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準備 108 會考的你,數學科學習指南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第一次參加會考,對於會考或許陌生。古人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要贏得會考,必須先了解自己實力!了解會考趨勢!才能突破自己,戰勝會考。關於會考數學
科有兩件事情要牢記:
1. 考試時間:80 分鐘
2. 題數:
一場成功的考試,時間的掌握十分重要,唯有充分的分配時間,後續才會有足夠的時間分
析需思考的題目及回頭檢查已寫完的題目。由於會考題目是由簡到難,所以建議的分配時間如
下:
(1) 選擇前 15 題:每題 2分鐘以內
(2) 選擇 15 題之後:每題 3分鐘以內
(3) 非選題:每題 5分鐘以內
在平常訓練裡就要以這個時間為目標去練習,越快完成就會有越多的時間回頭檢查與思考。
然而,一場成功的考試,不在於你寫完了多少,而是你寫對了多少。考試不會寫是我們考
前準備不足,但會寫的寫錯,就是我們考場沒表現好。通常考場的表現會影響我們最終得分的
10%以上,表現的好與不好,這一來一往可以相差到 20%以上!因此,好的考場表現非常重要。
誠如我們常聽到的「會寫的都寫對,不會寫的都猜對」,此乃考試的最終心法,其重點在於好
的考場表現。考場表現良好,會寫的題目自然會寫對,又相繼而來的是開朗的寫題心境,在猜
題時也會相對於客觀,猜對的機率也就會跟著提升。
那要如何擁有好的考場表現?
1. 平時做足扎實的練習:唯有扎實的練習可以使我們
寫題不浮動,考試時心境也會相對平穩,表現自然
不容易失誤。
2. 練習時間的掌控:這部分除了由模考、復習考時練
習外,準考生也可以準備與會考題型相符的「縱橫
題本」來做時間掌控的練習及會考趨勢題目的演練,
考前兩個月再用「全貫通題本」來做時間分配的調
整及整合性題目的練習。
此 外,從 104 年會考非選開始計分後,非選一直都佔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以 107 會考為例,
非選 2題佔 15%,平均每題佔 7.5%;選擇 26 題佔 85%,平均每題佔 3.3%,即寫對 1題非選等
同寫對了 2~3 題選擇。更重要的是,要在非選拿個 3~4 分並不困難,重點在於敢寫,且寫的有
理,即將題目問題轉化成數字。
會考題目大多以日常生活為題材命題,關鍵在於從一篇文字中分析出我們需要的條件,並

有條理的陳列出來。而這些貼近會考的生活化題目皆可在南一的點線面復習講義「數學能力評
量」、百分百復習講義「A++熟練非選專區」找到。只要平常有做過非選的訓練,並知道會考得
分的標準,每個人都可以在非選拿到一定的分數。
點線面復習講義-數學能力評量
百分百復習講義-A++熟練非選專區
會考評分準則:(1) 將題目問題轉化成數學形式或解題策略方向正確:1~2 分
(2) 解題策略方向正確且將題目問題轉化成數學式子並推演:3~4 分
(3) 解題策略方向正確且解析過程完整且正確:5~6 分
只要掌握對的方向,寫出你的想法,你也可以在非選拿到分數!
有了這些基本的心法後,我們需要由我們自身的實力及目標去做不同的策略及準備,這邊
針對兩大族群量身定做策略:
一、給從 C到B的你:
年度 題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103 通過率
(%)
64 74 68 67 73 63 63 57 63 57 55 53 60 49 40 55 55 39 39 40 37 43 40 35 28 34 35
104 82 84 69 68 62 66 58 62 58 63 64 65 40 55 42 55 46 41 46 40 41 31 40 26 28
105 85 84 70 77 74 65 65 64 71 57 55 46 55 52 43 46 47 36 36 39 47 38 50 37 33
106 79 88 80 80 78 68 67 52 59 73 51 49 64 62 53 56 49 43 40 49 45 37 38 49 38 33
從歷屆會考通過率,我們可以看出,會考前 15 題偏向單一概念、基礎計算,所以通過率
偏高,尤其是前 11 題更是美味。重點是以歷年的等級對照表,我們可以知道,選擇約答對 12
題即可得到 B,即前 15 題只要拿個 8成左右的分數再加上非選拿個 2分,基本上沒有 B都很
難,所以要拿 B的你,我們的準備重點會是基本定義、基礎觀念的理解,及基礎計算的練習。
以這幾年的計算題而言,都偏向簡單,主要考你會不會算。繁雜的計算不會考,更多的題目只
要清楚基本定義,就會知道答案。當然,也會夾雜一些數學情境來因應新綱的數學素養,然而
這些東西百分百復習講義都幫你準備好了。
表格化的重點整理及概念澄清
大量的基礎計算及情境題

