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 單選題: 
1. (  D  )以下哪一點不是清代民變爆發的原因?  (A)社會不公現象普遍  (B)人口壓力  (C)吏治
敗壞  (D)西方列強暗中支持 
2. (  D  )歷史劇「還珠格格」將乾隆時期演成太平盛世,但其實乾隆晚期中國內部已經危機四伏。
當時的危機包括以下哪一項?  (A)天災頻傳,造成人口銳減  (B)西方國家不斷侵入,清政
府疲於奔命  (C)地方勢力擴張,中央統治力衰退  (D)政治風氣敗壞,貪汙橫行 
3. (  B  )清代考據學的興起與下列何者無關?  (A)理學與心學之爭不斷  (B)大量古籍出土引發考
證風潮  (C)晚明儒學流於空泛  (D)清廷屢次大興文字獄 
4. (  C  )清代盛衰的轉變是在哪個時期?  (A)康熙末年  (B)雍正末年  (C)乾隆末年  (D)嘉慶末
年 
5. (  C  )劉安安同學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書《停滯的帝國》,內容主要介紹英國特使馬戛爾尼出訪中
國所見所聞。請問馬戛爾尼當時見到的是中國哪位皇帝?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慶 
6. (  A  )英國在鴉片戰爭前,曾企圖以外交手段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紛爭。當時英國對清廷所提出的
訴求包含以下何者?  (A)增加通商貿易口岸  (B)取消英國貨物進口關稅  (C)增加中國商
品出口量  (D)擴大洋行的組織與功能 
7. (  D  )清朝嘉慶年間,有位英國商人對朋友講述他前往中國貿易的故事,後來被旁邊的商人發現
根本是在吹牛。請問他說的哪一件事被發現是在胡說八道?  (A)他航行好幾個月才到達中國
的廣州  (B)在廣州和當地的洋行洽談商務  (C)他向鴉片走私商人借了錢償付貨款  (D)臨
走時接受清朝兩廣總督的晚宴 
8. (  D  )對於白蓮教之亂的敘述,以下何者正確?  (A)是清代規模最大的民變  (B)發生於人口密
集的中國東南  (C)動亂的發生與外國勢力介入有關  (D)最後清廷引進民間力量才將其鎮壓
下來 
9. (  A  )清代簽署哪一個條約,同意外國人可以在京城附近自由駐軍,導致首都門戶洞開?  (A)
辛丑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南京條約 
10.(  A  )下面哪一個不是鴉片戰前來華的外國人會遇到的狀況?  (A)跑去官府向官員抱怨,官員
卻要他三跪九叩  (B)常常要繳交比法定稅額多很多的稅  (C)抱怨中國法律太嚴苛  (D)居
住行動受到限制 
11.(  A  )某場戰爭後,如遇有中外人民犯罪事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
事官照辦;華民如何科罪,應治以中國之法。」意即:外國人犯罪,由外國人依外國的法律
治理;中國人犯罪,由中國人依中國的法律治理。請問哪場戰爭後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A)
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八國聯軍 
12.(  B  )八國聯軍之役是清朝政府最後一次使用武力與西方帝國主義對抗,請問關於此戰役的敘述
何者正確?  (A)起因是西方國家派兵進攻中國,引發清政府反抗  (B)清朝守舊派企圖利用
義和團抵制西方國家  (C)八國聯軍攻抵北京城郊,迫使清廷出面和談  (D)戰後中國割讓大
量領土 
13.(  D  )貿易問題是清代中期對外交涉的一個重要衝突點,以下對清代中期貿易問題的敘述,何者
較為正確?  (A)因對外貿易有助白銀輸入,清政府原則上採取開放態度  (B)英國因希望獨
佔中國貿易,導致中英衝突  (C)英國政府不滿清廷提高關稅,阻止英國貨物進口  (D)英國
106-1 高一歷史題庫              第二單元:晚清變局的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