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痛:比讀書更重要的生命素養

pdf
8.49 MB
29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學期初我們看到了才剛考上臺北市最頂尖的高中女校的同學跳樓結束了自
己的生命;最近,我們又看到了全國最優秀的科技大學學生因為情感問題,傷
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設身處地為他們的父母想,情何以堪?生兒育女,
多麼不容易,付出多少時間、多少心力?一瞬間,除了永世的哀痛與思念,就
甚麼也沒有了!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省思,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我們該
讓孩子接受怎樣內涵的教育?
每次面對老師與家長我總是說教育真的就只是讀書考試嗎?上了建中
一女中,然後呢?上了臺、清、交,然後呢?孩子的未來,到底在哪裡?不是
說讀書不重要,而是該有個的東西,比讀書更重要,那才是我們的孩子未來立
身處世的根本,才是我們的孩子面對多變未來的基石。我們要培養孩子足以應
付變局的素養,讓他們能踏長風破萬里浪!
這學期,小學部、中學部全面實施探索體驗教育,就是以此為目的!
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方法已不足以應付未來快速變動的世界必須以突破
前瞻的思維來思考教育的本質;在安全的最高指導原則下,透過探索體驗教育
課程的實施,我們希望讓孩子探索從未涉足的領域,以自然為師,讓孩子親身
接受自然真實的考深入理解檢討反思所經歷的情境並能重整思維,
轉化吸收成為日後的借鏡經過經驗的轉化有效的學習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建構核心素養。
探索體驗課程是以螺旋式課程設計逐步建構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在大自然中
觀察、遊戲與體驗,從實際的參與過程中,累積經驗,發現自己與自己、自己
與團體、自己與社會的關係;並藉由做中學、學中做,將技能實際運用於日常
生活之中,擁有實踐的能力;再透過環境塑造「陌生、不安」的情境,以引導
學生覺察問題並思考解決的方法與步驟,進行危機處理、障礙克服,進而善用
知能發揮團隊力以解決問題成團隊目標以自我突破取代彼此競爭,
建立冒險、挑戰的心性。
目前我們的探索體驗課程以小學和中學為主未來將向下延伸至幼兒園
上至高中。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有些碰撞;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孩
子難免會被叮咬;而不論晴雨,只要安全無虞,我們都按計畫上課。我們希望
家長們能全力支持,今天如果我們怕孩子受苦,孩子的未來會更苦;今天如果
我們凡事為孩子出頭,孩子的未來將難出頭。為了孩子的未來好,為了我們未
來少一分痛楚與後悔,我們必須放開扶著孩子的雙手,讓他們學做一棵高山上
的大樹,在大自然的環境中,迎風屹立!
本校師生參加臺北市 106 年度國民小學多語文學藝競賽成績優異!
教師組
◇林雅芬老師 閩南語朗讀 第二
◇許麗娟老師 閩南語字音字形 第二名
◇林育齊老師 客家語演說 第三
◇林珊吟老師 國語演說 第四名
◇呂玉婷老師 閩南語字音字形 第五名
◇吳惠敏老師 客家語字音字形 第六名
學生組
◇閩南語朗讀 第一名 六年忠 王愷樂 (代表臺北市參加全國多語文競賽)
(指導老師:林雅芬)
◇國語演說 第四名 六年忠 張修瑜 (指導老師:田婉華、林珊吟)
◇國語朗讀 第四名 六年孝 易靖容 (指導老師:田婉華、許瑛玫)
◇寫字 第六名 六年愛 林昱伶 (指導老師:陳慧娟)
◇閩南語朗讀 第六名 四年孝 陳宣穎 (指導老師:林雅芬)
