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八年級地理科第三次定期評量試題卷
共3頁第 1頁
以下第 1-9 題,每題 4分,共 36 分
※「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s)是指一種
地理學概念,主要是某一個國家為了吸引外資或國
際跨國企業入駐而設立法律比自己國內更為寬鬆或
具有優惠條件經濟發展的區域。
截至 2014 年止,中國共成立了 7個經濟特區,其中
一開始成立的 5個皆位在東南沿海,後來的 2個則選
擇在中國最大的省區境內。請回答以下第 1-4 題:
1. 最先成立的經濟特區是哪一個?
(A)廈門 (B)汕頭 (C)喀什 (D)深圳 (E)海南島
2. 哪一個的發展很活躍,是著名的旅遊勝地,2017
年GDP 為4300 億元,位於福建省境內且和省會
福州不相上下,因距離台灣最近,所以吸引很多
台商前往投資?
(A)廈門 (B)汕頭 (C)珠海 (D)深圳 (E)海南島
3. 「經濟特區」是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重點,下列
有關於經濟特區的敘述,哪些是錯誤的?
【複選題,答案有 3個】
(A)所有的經濟特區皆位於東部經濟帶
(B)以出口為導向的生產模式
(C)以雄厚的礦產資源吸引外商
(D)前期的 5個特區皆有海運便利的優勢
(E)所有的經濟特區皆連接到海上絲路的交通路
線轉往印度洋。
4. 這些經濟特區帶動國內經濟的整體發展,而在特
區的經濟模式中,藉由優惠的政策可以吸收國外
企業的哪些優勢?
(甲) 技術(乙)管理經驗 (丙)勞工(丁)資
金(戊)市場。以上哪些代號是正確的?
(A)甲乙丁 (B)甲丙丁
(C)丙丁戊 (D)甲丁戊
※中國各地畜牧活動的類型及方式各因自然環境影響
而有不同,請依(圖一)回答以下第 5-9 題:
(圖一)
5.請問下列敘述中,誰的說法最正確?
(A)阿祥:「甲區因降雨豐富,故採定居式的放牧方
式。」
(B)阿珺:「乙區因土地狹小,故採行欄牧。」
(C)阿媛:「丙區因氣候乾燥,所以採取水平移動的
游牧方式。」
(D)阿恩:「丁區因降雨稀少,故採需垂直移動的山
牧季移方式。」
6.請問乙區和丙地區的畜牧方式,主要是受到何種地
理條件的影響而有所差異?
(A)降雨多寡 (B)氣溫高低
(C)牲畜種類 (D)人口多寡
7.下圖為畜牧方式的一種。請問:這種畜牧方式主要
分布於(圖一)中的哪一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8.請問:以下四張氣候圖中,哪一張所對應的畜牧方
式應是(圖一)中的「丙」?
(A) (B)
(C) (D)
9.有關甲區的介紹,以下何者是正確的?
(A)是中國最重要的放牧區
(B)時至今日已發展出企業化大規模的畜牧場
(C)因氣候環境特徵,此區早期的發展即以畜牧為主
(D)此地山區盛行春去秋回的移動式畜牧
【背面尚有試題,請翻頁繼續作答】

臺北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八年級地理科第三次定期評量試題卷
共3頁第 2頁
以下第 10-25 題,每題 3分,共 48 分
※中國三大經濟地帶產生的背景:
››››晚近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自沿海開始,所以經濟發
展程度自沿海向內陸逐漸拉大差距。
››››依經濟發展水準可分為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
空間的分布如【圖二】所示:
【圖二】中國三大經濟帶圖
請參考【圖二】中的代號並回答下列第 10-16 題:
哪一區的糧食、煤、鐵、石油、水力、森林資源
豐富,現為外資投入新興地區
以上表格內第 10-16 題的答案選項如下
(A)甲 (B)乙 (C)丙
※【圖三】是中國三大階梯地勢圖,請回答以下
第17~25 題:
【圖三】
17.下圖是中國某項環境問題形成過程的示意圖。請問:
圖中鹽分的移動與下列哪一種人為活動最有關係?
(A)圍湖造田 (B)大量施肥
(C)過度灌溉 (D)過度放牧
18.承上題,此項環境問題的形成與下列哪一區的人為不
當開發最有關係?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19.阿欣說:「我的家鄉空氣很稀薄,且凍土分布最廣,
所以每年到夏天常常沼澤遍布,不易農耕。」請問:
阿欣的家鄉位於圖中何處?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20.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在第幾階梯內?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21.承上題,此地理區因為開發較早、人口密度高,森林
覆蓋率低,土壤缺乏植被保護,故成為中國水土流失
最嚴重的地區,請問:以上所指的是哪一個地理區?
(A)兩湖盆地 (B)四川盆地
(C)黃土高原 (D)華北平原
22.沙塵暴的沙源大多來自第幾階梯?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23.承上題,沙塵暴的產生與下列哪些環境問題或措施有
關連?【複選題,答案有 2個】
(A)水土流失 (B)凍土問題 (C)土地沙漠化 (D)土
壤鹽鹼化 (E)圍湖造田
24.「圍湖造田」導致哪一地區發生嚴重的水患問題?
(A)青藏地區 (B)長江流域
(C)黃河流域 (D)珠江流域
25.目前因要防止嚴重的水患問題,除了興建防洪工程
外,也積極推動「退田還湖」、「退耕還河」等政策,
請問:以上所指的狀況是在第幾階梯?
(A)第一階梯 (B)第二階梯 (C)第三階梯
【尚有試題,請翻頁繼續作答】

臺北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
八年級地理科第三次定期評量試題卷
共3頁第 3頁
以下第 26-29 題,每題 4分,共 16 分
下圖為中國農牧業分布示意圖,請依圖中資料回答下列
第26-29 題:
26.「ㄅ」線在中國地理分界線上具有下列何種意義?
(A)旱田和水田的分界線
(B)小麥和稻米的分界線
(C)年雨量 500mm 等雨量線
(D)一月月均溫 0℃等溫線
27.中國北方農作物年可一穫或二穫,南方則可二穫或三
穫,影響中國傳統農業「收穫次數」多寡的主要因
素有哪些? 【複選題,答案有 2個】
(A)地勢的高低 (B)氣溫的高低
(C)雨量的多寡 (D)生長期的長短
28.小庭到圖中『乙區』租地種植經濟作物,若考慮氣候
因素,她應選擇下列何種農作物來耕種?
(A)水稻 (B)棉花 (C)甜菜 (D)茶葉
29. 「紅色的高粱田,金黃色的小麥和玉米田,還有綠
色的甜菜或大豆園,在同一時間內構成色彩繽紛的
田園美景。」上述的景觀應出現在圖中那個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
【本試題結束,請認真作答並仔細檢查題號是否劃
記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