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指考國文英文非選擇題評分標準出爐

pdf
686.72 KB
5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56
96指考考生違規排
行榜出爐
本月畫題~96指考
違規金銀牌揭曉!
96指考成績複查作
業專題報導
96學年度指定科目
考試答案卡讀卡案
例分析
指考最前線馬祖
考區
96指考國文、英文
考科非選擇題評分
標準說明
如何編製歷史科試
?
~八月份中心活
動焦點
96
編者案:考試結束後,考生總是希望知道自己拿了幾分?錯在哪裡?
選擇題部分,於七月十二日在本中心網站公布了答案;而非選擇題的評分原則,
本刊將自本期起,分別邀請本中心各學科研究員撰文,連續四期作一系列報導。
本期首先登場的是國文與英文;然後依序為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最
後由數學甲、數學乙作結尾。 希望此一系列報導能提供給關心高中教育的各界參
考。
96
第一處 潘莉瑩
「大學指考國文首度出現翻譯題 作文題目探索」, 7 2 日的新聞標題為 96 年指定科目
考試國文考科 ( 簡稱「 96 指考國文」 ) 非選擇題,作了簡明扼要的介紹。語譯題雖為指考國文
首度出現的題型,但因取材自多版高中國文課本選錄的李斯〈諫逐客書〉片段,內容除為考生
所熟悉外,置之於考題,亦頗有提點考生重視課本篇章的用意。至於作文題,則有別於歷年的
「引導式寫作」,於題幹中沒有任何引導考生思考題意的文字,而是採取「命題作文」的方
式,直接以「探索」為題,要求考生寫作一篇首尾俱足、結構完整的文章。
為了清楚呈現 96 指考國文非選擇題的評閱標準與作答注意事項,本文將分述各題閱卷評
分原則,並援引考生作答情況,提供未來教學與命題參考。
(
)
本題要求考生將李斯〈諫逐客書〉中「是以泰山不讓土壤」到「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
也」一段,由文言文譯為語體文,而常用來衡量翻譯文字允當與否的,有所謂「信、達、雅」
三原則翻譯文字忠實傳達原文意思,謂之「信」;翻譯文字文辭暢達,謂之「達」;翻譯文
字具有文采,謂之「雅」。上述「信、達、雅」三原則,即可作為掌握語譯題評分標準的思考
理路。
因此,評閱本題時,首重文意翻譯的正確性,其次則考量翻譯文字的流暢性,至於翻譯文
字是否具有文采,因衡量考生實際作答狀況,並未特別強調。換言之,本題主要是以「信」、
「達」為評分要項。再者,因為本題特別指出要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所以評分時也會視
標點符號之使用正確與否,斟酌給分。
本題採用「三等九級」的評分方式,視翻譯文字整體之正確性、流暢性,以 A B C
三等 ( 各等再分上中下三級,如 A 等分 A+ A A- ) ,評閱其優劣高下。要言之,若文意解
讀正確,文字通暢,標點符號使用妥適,沒有錯別字,則給 A 等;若翻譯大體達意,但有部分
詞句錯誤或文意欠正確,則給 B 等;若錯誤極多,文句不通順,則降入 C 等。雖然本題是強
調依據整體翻譯情形給分,但評閱時,也會注意考生對每句句意的掌握是否正確,審慎斟酌後
給予最確當的評分。
(
)
由於李斯〈諫逐客書〉是高中國文課堂講授過的篇章,所以考生大抵都能將本題所引段落
翻譯成語體文,唯翻譯文字暢達有別。至於影響翻譯文字流暢性的原因,往往在於考生對於部
分文句、詞語認知不清、翻譯錯誤,才會形成翻譯文句不通暢的問題。
舉例來說,「是以泰山不讓土壤」的「是以」,應該翻譯成「因為」、「因此」,才能接
續下句「故能成其大」 ( 「故」作「所以」 ) 的語意,但有不少考生誤將「是以」翻譯成「所
以」,使得前後文句邏輯扞格不入。又如「地無四方,民無異國」二句,本應翻譯成「土地不
分東西南北,人民不分本國外國」,但因為部分考生無法掌握「四方」、「異國」的意涵,於
是就會看到諸如「土地沒有方位,人民都在同一國」、「土地廣大,人民一心向國」、「沒有
其他的土地,人民沒有其他國家」等語意悖逆全段意旨的文字。
另外,就考生作答情形來看,本題所引段落末句「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應是最
多考生誤解或直接放棄翻譯的部分。本句應該翻譯成:「這正是所謂借武器給寇賊,送糧食給
盜匪啊」,但不少考生不解「藉寇兵」、「齎盜糧」之對偶關係,誤將本句譯作:「藉匪寇來
打擊偷糧食的盜賊」、「藉寇兵而使偷糧食的人強悍」、「把自己的糧食借給敵方的寇兵」等
令人匪夷所思的答案。
其他像是「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的「無敵」,不少考生誤解作「沒有敵人」,而不
知「敵」指的應是可匹敵的對手,並非敵人;「業諸侯」含糊解作「幫助諸侯」,而不能明白
其具有「成就諸侯的功業」之意;「天下之士」誤譯作「全天下的人民」,而不知「士」指的
是「賢士」等等,都是考生常見的錯誤。
總之,面對語譯題,考生除應正確理解整段文意,掌握作者要傳達的意思外,對於關鍵詞