◇作文 優等 六年信班 姜鵬奕 (指導老師:徐曼真)
◇國語字音字形 優等 六年義 陳諺德 (指導老師:吳旻靜)
◇閩南語演說 優等 四年孝 李業喬 (指導老師:卓淑玲)
◇客家語演說 優等 五年忠 賴宥均 (指導老師:邱湘懿)
◇客家語朗讀 優等 五年仁 郭芮汎 (指導老師:吳惠敏)
◇英語演說 第一組 優勝 六年義 熊善旭 (指導老師:Darren Alan Melrose)
◇英語讀者劇場 優勝 五年忠 黃致翰、施易傑、邵詠文、林思函、徐溰岑、周芷妤 ;
五年孝班 郭芊禧、五年仁班 程定凡、五年愛班 沈懷 ;
五年信班 鄧安晴、吳思豫、五年義班 林柏廷、李家締、陳友婕
(指導老師:群珍、Thangaraj Joel Pitchai)
◇六年忠班 王愷樂 閩南語朗讀第一名
指導老師:林雅芬
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參加閩南語朗讀競賽
然是第二次但我卻學到了許多上次我拿下了
臺北市第一名以為這次可以輕易地拿下冠軍。
但我發現這次的稿子不但比去年難選手更是
各個都不輸靜心各校的菁英都十分強勁因此
我更加努力將老師所教的都記了進腦袋現在,
我將代表臺北市參加全國賽希望可以拿到好
績。
◇六年孝班 易靖容 國語朗讀第四名
指導老師:田婉華、許瑛玫
我覺得參加這個比賽是一件很有意義又很特
別的事,因為能在比賽的訓練過程中學習到豐富
的語文知識,也可以訓練我們大大方方的上臺。
比賽場沒有冷氣,所以要把心靜下來,讓自
己不要心浮氣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訓練的過程中很辛苦,朗讀每篇文章時,老
師的要求都很高,有時會想放棄,但又想到自己
既然可以從起點走到這裡,就更加相信自己能走
到更遠的地方。
學生培訓與參賽心得分享
◇六年忠班 張修瑜 國語演說第四名
指導老師:田婉華、林珊吟
國語演說是一項自我超越的挑戰一開始,
我得利用午休時間和田老師練習很辛苦暑假
我要捨棄旅遊時光投入練習每日七百字
的功課成了我沉重的壓力但是我發現我的作
文技巧更加精進了!七月底左右,田老師讓我嘗
試上臺演說鞠躬發音老師都有要求慢慢地
我越來越勇敢八月初我每日臨時抽題上臺演
一天一天我的容豐富架構清晰了
聲音鞠躬到位了我已準備迎接挑戰我很順
利在九月九日成功晉級第二輪比賽兩周的集訓
讓我在九月二十三日獲得第四名的成績我要感
謝田老師她增加了我的閱讀量及知識讓我輕
鬆面對國語考試謝謝班導黎老師為我加油打
練習謝謝主任讓我更有信心國語演說是
一條艱難的路但只要鼓起用氣努力、堅持
路上的收穫,遠遠超過你所想像的!
◇四年孝班 陳宣穎 閩南語朗讀第六名
指導老師:林雅芬
培訓剛開始我很緊張,經過反覆聽錄音檔
及練習,咬字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感情一直無
法進入文章情境,聲音也忽大忽小。透過學姐
示範,並練習腹式呼吸方法來改善,終於克服
! 我覺得選手間互相學習很有幫助。比賽當
天緊張是難免的,但要告訴自己: 「今天我的
狀況是最佳的,我就盡情演出吧!訓練過程雖
然很辛苦,但我樂在其中,結果是甜美的,我
更樂於擁有它。
◇六年愛班 林昱伶 寫字第六名
指導老師:陳慧娟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國語文競賽剛好我又
是樂團的成員練團時間很長所以練書法的
間也變短了只能在開學後一個月的時間加緊練
不管練習時有多累成績公佈後覺得一切
都很值得也許是因為我之前已經參加過一次,
這次才能拿到這麼好的成績希望下一屆的同學
可以拿到比我們更好的成績。
◇六年信班 姜鵬奕 作文優等
指導老師:徐曼真
五月二十一日,是我第一次的作文培訓課
程,回想當時,我對作文並無興趣,認為只是
寫好玩。但是經過徐曼真老師的教導後,我認
為作文是一種培訓出來的「興趣」,雖然過程很
辛苦,但我也同時得到了許多益處。我很感謝
老師對我的付出及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
穫」,我想在此和未來參加作文比賽的選手說 :
「加油 !
