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41.49 KB
頁數
2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7,离现在 5 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背面還有題目請繼續作答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8學年度第 1學期第 3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命題
教師
得分
12
範圍
L5L6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 選擇題:每題5分,共100分
1. )右圖為中國農、牧業分區圖。請問:圖中哪兩區的界線和「年降雨量
500mm等雨量線」較為接近?
A)甲乙 B)丙丁 C)丁戊 D)甲丙
2. )承上題,關於各區農、牧業發展特色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區土地有限,畜牧方式多為欄牧
B)乙區的平原區主要種植茶葉及水稻
C)丙丁兩地畜牧方式不同與地形有關
D)戊區所飼養的牲畜主要以駱駝為主
3.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改善,中國傳統自給性的農業開始出現轉型。關於中國農業經營方式的變化,下列何者與
事實不符?
A)因應人口的增加,糧食作物耕地面積逐年增加 B)東北地區機械化種植水稻,並外銷至其他省分
C)新疆由傳統的綠洲農業,發展成為棉花專業區 D)雲南除了普洱茶有名,現在咖啡產量中國第一
4. )右圖為中國某地的氣候圖。請問:由圖中的氣候資料判斷,該地區比較不可能會出
現下列何種景觀?
A)結實纍纍的蘋果果園 B)迎風搖曳的金黃麥穗
C)綠樹叢中的咖啡果實 D)白浪陣陣的棉田美景
5. )近年來中國積極建設高速鐵路及公路交通運輸網,藉此促進沿線地區的人員及物流
往來,帶動中國的經濟發展。請問:中國的鐵公路網在哪個地區的分布最為稀疏?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 C)第三級階梯 D)第四級階梯
6. )中國的北部地區鋼鐵、石化等重工業較南部地區發達,但也導致霧霾等空氣汙染問題相對嚴重。請問:北部的
重工業較為發達,主要是因為北部具有下列哪一項優勢?
A)工資低廉 B)科技進步 C)市場廣大 D)原料充足
7. )依據經濟發展程度的區域差異,中國可分為三個經濟帶。請問:下列關於三個經濟帶的敘述,何者錯誤?
A)人口:東部>中部>西部 B)面積:東部>中部>西部 C)產值:東部>中部>西部
D)上海、武漢、重慶分別為東部、中部及西部發展最迅速的城市
8. )近年來有許多台商看好中國的經濟實力,紛紛到中國開設連鎖餐飲店。請問:台商的「錢進中國」主要是看上
中國具有哪一項區位選擇上的優勢?
A)充足勞力 B)動力充足 C)廣大市場 D)技術優良
9. )近年來,中國為了均衡區域發展,大規模開發西部地區。請問:有關中國政府的開發政策中,下列何者對西部
地區的經濟發展幫助較小?
A)開放雲南邊境貿易 B)推動西氣東輸政策 C)成立喀什經濟特區 D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10. )下列關於中國與臺灣之間經濟互動的描述,何者錯誤?
A)早期臺商至中國投資紡織、製鞋、電器等產業 B)近年來轉而投資資金與技術密集型產業
C)中國與臺灣在經濟上處於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D)目前中國是臺灣最主要的貿易入超國
11. )右圖為中國沿海三大經濟圈示意圖。中國實施經濟改革開放後,於東部沿海設立了
經濟特區,成功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請問:1980年代所成立的經濟特區主要靠
近或位於哪個經濟圈內?
A)甲 B)乙 C)丙 D)以上皆非
12. )(甲)市場廣大(乙)工資低廉(丙)原料充足(丁)交通便利(戊)政策支持。
經濟特區的成功與其具備上述的哪些優勢有關?
A)甲乙丙 B)乙丙戊 C)甲乙戊 D)乙丁戊
13. )新聞報導:「今日中國沙塵暴隨著季風南下影響台灣,環保署表示,這波沙塵於中國內蒙地區開始,於昨日影
響南京及上海一帶,根據全球空氣監測網(GAIA)顯示,南京等地區達紫爆等級,山東、江蘇省等地區更達
對「人體危害的」褐色等級。」請問:報導沙塵暴等相關新聞的發布日期,最不可能是哪一天?
A328 B728 C1028 D1228
14. )有關右圖四個地點所面臨的土地利用與環境問題,下列哪一種說法正確?
A)甲:因緯度較高,凍土面積廣大不利於農耕
B)乙:過度放牧導致草場退化,常形成沙塵暴
C)丙:大量引水從事灌溉農業,使洞庭湖變小
D)丁:夏季引高山融雪灌溉,土壤鹽鹼化嚴重
15. )為了解決荒漠化、沙塵暴與水土流失的問題,中國實施了一系列的預防和治理措施。請問:下列哪一項措施無
法解決或減緩上述問題?
A)退耕還林 B)禁牧休牧 C)退田還湖 D)三北防護林
16. )中國的水資源受氣候影響,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分配不均的問題。請問:右表中有關
中國水資源時空分配上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7. )下列有關中國水資源問題的描述,何者正確?
A)高地氣候區的水資源主要來自夏季的降雨 B)全球暖化使乾燥氣候區水源供應出現危機
C)季風氣候區年雨量最多,人均水資源充沛 D)建設汙水下水道是要解決分配不均的問題
18. )目前中國荒漠化土地已超過全國耕地面積,主要分布在內陸盆地和高原地
區。根據右圖中國荒漠化土地分布圖判斷,中國的哪些地區不屬於荒漠化
土地的分布區?
A)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 B)柴達木盆地及準噶爾盆地
C)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 D)塔里木盆地與內蒙古高原
19. )「本區由於盲目開荒、放牧及濫砍濫伐,導致高原的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
,加上土質疏鬆,易受流水侵蝕,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形成「千溝萬壑」
的地貌。」請問:上述文字所描述的地區為下列何者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 C)雲貴高原 D)內蒙古高原
20. )中國利用「南水北調」工程,將南部的河水引至北部,以減緩北部缺水問題
。請問:此工程主要是引右圖哪條河流的水源?
A)乙 B)丙 C)丁 D)戊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