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大溪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次段考 八年級 地理科試卷 共3頁,第 2頁
考試範圍:第三冊 單元 5~單元 6 命題教師:陳 毅老師 班級:八年 班 座號: 姓名:
第 2 頁,共 3 頁
17. 中國地區每年冬春之交所引起的沙塵暴,經常造成嚴重的環境災害,甚至對周圍國
家也有影響。附圖為沙塵暴成因示意圖,若依沙塵暴形成的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丙乙甲(B)丙甲乙(C)甲乙丙(D)乙丙甲。
18. 中國與臺灣都面臨每人平均水資源遠低於世界平均值的現象。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
,下列何者錯誤?
(A)工業發展加重了水汙染的情況(B)降水的空間分布都呈現南少北多的現象
(C)降水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季 (D)人口數多導致每人平均水資源較低。
二、題組:每題 2.5 分,共 22 題,合計 55 分。
(一) 附圖為中國農牧業分區簡圖。請依照該圖回答第 19.題至第 23.題:
19. 「逐水草而居當中的水平移動」畜牧方式,在哪一個地區最為常見?
(A)甲(B)乙(C)丙(D)丁。
20. 造成圖中乙區與丙區其畜牧方式有所差異的主要原因為何?
(A)降水多寡(B)地形起伏(C)季風風向(D)人口分布。
21. 圖當中丁區的畜牧方式稱為?(A)放牧(B)游牧(C)欄牧(D)山牧季移。
22. 於丁區的畜牧移動方式何者正確?
(A)秋下春上(B)秋上春下(C)冬上春下(D)冬上夏下。
23. 中國農業區與畜牧區的分界線主要為下列何者?
(A)秦嶺、淮河(B)500㎜年降水量線(C)750㎜年降水量線(D)黑河、騰衝。
(二) 中國地區目前大致可分為三大經濟帶,如附圖所示。
請依照該圖回答第24.至28.題:
24. 中國的三大經濟帶之發展程度由低到高依序為?
(A)甲<丙<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乙<丙。
25. 1980年代北京當局實施經濟改革開放,當中也設立了五個經濟特區。請問成為開
放先鋒的經濟帶是?(A)甲(B)乙(C)丙(D)以上皆是。
26. 本身擁有豐富礦產資源,近年來吸引許多外資投入,成為新興投資的經濟帶是?
(A)甲(B)乙(C)丙(D)以上皆非。
27. 圖中的丙經濟帶所具備的特徵或條件不包括下列何者?
(A)與國接壤(B)礦產豐富(C)地處邊陲(D)勞力充足。
28. 圖中的ㄅ、ㄆ、ㄇ依序是哪三個重要的經濟圈?
(A)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區域、珠江三角洲
(B)環渤海區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C)環渤海區域、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區域。
【加油!還剩最後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