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領域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 守望相助 | 適用對象 | 學習障礙學生 | |
教學來源 | 翰林版國語六上第七課 | 教學時間 | 200分鐘(5節) | |
教 學 目 標 | 單元目標 | 能 力指標 及編號 | ||
一、認知方面 1.能了解守望相助的意義及做 法。 2.能瞭解本文的體裁及作法。 3.能瞭解本篇文義。 二、技能方面 1.能了解本課語詞的含意與 用法。 2.能正確讀講課文。 3.能應用本篇文字及作法。 4.能發表讀後心得感想。 三、情意方面 1理解守望相助的重要,並能與鄰居和睦相處。 2.培養學生待人熱忱,與人和平相處的情操。 | E-2-4-7-4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 聯結。 E-2-3-2-3能認識基本文體的特色。 E-2-3-2-1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及取材結構 B-2-2-7-8能簡要歸納聆聽的內容。 F-2-2-1-1能掌握詞語的相關知識,寫出語意 完整的句子。 E-2-5-3-1能利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增進閱讀能力 C-2-2-4-5能說出一段話或一篇短文的要點。 C-2-2-2-2能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看法。 F-3-1-1-1能應用觀察的方法,並精確表達自 己的見聞。 | |||
教 學 研 究 | 一、教材分析 本課文體為議論文,旨在探討守望相助的重要。現今社會結構的改變,社區、鄰里紛紛成立守望相助的組織,藉此維護住家的安全,促進居民情感的交流。和鄰居相處,要先主動伸出關懷的手互相照應,才能做好守望相助,使生活更安康美好。
1.鄰居相處要能守望相助,生活才能安康美好。 2.要主動關懷鄰居,適時給予照應,有了急難才能獲得幫助。 王奶奶一向跟鄰居和睦相處。 當他不慎受傷時,鄰居及時發現將他送到醫院治療。 嘉義縣山美村的居民,成立巡守隊,防止外地人來盜魚。 做好守望相助,才能提升生活品質。 二、教學方法 (一)交互教學法 交互教學法(引用Palincsar和Brown的理論)進行閱讀理解教學,再配合文章結構分析,加強學生對於議論文結構的認識。 【激發先備知識】:運用圖片或文字來激發學生的舊經驗,讓學生能以舊經驗預測、推論或比較。 【反覆閱讀】:反覆閱讀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印象 【提問】: 1.教師提問各層次的問題。 2.學生自問自答。 【摘要】:說出或寫出摘要、畫出重點句。 【澄清】:指出不理解處(語詞、句子)共同討論並說明。 【預測】:運用已知的經驗,預測文章接下來的發展。 (二)文章結構分析 在教學前先讓學生認識議論文的結構,幫助學生建立文章的「架構」,先對議論文的主張、舉例、說明、結論有初步的認識,再進行段落的閱讀理解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文意。 三、教學重點 (一)介紹議論文文體結構:說明議論文分為主張、舉例及歸納結論三部份。 (二)課文深究:以交互教學法進行閱讀理解教學。 (三)認識生難字詞:利用語詞分析、填充、辨認,加強對生字詞的了解與應用。 (四)課文結構分析:完成課文結構圖,說或寫出各段落重點。 (五)閱讀理解測驗 (六)學習後測驗:評量學生學習成效 (七)綜合活動:情意探討、生活經驗延伸 四、學生經驗 現今社會多為小家庭結構,必須透過情感交流,來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提升生活品質,並瞭解生活週遭的環境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
能力指標編號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第一節 | ||||
E-2-3-2-3 E-2-4-7-4 F-3-1-1-1 C-2-2-2-2 E-1-2-1-1 F-2-2-1-1 C-2-2-2-2 E-2-4-7-4 E-2-5-3-1 C-2-2-4-5 C-2-2-2-2 B-2-1-9-4 E-2-4-7-4 | 壹、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熟悉教學內容,進行教材分析,準備學習單、活動單、評量測驗。 學生:請學生預先概覽課文。 【課間準備】 引起動機: 一、認識議論文 教師發下課文教材學習單,說明議論文分為主張、舉例及歸納結論三部份。並請學生找一找各段落是屬於議論文的哪個部份。 二、激發先備知識: (一)什麼是「守望相助」? (二)配合守望亭或村里服務中心之情境圖與學生討論守望相助之意涵。 貳、發展活動
(一)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懷? (二)「守望相助」的意思是什麼? (三)「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是什麼意思?是好的行為嗎? (四)如果你住的地方發生了危險(如火災或受傷),你要找誰幫忙? 四、學生提問:請學生從課文中提出問題。 五、請學生畫重點,並說出段落摘要。 六、說明此段為議論文體結構中「提出主張」部份,並請學生寫出「主張」的內容大意。 參、綜合活動 ㄧ、請學生預測下一段的內容與結構。 (一)在哪些居住的環境比較容易互相照顧? (二)下一段的結構是什麼? ──────第一節結束───── | 5分 10分 5分 20分 5分 | 教材學習單 (共6頁) | 口頭評量 口頭評量 紀錄流暢度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口頭評量 |
能力指標編號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第二節 | ||||