◇六年義班 陳諺德 國語字音字形優等
指導老師:吳旻靜
我覺得在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在參賽後如釋
重負因為學期中時要兼顧課業暑假也要
一直練習有時會想放但是這對我的國語
文很有幫助課文了解大考的閱讀測驗都明
白了 ! 雖然培訓過程辛苦,但是我收穫滿滿 !
◇四年孝班 李業喬 閩南語演說優等
指導老師:卓淑玲
只要願意嘗試,就有機會成功。今年的多
語文競賽,我很幸運的被選為閩南語演講比賽
的代表選手,並且從暑假開始不斷練習。卓老
師很照顧我,教導我很多閩南語的演講技巧及
發音,幫我找了好多課程,例如:舞蹈課,讓我
身體柔軟;合唱課,幫我糾正發音位置。學校也
幫我們安排很多練習課程,讓我有十足的勇氣
上臺。感謝學校用心、感謝老師的教導、感謝
參賽的同學互相鼓勵。大家再接再厲!
◇五年忠班 賴宥均 客家語演說優等
指導老師:邱湘懿
從去年的六月底就開始練習客語演說,透
過外婆幫我錄音,來學習講稿中的發音,老師
也教導我手勢的分配與正確發音。
我非常感謝指導我的老師,他們都給我許
多建議。能讓我的表演更加順暢、完美。雖然
沒有進前六名但覺得學到很多!特別感謝邱老
師的指導!
◇五年愛班 洪稚喬 客家語字音字形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多語文培訓,得到了很
多收穫,並培養了耐心與正確的態度。雖然比
賽沒得名,但我卻贏了我自己,贏了自己比拿
第一名還重要。這次的培訓,我一生都不會忘
記。
◇六年信班 吳祐綸 閩南語字音字形
次比賽我不只得到了許多知識,也得到了
許多經驗。我學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的道理。當時在考場上,我已完成試題,認為
應該會進前六名,但還是有成績比我更好的
人。後來發現自己在最後一個禮拜有些怠惰,
並沒有積極準備,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什麼會失
敗的原因。我下次一定會加油的!
2017 萬聖節
老師和學生們一同
參與製作萬聖節影
片於學生朝會中宣
並且將活動主題
帶入課程中讓小朋
友們不僅能有個快
樂的萬聖節也能夠
了解不同文化及節
慶意義。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小朋友們的變裝創
意吧!
09 21
一、四年級健康檢查
09 27
愛的簡訊活動
09 28
教師節慶祝大會活動
09 29
~
10 13
CPR AED 實作課程
10 05
~
10 06
五年級生活體驗
10 06
二孝遊覽車逃生演練
10 11
流感疫苗接種
10 14
~
10 06
臺北市中正盃武術比賽
10 17
67 週年校慶愛心義
10 19
合唱團榮獲南區優等第二名
10 20
三年級口腔衛生宣導
一、四年級健康檢查
愛的簡訊活動
教師節慶祝大會活
年級 CPR AED 實作
五年級生活體驗營
二孝遊覽車逃生演
流感疫苗接種
臺北市中正盃武術比賽
67 週年校慶愛心義賣
合唱團榮獲優等第二名
三年級口腔衛生宣
全腦開發課後學習活動剪影
透過多采多姿的課後學習活動,經由課程內的實作過程
學生們踴躍的參與、沉浸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
在電鋼琴課程中彈奏啟
蒙,接觸樂曲快樂學習
孩子們跟隨老師的指導,
做出可愛的羊毛氈成品
專注學習書法執筆習寫國
字,培養靜心與耐心
創意美術的色彩世培養
增進孩子對藝術的內涵
創造屬於自己的捏塑小物,
從中得到滿滿成就感
老師帶著學生練習珠心算口
訣、運算,提升數學能力
在科學課中細心觀察,有趣
的實驗,讓學習印象更深刻
益智桌遊-利用遊戲與策略
結合培養孩子思考的能力
學習扯鈴花式動作是鍛鍊
體力的好方法
幼兒園樂高益智積木班:運用巧思學習組合,
訓練小朋友的創造力,並探索科學概念
幼童們完成有趣的捏塑拼貼,
開心的欣賞彼此的作品
10 7 ~ 10 國慶日慶祝活動週。
10 18 嘉興世合雙語學校蒞臨參訪。
10 23~27 萬聖節活動: Trick or Treat 「驚奇屋」探險闖關、踩街遊行。
10 23~31 「讓愛串門子」愛心義賣與集資活動。
10 31 校慶慶祝大會暨體育趣味競賽歡迎臺北市柯文哲市長蒞臨參訪
感謝家長協助集資和孩子一起做公益! 我們透過有趣的「無人售貨」攤位方式(旁邊放
置付款箱)義賣讓孩子學習自主自助以及付出愛心並將這次的義賣所得將全數捐助弱勢
團體。用愛心溫暖有需要的人,一起實踐公益社會的美好。
謝謝家長會協助支援闖關遊戲
準備好要搗蛋了嗎?
