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永吉國民中學 111 學年第 1學期歷史科 7 年級補救教學講義(翰林版)
___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每題 5分 共100 分
( A )01.曉晴參加臺灣東部文化之旅,聽到解說員提到:「根據學者推測,這些人已有群居生活,但是不會製作陶器,也不懂農耕
技術,主要的生活工具只有敲打方式製作的石器,以及用動物骨頭加工的角器。」據此推斷,這應是哪一時代的先民生活?
(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早期 (C)新石器時代晚期 (D)金屬器時代晚期
( C )02.早期臺灣原住民族並沒有文字,而傳說與神話是了解其發展的重要材料,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他們的口述傳說與神話?(A)
部分原住民稱自己祖先從裂開的石頭而出,不符合科學推理,不值得採信。(B)祖先曾遭遇洪水災難的傳說,顯示臺灣原住
民從中國的黃河流域遷徙而來。(C)從部分傳說可推知原住民可能從其他島嶼移居至臺灣,再遷移到其他地區。 (D)許多臺
灣原住民都有洪水氾濫的傳說,證明其祖先相同並且來自同一地區。
( D )03.右圖是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人獸形玉飾,考古學家在宜蘭、臺北等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遺址,
都發掘出形狀類似的玉飾。關於這種情況,下列何者推論最為合理?(A)玉石不是臺灣的特產,
這些應該都是從海上貿易而來。(B)這種形狀類似情形只是偶然發生,沒有特殊歷史意義。
(C)這顯示出遠古時代的臺灣與中國大陸人們有密切往來。(D)臺灣島內玉器形式的相似,反映出
島內文化間的交流。
( A )04.鄭氏在臺期間,除了拓墾活動外,還透過何種方式來維持財政需求?
(A)對外貿易 (B)課徵重稅 (C)對外侵略 (D)財政改革
( A )05.郁永河所著偽鄭逸事中曾提到:「成功在海外島嶼,養兵十餘萬人…而財用能夠不匱乏,是因為有對外貿易的利益。本朝
嚴禁對外貿易,任何舢板小船都不得入海,然而商賈壟斷通商,賄賂守口官兵,暗自與鄭氏往來,藉此使商品通達廈門,
然後通販各國…於是通商貿易之利皆被鄭氏壟斷…。」請問:由上述資料可知鄭成功以何方式來維持對外貿易?(A)走私貿
易,獲取商品(B)歸降清帝國,壟斷貿易(C)出兵福建,打通貿易(D)占據金、廈,出兵臺灣。
( C )06.「今天指揮官召開議會做出決議…就要帶軍隊出發去淡水…在那裡尋找一個適當地方以興建城堡。又遵照總督閣下與東印
度議會的指令,要把所有西班牙人屬下的人員,全部送去大員。」請問:作者寫這篇日記的時空背景為何? (A)1624 年,
西班牙人被沈有容趕出澎湖後,轉往臺灣北部 (B)1626 年,西班牙與葡萄牙爭奪澳門失利,改往淡水發展 (C)1642 年,荷
蘭人從大員北上,將西班牙人趕出臺灣北部 (D)1664 年,日本政府開始鎖國後,西班牙人被迫離開臺灣。
( A )07.根據西班牙文獻記載:臺灣北部的原住民不但善於操舟,且懂得外語,在尚未接觸外人前,已經與海商間有貿易往來。上
述臺灣北部的原住民應該是下列何者? (A)馬賽族 (B)泰雅族 (C)賽夏族 (D)西拉雅族
( B )08.熱蘭遮城日誌是荷蘭 聯合東印度公司派駐臺灣長官所寫的日記。請問:日誌中會記載下列哪一事件?(A)日本要求高山國
進貢 (B)荷蘭人在臺灣傳教與貿易 (C)馬尼拉的社會經濟現況 (D)鄭成功歸降清朝政府
( B )09.十七世紀出版的新約聖經,文字是以羅馬字母拼寫臺灣原住民的語言。請問:傳教士之所以協助原住民拼寫語言,其目的
應該是下列何者?(A)指導農耕技術 (B)教導閱讀聖經 (C)籌畫建立孔廟 (D)協助對外貿易
( B )10.清廷朝臣曾說:「臺灣位居海外且範圍狹小,無助於中國疆域的增廣;當地人民裸體紋身,難與我們和平共處。未來勢必
花費政府許多金錢卻無益於國家,不如將人群遷回大陸。」我們應如何解讀這段資料?(A)朝臣認為臺灣開發缺乏人力,欲
強迫中國無業男性來臺拓墾 (B)清廷收復臺灣後,部分官員認為臺灣不值得政府花心力經營(C)施琅主張留臺以保衛中國東
南沿海,即是響應上述朝臣說法 (D)清廷對保留臺灣一地有疑慮,促成日後在臺廣設行政區情形
( A )11.重修臺灣縣志記載:「客頭夥同不肖船家,用溼漏小船載運數百人,並讓他們全擠入艙中,將艙蓋封釘,不讓這些人出來。
船隻乘著黑夜出洋,若遇到大風浪,可能會船翻人亡。快到岸時,擔心被人發覺,因此靠近沙岸時,就會將人群趕下船,
稱為『放生』」。這段敘述描述的是哪一歷史情景?(A)移民偷渡過程相當困難且危險重重(B)移民來臺普遍出現拋妻棄子的
行為(C)渡臺禁令導致臺灣的性別比例失衡(D)清廷消極管理使臺灣社會動盪不安
( C )12.康康到墾丁國家公園旅遊,在屏東縣 車城鄉看到一座墓碑上寫著「大日本 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請問:這個墓碑記載
的傷亡者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A)郭懷一事件 (B)林爽文事件 (C)牡丹社事件 (D)清 法戰爭
( D )13.鎮平是光緒年間生活在臺灣的漢人,請問:他可能有什麼樣的遭遇?(A)遇到日本派來臺灣招降高山國的使節,利益驅使
下為其帶路 (B)跟隨吳沙前往噶瑪蘭開墾土地,卻遭遇海盜與原住民的侵擾 (C)搭乘火車前往花東旅遊,發現原住民的生活
方式和自己很像 (D)政府解除來臺禁令,使他居住的地方突然增加了許多新移民
( A )14.這個地方製茶工房林立,茶葉產期,茶行必須雇用許多女工,多則五、六十人,少則 二、三十人,甚至有漳、泉婦女來
此短期工作,每日工資四、五錢不等。請問:這個 地方應是下列何地?(A)大稻埕 (B)艋舺 (C)安平 (D)打狗
( D )15.康熙23年,清廷同意開放□□與廈門進行貿易,此後臺灣各地生產的米穀,會先用牛車、小船載運至□□,然後裝載於大船
上運往廈門,□□成為當時唯一與中國大陸進行商業貿易的港口。請問:□□應填入哪一個地點較適當?(A)淡水 (B)基隆 (C)
八里坌 (D)鹿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