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變、考據學與乾隆晚期危機解析

pdf
167.19 KB
4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一、 單選題:
1. D )以下哪一點不是清代民變爆發的原因? (A)社會不公現象普遍 (B)人口壓力 (C)吏治
敗壞 (D)西方列強暗中支持
2. D )歷史劇「還珠格格」將乾隆時期演成太平盛世,但其實乾隆晚期中國內部已經危機四伏。
當時的危機包括以下哪一項? (A)天災頻傳,造成人口銳減 (B)西方國家不斷侵入,清政
府疲於奔命 (C)地方勢力擴張,中央統治力衰退 (D)政治風氣敗壞,貪汙橫行
3. B 清代考據學的興起與下列何者無關? (A)理學與心學之爭不斷 (B)大量古籍出土引發考
證風潮 (C)晚明儒學流於空泛 (D)清廷屢次大興文字獄
4. C 清代盛衰的轉變是在哪個時期? (A)康熙末年 (B)雍正末年 (C)乾隆末年 (D)嘉慶末
5. C )劉安安同學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停滯的帝國》,內容主要介紹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出訪中
國所見所聞。請問馬戛爾尼當時見到的是中國哪位皇帝?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慶
6. A 英國在鴉片戰爭前,曾企圖以外交手段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紛爭。當時英國對清廷所提出的
訴求包含以下何者? (A)增加通商貿易口岸 (B)取消英國貨物進口關稅 (C)增加中國商
品出口量 (D)擴大洋行的組織與功能
7. D 清朝嘉慶年間,有位英國商人對朋友講述他前往中國貿易的故事,後來被旁邊的商人發現
根本是在吹牛請問他說的哪一件事被發現是在胡說八道? (A)他航行好幾個月才到達中國
的廣州 (B)在廣州和當地的洋行洽談商務 (C)他向鴉片走私商人借了錢償付貨款 (D)臨
走時接受清朝兩廣總督的晚宴
8. D 對於白蓮教之亂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是清代規模最大的民變 (B)發生於人口密
集的中國東南 (C)動亂的發生與外國勢力介入有關 (D)最後清廷引進民間力量才將其鎮壓
下來
9. A )清代簽署哪一個條約,同意外國人可以在京城附近自由駐軍,導致首都門戶洞開? (A)
辛丑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
10.( A )下面哪一個不是鴉片戰前來華的外國人會遇到的狀況? (A)跑去官府向官員抱怨,官員
卻要他三跪九叩 (B)常常要繳交比法定稅額多很多的稅 (C)抱怨中國法律太嚴苛 (D)居
住行動受到限制
11.( A )某場戰爭後,如遇有中外人民犯罪事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
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之法。」意即:外國人犯罪,由外國人依外國的法律
治理;中國人犯罪,由中國人依中國的法律治理。請問哪場戰爭後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A)
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八國聯軍
12.( B 八國聯軍之役是清朝政府最後一次使用武力與西方帝國主義對抗請問關於此戰役的敘述
何者正確? (A)起因是西方國家派兵進攻中國,引發清政府反抗 (B)清朝守舊派企圖利用
義和團抵制西方國家 (C)八國聯軍攻抵北京城郊,迫使清廷出面和談 (D)戰後中國割讓大
量領土
13.( D 貿易問題是清代中期對外交涉的一個重要衝突點,以下對清代中期貿易問題的敘述,何者
較為正確? (A)因對外貿易有助白銀輸入,清政府原則上採取開放態度 (B)英國因希望獨
佔中國貿易,導致中英衝突 (C)英國政府不滿清廷提高關稅,阻止英國貨物進口 (D)英國
106-1 高一歷史題庫 第二單元:晚清變局的發端
2
曾企圖與清廷談判,但均無功而返
14.( B )清初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國人口發展的情形為何? (A)康熙、雍正人口穩定
成長,但在乾隆時因對外征戰頻仍、戰禍多,人口降低 (B)康熙、雍正持續增加,乾隆迅速