二、給守 B拼A的你:
以會考數學科來講,拿 B一點都不難,只要基本定義、基礎計算都熟練,就有 B了,然而
要從 B到A最大的門檻在於思考及細心程度。容許失誤的比率相對低許多,所以在練習量上,
相對要足夠,而且重思考、討論的題型不能少,非選的練習也不可忽略。以 106 會考來講選擇
題要對 23 題,且非選要拿 4分才會有 A,由此可知除了近 9成的題目都要會以外,而且都要
寫對,言下之意就是除了學科的實力要夠外,考場的表現也要到一定的水準才能得到 A。在此
推薦「縱橫題本」、「全貫通題本」來培養考場的表現素養及做有深度的思考題,再來就是需要
一本全面性的復習講義「百分百復習講義」、「點線面復習講義」。
帶動做-數學思考訓練
生活化的出題鍛鍊思考能力
國際試題-增進題目的廣度
誘答題-數學思考訓練
會考特訓班-習慣會考的出題方式
百分百復習講義
點線面復習講義

生活化的出題培養素養能力
數學競試題專區-數學深度思考訓練
有了良好的心法及策略後,最後談的是心態。近幾年的題型分布及即將上路的新綱,相信
大家都不難猜到,接下來的題目還是會以素養為主,但是題目千變萬化,該從何準備起?於我
們總復習講義裡,拍攝真人解析的方弘達老師有提到:
所以,每一個題目本身要考什麼觀念,這就是各位同學在未來準備時很重要的課題。在平
時的練習上,會考會有一定量的基本運算題,所以扎實精準的練習基礎運算題,心測中心有一
再強調試題避免特殊、繁瑣的解題方式,以核心、重要知識能力為評量重點。誠如方老師所說,
基本概念理解進而應用的重要性,正所謂的以不變應萬變,正是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心態。所以
在考前的一兩個月,要如何復習已學會的概念?如何檢視哪些概念還不熟?也會是個重要的課
題,要知道,在這個階段重點不在於你讀了多少?而是你熟練了多少!在此提供兩個小工具供
考生使用:
(i) 總復習拉頁-公式小卡一手在握:將小卡整理好,瑣碎的時間可以拿出來復習基本概念,
後面有搭配題目,可以馬上做應用練習。
(ii) 總復習拉頁-歷屆會考各題型比例:透過心智的整理方式,統整出各章節的重要重點是什
麼,可以檢視出哪邊的概念還不夠熟,馬上回頭復習。
所謂的「試題」,其實就是重要觀念的組合呈現,唯有加強各章節定理與性質的理解,
縱向的深入理解,進而到橫向的聯繫應用,才能達到「一題通,萬題通」。換個簡單的說法,
每個人都會有很多件不同風格的的衣服,透過不一樣的穿搭,就是會呈現不同的樣貌與品味,
但是本身穿衣服的那個人,那個最基本核心的本質其實並沒有變,每個觀念會透過不一樣的
描述法來包裝呈現,但是觀念本身的本質並沒有改變,這也是 108 課綱的基本核心精神,如
何去衍生、整合、應用。
歷屆會考各題型比例
公式小本一手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