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之旅:感官探索與生命共感的跨域學習

格式
doc
大小
403 KB
頁數
11
上傳者
ntn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04-08-08,离现在 21 8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統整模式:跨科或複科統整

學習領域:視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特殊教育、童軍教育、生命教育

單元主題:地下鐵之旅

〈課程設計:郭名慧〉

教學對象:適用於國中一年級

教學節數:總共約需五週,每週上課兩小時

課程設計理念

『地下鐵之旅』單元係統整視覺藝術、表演藝術、音樂、特殊教育與童軍教育,針對中學生所設計。此單元設計主要是有感於社會中青少年不愛惜自己的事件層出不窮,期待青年學子透過身歷其境的模仿盲人感知世界,重新去思索自身價值的重心與定位。因此,本單元讓學生探討幾米作品中『地下鐵』插畫與二十個音樂場景,去分析探索盲人世界的渴望與內心需求,以回歸自我嘗試同理心的引發想像,進而引導學生結合蒙古包的搭建來進行矇眼探險之旅以期用心感受其中的心情與關注。是以,透過資料收集、創意聯想、音樂賞析、討論與發表、蒙古包搭建、設計佈置、和身歷其境探險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得以嘗試利用適切的媒材來表達其創意與思想。

『地下鐵之旅』單元再下分為四個小主題:1.「天使的禮物」,2.「舞動感情」,3.「秘密花園」,4.「神秘探險」,第一小主題側重在讓學生嘗試失去感官的體驗與表演,先由所提供的特殊教育相關問題引發討論與解決方法,進而透過幾米『地下鐵』繪本的投影片與地下鐵二十個場景音樂之欣賞,深入探討盲人案例的心情記事與表達;第二小主題則著重在各類抒情、動感音樂的聆聽與即興表演,探討肢體動作表現之美與情緒表達的方式,藉以刺激學生找尋表達自己的管道;第三小主題則為實作部分,以蒙古包為世界範圍,自由選取媒材佈置的方式,採取嗅覺、聽覺、觸覺、味覺等體驗形式,將自我感情期許的世界呈現在空間範圍裡;第四小主題則為身歷其境探險的體驗,讓學生依組別順序分別帶領矇上眼睛的同學探索每一個未知的世界,並分享心得與感想。

每一個小主題單元再細訂其教學目標、時間、教學資源、教學活動、及評量。

此課程設計同樣以各式學習單的運用,來帶動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深度思考、及與同儕相互討論及經驗分享的機會,因此授課之前,教師對於特殊教育問題的選擇、音樂作品之研究、各式學習單的設計,以及蒙古包的搭建與佈置設計是主要的教學準備工作。


