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嘉義縣 110 學年度食農教育優良教案甄選實施計畫
壹、課程理念
中和國小位處於阿里山風景區,奮起湖老街旁,長年徜徉在鐵道與雲霧之
中,每到冬天學校附近櫻花盛開,首先綻放的是粉粉嫩嫩的河津櫻,爾後是紅
紅的山櫻花。台灣有許多不同的櫻花,因品種、氣候、海拔不同,各自散發獨
特的風采。
此次教學設計結合植樹節,「動手種櫻花」,種植櫻花過程中,請家長
到學校分享種植櫻花過程,讓學生有更深的認識,指導學生如 何種植,照
顧,觀察櫻花的成長,透過平板搜尋櫻花相關資訊後分享及發掘生命的體驗與
感受,學生了解植物在大自然中成長所需的養分,透過科技上網搜尋櫻花相關
資訊後與大家分享,期待學生將課程的知識轉化成日常生活中的能力-如何照
顧自己及身邊的人、溝通與分享。
貳、課程架構
校園
踏查
秘
訣
傳
授
工
具
使
用
材料
介紹
植
栽
實
作
澆
水
觀
察
成
長
上
網
搜
尋
分
享

3
參、教學方法
講述、示範教學、有效提問、實際體驗、討論、上網搜尋、歸納整理。
肆、評量方式
實際體驗、觀察、活動參與度、實作評量、學習單、發表分享
伍、教學活動
□綠色生產與消費、□碳足跡、□食品安全
□健康飲食、□午餐禮儀、□感恩惜物、□其他 _________________
tr-Ⅱ-Ⅰ能知道觀察、紀錄所得自然現象的規律性,並運用所習得的知識,說
明自己的想法。
ai-Ⅱ-1 保持對自然現象的好奇心,透過探尋與提問,會有新發現。
Po-Ⅱ-Ⅰ從日常生活經驗、學習活動、自然環境、進行觀察,覺察問題。
INb-Ⅱ-6 常見植物的外部型態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及種子所組成。
INb-Ⅱ-7 動植物的外部型態和內部構造,與其生長、行為、繁衍後代和適
應
環境有關。
INe-Ⅱ-1 自然界的物體、生物、環境間常會互相影響。
E-A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透過體驗與實踐融入生活中,處理日程生活
問題。
E-B2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本素養,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的意義與影
響。
自-E-A1 能運用五官,敏銳的觀察周遭環境,保持好奇心,想像力持續探索

7
陸、教學成果(勿出現學校、作者之文字、圖像或是照片)
一、教學過程(含照片)

9
柒、教學省思(教學者反思)
櫻花是阿里山公路沿線觀賞植物,冬天、春天不同品種櫻花盛開,本課程邀請家長一同
種植校園內櫻花樹,讓學生從植栽過程中學習照顧櫻花樹,定期澆水,認識植物生長過程與
環境,植物生長過程需要陽光、空氣和水的基本條件外,還需要施肥,除蟲害等,從中學習
照顧植物和同學間的溝通及相互幫忙。
櫻花種類不同,顏色、花辦、開發季節也會不同,請學生們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後製成表
單,學生對於點腦文書處理操作不熟悉,需要更多時間練習。
家長示範植栽工具,教孩子們認識與使用鐵鍬種植櫻花樹苗,在課程設計及實作,須注
意學生在操作時的安全。在種植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合作、討論,雖然過程很辛苦,大家覺
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