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興國中八年級歷史第二次段考

格式
pdf
大小
276.43 KB
頁數
4
作者
蔡慧君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09,离现在 5 32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4
北興國中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 歷史科二年級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
1. 史學家柏楊著有《秦隋論》,提出秦、隋二個短暫的王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請問:秦、隋在當時
均被視為暴政的原因為何?(A)遊幸江南(B)焚書坑儒(C)役使民力過度(D)征伐高麗
2. 玄武門是長安太極宮城的北門,它是宮廷衛軍司令部的所在地,有堅強的工事和雄厚的兵力,故控制
了玄武門便可以控制整個皇宮,所以玄武門的地位十分重要。唐代歷史上何人曾在玄武門發動政變,
進而奪得皇位?(A)武則天(B)唐高宗(C)唐太宗(D)唐德宗
3. 根據阿拉伯人阿布.賽義德在其《中國印度見聞錄》記載唐朝某一規模最大的民變如下:「阿拉伯、
波斯等穆斯林商人與猶太商人被殺者有二十餘萬人,可見其叛亂之眾、賊勢之大。」此亂事使唐朝賴
以維繫的江南經濟受到嚴重破壞。請問,以上所述應是哪一史事?(A)安史之亂(B)黃巢之亂(C)八王之
(D)黃巾之亂
4. 上圖人物的服飾是朝鮮半島的韓服,韓服的歷史主要起自於唐朝時代,絲製長袍由中國傳到了朝鮮半
島,當時韓服與唐朝的服裝幾乎是沒有差別的。請問:當時朝鮮半島上全力學習唐代文化,而有「君
子國」之稱的國家為何?(A)朝鮮(B)高麗(C)百濟(D)新羅
5. 赤壁之戰的勝負局勢,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甚鉅。下列有關這場戰爭的敘述何者有誤(A)此戰發生於
三國時代(B)曹操企圖統一全國,率兵南下(C)劉備、孫權聯手與曹操對抗(D)劉備、孫權聯軍擊敗曹操
6. 「王澄即將上任荊州刺史,許多賓客前來道賀,王澄居然爬到樹上,把頭伸到鵲巢裡張望,玩弄巢裡
的鳥蛋,完全旁若無人似的。」上文所述此種不顧禮教、放蕩不羈的社會風氣應是歷史上哪一時期?
(A)春秋戰國(B)兩漢(C)魏晉南北朝(D)唐代
7.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此詩句節錄自杜甫《憶昔》,根據史實判斷,下列有關詩句
內容和詩人的敘述,何者最為恰當(A)開元之治為唐太宗開創之盛世(B)武則天當政期間,維持唐朝
國力穩定,為開元之治奠定基礎(C)後爆發安史之亂,嚴重破壞江南經濟,加速唐代衰亡(D)杜甫為唐
代著名詩人,有詩仙之稱
8. 魏晉南北朝時,北方經濟殘破,大批人士遷往南方,主要原因是受到什麼戰亂的影響?(A)赤壁之戰
(B)八王之亂(C)犬戎之禍(D)永嘉之禍
9. 唐代時有位公主因和親政策而遠嫁國外,將許多中國的文物、制度帶入當地;據說,青稞就是小麥為
適應當地氣候逐漸變種而來。此位公主的和親不僅促進了雙方的文化交流,亦對當地的宗教發展帶來
了不小的影響。有關此歷史事件的敘述,何者有誤(A)和親於唐太宗時進行(B)此位公主為文成公主
(C)遠嫁之地為新羅,即為今日西藏(D)對當地的宗教發展帶來了不小的影響指的是佛教
10. 東漢末年以來,士人消極避世,崇尚虛玄哲理的談論,他們的思想與下列春秋戰國時代何家思想相近?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11. 承上題,下列何者為當時士人清談的主要內容?(A)《墨子》(B)《韓非子》(C)《易經》(D)論語》
12. 「中國史上,某位皇帝考量原根據地的農業生產落後,且北方外族威脅漸弱,為有效擴張勢力,因此
將都城向南遷徙到漢文化的重鎮。遷都後,因貴族與大臣反彈,甚至起而叛亂,皇帝剷除反對勢力後,