分段能力指標

視覺藝術:1-4-11-4-22-4-12-4-33-4-3

音樂:1-4-53-4-4

表演藝術:1-4-71-4-82-4-72-4-8

童軍教育

特殊教育、生命教育

課程架構

『地下鐵之旅』課程內容結構

1 . 了解身體感官的重要性與功能


2. 認識內心感覺的表現方式


3.訓練感官的表達與取代能力


4. 理解空間設計與媒材表現並實際建構理念中的世界


5 .體會盲人內心世界的感情並激發學生探索與珍惜

時間

週,每

主題


使的禮物


動感情


密花園


秘探險









  1. 1. 討論特殊教育問題與解決方法,並上台表演與分享心得。

  2. 由幾米的繪本投影片中,認識盲人的內心世界與情緒表達


  1. 聆聽各種旋律

奏的音樂,並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揣摩自己的感覺。

  1. 討論表達情緒的

方式並找出自己渴望重新凝視的世界


  1. 分組搭建蒙古包

,並將其當作一個自己的國度進行企劃。

  1. 以感官體驗出發

,利用各種媒材完成佈置與創造。



  1. 依序矇上眼睛實際探索每一個神秘世界的蒙古包,並寫下感受與想像。

  2. 張開眼重新參觀並分享其心得收穫。

一週、兩節


一週、兩節


二週,四節


一週,兩節

教學資源

  1. 特殊教育問題整

理學習單

  1. 幾米繪本投影片

、場景音樂CD


  1. 不同旋律節奏的

CD、錄音機

  1. 土司、果醬、衣服

  2. 學習單


  1. 蒙古包四個〈每組

一個〉

  1. 設計企劃書

  2. 自選的媒材


  1. 探索心得學習單

  2. 攝影機


要教學活動

  1. 分組討論

  2. 撰寫學習單

  3. 各組發表

  4. 繪本投影片與講述


  1. 活動場景控制

  2. 音樂教學與肢體

集體表演

3. 學習單寫作


  1. 創意企劃書

  2. 蒙古包搭建

  3. 空間設計與佈置

  4. 人員安排



  1. 矇眼探險之旅

  2. 感覺與想像學習單撰寫

  3. 重新參觀與欣賞

  4. 心得分享與總結

參與、討論與發表、各式學習單之撰寫、創意與空間佈置

教學目標:
  1. 了解身體各感官的重要性與功能

  2. 認識內心感覺的表現方式

  3. 訓練感官的表達與取代能力

  4. 應用各種媒材建構理念中的世界

  5. 體會盲人內心世界的感情並激發學生探索與珍惜


教學資源

    1. CD音樂、錄音機、攝影機

    2. 各式學習單

    3. 蒙古包四個

    4. 原子筆、2B鉛筆;學生自行攜帶所需之材料,如香水、電風扇、音樂、CD音響、布幕、燈泡等


專業詞彙

身心障礙、肢體語言


教學流程

第一階段

    1. 導入活動:

1.教師進行遊戲並以講述及發問的方式導入主題

老師要求學生將帶來的眼罩矇住眼睛,用心回想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己有什麼特質?矇著眼睛將記憶中的自己畫下來。

請學生分享並將身心障礙的相關議題導入(配合學習單)

〈二〉發展主題

1.問題刺激---如果你看不見了,你會有怎麼樣的心情紀錄?

    (1) 矇眼探索走路。

    (2) 耳朵辨別周遭環境聲音來源、老師提供一系列音效聆聽

    ,學生創作出心目中的感受與想像畫面。

    2.幾米地下鐵故事大綱簡述並要求學生留意情節裡的心情點滴與表現形式

    3.欣賞幾米地下鐵插畫投影片與二十個場景音樂

    4.介紹作品中的心情紀錄與呈現手法---

    ■“歡樂人潮散去,誰來溫暖這寂寞空間”---「灰牆、小丑取悅觀

    眾表演」圖像→孤單心情寫照

    ■“其實,我哪裡也不想去,然而,會有人在地下鐵的出口等我嗎?他會為我撐傘,緊握我的手,告訴我星星的方向,陪我走一段路”---「冰天雪地、企鵝」圖像→冰冷的心,渴望熱情關懷

    ■“聽到自己孤單的腳步聲,回當在寂寞空氣中”---「鋼架交錯的水泥」圖像→聽覺取代視覺,看見自己的不同,別人無法走進自己的世界體會

    ■“我在這個城市裡常常受傷,幸好我復原的很快”---「跌倒」圖像→(1)身體受傷:看不見,所以容易撞到或跌倒(2)心敏感而受傷:人的冷漠或太多的憐憫→暗示期待平凡的美好

    ■“今天的車站、昨天的車站有什麼不同?”---「由樹剪出的人物、動物形象」圖像→眼睛才看的見的創意與美麗

    ■“你問我回家的路,我倉皇失措,難道你看不出我跟別人不同嗎?”---「無知小孩問路」圖像→渴望互動卻自卑怕受傷害

    ■“世界突然暗了,是誰在惡作劇?走道轉角傳來低聲吟唱的悲涼歌聲,她也有著與我相同的憂傷嗎?”---「停電車廂」圖像→尋找同病相憐的慰藉,將自己的心情寄託到外界;轉化手法恰如天空為我掉眼淚

    ■“癡心妄想擁有神奇飛天掃帚,載我飛離困境,火勢一跟仙女的魔法棒,輕輕一點,就可以美夢成真”---「巫婆掃帚」圖像→消極認為事情已不能改變,像童話故事裡的情節不會發生在現實

    〈三〉結論與提醒

    1. 回憶整理這週上課的相關要點,並說明下週活動目標與學習方向。

    2. 下週用具攜帶:平版衛生紙、水彩顏料、白膠、免洗盤、厚紙板。

    3. 學習單寫作並繳回


    有關第一階段學習單之設計:『天使的禮物』學習單















    天使的禮物學習單

    班級:__________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田野間的稻草人,有一天一位小天使停在你的手臂上告

    訴你要給你一份感官的禮物,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原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幾米地下鐵繪本裡,

      1. 他表達了盲女哪些心情?

      2. 這些心情他用什麼文字表達?

      3. 他用什麼圖像或色彩表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不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幸福的人?____________,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覺得幸福是跟別人比較而來的嗎?____________,為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階段

      1. 學會照顧自己,從食、衣、住、行、育、樂開始:

    活動一:矇眼塗果醬吃土司

    活動二:矇眼穿新衣、戴新帽

    活動三:觸覺遊戲---紙漿花( 其他感官能力取代視覺,例如觸覺)

      1. 音樂賞析、肢體即興表演:

    教師將學生帶至活動教室,以十分鐘介紹活動計劃。將撥放一段讓學生深入思考的音樂,旋律的起伏、歌詞的引導,請學生融入當中的情緒裡,以肢體動作表達出自己的感情。關閉電燈,請同學閉上眼睛帶上眼罩,隨著音樂作肢體動作,可任意行走、可隨音樂舞動身體、可哼著旋律、可坐下或站立、可放心的做出自己想作的動作,引導並給予學生一個信任的空間展現自我。