打倒大嘴怪遊戲
打擊魔鬼遊戲
不給糖就搗蛋!!
唱歌給安養院爺爺奶奶聽
我們準備好要去踩街囉!
拜訪校長室
感謝社區商家配合要糖果活動
106 學年度第 1學期十二年國教適性入學暨技職教育宣導
本學期的十二年國教適性入學暨技職教育宣導,邀請前開南商工江明岳主任到校
主講,江主任長期帶領國內各項科展與發明競賽團隊,征戰國內外賽事。對於科技
發領域十分熟悉,在產學合作上也有豐富的經驗。特邀請江主任對七年級的學生,
行演講,江主任以國內外知名企業管理人為例,並就自己在帶領學生比賽過程的經
分享,令學生能夠進一步瞭解,發明與科技研發的狀況。
106 學年度第 1學期國小部家長成長團體-正向教養
本學期國小部的家長成長團體,邀請了心曦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以及美國
正向教養協會認證的正向教養講師-楊雅筑,以體驗、演練和討論和家長們一起檢視
自我教養方式,學習以溫和而堅定地態度幫助孩子建立規範、自主和負責的品格。
106.9.25 教師節感恩活動
今年的教師節感恩活動,有七年級直升生的「感謝有您」的大卡片謝恩情;也有外校生投遞「靜心謝師卡
感謝國小的恩師有八年級同學製作的手工卡片與「客製化的購物袋更有九年級拍攝的「麻辣鮮師影片,
我們也藉此對每天不辭辛勞,全天候陪伴與教導我們的老師,獻上我們最誠摯的祝福。此外,也要特別感謝
中部家長會所致贈的手工香皂與防蚊磚禮物。我們要大聲的說:謝謝老師,謝謝家長會,有您們,真正好!
106.10.2 七年級躲避飛盤比賽
七年級躲避飛盤比賽,在場上競爭激烈廝殺的同時,也看到各班同學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唷!這也是學校舉辦
何體育競賽的目的呢,恭喜第 1名七年忠班; 2名七年愛班; 3:七年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精采
的照片吧!
臺北市音樂比賽女聲合唱—勇奪臺北市南區優等第 1名,全場最高分!
優良學生選舉
優良學生舉是每學年上學期的重頭戲,一起來認識今年各班的代表:
八忠 徐潼
八孝 林彥宇
八仁 邱梓瑄
八愛 賴昭勳
八信 石以萍
八義 陳以新
九忠 李芮恩
九孝 顏偉哲
林本然
九愛 陳逸庭
九信 鍾宇翔
九義 葉宗翰
--特色發表--
適逢定考結束,但各班候選人,無不展現超強的戰鬥力與團結力,並結合舞臺展演的機
會,發揮自己的特色與專長,也讓全校的師生更認識自己。有的自拍推荐影片,有的有廣大
的現場助選團,更有的出動了老師的推荐幫忙助選,各個都創意十足,也感謝越來越多的老
師一起參與其中,給與同學站臺鼓勵唷!
