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學年度學測考後試務報導

pdf
2.96 MB
51 頁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測考後試務報導
| 友善列印 | 回選才首頁 |
234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
試務報導
103大學術科考
218日寄成績單
103學科能力測驗成
詢服務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教師篇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試考生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
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大考中心點字試卷
製作流程
103學年度身心障礙
學生升學之路報
()
103科技校院日間部
四年制申請入學報
名重要事項
-二月份中心活動
焦點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試務報導
【第二處】
213日寄發考生成績通知單及公布相關統計資料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已於103213日寄發考生成績通知單,個別報名者以限時專送
郵件寄至考生之通訊地址;集體報名者,以快捷郵件寄交報名單位轉發考生,並以電子
郵件傳送各集體報名單位經加密之考生成績資料檔。
各考生亦可自213日上午9時起,憑准考證號碼及身分證碼(或居留證號),至本中心網
(http://www.ceec.edu.tw) 或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詢成績。本次考試設有手機簡訊
通知服務,無論是採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之考生,凡於報名時填寫行動電話號碼者,本
中心將於考生成績通知單之寄發當日,主動發送簡訊成績通知。考生若遲至217日仍未
收到成績通知單時,集體報名考生請洽代辦報名單位;個別報名考生,請以語音電
(02)23643677詢。申請補發成績通單期限至218日下午5時截止。
本中心網站並同時公布各科級分與總級分之人數百分比累計表,及各科與總級分之「頂
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五項成績標準。考生參加大學甄選入
學招生(含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者,該招生各大學校系所訂定之學測成績標準及其相關規
定,請逕洽大學甄選委員會(國立中正大學承辦),連絡電話:(05)2721799,網
址:http://www.caac.ccu.edu.tw
214日至218日受理網路申請複成績
考生如對成績有疑義,可自214日上午9時起至218日下午5時止,使用成績通知單上
之「考生申請複成績密碼」,至本中心網站之複申請網頁(http://www.ceec.edu.tw)
辦理申請複成績。申請費用,以科計,每科50元。網路以外之其他申請方式,概不受
理。
鑒於往年經驗,並避免不必要之焦急與等待,特籲請考生於收到成績通知單後,先依本
中心所公布之「選擇題答案」核對成績通知單上之「答案卡答題狀況」,以及核算成績
通知單上之「非選擇題答案卷得分」後,再決定要不要申請複(※有關非選擇題評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測考後試務報導
標準,可參考本中心網站103.01.23訊息公告-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英文考科非
選擇題閱卷評分原則說明)
考生申請複時,可選擇複全部的題號或部分題號,並請特別留意:一經登錄完成確
認後,申請複之科目與題號即不得再更改;網頁登錄後並須於申請期限內完成繳費,
才算完成申請手續;申請截止後,不得以任何理由申請退件。複繳款帳號之設定方
式,與報名時相同,請詳見學測簡章第5頁;繳費收據請妥慎留存,以保障權益。
果通知書將於221日寄發,同時提供網路及電話語音
缺考率為近年最低
本次考試各節之缺考人數,分別為國文1,578人、數學1,661人、社會1,686人、英
1,903人、自然1,958人,計算其缺考率以第一天第一節國文科最低為1.07%,第二天最
後一節自然科最高為1.33%,均為近年來最低,詳細缺考統計請參閱【表1】。
【表1 101-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各科缺考人數統計表
學年度
應到
人數
118日(星期六) 119日(星期日)
國文 數學 社會 英文 自然
缺考
人數 缺考率 缺考
人數 缺考率 缺考
人數 缺考率 缺考
人數 缺考率 缺考
人數 缺考率
103 147,478 1,578 1.07% 1,661 1.13% 1,686 1.14% 1,903 1.29% 1,958 1.33%
102 150,030 1,970 1.31% 2,045 1.36% 2,095 1.39% 2,280 1.51% 2,387 1.59%
101 154,560 1,760 1.14% 1,920 1.24% 1,960 1.27% 2,220 1.44% 2,266 1.47%
210日考試委員會審議試場違規及申訴案件
此次考試經考區提報之試場違規案件共計396件,較102學年度392件略增,其中違規件數
較多之類型,包括:違反第8條第3(攜帶入場之手錶、行動電話等物品發出聲響)
171件,約占43.18%;違反第8條第2(攜帶行動電話、書籍、紙張等違禁品)70件,約
17.68%;違反第19(考試結束鈴聲響畢仍繼續作答)55件,約占13.89%;違反第6(
