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弘道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 1學期 七年級 歷史科 第三次定期評量 
第 2 頁,共  4  頁 
11. 清代臺灣漢人為共同利益成立各種社會組織,請問:下
列對於當時社會組織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不同祖籍的移民皆可以加入奉祀媽祖王爺和土地公
的祭祀組織  (B)相同祖籍不同姓氏的移民會組成以「開
臺祖」為中心的宗族組織  (C)出口蔗糖往來廈門與臺灣
間的泉州籍商人會加入鹿港泉郊組織  (D)不同祖籍的
羅漢腳,為求互助,經政府許可,可以參加天地會組織 
 
12. 盛盛正在看《清代初期:變動的移民社會》這本書。請
問:他在此書中不可能讀到的內容為下列何者? 
(A)治臺官員素質不佳、貪汙腐敗是造成民變頻傳的原因
之一 (B)漳泉械鬥是當時最常見以祖籍劃分敵我的對抗 
(C)移民常為了爭奪水源地盤發生武裝衝突 (D)臺灣地
區的諸羅縣之所以改為嘉義縣,乃是發生於康熙年間的
一場民變 
 
13. 張達京曾被雍正皇帝賞賜七
品京官頭銜,又因先後娶了
六位平埔族公主,而有「番
仔駙馬」之稱。他以割地換
水的方式建立水圳,水圳完
工後,稻米產量因而獲得提
升。請問:張達京所興建的
水圳應位於右圖何處呢? 
(A)甲       (B)乙 
(C)丙       (D)丁   
 
14. 這部漫畫的主人翁,有關他的
生平及貢獻,正確有幾項? 
甲.為基督教牧師,在南臺灣
致力傳教 乙.被尊稱為「臺灣
口腔外科先驅」 丙.在看西街
開辦全臺第一座西式醫院 
丁.設立理學堂大書院,推動
新式教育 戊.讓臺灣首次接
觸西方宗教。 
(A)一  (B)二  (C)三  (D)四 
項 
 
15. 有學者指出:「在開港通商前,臺灣漢人移民的開發方向
有『由南而北』之趨勢。」。請問:下列哪些史實可作為
學者論述的證據?甲.重新調整行政區劃 乙.民間興修
水利設施 丙.官方下令廢除劃界封山 丁.陸續開放對渡
港口 戊.日本、法國之入侵。 
   (A)甲乙丁          (B)甲乙戊 
   (C)乙丙戊          (D)乙丁戊 
 
 
 
16. 臺語的「正港ㄟ」,有「絕對真品,如假包換」的意思,
即物品循正當管道進來,非仿冒走私貨。尋思歷史典故,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臺灣開港前的官設正港? 
(A)鹿港  (B)打狗  (C)八里坌  (D)鹿耳門 
 
17. 下列為臺灣史上曾發生過的重大事件: 
甲.麻豆社之役 乙.戴潮春事件 丙.郭懷一事件 
丁.大嵙崁事件 戊.大港口事件 己.朱一貴事件 
庚.牡丹社事件 辛.林爽文事件 
請問:因為對茶葉、樟腦等商品需求大增,清廷為取得
山林資源經常侵擾原住民,最後迫使當地泰雅族人歸順
清廷,指的是哪一個事件? 
(A)甲   (B)丁   (C)戊   (D)庚 
 
18. 承上題,關於這些事件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清帝國前期臺灣規模最大的抗官事件 (B)戊-清
廷在埔里地區強行開闢道路,引起當地原住民的反抗 
(C)辛-平定此民變之後,乾隆於臺灣府城豎立紀功碑 
(D)庚-清廷派劉銘傳來臺展開防務工作 
 
19. 「1860 年,甲地開港打開了臺灣茶的市場。…… 1869 
年,發生了改變台灣茶命運的事。這一年,臺灣烏龍茶
被英國貿易商約翰.陶德(John Dodd) 以 「Formosa Tea」
之名銷往世界。……接著從紐約擴大至歐洲各地,遍及
世界 50 多國,烏龍茶就此支撐起臺灣的經濟。」「當時
在福建廈門洋行工作的李春生從旁協助約翰.陶德,他
與福爾摩沙烏龍茶的誕生有著深切的關係。」「來到臺灣 
40 年,開拓發展臺灣茶海外市場的李春生,在乙地(因
製茶而興起)打造了洋樓街,經營租賃房屋的不動產業,
也投資基隆到新竹之間的鐵道建設等公共建設事業。李
春生除了經營事業以外,對於傳教更是不遺餘力,是臺
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奠基者,對近代臺灣的發展極有貢
獻。」請你根據上文與課堂所學,找出錯誤的選項: 
(A)甲地指的是淡水 (B)乙地指的是大稻埕 (C)約翰.陶
德就是當時人稱的買辦 (D)買辦因熟悉對外貿易運
作,成為開港後的新興商人 
 
20. 承上題,文中提及李春生為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奠基
者,他可能跟下列哪一位人物有所往來? 
(A)馬偕           (B)馬雅各 
(C)沈葆楨         (D)劉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