--投票日-- 全校師生們都很有秩序的,利用一個中午的時間,就順利完成了投票作業。
--本校優良學生代表--
由此次的優良選舉當中,我們發覺到靜心的學生,每個都是優良學生,各個都是典範,
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唷!所以,除了以下兩位優良學生當選人之外我們也會於週會時
表揚各班的優良學生代表,並頒發獎狀,以茲為鼓勵與肯定。
以下,將為大家特別介紹這兩位優良學生的當選感言:
八年級 林彥宇
當選感言:
我是八年孝班的林彥宇,這次我能
幸的當選,要感謝我們八年孝班全
同學與師長的協助,感謝有你們;
此之外,我也要肯定所有八年級其
班級的優良學生,你們也都是可敬
對手,謝謝你們。未來,我會繼續
持著謙恭有禮的態度,並積極進取
且繼續從事我最喜愛的服務學習的
動,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我「公益
尖兵」的團隊唷!
九年級 林本然
當選感言:
我是九年仁班的林本然感謝全校師生,
特別是九仁的陳兩如導師與全體同
予我滿滿的支持在這一次競爭激烈的
戰中將您手中神聖的一票投給我當選
優良學生後我會繼續秉持著幫助同學、
熱心推動學校的事同時我也會繼續
鍥而不舍地努力向學堅定的朝向我的
想目標前進期許自己能真正的成為同學
心目中的楷模表率。
106 學年度第一學期九年級第一次定考成績優異名 (校排前 150 )
李承遠
梁安哲
王塘介
洪琬婷
高誠璟
黃以
林昀臻
陳冬暘
何怡君
張葶
盧百陶
黃淯駿
林厚平
陳逸庭
陳頎軒
賴則嘉
廖幃萱
馬昀
郭兆佳
陳柏儒
吳承軒
儲鈺昇
陳忠威
林柏竣
周其葳
洪維玟
翁崇凱
林本然
雷登宇
林文芸
邱荷謙
吳杰恩
方右婷
陳垚佑
葉采瑄
徐銘謙
胡景翔
莊政霖
高詩媛
陳亮穎
呂為綸
高家穎
王澤星
葉宗翰
陳保勻
林英君
鄭宇翔
董立希
王露熹
朱彥穎
李霖
楊尚儒
張永睿
徐衍揚
常有為
陳羚葳
錢昕
李瑞安
陳昱銘
賴品蓁
邱婕茹
林新原
孫復倩
吳品逸
杜適元
韓明庭
李莉葳
姚羿辰
李品寬
劉庭秀
吳昊龍
殷秉廉
簡梓丞
陳柔伊
林祐任
曾憲宏
鄧米棋
李國瑋
周育鼎
王明心
黃昱綸
蘇祐瑩
張瑋晟
鄭宇哲
胡景涵
涂宇璇
熊耘
陳爰成
楊雨蓉
徐子璇
莊媛如
呂承翰
林子婕
王志傑
張介豪
葉怡彤
李昱葶
鍾宇翔
林岳勳
陳育陞
程煒智
蔡秉佑
王可群
穆世婕
詹昀霓
林暐恩
張齊恩
蔡伊瑄
李芮恩
江季芸
白青禾
陳柔慈
王思媛
林子耀
陳駿杰
竺瑞貞
戴云修
鍾宇宸
柯凱軒
鄭喆
許嘉和
高郁棠
何品妍
詹惠婷
蘇姵臻
許廷宇
林威宇
張哲睿
李昶毅
顏偉哲
游雅鈞
林柔安
楊善德
譚凱元
黃筠媜
徐子予
蘇恩與
段友欣
吉芸萱
李宏遠
戴進葳
張鈞閔
陳玥蓉
陳建樺
陳又嘉
劉宇睿
高郁淇
段昇揚
方奕程
陳柏綱
106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第一次定考成績優異名 (校排前 150 )
邱子芸
范可葳
鄭汶淩
陳凱琳
陳庭榆
薛伊庭
徐潼
白嶺偉
游承諺
陶立群
范庭毓
蔡孟涵
林芝榕
蔡炘誼
周長霖
葉昱辰
楊絜安
邱梓瑄
譚凱綾
王德瑞
紀秉岑
蘇昶安
許喬甯
張厚謙
楊曜安
蕭主
王亮予
陳祐祺
孟妤榛
陳慈盈
李姿儀
黃理央
於安心
