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歷史補考題庫精選試題解析

pdf
668.78 KB
3 頁
Kang Hsua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113-1 國二歷史補考題庫
1. ( B )周朝建立統治政權以來,除了承認友好國家外,統治者為管理新取得的疆土,便賜予以同姓和姻親為主的貴族
土地及治理地方的權力,藉此穩固統治。上述所指的統治措施應為何者? (A)推舉孝廉 (B)實施封建 (C)設置郡縣
(D)推行科舉
2. ( A )受隋唐文化影響深遠的東亞文化圈中,哪一個國家的君主仰慕中國的文化,派人前往長安學習經史,或學佛
法,還設置「瞻星臺」,研究天文曆法的知識,編纂國史,又使用唐制的衣冠,當時號稱為「君子國」? (A)新羅
(B)吐蕃 (C)日本 (D)大食
3. ( B )一則資料中提到:「上海自風行報紙後,以各報出版皆在清晨,故破曉後,賣報者群集於報館之門,爭先恐後,
擁擠特甚,甚有門尚未啟,而賣報人已在外守候者,足證各報消暢之廣。」下列何者即當時較具代表性的報刊? (A)
美麗島 (B)萬國公報 (C)臺灣青年 (D)自由中國
4. ( A )附圖是某出土文物上刻寫的銘文,依其內容大意判斷,最可能是呈現下列何人的事蹟?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5. ( D )以下是中國某朝代首都的簡介:「這是一座依計畫興建的城市,城中可見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及佛教
寺廟。朝廷聘用色目人擔任財政官員,並推行全國性紙幣政策,加上各地物資的集中,讓這座城市成為金融經濟中
心。」上述城市最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東漢洛陽 (B)唐代長安 (C)北宋汴京 (D)元代大都。
6. ( C )「此一制度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及選取人才,並將符合倫理道德規範者,如『孝子』『廉吏』,推荐給上級
長官或者中央,通過考核者便可任命官職。」上述的選才制度應該是在下列何時期? (A)商周時代 (B)秦代 (C)漢代
(D)隋代
7. ( C )宋朝曾與外族簽訂一項盟約,盟約內容約定兩國為兄弟之國,因遼聖宗年幼,故稱宋真宗為兄。請問:這項盟
約對宋朝而言有何意義? (A)建立至高的皇帝權力 (B)擴大宋朝的疆域範圍 (C)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 (D)澈底解決外
患的威脅
8. ( A )小樂打算寫一篇文章,右表是他整理的相關資料。根據他整理的內容,主題應與何者有關? (A)女真攻陷北宋
首都,導致北宋政權瓦解 (B)蒙古西征,在歐亞大陸間建立四大汗國 (C)契丹奪取燕雲十六州,並威脅宋朝疆界 (D)
阿拉伯商人來華貿易衍生衝突,乃與宋開戰
9. ( D )宋朝統一了中國,卻無法創造一個內政外交強大的盛世。一般認為宋朝國勢不強的原因,除了偏重文人政治導
致武力不盛外,也與地理因素有關。宋朝的北方邊防空虛無險可守,而外族騎兵機動迅速,可長驅直入華北,威脅宋
都汴京。請問:造成宋朝「北方邊防空虛無險可守」的關鍵為何? (A)蒙古西征擴大統治範圍 (B)中央無力控制地方
武力 (C)歲收減少無力修築長城 (D)外族取得燕雲十六州
10.( D )歷史課堂上,同學們在討論某一朝代盛世的特色。
甲同學:「此時君主的權力達到極盛,但在盛世的表象下,有一股嚴厲的政風。」
乙同學:「朝廷表面上支持學術事業,不少讀書人卻因文字獄慘遭迫害。」
丙同學:「這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在平定地方諸王的叛亂後,內部的統治愈見鞏固;對西北多次用兵,將今日的蒙
古、新疆、西藏納入版圖。」請問:同學們所討論的是哪一個朝代?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1.( B )鄭和七次下西洋象徵著明代發展朝貢貿易的重要時期,鄭和的船隊雖配備強大的武裝,但並不用武力,而是利
用瓷器、絲綢、金屬貨幣等,交換各國的珍珠寶石、香料及珍禽異獸,藉此贏取各國的信任。許多國家在鄭和訪問