帶准考證入場應試)47件,約占11.87%。前述考區提報之試場違規案件,已併同本中心資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測考後試務報導
訊組提報之答案卡作答違規案件5件、閱卷組提報之答案卷作答違規案件57件及考生申
訴案件24案,提請考試委員會(由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大學招生各委員會、高中校長及學
者專家等各界代表組成)審議。審議結果如對考生成績有所增減時,將載記於各相關考生
之成績通知單的備註欄中。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如欲轉載請註明索引出處**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大學術科考試2月18日寄成績單
| 友善列印 | 回選才首頁 |
234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
試務報導
103大學術科考
218日寄成績單
103學科能力測驗成
詢服務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教師篇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試考生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
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大考中心點字試卷
製作流程
103學年度身心障礙
學生升學之路報
()
103科技校院日間部
四年制申請入學報
名重要事項
-二月份中心活動
焦點
103大學術科考試218日寄成績單
【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試務行政組】
218日寄發成績通知單及公布相關統計資料
103大學術科考試於103210日音樂組結束考試時程後,已全部完成本學年度的大學
術科測驗。考生的成績通知單訂於103218日寄發,個別報名者逕寄至考生之通訊
地址;集體報名者,寄交報名單位轉發考生,並以電子郵件傳送各集體報名單位加密
之考生成績資料檔。若考生遲至221日仍未收到成績通知單,集體報名者,請洽代辦
報名單位;個別報名者,請洽本會,電話(02)2366-1416608詢期限
103224日,逾期不再補發成績單。各考生亦可自218日上午9時起,於術科考
試委員會聯合會網站 http://www.cape.edu.tw 或電話語音(02)2364-3677詢成績。另無
論是採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之考生,凡於報名時填寫行動電話號碼者,本會將於考生
成績通知單寄發當日,主動發送簡訊成績通知。
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並於218日同時公布各術科組成績人數百分比累計表,及各項
目之「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等五種成績標準,考生亦
可於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網站 http://www.cape.edu.tw 詢。
219~22日申請成績複,以郵戳為憑,逾期不受理
考生申請複成績,需填寫術科考試簡章第31頁之「複成績申請表」,並於219
222日以書面傳真(02-3365-2361)辦理成績複,其他申請方式概不受理,
227日起寄發複結果通知書,複結果可至本會網站 http://www.cape.edu.tw
詢。申請複費用,每生計65元,限以郵政劃撥方式繳費;劃撥帳號:19501540
戶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招生委員會。詳細複辦法請詳閱術科考試簡章第32
「複成績辦法」。〈因222日適逢周六,未及繳費者得順延至224日,並於當日
將繳費收據傳真至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如欲轉載請註明索引出處**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詢服務
| 友善列印 | 回選才首頁 |
234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
試務報導
103大學術科考
218日寄成績單
103學科能力測驗成
詢服務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教師篇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試考生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
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大考中心點字試卷
製作流程
103學年度身心障礙
學生升學之路報
()
103科技校院日間部
四年制申請入學報
名重要事項
-二月份中心活動
焦點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詢服務
【第二處】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考試成績通知單於103213日寄發,個別報名考生成績通知單
以限時專送郵件寄至考生之通訊地址;集體報名考生成績通知單以快捷郵件寄交報名單
位轉發考生。考生自213日上午9時起,憑准考證號碼及身分證碼(或居留證號),至本中
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 或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詢成績。本中心同時亦會提
供傳送考生成績簡訊服務,使考生能於第一時間得知測驗成績!
