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溪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pdf
375.61 KB
5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歷史科試卷 4頁,第1
考試範圍翰林版第五六單元 命題教師李雅婷 審題教師周文德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一共 43 題喔!
1 頁, 4
一、單選題:每題 2.5 ,共 28 題,合計 70 分。
01D學習歷史要注意前因後果請問下列哪位同學把事件與結果的配對錯誤
A)睨雅:施琅攻臺 鄭氏政權結束,臺灣納入清朝版圖
B)淨涵:英法聯軍 臺灣開港,國際貿易盛行
C)詩萱:牡丹社事 清朝治臺轉趨積極,沈葆楨來臺
D)昀羲:甲午戰爭 臺灣建省,劉銘傳來臺。
02D)宜蘭縣頭城鎮的地名由來,是清嘉慶年間,一位漢人率眾首次開墾蘭
平原,並在此建築土城防禦而得名。請問此漢人是何人?
A)曹謹 B)蔡牽 C)鄭經 D)吳沙。
03C)大溪往三峽的路上,有一個特殊的地名──二鬮里。鬮,音ㄐㄧㄡ,本
義為抽籤,和新北市五股、新北市九份、苗栗頭份一樣,這些地名具有
「股」「份」「鬮」等字其緣由來自於清領時期土地拓墾的何種現象?
A)漢人自行強占無主地 B)漢人與原住民合作開墾番地
C)漢人採合資方式拓墾土地 D)漢人以武裝暴力強取原住民土地
04B)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金廣福公館」是著名古蹟,與清領時期的土地開
墾有密切關係。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是由漢人金廣福所開設的 B為籌措合資開墾的資金而成立
C)必須向政府申請渡臺證照 D為防止原住民侵占土地而成立。
05A)諺語:「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字面上指輸人但不能輸氣勢,輸掉
氣勢,面子上就過不去了;今日引申為激勵他人,振作士氣。但此句諺
語最早出現在清領前期,主要是用來形容下列哪一種社會現象?
A)械鬥頻繁的情形 B)土地開墾的普遍
C)移民來臺的艱辛 D)商業繁榮的景象。
06D清帝國領臺時期民間經常發生「械鬥」令同學們印象深下列哪一
位同學對於械鬥的看法,最為接近歷史事實?
A)亞緹:北郊與洋行的商人為了爭奪商業利益,開始發生械鬥
B以柔保生大帝和基督教長老教會的信徒常因信仰不同發生械鬥
C)德恩:械鬥是民間反抗政府的英勇事跡,朱一貴事件就是例子
D)芊妤:械鬥是移民為了爭奪水源和田地,發生「打群架」的現象
07B)清帝國領臺初期,臺灣械鬥頻繁。下列哪一座歷史遺跡是械鬥時防禦的
據點,可為此歷史作見證?
A)延平郡王祠 B)鹿港鎮的隘門
C)大甲鎮瀾宮 D)三峽清水祖師廟。
08B清光緒 12 為了控制大嵙崁區的番社取樟腦資源清軍結合臺
紳之優勢火力擊泰雅族爆發大嵙場涵蓋新北
峽區至桃市復興區帶。請問這跟清領時期的種政策有關
A)開山撫番 B劃界封山 C)渡臺禁令 D海禁政策
09C現今政府在施政上常被批評「重北輕南」但其實早在清帝國領臺後期便
可見其端倪。請問1860 年代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至
北部,主要原因是?
A)南部米、糖產量減少,經濟蕭條。
B)南部未開放對外的通商口岸,導致發展落後。
C)茶與樟腦的產值提升,帶動北部周遭城鎮興起。
D)北部客家人經濟能力提高,提升北部的政治地位。
10C)永鈞是清領時期臺南地區賣米的臺商,經常將稻米賣到廈門。為了和
他商人合作、保障貿易權利,他可以加入下列哪些公會組織?
布郊
米郊
南郊
北郊
廈郊
泉郊
A)甲乙庚 B)乙丁庚 C)乙丙己 D)丙丁己。
11B庭庭看到右圖「晚清臺灣海關重
要出口商品統計表」由圖中可知
當時最重要的出口商品為甲
丙商品,這三樣商品依序來看應
該是下列何者?