滕怡
許倩瑜
鮑彥睿
陳以新
林彥宇
蕭睿騏
陳妍臻
謝宗諺
林詣程
姚柏任
賴楷棻
高庭杰
謝凱丞
詹喻
鄭衣婷
蔡靖晟
謝承佑
周湘庭
趙蓁妤
劉庭豪
林郁庭
陳奕宇
胡羽絜
蔡政遠
郭蕙萲
許程鈞
沈依
許芯禔
崔聿嬅
劉庭安
林仕翊
郭天維
蔡伊甯
連允菲
羅以澈
高健耘
洪若曦
邱永麒
賴韻宇
温蕙瑄
呂昭誼
孟繁恩
秦翊方
黃大方
呂明勳
嚴為岑
石以萍
顧晟安
侯宣如
連姵瑜
張宸瑋
許皓雲
陳泳霓
蔡允棟
劉威廷
張宸瑋
譚天皓
曹雨璇
周允涵
林昱希
羅家葳
張詠傑
賴韋曈
黃璿哲
陳韋辰
陳郁晴
何天恩
羊政宇
鄭至軒
曹立燁
丘婉盈
林沛欣
徐祺惠
張馨文
陳品安
黃宥華
王彤
劉格非
許韶芸
廖盈蓁
王雪敏
柯又甄
吳苡禎
鍾宜倫
何宇恆
黃聖傑
紀冠寧
宋彥融
杜勵
張沛瑄
孫靖傑
李和叡
王顗安
郭定宏
黃俊皓
徐千翔
賴昭勳
高立庭
廖翊廷
郭力綸
曾翊軒
黃郁涵
張令宜
曾姿嫣
林予任
謝博丞
徐子傑
李竑燊
宋子璿
陳立于
陳唯嘉
王怡淇
楊絜茵
黃以澄
梁鼎陽
朱豐宇
孫元碩
106 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第一次定考成績優異名 (校排前 150 )
李采庭
韓睿宸
田媛
高承
陳泓宇
楊沂珊
謝昀翰
李蕓
謝伊晨
徐晨祐
陳致茵
賴宥瑄
翁振崴
郭沛昕
黃湘蓉
劉芊妘
劉文傑
高予謙
廖家筠
史停雲
林忠諺
劉詠姍
彭彥鈞
施羿安
尹霆揚
馬靖超
張祐維
李宸茵
李丞凱
林暐哲
陳鼎翔
黃柏碩
孫小宇
周昀蓁
許芷緁
林鈺馨
張雨祺
杜適筠
蔣瑜庭
陳漢
連珮如
范圻睿
林衡平
黃澄曦
李亭儀
陳厚宇
許家豪
曾雱緹
江柏均
方奕傑
陳泯希
鄭毅
陳禹呈
王智頡
張庭皓
陳厚安
紀欣瑩
賴柏安
張詠晴
吳岱軒
謝宗翰
魏君憲
莊皓宇
黃韞心
劉書翔
李宗諺
徐子傑
黃勻昱
江慎哲
黃晨修
張智淩
張惟哲
巫昣儀
王藝橋
陳彥均
李思瑤
邱品耀
張詠哲
周芷誼
楊倫炘
葉百寬
左芷琳
黃楷茵
丁瑞萱
廖翌翔
林祺鈞
姜宇紘
姚宥均
林芸安
邱歆哲
傅語喬
尹品臻
黃若宸
林晉圓
陳毓庭
王嵐
何天浩
蔡沛宸
鄧一士
陳苡瑄
陳安晴
董作珩
姜語涵
謝伊晴
顧允齡
吉芸箴
張宸曦
黄玟綺
侯熙玠
賴羿嘉
江昊恩
劉羿寬
溫依霓
王亮為
蔡牧橙
王思尹
林芷羽
邱昱淇
潘睦婷
鄭意融
李昀祐
邱品緁
張正昕
李秉翰
樓喆元
林亮宇
廖宇嬅
呂碩妍
林辰雨
陳奕嫚
朱品蓁
唐暄育
王宇辰
趙家誼
江孟蒔
金可勻
鄭宇辰
黃惠謙
邵孝恩
鍾明叡
藍柏鈞
陳奕均
李業揚
劉珮瑩
吳秉宸
趙彥綸
吳茂麒
陳慷
林亭卉
劉禹賢
陳威綸
大手牽小手親子共學歡樂多 孩子的成長 父母絕不能缺席
/王懿行、黃綉英
人生本是一種成長與學習的歷程,我們並非天生的好父母,所以要不斷學習,
才會有成長。願意陪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必然也擁有功能健全、活潑幸福的
家庭。
金美齡在她「魔鬼老媽金美齡」一書中如此說
讓每個孩子都去上學,是近百年才有的事。
在從前那個人類住在森林、落狩獵或採集為生的時代,世界上並沒有學校,孩
子們是直接向父母學習維持生命的知識和技能。從狩獵捕魚、天氣預測、避險
自衛、到治病方法等,全部繼承自父母,然後再傳授給下一代,這就是教育的
