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大學入學考試國文科研究試卷(三)

pdf
638 KB
6 頁
CEEC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研究用試卷
國文考科(卷三)
-作答注意事項-
考試時間:40分鐘
作答方式:
˙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案卷卡」上作答更正時,
應以橡皮擦擦拭,切勿使用修正液(帶)
˙選擇題作答範例:正確選項(A)
˙非選擇題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在「答案卷卡」
上作答;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帶)
˙答案卷卡每人一張,不得要求增補。
C10713
3
A
本試卷含參考答案預定於1071126
公布在大考中心網站 http://www.ceec.edu.tw
著作權屬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所有,僅供非營
利目的使用,轉載請註明出處。若作為營利目的使用,應事
前經由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書面同意授權
1 C107133
5 國文考科
- 1 -
一、混合
明:1題至第9題包含單選題與非選擇題請依各題指示畫記或填寫在「答案卷卡」上。
單選題每題有4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單選題答對者,得2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2為題組
閱讀下列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兩則短文,回答1-2題。
近日學者病在好高《論語》
未問「學而時習」便「一貫」《孟子》
未言「梁王問利」,便說「盡心」
或問「孟子說『仁』義甚分明孔子都不曾分曉說是如何?」 「孔
子未嘗不說只是公自不會看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
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
1. 下列閱讀《論語》《孟子》的方法,與上引朱熹言論最相符的選項是:
(A)欲去好高之病,宜先求「一貫」,再求「盡心」
(B)無論讀《論語》或《孟子》,皆應循序漸進,踏實研讀
(C)《論語》說理平易,適合略讀;《孟子》說理詳盡,適合精讀
(D)《孟子》較《論語》義理分明,宜先讀《孟子》,再讀《論語》
2. 朱熹以將糖與人吃」「說糖味甜」區別孔子與孟子闡說仁的方式,請根
據朱熹的說法,說明二者的不同(建議作答字數:合計20-30字)(占2分)
朱熹的譬喻 闡說仁的方式
孔子 將糖與人吃
孟子 說糖味甜
3-6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3-6題。
隨著蔣勳低沉的嗓音楊牧黃春明陳育虹等詩人一行行描繪島嶼的文字,
緩緩地在空白的投影背幕中浮現如長軸畫般悠悠捲動影像中因排版所產生的
字句間距時而停頓時而流暢宛若詩人的呼吸與語氣如劇場中被舞者的
移動所拉開又聚合的空間。
在舞者身後流動蔓延的漢字特別選用印刷體而不再是「行草三部曲」
的書法改用印刷林懷民所在意的已不是《行草》中永字八法的氣韻《狂
草》那不拘於形的酣暢淋漓而是空間
那在每一筆每一劃之間直的橫的、
尖的式線條所構成的空間影像設計周東彥將筆劃之間的空間變化拆解,
逐漸讓可辨的文字成為非文字的抽象圖像讓每個筆劃彷彿都有著獨立的意志
C107133 2
國文考科 5
- 2 -
字可以小如星辰也會被放大到失真好比那偌大的麗」字吧就如同一
個巨人倚坐在地板從地面爬到背幕當舞者昂揚地站在最上方「一」的末端,
彷彿就站在凸起的小丘陵瞭望遠方那一刻機械印刷的字體竟滲出山水文人畫
的味道在機械裡產生「人」的有機是林懷民的堅於是人景之間總在《關