網路
使使用電腦網路詢時,請準備好考生的「准考證號」與「身分證號」或「居留證
號」,到指定的網址輸入上列兩項資料,即可到各科成績。
電話
電話語音詢代表號為(02)2364-367722線自動跳號,撥打電話語音詢時,請依語音
提示,於電話數字鍵選按准考證號、身分證號後9(或居留證號後4)阿拉伯數字,即
詢各科成績。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詢服務
網路與電話語音詢服務說明
詢方式 注意事項
請配合【准考證末碼】分流
1. 網路詢請務必依『准考證末碼』直
接進入指定的網址詢。
2. 電話語音開放的線路有限,請保留給
沒有電腦資源的考生使用。
3. 請避開尖峰時段(當日上午9
12)詢。
末碼 詢網址
1, 2, 3 http://score123.ceec.edu.tw/
4, 5, 6 http://score456.ceec.edu.tw/
7, 8, 9, 0 http://score7890.ceec.edu.tw/
語音詢請撥打:(02) 2364-3677
本年度成績通知單寄發當天本中心會依考生填報之行動電話發送手機簡訊通知考生學測
成績,考生可不必急於尖峰時段上網詢成績。此外,本中心將於成績通知單寄發當天
一早以電子郵件傳送加密之考生成績資料檔至各集體報名單位,參加集體報名的考生,
亦可向代辦報名單位詢。
此外,為減輕網路負載,本中心首頁於開放詢當日均以簡易版出現(如下圖),以方便使
用者快速瀏覽,待網路流量趨緩便會恢復為原來的首頁。簡易版的首頁僅提供各科成績
人數百分比累計表及各科之「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五項
成績標準,以及准考證號詢等服務。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成績以考生成績通知單為準,若考生遲至103217日仍未收到
成績通知單,請用語音電話:02-2364-3677詢寄發情形,詢期限到103218日為
止。成績複申請時間自103214日上午9時起至218日下午5時止;申請時請使用考
生成績通知單上之「考生申請複成績密碼」至本中心網站以網路申請。其他詳細說明
請參閱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簡章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如欲轉載請註明索引出處**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 友善列印 | 回選才首頁 |
234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
試務報導
103大學術科考
218日寄成績單
103學科能力測驗成
詢服務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教師篇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試考生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
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大考中心點字試卷
製作流程
103學年度身心障礙
學生升學之路報
()
103科技校院日間部
四年制申請入學報
名重要事項
-二月份中心活動
焦點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作者群
國文科 北一女中 謝智芬老師 物理科 基隆女中 張仁壽老師
歷史科 板橋高中 許家銘老師 化學科 北一女中 張永佶老師
地理科 政大附中 洪佩鈺老師 生物科 八斗高中 楊惠雯老師
公民與社會 文山高中 聶松齡老師 地球科學 彰化女中 唐國詩老師
謝智芬
多年之前,本人曾服務於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考試業務處,相較於已積極進行試題研發
與測試的研究發展處,彼時考試業務處僅只是一個籌備單位,尚未真正開始承辦大考
業務,時移事往,如今我以協助檢視試題的高中教師身分入闈,第一次接近考試業務
運作的現場。
入闈之前,對闈內的一切充滿了想像。一去十三天,究竟要如何準備行囊?今冬寒流
不斷來襲,拉著一箱禦寒衣物報到,經過唱名,步下階梯,原來地底之下別有洞天,
終南古墓的單人寒冰床上有溫暖的棉被。
從臥室到工作室,從工作室到餐廳,總計兩分鐘不到的距離,是我十三天來最熟悉的
路徑。闈場規則「只進不出」,除了用餐時看一下電視新聞,這一段期間,闈內完全