句也要有正確的認知,如此一來,在進行語譯時,才能準確而完整的翻譯出原文意涵。
(
)
〈探索〉一題,可以記敘個人探索的經驗,可以議論探索的意義,也可以抒發個人探索某
事某物時的情緒感悟,端視考生個人對「探索」此一主題的理解與觸發而定。由於本題並無任
何引導文字,只要考生扣緊「探索」之題意,都可以隨心所欲,盡情發揮。
作文題採取「三等九級」的方式評分,若作文內容豐富,結構完整,敘述細膩,情理分
明,較具文學表現者,給 A 等。其次,若內容合題,唯欠深入;情理平實,文采不足,給 B
等。至於內容貧乏,組織鬆散,敘述凌亂,文句欠通,則給 C 等。除此之外,也會視錯別字多
寡,斟酌降級。
(
)
從新聞報導看到考生對於作文的反應,大多表示〈探索〉一題相當容易發揮,但也有不少
人覺得題目很抽象,加上沒有引導文字,所以短時間之內不知從何下筆。一般而言,考生大抵
認為〈探索〉雖然容易發揮,但是不容易寫得好,是屬於易寫難工的題目。
抽閱部分答案卷,可以發現多數考生都從「人一出生就開始探索」,或「人的一生都在探
索」的角度破題,而之後也多在泛談探索的重要性,由此就不難理解〈探索〉何以易寫難工的
原因。的確,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要從這種人人皆可發揮的題目,表現個人匠心,實屬不
易,但就抽樣結果來看,仍不乏精彩之作。例如有些考生善用譬喻,寫道:
「我將生命看作一盒用緞帶包裝精美的禮物,當我們出生就會收到這份禮盒,禮盒內是一
個一個的小盒子,裝著人生中所有的元素,有人不曾打開緞帶,只欣賞它美麗的包裝;而
我想打開寂寞與悲傷的小盒子,當有一天有人與我談起它們,我會告訴他我也曾經探索、
感受,並了解它。」
「小時候的我是台好忙好忙的小挖土機,而世界是一座未知的大礦場,不論挖到哪,處處
都是新奇!沒有任何封鎖線,只要我願意,到處都可掘取屬於自己的寶藏。問問風兒你從
哪來,問問水流你要去哪旅行,問問天空伯伯為何總是不開心,天天流著傷心的眼淚。小
時候的我探索的是自然界的總總,挖掘著大自然的無盡藏。」
另外,也有考生在篇章結構上,採取前後呼應的寫作手法,不僅更加凸顯意欲表達的主題
思想,也讓文章脈絡更加清楚、連貫。其中,有位考生還融會高中國文課堂所學,徵引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的內容,結合自身體悟,以首段、末段前後呼應的方式進行寫作:
首段:
「當年王安石舉著手中的火把,往石洞中走去,因此思索了達成目標的道理。我也曾埋首
書堆,翻閱多本書籍,只為了尋找答案,鍥而不捨。因為我們都因為某些目標驅使下,向
前方探求,尋找真理。」
末段:
「一如王安石初時走在洞中的茫然猶豫,此刻我彷若也身在迷宮中,想著該往何處邁進。
但我並不慌張,因為我知道一如王安石,一如小時候的問號,最後終將解開,而我也將不
斷地探索下去。」
此外,就探索的主題來看,不少考生以「探索自我」為論述主軸,其中,有人寫道:
「也許我最想探索的是『自己』。想擺脫一切世俗眼光真誠地追求自己最初的夢想,想以
一連串的自問自答、觀察體會去找尋最原本的自我。多希望能清楚明辨自己的好惡,而去
從事最自得其樂的事業,多渴望能找到一個明確的人生理想,大步邁向最終的目的地。但
我仍在探索,我仍試圖在黑暗中蒐羅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也有考生以「探索書本」為寫作方向,而寫出:
「如今,我最喜愛的事,莫過於帶著一本旅行介紹手札躲入伊斯坦堡的清真寺中,得到一
絲絲的靈魂解放,好似黑暗宇宙,只有一條光線透進,相較於整個黑暗世界,我得到了救
贖。透過文字,為我開啟了深邃寬廣的世界,同時釋放囚在我靈魂中那不安於室的獸。」
當然,在寫作過程中,也有不少考生列舉古今名人,例如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環遊地球
一周的麥哲倫、善於發明的愛迪生、編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等,作為論述的佐證。只要引
用得宜,不流於掉書袋式的堆垛,往往可以增加寫作的深度。
總而言之,面對相同的命題作文,想要寫出別出心裁或生動豐富的內容,除了平時要從書
本或生活中吸取知識、經驗,培養觀察力與思考力,累積可適時運用於寫作內容的題材之外,
也可以透過高中國文課本每一篇選文,學習作者修辭造句、謀篇佈局的寫作技巧,進而仿效、
應用在自己的作文之中,相信應該可以有效提昇個人的寫作能力。
96
第一處 游春琪
96 指考英文考科非選擇題分為兩部份(佔 28 分):一、英文翻譯( 8 分);二、英文作
文( 20 分)。英文翻譯評分原則,乃依語法與用字評分;英文作文則分內容( 5 分)、組織
5 分)、文法與句構( 4 分)、字彙與拼字( 4 分)、體例( 2 分)等五項評分(參閱表 1
)。
以下非選擇題各大題之參考答案以及評分標準的說明,乃依據「九十六學年度指定科目考
試人工閱卷英文考科評分標準訂定會議」彙整而成,以供各界參考。英文作文部分,提供評分
標準,請參考。至於各等級之評分樣例,可參閱選才通訊第 142 期「學測與指考英文作文評分
