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宣導主題:【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何文隆教練 提供
大谷翔平的野球人生和自我管理心法:
「人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才會成功!」
如果家裡有從小打棒球的兒子,家長期待他將來成為職棒選手,這
應該是再正常也不過的夢想吧!但日本曾經做過一項統計:如果將「職
棒選手人數」除以「競技人口」(從事該項運動的總人口數),這個比率
大約是千分之一。換言之,每一千個打棒球的人,最終可能只有一個能
進入職棒。因此許多家長不免好奇,除了運動天賦之外,什麼樣的家庭
才能培育出職業運動員?這些家庭的教育方針是否存在共通點?
「自我肯定」的重要」
讀過許多職棒明星的傳記,發現「自我肯定」是成功球員最重要的
特質之一。對於運動員 來說,經過反覆訓
練,有可能獲得一定的 技術水準,但這不保
證你能成為一流的選 手。在面對困境時,
自我肯定的程度決定 未來成就的高度;如
果沒有自信,自認做不 到,那就只有停滯不
前或半途而廢了。
一個常被父母、師長責罵的孩子,容易因此喪失自尊心;反之,若
能發現孩子的長處與優點,不吝給予肯定與鼓勵,更有機會培養其自信
心。擔任兒子的少棒隊教練,大谷徹在球場上對翔平同樣有嚴格的要求,
但他堅持不把棒球事務與情緒帶回家裡。
大谷翔平父子倆的「棒球筆記本」
大谷徹重視言語的力量,用心溝通。在翔平小學時,父子倆每天交
換日記,他們稱為「棒球筆記本」。徹會寫下對翔平練球及比賽的看法與
建議,翔平則會反思、記錄自己的問題。徹的觀念是「寫成文字更能被
頭腦吸收,把讚美寫下來是更好的表達方式」。有教育學者就認為,日記
是表達自己思想、傾聽對方心聲的極佳方式,透過多書寫、多閱讀,可
以提高孩子的語文能力,進而提升思考與判斷的能力。
「人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才會成功」
在翔平成名之後,最令日本媒體驚奇的不是球技或體能天賦,反而
是他謙遜有禮、人見人愛的個性。大谷的禮貌與友善,有很大一部分是
來自雙親的教育。」翔平的父親徹曾經是社會人球隊棒球選手,他深諳
棒球訓練之道,但漫畫《巨人之星》中斯巴達教育的劇情卻從未發生在
他們身上。不同於許多亞洲父母「虎爸虎媽」的高壓教育,徹相信「人
要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才會成功」,所以他從沒想過將來要讓翔平打職棒,
只希望愛子在過程中享受到樂趣。至於母親加代子也不會對愛子施以
「望子成龍」的壓力,她甚至對翔平「投打二刀流」感到意外,因為她
原本只希望兒子當野手就好。加代子說:「當投手太孤單了,但野手至少
還有其他八位夥伴,比賽時心情比較輕鬆。」
文章來源: https://www.elle.com/tw/life/how-to/g43800071/shohei-
ohtani-baseball-s-two-way-phen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