      1. 討論及尋找情緒表達的方式:

    徵求學生發表舞動感想,並說明自己表達感覺的方式。並腦力激盪出情緒表達的方式類別,藉此幫助學生找出自己的表達模式與管道,以附加學習情緒表達與溝通的技巧。

    《例如:1. 嘆息聲、眼淚、藍色、角落、眼神、大海、書信、手→當以上結合可以想到的情緒是『悲傷』

    2. 火、拳頭、速度、力量、聲音、煙、紅色

    你會想到什麼?》

      1. 回歸與探索自我

    回歸到上兩節的投影片---『如果我可以重新凝視這個世界,我最想看見的是什麼?』讓學生每人在學習單上寫出三個感覺想法,共同分享並想出呈現方式。

      1. 提醒與準備

    提醒學生攜帶你所可能用到的媒材與資源,並預告下堂課課程計劃。

    〈五〉繳回學習單


    有關第二階段學習單如下:




    舞動感情

    班級:__________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1. 依樣造句與造詞

    如果『嘆息、眼淚、藍色、角落、眼神、大海、書信、手…』→悲傷

    你能不能也找到類似的句子?







    2. 如果你有以上的情緒,你用何種方式表達?






    3.如果我可以重新凝視這個世界,我最想看見的是什麼?”列舉三個







    4. 承上題,呈現方式?

    第三階段

      1. 教師呈現教學投影片,讓學生欣賞如何視覺與觸覺感官體會生命中的美。

      2. 整組彙整與企劃

    將上堂課的計劃學習單發還給學生,讓學生針對第34題答案作延伸,依組別合作進行討論分享,並整合該組意見作為蒙古包設計依據與呈現方式,完成企劃書的撰寫。

      1. 蒙古包搭建

    學生必須已學習過蒙古包搭建的技巧與知識,並實地在活動教室裡搭建四座8人式蒙古包,作為空間環境的範圍與要求。另外約定保持對自組設計的神秘感,以不對外組洩漏佈置要點為原則,活動範圍與設計偏重在內部為主。

      1. 創作與佈置

    不限媒材、不限形式、不限方法,可天馬行空做出自己感覺認知裡的模擬情境,唯其告知學生使用媒材上的安全性問題,應當顧慮蒙上眼睛的同學探索時行動上的不便與恐懼。教師並適時協助解決學生在創作上所遭遇的困難。

      1. 欣賞與確認

    同組學生檢討完成佈置後與構想上的差異與補強。並適時作調整與最後確認。

      1. 繳回企劃書並將教室上鎖

    有關第三階段企劃書如下:
















    『秘密花園』企劃書

    班級: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組別: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階段

      1. 神秘探險之旅

    教師花15分鐘決定探險順序與注意事項,被參觀的蒙古包主人作為輔導人員以維護安全與秩序,而探險的每一位同學將帶來的手帕矇住眼睛方可作為探險的通行證。進行探險之旅。教師當任攝影的工作。

      1. 撰寫心得與收穫

    發下小卡片讓學生填寫心得,紀錄每一個感覺屬性的差異,並投入回饋箱中。

      1. 睜開眼自由參觀

    紀錄心得與經驗比較並卡片撰寫。

      1. 分享前後心路歷程與感想

      2. 拍照留念與製作與張貼回饋單。


    教學評量

      1. 問題討論時,學生是否踴躍參與討論及發表?

      2. 是否能融入音樂情境中舞動出自己的感覺?

      3. 是否能欣賞及了解插畫家幾米的作品風格及故事感情?

      4. 是否能認識自己及找到表達情緒的方法?

      5. 是否能夠應用各種方式來完成設計?

      6. 透過身歷其境體會盲人世界的感受,是否能進而思考與珍惜自己自己的本能與特質?


    參考資源:

    張素卿〈2000〉:『濃情畫意手不住』課程設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學碩士班學期報告,未出版。

    幾米〈2000〉:『地下鐵』繪本。台北:大塊文化

    2000〉:幾米地下鐵二十個音樂場景。台北:EMI

    國中美術〈1999〉。台北:華興。

    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2000〉:新特殊教育通論。台北:五南

    林振隆〈1987〉:視障教育理論。台北:台北市立啟明學校。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1965〉:童子軍的訓練。台北:中華。

    傅全福〈1997〉:童子軍手工藝。台北:水牛。

    學力式教案---認識皮影戲。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91級學期報告,未出版。

    學力式教案---我夢想中的餐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91級學期報告,未出版。

    國家地理雜誌網站:NATIONALGEOGRAPHIC.COM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