E-2-4-7-4 F-3-1-1-1 C-2-2-2-2 E-1-2-1-1 F-2-2-1-1 E-2-5-3-1 C-2-2-2-2 C-2-2-4-5 E-2-3-2-3 B-2-1-9-4 C-2-2-2-2 E-2-4-7-4 F-3-1-1-1 | 壹、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學習單、隨堂練習學習單 學生:請學生複習課文第一段。 【課間準備】 引起動機 激發先備知識: (一)你住在怎麼樣的環境?是社區還是公寓大廈? (二) 你的鄰居是怎麼樣的人?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引導學生逐字唸讀課文第二段,可視學生程度進行領讀、共讀、指讀。 二、請學生從課文中圈選出生字詞(熱忱、抖擻、烹飪、大夥兒、援手)教師進行語詞澄清,可舉出同義詞或例句,進行說明。 三、教師提問:請學生回答問題。 (一)王奶奶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二)王奶奶會教大家做什麼? (三)王奶奶發生了什麼事?鄰居怎麼幫他的? 四、學生提問:請學生從課文中提出問題。 五、請學生畫重點,並說出段落摘要。 六、說明此段為議論文體結構中「舉例做法」部份,並請學生寫出「舉例」的內容大意。 參、綜合活動 一、請學生預測下一段的內容與結構。 (一)除了受傷幫忙以外,守望相助還可以做哪 些事? (二)下一段的結構是什麼? 二、完成隨堂練習並檢討。 ───────第二節結束───── | 5分 20分 15分 | 教材學習單 隨堂練習學習單 | 口頭評量 紀錄流暢度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
能力指標編號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第三節 | ||||
E-2-4-7-4 F-3-1-1-1 E-1-2-1-1 F-2-2-1-1 E-2-5-3-1 C-2-2-2-2 E-2-4-7-4 C-2-2-4-5 E-2-3-2-3 | 壹、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材學習單、隨堂練習學習單。 學生:請學生複習課文第一.二段。 【課間準備】 引起動機: 激發先備知識 配合嘉義縣山美村之照片或簡介與學生討論該村之人口組成與居住環境。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引導學生逐字唸讀課文第三段,可視學生程度進行領讀、共讀、指讀。 二、請學生從課文中圈選出生字詞(媒體.宵小.猖獗.糾紛.竊賊)教師進行語詞澄清,可舉出同義詞或例句,進行說明。 三、教師提問:請學生回答問題。 (一)不重視守望相助可能會發生什麼狀況? (二)山美村的居民如何保護他們的居住環境? (三)鄰里、社區能做哪些事達到守望相助呢? 四、學生提問:請學生從課文中提出問題。 五、請學生畫重點,並說出段落摘要。 六、說明此段為議論文體結構中「說明重要性」部份,並請學生寫出「說明」的內容大意。 參、綜合活動
───────第三節結束───── | 5分 20分 15分 | 山美村照片 教材學習單 隨堂練習學習單 | 口頭評量 紀錄流暢度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
能力指標編號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第四節 | ||||
F-3-1-1-1 E-2-4-7-4 E-1-2-1-1 F-2-2-1-1 E-2-5-3-1 E-2-4-7-4 E-2-3-2-3 C-2-2-2-2 F-2-2-1-1 | 壹、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學習單、活動單、評量測驗。 學生:請學生複習課文第一.二.三段。 【課間準備】 引起動機: 激發先備知識 (一)回顧前三大段之重點。 (二)你的家庭有多少成員?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引導學生逐字唸讀課文第四段,可視學生程度進行領讀、共讀、指讀。 二、請學生從課文中圈選出生字詞(穩固)教師進行語詞澄清,可舉出同義詞或例句,進行說明。 三、教師提問:請學生回答問題。 (一)為什麼現今社會裡守望相助更重要? (二)如何營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四、學生提問:請學生從課文中提出問題。 五、請學生畫重點,並說出段落摘要。 六、說明此段為議論文體結構中「歸納結論」部份,並請學生寫出「結論」的內容大意。 七、請學生完成結構分析學習單。 (可視學生能力選擇A卷.B卷.C卷) 參、綜合活動 ㄧ、教師請學生完成語詞學習單〈圈選、認識或辨識語詞,可依學生能力選擇使用〉 二、教師檢討說明學習單,並給予回饋。 ──────第四節結束───── | 5分 20分 15分 | 教材學習單 結構分析 學習單 (A.B.C) 語詞學習單 (選擇使用) | 口頭評量 紀錄流暢度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獨立完成或協助 |
能力指標編號 | 教學活動 | 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
第五節 | ||||
E-2-3-2-3 C-2-2-4-5 E-2-5-3-1 E-2-4-7-4 F-3-1-1-1 C-2-2-2-2 | 壹、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閱讀理解學習單.延伸活動學習單 學生:請學生複習全課課文內容。 【課間準備】 引起動機: 激發先備知識 回顧全課之結構、內容及語詞。 貳、發展活動 一、教師口頭詢問課文中三種層次不同的問題。〈題目詳見閱讀理解學習單-回答問題〉 二、教師請學生獨立完成或在部分協助下完成閱讀理解學習單(閱讀理解測驗) 三、教師評量學生學習成效,並進行檢討,給予立即回饋。 參、綜合活動 一、以「88水災」議題,進行討論,請學生分享在水災發生時或災後如何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二、完成課文延伸活動學習單。 ──────第五節結束───── | 5分 20分 15分 | 教材學習單 閱讀理解學習單(回答問題) 閱讀理解學習單 (閱讀理解測驗) 延伸活動學習單 | 口頭評量 獨立完成或協助 參與討論 獨立完成或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