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3-1 國二歷史補考題庫
1. ( B )周朝建立統治政權以來,除了承認友好國家外,統治者為管理新取得的疆土,便賜予以同姓和姻親為主的貴族
土地及治理地方的權力,藉此穩固統治。上述所指的統治措施應為何者? (A)推舉孝廉 (B)實施封建 (C)設置郡縣
(D)推行科舉
2. ( A )受隋唐文化影響深遠的東亞文化圈中,哪一個國家的君主仰慕中國的文化,派人前往長安學習經史,或學佛
法,還設置「瞻星臺」,研究天文曆法的知識,編纂國史,又使用唐制的衣冠,當時號稱為「君子國」? (A)新羅
(B)吐蕃 (C)日本 (D)大食
3. ( B )一則資料中提到:「上海自風行報紙後,以各報出版皆在清晨,故破曉後,賣報者群集於報館之門,爭先恐後,
擁擠特甚,甚有門尚未啟,而賣報人已在外守候者,足證各報消暢之廣。」下列何者即當時較具代表性的報刊? (A)
美麗島 (B)萬國公報 (C)臺灣青年 (D)自由中國
4. ( A )附圖是某出土文物上刻寫的銘文,依其內容大意判斷,最可能是呈現下列何人的事蹟?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5. ( D )以下是中國某朝代首都的簡介:「這是一座依計畫興建的城市,城中可見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及佛教
寺廟。朝廷聘用色目人擔任財政官員,並推行全國性紙幣政策,加上各地物資的集中,讓這座城市成為金融經濟中
心。」上述城市最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東漢洛陽 (B)唐代長安 (C)北宋汴京 (D)元代大都。
6. ( C )「此一制度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考察及選取人才,並將符合倫理道德規範者,如『孝子』、『廉吏』,推荐給上級
長官或者中央,通過考核者便可任命官職。」上述的選才制度應該是在下列何時期? (A)商周時代 (B)秦代 (C)漢代
(D)隋代
7. ( C )宋朝曾與外族簽訂一項盟約,盟約內容約定兩國為兄弟之國,因遼聖宗年幼,故稱宋真宗為兄。請問:這項盟
約對宋朝而言有何意義? (A)建立至高的皇帝權力 (B)擴大宋朝的疆域範圍 (C)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 (D)澈底解決外
患的威脅
8. ( A )小樂打算寫一篇文章,右表是他整理的相關資料。根據他整理的內容,主題應與何者有關? (A)女真攻陷北宋
首都,導致北宋政權瓦解 (B)蒙古西征,在歐亞大陸間建立四大汗國 (C)契丹奪取燕雲十六州,並威脅宋朝疆界 (D)
阿拉伯商人來華貿易衍生衝突,乃與宋開戰
9. ( D )宋朝統一了中國,卻無法創造一個內政外交強大的盛世。一般認為宋朝國勢不強的原因,除了偏重文人政治導
致武力不盛外,也與地理因素有關。宋朝的北方邊防空虛無險可守,而外族騎兵機動迅速,可長驅直入華北,威脅宋
都汴京。請問:造成宋朝「北方邊防空虛無險可守」的關鍵為何? (A)蒙古西征擴大統治範圍 (B)中央無力控制地方
武力 (C)歲收減少無力修築長城 (D)外族取得燕雲十六州
10.( D )歷史課堂上,同學們在討論某一朝代盛世的特色。
甲同學:「此時君主的權力達到極盛,但在盛世的表象下,有一股嚴厲的政風。」
乙同學:「朝廷表面上支持學術事業,不少讀書人卻因文字獄慘遭迫害。」
丙同學:「這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在平定地方諸王的叛亂後,內部的統治愈見鞏固;對西北多次用兵,將今日的蒙
古、新疆、西藏納入版圖。」請問:同學們所討論的是哪一個朝代?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1.( B )鄭和七次下西洋象徵著明代發展朝貢貿易的重要時期,鄭和的船隊雖配備強大的武裝,但並不用武力,而是利
用瓷器、絲綢、金屬貨幣等,交換各國的珍珠寶石、香料及珍禽異獸,藉此贏取各國的信任。許多國家在鄭和訪問
後,派遣使團甚至是搭乘鄭和的船隻來中國「朝貢」,並與明代建立邦交及貿易往來。在此後一段頗長的時間裡,明代
聲威一度可與唐太宗的天可汗制度媲美。請問:根據上述可知,明代在處理對外關係上,維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A)
平等對待 (B)天朝上國 (C)兼容並蓄 (D)有求必應
12.( B )圖(十三)是玉潔參觀「歷代中國婦女生活文物展」時,在某朝代的展示區內所看到的文物簡介。依內容判斷,
此朝代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漢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