A)糖、米、樟腦
B)茶、糖、樟腦
C)樟腦、茶、糖
D)樟腦、糖、茶
12A浩浩將臺灣清領前後期的貿易資
料做成比較表,請問下列何者有誤
型態
兩岸(對渡)貿易時期
國際貿易時期
A)港口
鹿耳門
一府二鹿三艋舺
B)媒介
洋行
C)輸出
稻米、蔗糖
茶、糖、樟腦
D)輸入
紡織品、藥材
鴉片、紡織品
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歷史科試卷 4頁,第2
考試範圍翰林版第五六單元 命題教師李雅婷 審題教師周文德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一共 43 題喔!
2 頁, 4
13D士軒曾在電視節目看到臺北大稻埕的發跡簡介「因某一產業增加大稻
地區的就業機會,為重要的集散地,使該城成為清領後期僅次於安平的
第二大都市並取代了艋舺的地位請問文中的某一產業是指何者?
A)樟腦 B)蔗糖 C)稻米 D)茶葉
14B)下表是臺灣開港通商後,部分洋行在臺的營運狀況。若考慮當時商品產
區與出口地,這些洋行最可能皆設置於下列港口附近?(會考題改寫)
名稱
主要出口商品
寶順洋行
美利士洋行
樟腦
公泰洋行
樟腦
費爾哈士迪斯洋行
樟腦、煤
A)艋舺 B)淡水 C)安平 D)蘇澳
15C)下表是清末自西元 1868 年至 1894 年臺灣進出口值統計表。請問:表中
哪一期間,開始反映出臺灣對外貿易由「入超」轉變為「出超」?
A18681869 B18701874 C18751879 D18901894
期間
出口
進口
年平均值
值數
年平均值
值數
18681869
93.0
100.0
124.5
100.0
18701874
172.0
185.2
174.4
140.1
18751879
282.3
303.5
272.0
218.6
18801884
427.3
459.5
318.8
256.1
18851889
435.7
468.5
361.8
290.6
18901894
570.7
613.7
431.0
346.2
16C)鄭氏政權積極發展文教,除了興建臺灣第一座孔廟,並鼓勵民間興學。
當時就有位明朝遺老來臺講學,深受好評,有「臺灣孔子」之美稱,代
表著作為《文開文集》《臺灣賦》《臺灣輿圖考》等。後來鹿港有座書
院還以他的字──「文開」當作院名請問述的明朝遺老是指何人?
A)鄭芝龍 B李騰芳 C)沈光文 D)戴潮春。
17B右圖是「清代臺灣舉
進士人數統計」
清領前期臺灣地區
文風不盛教育不發
但之後各地的教
育機構不斷增設
化也迅速發展通過
科舉考試的人數激增,主要應該是哪個因素所帶來的影響?
A)各地廣設孔廟 B)人民的經濟逐漸好轉
C)實施義務教育 D)西方傳教士帶來新式教育
18C)清代首位考上進士,有「開臺進士」之稱的是何人?
A)郭錫 B沈光文 C)鄭用錫 D)施世榜。
19A)清代在臺設置的教育設施中,設在偏遠地區,供平埔族子弟就讀的是下
列何者?(A)社學 B)義學 C)書院 D)儒學。
20B)清領後期,來臺的傳教士對臺灣社會的貢獻,哪位同學說的是正確的
A)正憲:使得西方文化首次傳入臺灣
B)宇洋:傳入現代醫學知識和新式教
C)泳期:讓臺灣對外貿易由入超轉為出超
D)維恩:使得清廷治臺態度從消極轉趨積極
21B為紀念馬偕來臺 140 週年,馬偕醫院推出《黑鬚番馬偕牧師》動畫
問:片中應不會出現哪一情節?
A)馬偕創建理學堂大書院 B)馬偕是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
C)馬偕免費幫民眾拔牙醫治 D)開港通商後馬偕來臺傳教。
22D)臺南新樓醫院成立已經一百多年。這家由「臺灣醫療宣教之父」所創立
的西醫院,是臺灣第一間西醫醫院,為臺灣帶來西方先進的醫療技術。
新樓醫院在慶祝生日的同時也特別追念當年這位來自蘇格蘭的傳教士
但是對臺灣貢獻良多的醫師。請問,上文描述的醫師為下列何人?