原型。
在現代過度社會化、專業化的教育「體系」當中,父母以身作則教導子女、延
續家族文化傳承的功能,實已出現支離破碎的斷層。我們無意否定學校教育對
於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事實。然而,學校教育充其量只是子女教育的一部分,
而非全貌。它雖具有一定成效,但也有力有未逮之處。我們必須重新體認:子
女教育的主角和原始時代相同,始終都是父母
不錯子女的教育主角就是父母我們做父母的特別是父親即使因時間、
場合受限,很難直接參與教育子女的點滴,也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確立不可動
搖的一席之地,維持對子女教育的高度關心。
孩子的成長與學習,父母親絕對要給予高度的關注。親子共學,正是一種關注
的方式。
親子共學 對子女教育高度的關注
人在學習中成長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人就無時無刻不在體驗學習與成長。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說話、走路、運動,還有各種生活本事。即使孩子
進了學校,家長還是得一路跟著,隨時關注子女各方面的學習情況而適時給予
協助。有父母親的陪伴,讓孩子學起來更順利更安心。
親子共學的內容可說是五花八門,小自全家一起包水餃、跳棋,大到家人共同
設計釘造一間狗屋、騎車環島旅行,都有學習的趣味。
親子共學的機會隨時都有無處不在無論是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公園、
百貨公司或是電腦網路甚至餐桌上只要用心把握親子必定能在生活周遭,
發現學習的美麗世界。
今年,教育部在全國各地發起一連串親子共學活動,讓我們善用生活資源,保
持開放態度,從現在起,輕鬆享受親子共學的樂趣吧!
孩子,爸媽也與你一起成長
鄭石岩在他的「親子共成長」談到他搭乘計程車的經驗。司機座位旁邊放了一
些書,這些書都是跟得上時代的作品,或是有關社會趨勢乃至於當代矚目的作
品。
鄭石岩看司機這麼用功,便問他是否受過高等教育。
司機說說:「先生,老實說,我只有國中畢業。很久以前,我的孩子還在讀國
小時,我去聽了一場演講,那個演講者很年輕,他說『只有你自己不斷進修,
孩子才會自動自發的讀書進修。陪孩子讀書並不是坐在旁邊,指指點點教他功
而是你讀自己的東西因為重要的是你主動學習的態度可以影響孩子
所以我就照做,買了一些書跟孩子分享,從簡單的書到現在讀這麼多書。每隔
一段時間,當我經過書店時,我就會停下來進去逛逛,有些新書我就買下來。
我的四個孩子每一個都讀國立大學。就是聽了那一場演講,當時年輕的我慢慢
養成這個習慣,也受惠無窮。我讀過的書就擺在客廳裡,孩子也會拿去讀;孩
子讀過了,也會告訴我這本書值得看,我們就這麼不斷的學習。」
教育孩子的責任,父母本應付出最多。只有父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及他智識
上的需求與不足。因此不該把教導的責任全盤丟給學校,每一位父母都應該是
孩子人生智慧的領導人。父母可以將自己的思想精華傳給子女,同時感受他們
的創意與活力;親子共學,也是親子情感交流的好機會呢!