後,派遣使團甚至是搭乘鄭和的船隻來中國「朝貢」,並與明代建立邦交及貿易往來。在此後一段頗長的時間裡,明代
聲威一度可與唐太宗的天可汗制度媲美。請問:根據上述可知,明代在處理對外關係上,維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A)
平等對待 (B)天朝上國 (C)兼容並蓄 (D)有求必應
12.( B )(十三)是玉潔參觀「歷代中國婦女生活文物展」時,在某朝代的展示區內所看到的文物簡介。依內容判斷,
此朝代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時間
靖康 2
經過
首都被攻陷皇帝、
后妃工匠等數千人
被俘
影響
宗室諸侯南下建立
政權
2
(十三)
13.( B )()是小米複習中國史後所做的整理,依內容推斷,她是針對下列哪兩個事件進行比較? (A)甲:八王之
亂、乙:靖難之變 (B)甲:永嘉之禍、乙:靖康之禍 (C)甲:安史之亂、乙:黃巢之亂 (D)甲:靖康之禍、乙:靖難
之變。
14.( C )以下是中國某朝代對外關係的介紹:「此王朝中期以後,先前曾遠達非洲東岸的官方遠洋航行,早已因無法負荷
龐大的支出而終止;東部沿海地區遭海盜劫掠,朝廷往往束手無策。幾任皇帝雖修整傾頹的長城,依然抵擋不住北方
蒙古族的侵擾。」該朝代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南宋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15.( C )附表是一件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案件審判概況,根據內容判斷,此審判最可能出現在下列何時? (A)十七世紀前
(B)十八世紀前期 (C)十九世紀後期 (D)二十世紀後期。
16.( D )二十世紀初期,一位名叫林謀昌的臺灣人,在福建因為商業訴訟糾紛遭到清朝官吏逮捕、監禁。此事引起日本
政府的抗議,並依據與清朝簽訂的條約規定:「日本臣民在中國境內的訴訟,皆由日本派官吏調查、審理,與中國官員
無關。」要求釋放林謀昌。上述日本政府援引的條約內容,顯示日本擁有下列哪一特殊待遇? (A)協定關稅 (B)設立
租界 (C)片面最惠國 (D)領事裁判權。
17.( D )附圖呈現某時期中國官方在面對外國人犯罪時處理方式的轉變,此一轉變與下列何者關係最為密切? (A)總理
衙門的設置 (B)中華民國的建立 (C)海禁政策的實施 (D)晚清對外條約的簽訂。總理衙門=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18.( A )1906 年,日本大阪的朝日新聞社招募旅行團,旅遊的主要行程之一為參觀甲午戰爭的戰場遺跡。據此判斷,當
時旅行團前往遊覽的地區最可能是圖(十三)中甲、乙、丙、丁何處? (A) (B) (C) (D)丁。
事件
起因
結果
胡族趁亂
起事
皇帝被俘,
南方另立政
北方形成多
國並立局面
女真部族
南下
皇帝被俘,
部分皇族南
下,另立政
北方領土落
入女真統治
審判概況
審判地點
廈門的美國領事法庭
裁決者
美國駐廈門領事館總領
陪審員
三人包括一名美國領事館代表
被告
美國公民 J.H. Edward
罪名
國外
判決
依美國法律判決一年監罰款
一千美元
3
(十三)
19.( C )小民蒐集中國近代某一歷史事件的四份相關資料,如表()所示。表中的「資料一」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太平軍正向北方發展,勢力從南京向首都北京地區蔓延 (B)大學生罷課、結隊在全城遊行,並聚集至親日官員住宅抗
(C)義和團燒毀天主教堂、美國傳教團體的房舍,以及海關外國雇員的住所 (D)武昌已經宣布成立共和政權,革命
軍隊準備和來自北方的清朝軍隊作戰。
20.( D )()是某時期上海報刊上所刊載的時事報導,此一報導最可能是在描繪下列何時的情景? (A)十六世紀前期
(B)十七世紀後期 (C)十八世紀前期 (D)十九世紀後期。
()
()
資料一
資料二
英國人派來攻打中國的上
名士兵,在北京天壇紮營
他們的馬,蹂躪著一切。
資料三
俄國人洗劫北京頤和園的
動已經完成,所有珍貴物
都已經包裝好並貼上標籤
資料四
法、德兩國把北京天文台
珍貴儀器據為己有,儀器
被送往巴黎和柏林。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