A)馬偕 B)馬英 C)利瑪竇 D)馬雅各。
23D由周杰倫執導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就在周杰倫的母校──淡江中學
取景。校史最早可回溯 1882 年的牛津學堂以及 1884 年的淡水女學堂
(臺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校史室陳列了歷屆傑出校友資料除了有前總
統李登輝先生、閩南語知名歌手洪榮宏之外,當然還有周杰倫就學時期
相關資料!請問:由上述資料判斷,淡江中學的創校人是下列哪一位?
A)馬偕 B)韋麻 C)馬爾濟斯 D)馬雅各。
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歷史科試卷 4頁,第3
考試範圍翰林版第五六單元 命題教師李雅婷 審題教師周文德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一共 43 題喔!
3 頁, 4
24A)李春生經營事業有成。他因為臺灣茶葉與煤油致富,除了成功製銷標牌
Formosa Oolong Tea的烏龍茶到歐美市場,因而譽為「臺灣茶葉之
父」外;也因熟悉洋務與具備外語長才,深獲中國與外國官方重視,在
民間有「番勢李仔春」的稱號像李春生這類熟悉對外貿易的人,
往往具備下列何種身分
A)買辦 B)舉人 C)長老 D)郊商
25C)全家便利商店曾經推出好神 Q版公仔集點活動,造成轟動。請問:下
的好神公仔,哪一些是屬於清領時期,來臺漢人的共同信仰?
媽祖
月下老人
送子觀音
王爺
土地公
A)甲乙丙 B丙丁戊 C)甲丁戊 D)乙丙丁。
26C清領前期臺灣的宗族組織主要可分為「唐山祖」「開臺祖」宇澤作
了一個比較表格,但只有一個地方是對的,請問是哪個選項?
宗族組織
唐山祖
開臺祖
組成分子
A)不同姓,未必有血緣關係
C)同姓,有血緣關
祭祀對象
B來臺的第一代祖先或其後代
D)大陸原鄉祖先
27C附圖描繪的是清代臺灣原住民協助官員渡
溪的情景協助渡溪推筏為政府指派給
住民的勞役項目之一除此之外原住民
還要負責開路運糧事務清雍正年
平埔族因不堪官府指派沉重勞役憤而聯
合中部地區平埔族各社反抗爆發清代臺
灣規模最大的原住民抗官事件請問
事件為下列何者?
A)麻豆社之役 B)朱一貴事件
C)大甲西社事件 D)加禮宛事件
28B)居住花蓮的撒奇萊雅族,因為清廷的剿番行動,漢人大舉入侵他們的生
存空間、破壞傳統文化等,而群起反抗清廷,遭到武力鎮壓,族人幾近
滅絕。倖存族人藏身於阿美族之中,也散居各地,2007 年才獲得正名,
並舉辦「火神祭」悼念喪生的祖先。
請問:該反抗事件為下列何者?
A)麻豆社之役 B)加禮宛事件
C)郭懷一事件 D)大肚王反叛事件。
二、題組題:每題 2,共 15 題,合計 30 分。
題組一:請閱讀下文,回答 2933
清領時期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是拓墾土地而拓墾土地最重要的就是水利建
設。附圖為清代水利設施分布圖,請回答以下五題:
29C宜蓁想緬懷清領前期祖先興建水利系統的辛勞,計畫
從臺北騎單車南下到屏,來個水圳巡禮。請問由北
到南,她依序會經過哪些水圳:
A)曹公圳 公圳 八堡圳
B)曹公圳 八堡 公圳
C公圳 八堡 曹公圳
D)八堡圳 公圳 曹公圳。
30A清朝時,臺中地區有一個漢人,他以草藥解救深受瘟
疫所害的岸里社部落,因而聲名大開,之後又與原
民達成協議──換水,用修築圳灌溉農
地。請問他當時修築的是哪一個水圳呢?
A)甲 B)乙 C)丙 D)丁
31D)若按照興建時代的先後順序來排列,請問依序為:
A)甲 B)乙
C)丙 D)丁丙。
32D)恩甲上網瀏覽網頁時,發現「水與綠的交響曲──曹公圳與溼地生態廊
道」的活動,邀請民眾一同實地參觀曹公圳重現水圳風華,恩甲隨即上
網報名參加,希望能夠了解當地的歷史與生態。請問:這個活動應該在
哪個地方舉辦?
