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康和同學在討論實驗設計時,分別提出了各自設計的實
驗組和對照組,請問誰提出來的不適合? (A)萱萱:有光和無
光 (B)曉華:溫度和溼度 (C)小康:15℃和 30℃ (D)阿勝:有
空氣和無空氣。
2. ( )想攪拌溶液使液體混合均勻時,應使用何種器材? (A)
溫度計 (B)刮勺 (C)滴管 (D)玻璃棒。
3. ( )關於量筒的功能與操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用
量筒裝取液體測量質量 (B)不可在量筒中配製溶液 (C)讀取
刻度時,以俯視觀看液面所對應的刻度 (D)可用量筒進行加熱,
減少溶液頻繁換容器的步驟。
4. ( )下列何者不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有利條件? (A)適宜的大
氣 (B)充足的陽光 (C)大量的金屬礦藏 (D)存在液態水。
5. ( )細胞學說指出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為何? (A)組織 (B)細
胞 (C)器官 (D)個體。
6. ( )植物細胞會將多餘的養分、廢物、水分儲存於何種構造中?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粒線體 (D)液泡。
7. ( )香菇無法自製養分,而是靠分解腐木維生,可見其細胞內
缺乏下列何種構造,故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A)細胞膜 (B)粒
線體 (C)葉綠體 (D)細胞核。
8. ( )水分因濃度差異而擴散通過膜的現象,特稱為什麼作用?
(A)光合作用 (B)滲透作用 (C)擴散作用 (D)重力作用。
9. ( )1 公克的巧克力比 1公克的吐司有較多的「卡路里」,這
代表什麼? (A)能提供較多的能量 (B)能提供較多的養分
(C)能提供較多的醣類 (D)能提供較多的蛋白質。
10. ( )下列何者內含的酵素最適合在酸性環境中反應? (A)唾
液 (B)糞便 (C)胃液 (D)腸液。
11. ( )光合作用中,何者是由根部吸收來的反應物? (A)水 (B)
氧氣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12. ( )安安家的原木地板上有顏色深淺不同
的條紋,如附圖所示,則圖中甲和乙各屬於
植物體的哪一構造? (A)甲為木質部、乙為
韌皮部 (B)甲為韌皮部、乙為木質部 (C)甲
乙皆為木質部 (D)甲乙皆為韌皮部。
13. ( )葉脈內木質部在維管束的哪個位置? (A)上方 (B)下方
(C)內側 (D)外側。
14. ( )在葉子裡,葉脈主要負責的工作為何? (A)防止水分散
失 (B)運輸水分和養分 (C)保護 (D)行光合作用。
15. ( )主管感覺、運動、語言、思考的部位為何? (A)大腦 (B)
小腦 (C)腦幹 (D)脊髓。
16. ( )在人類面對外來刺激的協調反應中,哪一個器官系統負責
緩慢而持久的作用? (A)神經系統 (B)內分泌系統 (C)循環
系統 (D)免疫系統。
17. ( )人體內分泌系統的主腺,指的是下列何者? (A)甲狀腺
(B)腦垂腺 (C)腎上腺 (D)性腺。
18. ( )動物學習能力的強弱與下列何者的發達程度有關? (A)
內分泌系統 (B)神經系統 (C)生殖系統 (D)循環系統。
19. ( )將已萌芽的綠豆放在黑暗的紙箱中,在紙箱的右邊挖一個
小洞,給予光線照射。經過一段時間後,綠豆的莖會向哪一個
方向生長?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20. ( )人體內過多的水分主要藉由下列哪一個器官系統排出體
外? (A)消化系統 (B)循環系統 (C)呼吸系統 (D)泌尿系統。
21. ( )下列動物中,哪一類不是外溫動物? (A)魚類 (B)爬蟲
類 (C)鳥類 (D)兩生類。
22. ( )冬天天氣冷時,人體不會出現下列何種情形? (A)食慾
增加 (B)肌肉顫抖 (C)臉色紅潤 (D)皮膚表面微血管血液量
減少。
23. ( )人體水分恆定的控制中樞是在下列何處? (A)腎臟 (B)
腦部 (C)肺 (D)皮膚。
24. ( )下列有關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可提供人體所需能量 (B)每天攝取的量需很多,才能維持正
常生理作用 (C)鈣和人體的造血功能有關 (D)缺乏維生素 A
會得夜盲症。
25. ( )下列何者屬於人體的專一性防禦作用? (A)消化液的殺
菌作用 (B)皮膚的阻隔作用 (C)發炎反應 (D)白血球產生抗
體。
26. ( )關於科學方法中的「觀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觀
察指的是只用眼睛看 (B)使用嗅覺和聽覺不屬於觀察 (C)用
尺量得物體長度屬於觀察 (D)只有用儀器測量的結果才是觀
察。
27. ( )附圖為人體的某種細胞,關於此細胞的敘述,下列何者錯
誤? (A)甲內含遺傳物質,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B)乙部分內含
粒線體,可產生能量 (C)丙的部位是纖毛,可擺動使細胞運動
(D)此細胞負責傳遞訊息,協調全身的反應。
28. ( )下列為構成高等動物個體的各種組成層次,試問由簡單到
複雜的排列順序為何?甲.細胞;乙.器官;丙.器官系統;丁.組
織。 (A)甲丁丙乙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丁乙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