生活就是親子共學最好的主題
有位士林的林媽媽生病了,躺在床上,無法料理家事,心裡著實過意不去。
平日能幹的她,從早午餐、點心到晚餐菜餚都自己親手做,從餅乾、蛋糕、西
式甜點、碗粿、肉粽、年糕,甚至義大利肉醬麵、咖哩飯,樣樣拿手,孩子們
放學一回家,就能立刻享受到媽媽的愛心。
體貼平日辛苦的媽媽,就連向來抱著「君子遠庖廚」的心態,不過問家事的爸
爸,也打定了主意,讓太座好好的休養幾天,至於餐點嘛?可以向附近自助餐
廳購買;但孩子們則有不同的想法。小五的信宇,小聲的跟爸爸建議:「我和
姐姐上菜場去買些東西回來煮,好嗎?」「你們會買嗎?真的會煮嗎?太危險
了!不行。」爸爸說話總是中氣十足。「那爸爸你跟我們一起去好了。」信宇
勇敢的再度表達他的想法。
半信半疑的爸爸跟著孩子們到了市平日訓練有素的信對環境相當熟悉,
什麼菜上哪兒買,都難不倒他;碰到不清楚的事,孩子們還會客氣的請問商家
老闆,請求協助,老爸真是大開眼界,看著孩子們的表現,笑著頻頻點頭表示
嘉許。
回到家,親子一起動動手,女兒為爸爸圍上了圍裙,信宇口授平日觀察媽媽煮
菜的心得,女兒們則負責洗菜、包餃子,在大家通力合作之下,熱騰騰的酸辣
湯、水餃,皮蛋豆腐、荷包蛋、涼拌黃瓜,擺滿了一整桌,林太太非常感動的
看著先生和孩子們說:「謝謝你們!」
從那天起,假日裡,還常常看到林爸爸陪著太太上菜場,甚至親自下廚陪孩子
洗手做羹湯喲!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宜經常讓孩子學習幫忙做家事。做家事,可以讓小孩變大
人;做家事,可以讓手眼更協調,同時開發左右腦,再也不會笨手笨腳。「熟
能生巧」最能證明做大小家事的好處賣包子饅頭或夜市各種小吃等賺錢技能,
都是從早早就做家事中學會的。人會不會變得聰明、有能力,做了家事你就知
道,做家事好處多多!
一個人的適應能力,尤其是克服困難的經驗,必須從小自生活裡培養,包括自
動自發、基本的生活紀律與規範、樂觀積極的態度、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心靈生
活,這些都是一個人適應高競爭社會的本錢。父母親唯有透過正確的觀念與身
教,引導孩子做有效的學習,幫助孩子儲備更多能量,孩子才有能力面對未來
的挑戰,成為真正的贏家。
有的家長說,為什麼我們這麼辛苦,以前父母忙於生計,我們都是自己料理自
己的功課,安排自己的活動;現在為人父母,卻要天天為孩子的功課才藝學習
等忙碌奔波的確身為父母我們有必要思索我們想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什麼樣的學習,對孩子才是有意義的、一輩子受用的。而學習,是不是一定要
多花錢才學得到?我們要投資多少的時間心力在孩子的教育上,要怎麼投資?
沒有人(包括老師)可以代替父母決定孩子的未來,唯有父母自己最清楚該怎
麼做對孩子最好
親子共學,是一種簡便自然而且生活化的學習方式
有時候,不必多花錢請老師或教練,爸媽鼓起勇氣和孩子一起摸索學習新事務
也很好。孩子也可以教爸媽他的拿手本事,比如說下圍棋、玩電動,不要怕孩
子笑你,有時候孩子比你想像中更有耐心喔!爸媽可以教孩子怎麼挑選新鮮蔬
果,動手縫釦子,上網訂購火車票等種種生活能力,孩子在學校裡學不到的,
正是父母該著力之處。嗯,就讓趕場般的填鴨式學習告一段落吧!教育子女的
事,父母絕不能缺席,就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生活中的每件事吧!
*本文轉載自台北市家長協會 長聯報 18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