A)臺北 B)彰化 C)臺中 D)高雄。
33B)敬堯是臺灣大學水利系學生,欲撰寫「清領前期臺灣的水利建設」的報
告。其中有一個水圳標榜為「清代灌溉規模最大的水圳」,請問是指?
A)曹公圳 B八堡圳 C公圳 D)貓霧圳。
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歷史科試卷 4頁,第4
考試範圍翰林版第五六單元 命題教師李雅婷 審題教師周文德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一共 43 題喔!
4 頁, 4
請閱讀下文,回答 3435
早期移民來臺的漢人由於祖籍不同往往會將原鄉的信仰帶來臺因此從各地
廟宇供奉的主神多能反映該地早期移民來自何其中位於大溪老街的福仁
(俗稱大廟)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占地 300 多坪為桃園供奉開漳聖王廟
宇占地最廣者除此之外福仁還供奉三山國王這在臺灣的寺廟中是一種
常罕見的現象,可看出早期移民具有族群包容的特性。
34B)由正殿主祀神明,可推知早期大溪以哪個祖籍的移民為主?
A)泉州人 B)漳州人 C)潮州人 D惠州
35C)三山國王為「巾山」「明山」「獨山」三位山神,也是漢人移民從原鄉
帶來的神祇之一。請問三山國王是哪個祖籍的原鄉信仰?
A)泉州人 B漳州人 C)潮州人 D惠州
請閱讀下文,回答 3638
以下兩段史料記載了清帝國時期的漢番關係:
「近日番女,多與漢人牽手,婚約禮文,略如漢制。」
「內地無賴多竄入番社為婿所生兒為土生仔常誘生番醉夜頗為民害
36D)上述史料所記載的內容,與哪一句臺灣諺語所反映的社會現象相似?
A)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B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C)唐山過臺灣,心肝結歸丸 D有唐山公無唐山媽。
37C)請根據上文的敘述判斷,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為何?
A)臺灣吏治不佳 B)渡臺艱辛不易
C)渡臺禁令的限制 D)漢人跟原住民相處融洽
38B)在清領時期的臺灣地方縣志中,常可看到以「生番」「熟番」的名詞來
稱呼原住民。當時清朝政府區分生、熟番的標準為何?
A)居住地區的不同 B)是否納稅與服勞
C)打獵或農耕的生活型態 D)以種族血統來區分。
請閱讀下文,回答 3943
描述客家先民到臺灣辛勤開墾的詩歌《渡臺悲歌》「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
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回)知生知死誰都難就是窖場(墳場)也敢去,
臺灣所在滅人山(必死無疑)。」詩中說明了要渡過黑水溝的艱難,也點明當
移民者離鄉背井的無奈
「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諺語流傳於清領前期的中國沿海與臺澎各
用來形容移民來臺的危險艱難意思為十人之中有六個會死亡只有三個
能順利到達,還有一個會放棄回頭。
39D)請問:上文中的黑水溝是指什麼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巴士海峽 D)臺灣海峽。
40D)當時漢人為祈求渡海平安,特別虔誠信奉哪一神明?
A)關聖帝君 B三太子哪吒 C)土地公 D媽祖。
41C)此時期從中國冒險渡海來臺的漢人移民,以哪兩個省籍的人士最多?
A)廣東、浙江 B)江蘇、山東
C)福建、廣東 D)廣西、浙江。
42A)承上題,請問這兩個省籍的簡稱為?
A)閩、粵 B浙、陝 C)贛、桂 D)蘇、魯。
43A)漢人移居臺灣風險很大,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在臺灣安居樂業,加上渡
臺禁令的限制,但為何仍有許多人不計九死一生,願意冒險來臺?
A)原鄉人口眾多、謀生不易 B清廷的種族歧視政策
C中國大陸戰禍連年飢荒不斷 D追求臺灣建立的民主自由社會。
【試題結束,別忘了再檢查一次】
預祝各位有一個美好的寒假!
新春愉快☺☺☺
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段考 七年級 歷史科試卷 4頁,第5
考試範圍翰林版第五六單元 命題教師李雅婷 審題教師周文德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卷一共 43 題喔!
5 頁, 4
參考答案
1-28題一題,2.5分;29-43題,一題2分,合計100
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3
DDCBA
DBACC
BADBC
CBCAB
BDAAC
CCBCA
DDBBC
DCBDD
CAA
A 11
B 11
C 11
D 10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