隔絕與外界的聯絡,沒有google大神的協助,參考室書籍的利用率相對提高不少。協
助檢視試題的工作從入闈第一天即開始,先來個兩小時模擬考試,核對答案後便逐題
審閱題目設計,由於身上背負著「大家來找」的神聖使命,前兩天忙碌地核對引
文、校正錯漏、潤飾字句、刪去爭議、計算文白比例、檢索各類考古題庫以避免試題
雷同等,節奏緊湊。
其實試題早已經命題小組長時間推敲與修改,具有一定的穩定度,我在闈內,只是帶
入高中現場的教學經驗,協助命題小組,讓題目設計盡量周延。在試題意見僅能以書
面溝通且時間有限的壓力下,研究員和我無不用盡全力吹毛求疵,假設各種可能的質
疑,自設問答,而後字斟句酌兢兢業業,無非是希望與命題小組達成完美的溝通。
當書面溝通結束,試題便進入打排與校對程序。若不到闈中,大概永遠不能理解為了
一份試卷的完美,所有人付出了多少心力。闈長亦要為版式、墨色濃淡與文字、圖表
的清晰度把關,以期呈現最佳的效果。為了讓錯誤率趨近於零,在試卷定稿上機列印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前,五校多修,儼然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除了實作校,還有朗誦校,在正式上機前
甚至還有團體輪誦校,一人讀稿三人看稿,只能以「念茲在茲、不厭其煩」八字來形
容,為了一份試題如此小心翼翼戒慎恐懼,實為畢生首見,令人心生敬佩。然而越接
近定稿,心理壓力越大,每天問自己:真的都沒有問題了嗎?深怕把關不嚴造成疏失
引來批評,一夜多次醒來。
這就是入闈。闈內所有工作人員排除萬難,犧牲近兩個禮拜的家庭生活,齊心協力為
試題努力,為十四餘萬名考生盡心。印刷的機器一經動,從早到晚除用餐、睡覺時
間外,轟隆隆運轉聲不絕於耳,機器故障立刻檢修,被紙張劃傷手指就貼膠布,關節
疼痛就貼撒隆巴斯,為了所有試題共須列印七十餘萬份,只能繼續再繼續,眼看試題
裝箱陸續堆滿房間、走道,此時語音試題的錄製與校對也開始了,一再確認、重錄的
程序相當繁瑣,但沒有人抱怨,活著,就是全心為試題。
初次入闈有許多的陌生,但經驗豐富的研究員一旁協助,並肩作戰的感覺讓人安心許
多。試題特色、試題解析、入闈心得,八台電腦、八位老師,時而專注地打字,在一
片闃靜無聲中只聽得鍵盤敲打聲此起彼落;時而打開話匣子,笑語穿梭鬧熱滾滾,彷
彿深交已多年。三餐菜色多有變化,零食補充源源不絕,隨時提供的香醇咖啡,舒緩
了不少焦慮與壓力。晨喚,軍樂聲響起,朦朧中彷彿回到排隊準備升旗的學生時代。
入闈,真的可以只帶換洗衣物就好。
民國一百零三年,入闈十三天,食宿無虞,生命裡只有一件事。我會記得闈內的空
氣,緊張而慎重、溫馨而有趣、單純而美好。
許家銘
今日世界,處處充滿「科技」智慧,緊張、壓力、忙碌……已是人人習以為常的生活
步調,一直以來,以為我早已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讀書、上課、下課、回
家、睡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曾有人問我說,你的生活會不會太無趣了?
我從來不以為意,直到我來到這個神秘的基地闈場,赫然發現,原來生活還可以這
麼地「規律」!
進入這個地方,讓我想起陶淵明的一段話,「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
……」如果不把這裡當作地下的話,我想和一般室內並無不同。一進來,馬上就來
到我的專屬位置,看著身邊同伴們,一股壓迫感頓時湧上心頭,每個人雖然眼前面對
冷冰冰的螢幕,身旁堆著沉甸甸的書籍,內心卻是充滿火辣辣的鬥志。我只得收拾焦
躁不安、自我懷疑,起而奮發振作,全力展開我的協助檢視試題之旅,期許在使盡我
的棉薄之力下,讓今年的考題更趨完美。
不停的閱資料,斟酌字句,與研究員討論,重複溝通,多方面切入試題,成為每一
個人日常生活的縮影,大家都想把試題修得盡善盡美,儘管意見不見得被採納,大家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還是努力的不斷蒐集資料、強化自己觀點,再次溝通,繼續修改。恐懼經常籠罩我的
內心,深怕暗藏在某個角落的瑕疵會損壞了此份試卷的完美,只能在期限之前,以這
份堅持,努力到最後。
雖然我常人來瘋,但我更愛獨處,若可以的話,我常想像我獨自一人在深山隱居,過
著枕流漱石的生活。從來沒有想過,在此地第一個夜晚,竟然夢見了我的學生,那令
人又愛又恨的一群人……接著,家人們也一一登場了,那些平日絮絮叨叨,令人偶爾
感動,有時厭煩的「我親愛的家人」,就在期滿一個星期的日子,這種思念日漸濃
烈,出闈之後,我想放下衿持,大聲向他們說一聲:「我好愛你們喔!」所幸這裡有
一群來自各地的溫馨夥伴,三不五時出現的日常關懷、名言佳句、笑料趣聞,放鬆在
此的每一根緊繃的神經。感謝身旁的夥伴,有你們真好!