於島嶼》裡相互映襯有著寧靜山水的悠遠也存在山崩地裂的震懾一個個文
字落石從空中轟然墜舞者在地面被擊滾落與翻騰文字與身體成了被
肢解的山林與肉塊,在山崩中一同碎解成骸。
林懷民曾說「正如文字不能取代舞蹈舞蹈也不該受到文字意義的牽制
然而文字的魔障並不易走出。《白蛇傳《薪傳》之後,林懷民用了廿年,洗去
文字所承載的敘事性讓身體從文句意義和角色故事的轉譯轉變成墨色的濃
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從字義到字意林懷民開展了文字與身體之間多重層
次的映照關係,卻也始終將身體圍繞著「字」。身體在「行草三部曲」中無疑是
物質性的臺上的雲門舞者總是如雲如風如水如而不見其七情六慾與生
故事,他們總是向內觀照,也鮮少對望。
爾後雲門又過了一輪歲月經歷《花語》《稻禾》微塵》個舞作
《關於島嶼出現了雲門少見的動作舞者們將手牽起一同踏著類似原
住民舞蹈的舞步舞者們圍坐成半圈圈內的兩人互視其中一人衝向前去
人僅僅藉由軀幹的互相抵禦給予彼此重心移動舞者們如獸般扭打舞者們如
常地行走在這些動作裡舞者已不再是「行草三部曲中的書法墨跡與行筆留
痕,而滲出了「人」味,更準確地說,是集體的「人」所構成的島民群像。
事實上,從林懷民對《微塵》的描述,便可窺見他對待身體的轉變:「你會
發現這裡頭沒有程式化的動作我們不需要做雲手或馬步因為整個傳統肢體的
訓練已經變成舞者身體裡的自然動作的解放讓舞者不再是字的化身《關
於島嶼》,人與字已是兩個獨立的主體(改寫自吳孟軒〈在文字山河間
動島民群像
林懷民與《關於島嶼PAR 表演藝術雜誌2017.11
3. 文中提及林懷民對於「布景文字」,不再重視字的氣韻與走勢,轉而看重空間的
展演寫出《關於島嶼》在影像設計上呈現此看法的二項具體作法,並分
書寫(建議作答字數:合計30-40 (占2分)
4. 依據上文,符合《關於島嶼》這部舞作呈現形式的敘述是
(A)楊牧、黃春明、陳育虹等人均以聲音參與演出
(B)書寫島嶼的文學作品,漸次投影在背景布幕上
(C)舞者藉畫軸的拉開與聚合,創造出空間的移動
(D)舞者的情慾歛藏不外顯,彼此之間亦極少互動
5. 依據上文,不符合林懷民《關於島嶼》創作理念的敘述是
(A)機械之中蘊藏人文,二者相容不互斥
(B)舞蹈藉文字豐富意蘊,但不受其牽制
(C)舞者轉譯布景文句意義,述說島嶼故事,具現島民群像
(D)去除程式化動作,讓傳統肢體訓練,自然透過身體呈現
3 C107133
5 國文考科
- 3 -
6. 本文認為在林懷民舞作中舞者身體與布景文字間的映照關係呈現三階段的轉
請據本文所述,依序填寫ABC的答案,完成下列圖表(建議作答字數:
AC各約20 (占5分)
7-9為題組
閱讀下列三段文字,回答7-9題。
在人工智慧時代程式化的複性的僅靠記憶與練習就可以掌握的技能,
將是最沒有價值的技幾乎一定可以由機器完成反之那些最能體現人的綜
合素質的技能例如人對複雜系統的綜合分析與決策能力人對藝術和文化
審美能力和創造性思人由生活經驗及文化薰陶所產生的直覺和常識還有基
於人自身的情感(如愛、熱情冷漠等)他人互動的能……這些是人工
智慧時代最有價值最值得培養與學習的技能而且在這些技能中大多數都是
因人而異需要「訂製化」教育或培養,不可能從傳統的「批量」教育中獲取。
悲觀者說,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不少具體的工作上(例如圍棋),做得比人
類更好學得比人類更快那麼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人工智慧既然可以在許多
工作中取代人類,那麼人類的價值又該如何體現?
回顧人類文明發展新科學新技術總會在不破不立的因果鏈條中引發社
會陣痛。賓士之父,德國人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在 1885 年做出世界上第一
輛馬車式三輪汽車就曾被人嘲諷是「散發著臭氣的怪物
我不算有神論者,
但有時會樂觀地認為,先進技術的出現或許是「造物主」善意或是人類集
體意識的英明決策一邊把人類從舊的產業格局和繁重勞作中解放出來一邊如
鞭策或督促一般迫使人類做出種種變革比如人工智它一邊釋放巨大生
免除人類繼續從事繁冗工作之苦一邊又在用可能出現的失業問題提醒人類
你應該往前走了!
