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質子和中子能組成穩定的原子核結構,下列哪些選項是其主要原因?(應選 3項)
(A)質子和質子間的電磁力 (B)質子和中子間的電磁力 (C)質子和質子間的強作用力
(D)質子和中子間的強作用力 (E)中子和中子間的強作用力 (F)中子和中子間的弱作用力
【答 案】(C)(D)(E) 【概念中心】強作用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一) 4-4 強作用與弱作用
【試題解析】由於質子與質子間、中子與中子間、質子與中子間均有強作用力,故可組成穩定的
原子核結構。
34
.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於 2012 年7 月宣布探測到極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但有待確認
。希格斯玻色子是「標準模型」可預測出的一種基本粒子,是一種不帶電荷且不穩定的粒子
。根據希格斯假說,希格斯場遍佈於宇宙,有些基本粒子因為與希格斯場交互作用而獲得質
量,希格斯場就像是一池膠水,會黏著於某些基本粒子,使粒子具有質量。假若進一步的實
驗確認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則可以支持「標準模型」的理論,也可給予希格斯假說極大
的肯定,特別是對於解釋為什麼有些基本粒子具有質量。根據上文,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 2項)
(A)希格斯玻色子是已被確認的最新一種基本粒子
(B)希格斯玻色子是相對論中預測必然存在的一種基本粒子
(C)若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則可用來解釋有些基本粒子何以具有質量
(D)若希格斯玻色子經實驗證實存在,則可支持「標準模型」的理論
(E)標準模型所預測的希格斯玻色子具有質量,帶有電量
【答 案】(C)(D) 【概念中心】基本粒子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一) 2-2 原子與原子核的組成
【試題解析】希格斯玻色子是「標準模型」預測出一種不帶電荷且不穩定的基本粒子。目前仍未
被證實它的存在性,但如果希格斯玻色子存在,則可用來解釋有些基本粒子何以具
有質量、且可支持「標準模型」的理論。
35
. 臺灣全島地形複雜,雖然雨量豐沛但是分布相當不均勻。颱風
帶來的降雨是臺灣重要的水資源,但是颱風也常帶來洪水災害。
2010 年10 月21 日梅姬颱風侵臺之際,正值東北季風盛行,當
天宜蘭各地出現強降雨現象,部分地區更因地勢低窪,且 24 小
時內累積雨量達 432 毫米,已達超大豪雨標準,致使水淹路面,
人車受阻。試參考梅姬颱風路徑(右圖),選出正確敘述。
(應選 2項)
(A)因為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致使宜蘭地區降下超大
豪雨
(B)因為颱風引發強烈西南氣流,致使宜蘭地區降下超大豪雨
(C)因為宜蘭地區位於迎風面,降雨量大
(D)因為宜蘭位於颱風外圍環流下降處,降雨量暴增
(E)此報導有誤,宜蘭一天的累積雨量不可能超過 400 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