樣例」說明( 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42-2.htm ),該文以 93 年學測與指考英
文作文為題所作之評分樣例。
說明:1.將下列兩句中文翻譯成適當之英文,並將答案寫在「答案卷」上。
2.未按題意翻譯者,不予計分。
1.大眾運輸的快速發展已經逐漸縮短了都市和鄉村的距離。
2.有了高速鐵路,我們可以在半天內往返台灣南北兩地。
本題型在於測驗考生根據中文提示,運用適當之英文詞彙、句型與語法表情達意的能力。
第一句評量考生使用高中常用詞彙(如: development, transportation, gradually, shorten, distance
等)及基本句型(如:現在完成式)的能力。第二句是評量考生使用高中常用詞彙(如:
High-Speed Rail(way), south(ern), north(ern), journey 等)及基本句型(如:介詞片語 With ...,
飾主要子句)的能力。試題之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請見以下說明 1
1
The rapid
fast
speedy
development of mass
public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
has gradually shortened
decreased
reduced
the distance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ries.
(the) urban and (the) rural areas.
2
With the High-Speed Rail(way)
high-speed rail(way)
HSR
system
network
link
Service
, we can
are able to
travel
back and forth
to and fro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of Taiwan
northern Taiwan and southern Taiwan
the south (of Taiwan) and the north of Taiwan
in/within half a day.
a half day.
(1) 本大題總分 8 分,每小題滿分 4 分。
(2) 每個錯誤扣 0.5 分,各部份獨立,扣完為止。
(3) 相同之拼字錯誤只扣分一次。
說明:1. 依提示在「答案卷」上寫一篇英文作文。
2. 文長至少 120 個單詞。
提示:你能想像一個沒有電(electricity)的世界嗎?請寫一篇文章,第一段描述我們的世
界沒有了電以後,會是甚麼樣子,第二段說明這樣的世界是好是壞,並舉例解釋原因。
本大題總分 20 分,主要評量考生是否有能力撰寫一篇語法正確、語意通順,並且內容統
一、組織連貫的 英文 作文。
採整體式評分,分為五等級:特優( 19-20 分)、優( 15-18 分)、可( 10-14 分)、差
5-9 分)、劣( 0-4 分),閱卷委員於閱讀完考生試卷後,於腦海裡產生一個分數,再以各
分項評分標準(請見表 1 )檢閱是否符合整體印象分數。另外,字數明顯不足,扣 1 分。未分
段,扣 1 分;寫三段,不扣分。不一定要使用假設語氣,只要整篇時態一致,內容切合題意,
就不扣分。
1:英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 2
等級
項目
主題 ( ) 清楚切題,
並有具體、完整的相
關細節支持。
(5-4 )
主題不夠清楚或突
顯,部分相關敘述發
展不全。
(3 )
主題不明,大部分相
關敘述發展不全或與
主題無關。
(2-1 )
文不對題或沒寫(凡文
不對題或沒寫者,其他
各項均以零分計算)。
(0 )
重點分明,有開頭、
發展、結尾,前後連
貫,轉承語使用得
當。
(5-4 )
重點安排不妥,前後
發展比例與轉承語使
用欠妥。
(3 )
重點不明、前後不連
貫。
(2-1 )
全文毫無組織或未按提
示寫作。
(0 )
全文幾無文法錯誤,
文句結構富變化。
(4 )
文法錯誤少,且未影
響文意之表達。
(3 )
文法錯誤多,且明顯
影響文意之表達。
(2-1 )
全文文法錯誤嚴重,導
致文意不明。
(0 )
用字精確、得宜,且
幾無拼字錯誤。
(4 )
字詞單調、重複,用
字偶有不當,少許拼
字錯誤,但不影響文
意之表達。
(3 )
用字、拼字錯誤多,
明顯影響文意之表
達。
(2-1 )
只寫出或抄襲與題意有
關的零碎字詞。
(0 )
格式、標點、大小寫幾無錯誤。
(2 )
格式、標點、大小寫
等有錯誤,但不影響
文意之表達。
(1 )
違背基本的寫作體例或
格式,標點、大小寫等
錯誤甚多。
(0 )
1.{(左大括弧)表示皆為可使用的字詞;( )(括弧)表示該字詞可省略。
2. 96 指考英文科閱卷籌備會議資料,改編自張武昌等(民 93 )「英文寫作能力測驗規劃研究(VI)」
研究報告。台北:大考中心。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