A
代表作:《白蛇傳《薪傳》
C
代表作:《關於島嶼》
身體是字的化身,呈現墨色的濃淡、
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
‧代表作
B
C107133 4
國文考科 5
- 4 -
人工智慧無法人一樣解悟生命的意義和死亡的內涵人工智慧更無法像
人一樣因高山流水而逸興遄因秋風冷雨而愴然淚下因子孫繞膝而充實
因月上中天而感時傷懷……所有的這些感觸有人類自己才能感受得
也恰恰因為人類的生命有限使得人類每個個體的「思想」「命運都如此寶
貴、如此獨特。法國哲學家布萊茲.帕斯卡曾經說過「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用不著整個宇宙都拿起武
來才能毀滅一口氣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宇宙縱使毀滅了他人卻
仍然要比致他於死命的東西更高貴得因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對他
所具有的優勢而宇宙對此卻是一無所知我們全部的尊嚴就在於思想人腦
中的情感自我認知等思想都是機器所完全沒有人類可以跨領域思考
以在短短的上下文和簡單的表達方式蘊藏豐富的語義當李清照說「雁字回
月滿西樓」的時候她不是在描摹風景更是在寄寓相當杜甫寫出「同
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句子時他不是在感嘆人生遭際更是在
闡發憂國之情。這些複雜的思想,今天的人工智慧還完全無法理解。(改寫自李
開復、王詠剛《人工智慧來了》
7. 假如你是一位出版社編輯,正要綜合上述三段文字內容,而以「人工智慧來
了, 」為標題,請從下列四個標題文字,選出一個最適合的選項,
並說明選擇的理由(建議作答字數:20-30 )。(占3分)
標題文字
(A)
人類生命意義將要全部被改寫
(B)
用樂觀的心態繼續走向新世界
(C)
機器自動化勢必取代所有工作
(D)
更應重視科學思想與技術教育
8. 依據文意,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新科學與新技術可以直接鍛鍊人的綜合素質未來「訂製化教育將取代
量」教育
(B)有神論者對於未來發展總歸因於「造物者」的善意,而人類集體意識的英明
決策也抵禦不了造物者的力量
(C)布萊茲.帕斯卡藉「能思想的蘆葦」象徵人的生命雖然脆弱而短暫,但卻因
人能夠思考而獲得尊
(D)杜甫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一聯,表達對於同窗好友俱已
飛黃騰達的喜悅
9. 丙段所提到的李清照詞句出於〈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
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依照文意,下列敘述不正確
選項是:
(A)「紅藕香殘玉簟秋」藉時序物色以烘托離別愁緒
(B)「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以雁歸與月圓凸顯自己形單影
(C)「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表現行人與居人身處兩地的不同心情
(D)「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透過動作表達難以輕釋的離情
5 C107133
5 國文考科
- 5 -
問卷調查
10. 你是否能在40分鐘內作答完成?(單選)
(A)時間不足,未完全答題(跳答第12題)
(B)時間足夠,但沒時間檢查(繼續作答第11題)
(C)時間充裕,還有時間檢查(繼續作答第11題)
11. 整份試卷,你作答時間(不含問卷約:(單選)
(A)20分鐘以內 (B)21-30分鐘 (C)31-40分鐘
12. 請問你覺得這份試題的難易度是:(單選)
(A)(B)中偏易 (C)適中 (D)中偏難 (E)
13.請問你作答的方式是:(單選)
(A)耐心逐字閱讀文章,然後作答
(B)大略閱讀文章,找出每段的關鍵字,然後作答
(C)先閱讀題目,再從文章中找答案
(D)沒閱讀文章,直接
14.請問你最能掌握的題組是:(單選
(A)題組1-2朱熹
(B)題組3-6關於島嶼
(C)題組7-9人工智慧
15.請問你最無法掌握的題組是:(單選)
(A)題組1-2朱熹
(B)題組3-6關於島嶼
(C)題組7-9人工智慧
16.對於選擇題與非選擇題混合題型,你的建議是:(請填寫在答案卷卡上)
以下 10~16 題是本試卷的問卷調查你的意見是我們日後進命題的參考
非常希望你能仔細填答,並請依題號標示在答案上,謝謝你的協助。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