更加大力推行漢化。」有關上文所述內容,下列何者正確?(A)某位皇帝是西魏孝文帝(B)都城南遷至
漢文化重鎮是指建康(C)永嘉之禍亦是由建立此政權的民族所發 (D)此漢化政策雖造成部份人士不滿,
卻也加速了胡漢間的融合
13. 東漢末年,「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大權,消滅地方割據勢力,並控有北方的是何人?(A)司馬炎
(B)劉備(C)孫權(D)曹操
14. 承上題,其所挾「天子」指是何人?(A)東漢廢帝(B)東漢獻帝(C)蜀漢後主(D)東漢靈帝
15. 日本是個擅於學習外來文化優點,並將其融入自身文化而形成其獨有特色的國家。西元
7
世紀中期,
日本開始大規模向鄰近的中國學習各項文化與制度,下列關於此史實之敘述,何者有誤(A)多次派遺
只由官員組成的「遣唐使」到中國進行考查 (B)孝德天皇在位時,展開大化革新(C)日文的片假名及平
假名皆模仿漢字而來(D)除了學習中國文化及制度,佛法亦是學習的項目之
2頁,共 4
16. 《昭明文選》上記載:「風聞東海王源,嫁女與富陽滿氏……。王滿聯姻,實駭物聽。」雙方的婚姻
竟引發官員上表彈劾,認為雙方聯姻玷辱世族,故請朝廷革去王源官職,剔出世族。這可以反映出當
時的何種社會現象?(A)政局紛亂,戰禍頻繁(B)門第不同,不通婚姻(C)叛離禮教,崇尚自然(D)好談
玄虛,言不及義
17.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演變為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局面,最後,派兵南下攻滅吳國,結束三國時
代,統一中國的是誰?(A)楊堅(B)司馬炎(C)劉裕(D)馬睿
18. 中國傳統的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要經典,是追求修練成仙的一種宗教。請問:有關
道家與道教的敘述,何者有誤(A)道家的代表是老子、莊子(B)道教的創始人則是張角、張陵(C)道教
在西漢末年形成有系統的教派,深得一般民眾信仰(D)魏晉南北朝時,道教逐漸流傳於統治階層,一度
成為北魏的國教
19.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政治動亂,亦為史上一場極為嚴重的皇族內
亂,共持續 16 年。下列有關八王之亂的敘述,何者正確?(A)發生於東晉初(B)因建國之初,大封宗
室為王,諸王擁兵自重(C)動亂造成國家元氣大傷,政權最後被平亂將領所篡(D)八王之亂的結束,亦
代表中國形勢進入南北對峙的年代
20. 不同的民族對於君王有不同的稱號,如中國稱為「皇帝」、匈奴稱為「單于」、突厥稱為「可汗」。
而中國歷史上某個朝代,由於軍事上擊敗北方民族,皇帝獲得當時各族尊稱為「天可汗」。請問:這
是指下列哪一個朝代?(A)(B)(C)(D)
21. 承上題,北方民族指的哪一民族?(A)北匈奴(B)南匈奴(C)西突厥(D)東突厥
22. 阿翰的歷史筆記本上寫著:「西晉末年經歷一場亂事,中原陷入大亂,五胡紛紛建國,形成一百多年
的『五胡十六國』局面」。下列有關筆記內容的解釋何者正確?(A)五胡是指匈奴、突厥、羯、氐、羌
(B)此亂事為氐族所發動(C)此亂事造成首都長安被外族攻陷(D)首都被攻陷後,被俘虜的皇帝為晉懷帝
23. 下方資料為中國歷史上某位皇帝的事蹟,請根據史實判斷,以下敘述何有誤(A)「甲」的□□所
指為北周(B)「乙」開皇之治盛世的開創,主因是皇帝能知人善任、容納直諫(C)「丙」的大興城後來
仍被稱為長安(D)「丁」所開鑿的運河為廣通渠
甲、篡□,南下滅陳
乙、開皇之治
丙、營建新都大興城
丁、開□□渠
24. 中國史上曾有段時間出現世家大族掌握政權,且形成社會上的特殊階級。請問,世族政治的鼎盛與沒
落先後與哪些制度有關?(A)九品官人法、科舉制度(B)科舉制度、九品官人法(C)察舉制度、科舉制度
(D)察舉制度、九品官人法
25. 下列有關五代十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五代是先後出現(B)五代立國以長江流域為範圍
