的敲鐵管,請問小翰聽到的聲響會有
何變化?(A)小翰聽到的兩個聲響時間差縮小,因為聲速增加
(B)小翰聽到的兩個聲響時間差不變,但是響度增加 (C)小
翰聽到的兩個聲響時間差不變,響度不變 (D)小翰聽到的兩
個聲響時間差增加,因為鐵管傳聲速度變得更快。
(四)、在暗室中,欲使蠟燭的火焰所發出的光線,透過針孔
後在紙屏上成像,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 1~2 題:
( )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紙屏上的成像大小與針孔和紙屏的距離有關(B)針孔成
像是光線直進的結果(C)紙屏上的成像與原物相比,上下顛
倒、左右相反 (D)針孔越大,紙屏上的成像就越清楚。
( )2.若在針孔成像裝置的黑紙上刺三個小孔,紙屏上的
成像會發生什麼變化?
(A)成像變大三倍、數量一個 (B)成像大小不變、數量三個
(C)成像變大,數量有三個 (D)成像大小、數量都不變。
(五)、小禎做凸透鏡的成像實驗,裝置如上面甲、乙圖所
示,請回答下列1~4題:
( )1.將蠟燭點燃後,紙屏上的成像為何?(A)正立放大(B)
正立縮小(C)倒立放大(D)倒立縮小。
( )2.如乙圖所示,取不透明紙遮住半個透鏡,有關燭焰
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A)成像只有燭焰下半部,但亮度
不變 (B)成像只有燭焰上半部,但亮度不變 (C)依然可以成
一完整像,但亮度變暗 (D)無法成像。
( )3.將蠟燭漸漸靠近透鏡左側焦點時,下列有關燭焰在
紙屏上成像大小變化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逐漸變大
(B)逐漸變小 (C)先變大然後變小 (D)先變小然後變大。
( )4.若將凸透鏡換成焦距大小相同的凹透鏡,並將蠟燭
點燃,請問應如何處理方能看到燭光經由凹透鏡折射所成的
像? (A)取一紙屏置於透鏡右側,可見燭焰的成像 (B)取一
紙屏置於透鏡左側,可見燭焰的成像 (C)眼睛於透鏡右側,
透過透鏡可見燭焰的成像 (D)眼睛於透鏡左側,透過透鏡可
見燭焰的成像。
(六)、當回聲與原聲到達聽者耳朵的
時間差小於 0.1 秒時,聽者將無法區
別回聲與原聲。如圖所示,小薛對著
山壁大喊,當時聲速為 343公尺∕秒,
請回答下列 1~2 題:
( )1.小薛當時有聽到回聲則發聲體和反射面需距離多少
公尺以上,才能聽得到回聲?(A)17.15 公尺 (B)17 公尺
(C)34 公尺 (D)34.3 公尺。
( )2.請問小薛的原聲和回聲的差別為何? (A)聲速不同(B)
頻率不同(C)振幅不同(D)波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