成長 (C)人口因不斷增加而向海外遷移 (D)清代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領土的擴張
15.( A 清代民變中對清廷威脅最大動亂範圍最廣的是 (A)太平天國 (B)捻亂 (C)回變 (D)
白蓮教之亂
16.( C )清代考據學的大盛和以下哪件事關係最大? (A)西學的傳入 (B)理學的復興 (C)清廷
大興文字獄 (D)政府的積極提倡
17.( D )在歷經三十年的民變後,清代後期國內相對安定,是建立在哪個基礎之上? (A)清廷改
革漸有成效 (B)對外貿易大盛 (C)民族主義意識擡頭 (D)人口大量減少
18.( D 對捻亂的認識以下何者正確? (A)其爆發是因外國經濟入侵造成民不聊生 (B)初期活動
區域在黃河以北 (C)曾國藩受命征剿,結果戰死 (D)最後靠湘、淮兩軍合作才將其消滅
19.( A 清朝中後期的許多變亂,往往一發生參加者迅速增加,使亂事迅速擴大、形勢失控。為何
當時會有此現象? (A)社會上遊民太多 (B)滿漢民族仇恨太深 (C)交通改善消息傳播加
(D)士紳與政府對立
20.( D )鴉片戰爭前,中外商業貿易活動的情況如何? (A)由國家壟斷經營 (B)交易甚為自由、
互惠 (C)外人可與中國商人、農民直接交易 (D)須由公行處理
21.( A 下列有關鴉片戰爭前中西貿易情況的陳述何者正確? (A)海路貿易的重心是廣州 (B)
西方國家早在十五世紀就與中國有貿易關係 (C)西方各國來華貿易都採「朝貢貿易」的性質
(D)中國一直維持僅開廣州一地的政策
22.( B )鴉片戰爭前英國為了改進中英間的貿易障礙,曾做了很多的努力,下列所述何者為是?
(A)康熙年間派耶穌會教士東來介紹西學,但卻無功而返 (B)乾隆年間以祝賀皇帝大壽為名
,派遣馬戛爾尼前來 (C)嘉慶年間派律勞卑來華,以不行三跪九叩禮而遭遣回 (D)道光年
間東印度公司代表英國政府,多次派員直接與兩廣總督交涉無效
23.( C 中國傳統對外關係如何? (A)一直都是以中國為主導 (B)周邊國家通常願意接受中國統
(C)藩屬國在名義上歸順中國,目的是換取經濟或外交利益 (D)清朝初年這種外交體系
開始受到挑戰
24.( C 英國走私大量鴉片到中國造成的經濟影響為何? (A)中國工業化困難 (B)促使中國市
場更為開放 (C)使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D)打破公行的貿易壟斷
25.( C 中國自唐代以來興盛的海外貿易到何時趨於中衰?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
清代
26.( A 對「朝貢貿易」的說法,以下何者正確? (A)明代官方唯一認可的國際貿易 (B)中國透
過此種貿易獲得巨大的商業利益 (C)在清朝初年已經因出現問題而中止 (D)中國對外平等
對待的表現
27.( B 鴉片戰爭前英國兩度派遣使節來中國但都因哪個問題造成紛爭? (A)開放港口 (B)禮
儀之爭 (C)法律問題 (D)領土糾紛
28.( C 南京條約的規定包括以下哪一項? (A)外人可在中國自由傳教 (B)外人可在中國自由往
(C)外人可與中國政府直接往來 (D)外人可在中國自由設立工廠
29.( C )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的共同點是 (A)因傳教衝突而引起 (B)都是清廷主動挑起 (C)北
京都被攻陷 (D)戰後都有割讓領土
3
30.( D )中國在南京條約及其續約中喪失許多國家權利,這些主權喪失不包含哪一項? (A)領事
裁判權 (B)租界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內河航行權
31.( A 西元1842年清廷因鴉片戰爭失敗與英國訂立南京條約被迫開闢的通商口岸都位於 (A)
長江口以南沿海 (B)長江口以北沿海 (C)長江流域沿岸 (D)長江口南北諸省沿海
32.( D 下列有關辛丑和約的陳述何者錯誤? (A)只有賠款沒有割地 (B)是清代賠款最多的條
(C)中國此後轉向更廣泛的改革 (D)從此天津、北京、南京都准許外國駐兵
33.( C )某報刊出一位隨軍記者的報導:「軍隊攻進了北京城,清國皇室的頤和園、圓明園已被軍
隊占領。」這應是指哪一次戰役? (A)鴉片戰爭 (B)太平天國 (C)英法聯軍 (D)八國聯
34.( A 下列五個敘述均是中國近代涉外條約中的文句何者是我們慣稱的「領事裁判權」 (A)
「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
之法」 (B)「將來佛蘭西(法國)人在五口地方為中國人陷害、凌辱、騷擾,地方官隨在彈壓
,設法防護」 (C)「(外國人)被地方官廳逮捕或拘留時,應立即通知其在該管領事區內之本