(C)十國是陸續出現的地區政權(D)是唐末藩鎮割據的延
26. 唐代由於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促使中西貿易大開。當時阿拉伯商人經由海路到何處貿易,政府並在
當地設市舶司,以管理海路貿易?(A)上海(B)泉州(C)杭州(D)廣州
27. 白居易的《胡旋女》詩云:「……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颻轉蓬舞。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
已時。……天寶季年時欲變,臣妾人人學圜轉。……」描述自中亞傳入的胡旋舞在天寶後期流行的概
況。關於上段詩句形容的景象,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合(A)強勢的漢文化單方面影響外族(B)詩句中
描述的是唐文化對鄰近的吐蕃影響頗(C)安史之亂後胡漢互不往(D)唐朝社會文化兼容並蓄的特色
28. 有關唐代宗教的發展,何者敘述有誤(A)唐代時傳入的摩尼教是屬於基督教派別(B)西安的大清真寺
建於唐玄宗時,由於西域的回紇人多信奉此教,故稱為回教(C)唐太宗時,玄奘前往印度取經,回國致
力翻譯佛經,貢獻極大 (D)「禪宗」廣泛獲得士大夫階層的信仰
29. 「當時,原本屯駐邊疆的胡人將領趁機叛變,戰禍蔓延黃河南北。亂事平定後,叛軍餘黨及平亂有功
的將領卻又擁兵據地,造成日後中央無法完全控制地方的局面……。」上述資料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場
變亂?(A)黃巾之亂(B)黃巢之亂(C)史之亂(D)永嘉之禍
30.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下列何人未曾結束亂世統一中國?(A)曹丕(B)楊堅(C)司馬炎
(D)秦始皇
31. 小貞作歷史報告,介紹一位人物說:「他傾慕漢化,頗有大一統的思想。當時版圖已擴至淮水以北,
其首都平城,距離南境過遠,且酷寒多風沙,人口稀少,又無漕運,不宜於南進的推動。因此他想將
首都南遷,又恐臣下不從,乃議大舉南征,脅眾南下,完成遷都的工作。」請問:小貞介紹的人物為
何?(A)北周武帝(B)梁武帝(C)北魏孝文帝(D)北魏太武帝
3頁,共 4
32. 阿胖歸納盛唐晚期由盛轉衰的原因,下列何者需要修正(A)武后稱(B)藩鎮割據(C)宦官為禍(D)
爭衝突
33. 三國分裂時期,人口大量減少,除了戰亂死亡外,主要是逃亡隱匿。北方人士有些逃往遼東,有些到
長江以南。其中□□經營遼東,□□開發東南丘陵,□□經營西南夷,對民族生活領域的拓展最具貢
獻。請問:上文缺空處依序應填入哪些政權?(A)蜀漢;曹魏;孫吳(B)曹魏;蜀漢;孫吳(C)蜀漢;孫
吳;曹魏(D)曹魏;孫吳;蜀漢
佛教在全世界約
5
億信眾,常被視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尤其是對於東亞、中亞、東南亞和
南亞地區曾具有廣泛的影響。請回答 3437
34. 佛教大約在何時傳入中國?(A)西漢初年(B)西漢末年(C)東漢初年(D)魏晉南北朝
35. 若到中國旅遊,要參觀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
白馬寺,應到何處?(A)洛陽(B)西安(C)南京(D)開封
36. 中國史上有位虔信教並力推曾多次出當和;第一次當了三天,之後改了年
又大赦天下;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皇帝出家後,大臣們皆至寺廟捐出許多錢將皇帝贖回,因此
當時的佛寺,窮極華麗。請問,這位皇帝應是下列何人(A)北魏孝文帝(B)北周武帝(C)南朝梁武帝
(D)南朝陳後主
37. 中國三大石窟藝術雲岡石窟、龍門石窟、莫高窟,所建造的時間始於何時?(A)西漢(B)東漢(C)魏晉
南北朝(D)唐朝
38. 一位當代學者形容中國歷史上的某座城市:「(這座城市)是這些及其他一些管理機構的所在地,是