國領事官,該領事官於其轄區範圍以內,有探視其本國任何被拘候審人民之權」 (D)「凡外
人犯例,應依律從輕論處,不得以苛虐酷刑妄加其身」
35.( A 以下對英法聯軍之役起因的敘述何者正確? (A)清廷對外態度在咸豐以來轉趨強硬 (B)
英國希望能打破中國的傳教限制 (C)法國希望爭取更多的通商口岸 (D)英法兩國以中國發
動攻擊為由,發起軍事行動
36.( B 捻亂與太平天國回變最大差異為何? (A)組成份子多為貧困農民 (B)不具有宗教色彩
(C)不具反清思想 (D)活動地區多在邊疆
37.( D 太平天國和其他叛亂團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A)以宗教組織群眾 (B)組成份子以知
識份子為主 (C)反清的民族思想 (D)宗教教義中西混合
38.( A 為何清代中期的民變中最後解決的是回變? (A)因地處邊疆對清廷威脅比較小 (B)因
回人團結強悍難治 (C)因當地漢人與回人聯合對抗清廷 (D)因清廷希望對回人採取安撫手
段解決
39.( D )太平天國之變是清朝最大的內亂,下列敘述何者符合史實? (A)假基督教之名起來為亂
,故得到歐美列強的支持 (B)領導者缺乏才能,故其思想難以受到人民支持 (C)其軍力範
圍只達長江流域,從未及於北方 (D)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內鬨
40.( B )下列關於捻亂之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受太平天國指揮,與太平軍分進合擊,造成
清廷嚴重內政問題 (B)湘軍是平定捻亂之主要武力 (C)清政府得到亂區自衛武力支持,方
得以有效平亂 (D)私鹽販子所組成的鄉勇,是清廷平定此亂事之主要武力
二、 填充題:
1. 清朝經過一百多年的繁榮與興盛在乾隆末年不可避免地出現傳統帝國的重大問題(1)__ 人口
壓力___與(2)__ 社會不公 ___。
2. ___ 人口與糧食供應的失衡 ___,成為十九世紀清代民變層出不窮的主因。
3. 唐、宋以來興盛的海上貿易,到明代轉為保守退縮,官方唯一認可的國際貿易,只剩下與外交
結合的___ 朝貢外交 ___。
4. 清廷在(1)__ 北京(或天津)___條約中同意外國公使入駐北京城,(2)___ 馬關___條約中同
意外國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
4
5. 廣東人____洪秀全____創立「拜上帝會」,後來發展成為太平天國。
6. 清朝因對讀書人懷有戒心屢次藉故大興文字獄箝制反抗思想造成___考據____學的大盛。
7.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與虎門條約的不平等規定包括(1)_ 領事裁判權_、(2)_ 協定關稅_、(3)___
租界___與(4)__ 片面最惠國待遇__,造成中國權利重大損失。
8. 為了解決貿易問題,乾隆年間英國派遣特使(1)__ 馬戛爾尼___來華,但因要求與體制不合被
拒。嘉慶年間再派(2)__ 阿美士德__前來,又因禮儀問題被逐出北京。
9. 鴉片戰爭後清廷割讓(1)__ 香港__;英法聯軍後又割讓(2)__ 九龍司__一部分;甲午戰爭後割
讓(3)___ 臺灣___。
10. 第一次英法聯軍後簽訂了(1)_ 天津__條約第二次英法聯軍後簽訂了(2)____ 北京____條約
11. __ 辛丑 __和約中,清廷被迫同意賠償鉅額款項、拆除北京至海口砲臺與外國人在首都附近自
由駐軍。
12. 清代民變中,範圍最廣,為禍最烈的是__ 太平天國 __。
13. 清代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中,真正的不平等條約是(1)__ 南京條約續約 __與李鴻章帶領的
(2)___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___與(3)___ 虎門條約 ___。
14. 太平軍橫掃東南之時對抗太平軍的主力為曾國藩帶領的(1)__ 湘軍__與李鴻章帶領的(2)___
淮軍___。
15. 清代中期大動亂產生的影響,包括(1)__ 民族意識的抬頭__、(2)__ 地方武力的興起__。
三、問答題:
1. 英、法與日本對中國侵略的根本目的有何不同?
英、法的主要目的是經濟利益、日本除經濟利益外還有領土野心。
2. 太平天國失敗的主因為何?
北伐軍實力不足、內部衝突自相殘殺、神權思想違背中國傳統文化、政治腐化、不知建立根據地、
中期以後軍紀敗壞、天朝思想。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