一座約一百多萬人口的大城市,寬闊的大道縱橫交錯,並時常擠滿了波斯人、印度人、猶太人、亞美
尼亞人和各種中亞人,他們是作為商人、使節與僱傭兵來到此地的……。」請問:這座城市最有可能
是下列何者? (A)西元前 1
世紀的長安(B)西元
5
世紀的洛陽(C)西元
8
世紀的長安(D)西元
11
世紀的
北京
39. 《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北定中原,庶竭駑鈍,
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請問,上文中所指「先帝」是何人?(A)劉邦(B)劉備(C)劉秀
(D)劉裕
40. 東漢與曹丕的關係和下列哪一組朝代及歷史人物的配合最相似?(A)西漢與劉邦(B)蜀漢與劉備(C)西
晉與司馬炎(D)曹魏與司馬炎
41. 史書中有一段話:「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
請問:「政出多門」是指領導無力、權力分散。造成此「領導無力、權力分散」的原因和下列何者關
係最為密切?(A)門第世族(B)科舉進士(C)工商業者(D)佛教僧侶
42. 圖中右下方「皇帝奔往成都」所指的皇帝是誰?(A)晉懷帝(B)蜀漢後主(C)唐高宗(D)唐玄宗
43. 有關此事件的影響,下列何者有誤(A)首都長安曾被攻陷(B)此叛變造成國勢由盛轉衰(C)江南一帶
未受此事的波及(D)平亂後,地方上的節度使與朝廷密切配合,中央集權逐漸穩固
下圖是小杰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看到的地圖,此為 8世紀中期,一場胡人將領叛變事件。
請根據史實回答 4243
4頁,共 4
44. 唐玄宗時,唐朝的軍隊與哪一國家交戰,結果導致中國的造紙術因而西傳?(A)大食(B)大秦(C)吐蕃
(D)大理
45. 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有著「男尊女卑」的觀念,而歷史舞台上的主角,往往也以男性為主。但唐代的武
則天,雖身為女子,卻在中國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下列有關武則天的敘述,何者正確?(A)於唐太宗
時已開始掌握實權(B)為唐高宗之后(C)稱帝後仍沿用「唐」為國號(D)武則天死後,唐代國勢衰退,一
蹶不振
46. 下列有關唐代文化的敘述何者有誤(A)唐三彩色彩絢麗,題材豐富,可從中了解唐人的生活風貌
(B)顏真卿、柳公權均擅長隸書,後世並稱為「顏柳」(C)吳道子擅長山水、人物畫,被譽為畫(D)
為唐朝文學主流,李白、杜甫為當時著名的詩人
47. 哪一事件發生後,結束了赤壁之戰後的三國鼎立局面?(A)司馬炎篡魏(B)司馬睿於建康稱帝(C)隋文
帝派兵滅陳(D)晉武帝派兵滅吳
48. 阿程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歷史名著《從平城到洛陽》,根據歷史知識判斷,這可能是在討論哪一史事?
(A)鮮卑建立的政權所推行的漢化運動(B)秦漢時期的對外關係(C)魏晉南北朝的宗教發展(D)匈奴入侵
所造成的皇帝被俘虜的事件
南京位於長江流域下游,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
2500
多年的建城史,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與文化
中心。請回答 4950 題:
49. 西元
3
世紀,利用天然石壁為基礎,修築了「石頭城」,並取建功立業為名「建業」,奠定了南京城
發展基礎的是下列何人?(A)劉備(B)曹操(C)孫權(D)司馬睿
50. 許多文人曾為南京寫詩詠懷,如「地即帝王宅」、「六代興王國」。請問:定都南京的「六代(即六
朝)」不包括下列哪一朝代(A)孫吳(B)南朝(C)東晉(D)西晉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