今年的試題照例是在一大群人的用心之下產生。闈內有許多工作人員張羅飲食、處理
雜務,讓我們不受瑣碎庶務干擾;研究員能與我密切討論,接受我幾近龜毛的修修改
改;教授們充滿雅量地接受我們的建議;當然還有學校同仁們幫忙支援處理課務、家
人的體諒與支持……太多人需要感謝了,在此獻上我最深忱的謝意。這兩週的體驗一
定會是我生命裡特別記憶,得一輩子珍藏。大步邁出闈場之際,我想這段闈場故事
會不斷傳唱下去。
洪佩鈺
對於入闈這件事,一直到被關進來之前,都不太曉得自己確切要做什麼?還記得每次
大考結束,同事們總會對題目仔細「討論」一番,下次大考結束又重新一個討論的輪
迴,現在自己要來協助檢視試題,真能有不被議論的試題嗎?懷著這樣忐忑不安的
心,一方面搜集坊間試題,一方面又要對校內事務如課務等預先作業,還不能大聲嚷
嚷,就這樣慌亂到入闈前。
入闈作業一開始,就感受到和時間賽跑的壓力,預寫試題意見、和研究員討論試題、
和試考生討論試題,統整出意見和出題教授溝通,之後就是無止盡的校對,一校、二
校、三校、四校,連作夢都夢到自己在校稿,務必將每個文字及圖表做最精準的運
用,連製版墨色的濃淡都力求統一。直到上機印刷之時,心中的大石頭都還不能放
下,總會擔心還有錯誤沒有被校對出來。從協助檢視試題、討論、定稿一直到印刷完
成,都得在短短的天數內完成,而這份試題將檢驗大多數莘莘學子的學習成效。
參與這次的入闈,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個人都盡其所能,就是要讓學測能順利進行。
這段時間為了協助檢視試題,所瀏覽的試題大概是這輩子最多的一次,且逐題檢視試
題時,會不時進入自我懷疑的情形……這題真的沒問題嗎?這題和之前看過的某題好
像?這題會不會太簡單(或太難)?這題有沒有符合課綱?這題有沒有偏本?感謝教
授出題的用心及有雅量的面對所提供的意見;感謝學校的同事分擔了我入闈時該上的
課務,讓我無後顧之憂;感謝家人就讓我默默消失一段時間而沒有多問。一起入闈的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老師們幽默風趣的談吐,為不見天日的入闈生活注入一股活力!
嚴謹的態度,從一而終的堅持,這是入闈後最常感受的氛圍。雖然在各方堅持下檢視
試題過程不可能盡如人意,一遍遍的核或有疏漏,身為一個老師,還是要為這群常
年為學測付出的教授群及闈場負責人員喝采,你們辛苦了!
聶松齡
當我收到剛從印刷機上印好的103學年度學測社會科題本時,今年的闈內工作大概已完
成三分之二。面對著電腦銀幕,思量著該寫什麼樣的心得感想?就寫感謝吧!
感謝我的老婆,入闈意味著兩個禮拜的分離和不聞不問,尋常夫妻如果發生這等狀況
還安然無事,那一定是婚姻出了問題。我的安然無事,是她寬宏大量的成全,當然等
出闈後還得用心回報。
感謝自己服務學校的校長、同事和學生,入闈固然任務艱鉅,但是工作單純,留在學
校的才是繁雜,課務排代、導師排代、期末考卷讀卡計分等事務,學校一切都承擔下
來,我衷心感謝!
感謝大考中心對我的賞識與信任,尤其是一同入闈的中心各科研究員,以及其他的工
作人員、工讀生。入闈之初,你們的恭維一度讓我飄飄然,忘了謙虛的美德,但隨著
闈務的開展,你們對我真正專業的修正與指導,讓我了解到一場完美的考試,不是個
人天縱英明的能力,而是靠經驗與團隊合作的累積。
當然,還是要感謝天,入闈13天,不能上網、打電話、滑手機,看似現代人苦悶的牢
籠,但其實是讓我在現代網路科技宰制下,有了一點點喘息的機會。闈場內生活作息
比闈場外正常多了,所有的溝通都是人對人,當著面,臉上的喜怒哀樂,和緩急迫,
都是親眼所見。這才驚覺自己在外面的生活反而才是一種人性的扭曲,入闈才是關起
來過正常人的生活。
張仁壽
從去年11月中知道要入闈那一刻起,一直忙著12年國教總綱研修會議,從北到南辦理
「課綱微調教師專業增能研習」,年底更遠赴深圳參加「兩岸四地中學物理教學研討
會」。16日下午5點,上完最後一節課,才匆匆與學生、家人道別,趕往入闈前的居
住場所。躺在床上,掛念著導師班的學生們、摯愛的家人、面對入闈協助檢視試題的
挑戰,幾十天來內心的壓力頓時化成淚水,一夜無眠到天明。
翌日,踏入闈場,稍作休息,就開始檢視試題的作業。從試考、討論問題、斟酌字
句、到詢試題是否超綱偏本、詢坊間模擬試題、參考書內容是否有雷同試題,反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反覆覆的確認,這是定稿前最重要的工作。不斷的蒐集資料、加強自己的論點,以便
與命題教授溝通,雖然提出的意見,不一定全被採納,但是在尊重彼此專業的態度
下,追求最適切的說法,讓學生有一份清楚明確無誤的試題,是大家共同的心願。
再來是考卷印製前,每科試題在「五校」的過程中,無論版面、字句、圖形,都經過
層層把關、檢驗才能付印。每一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盡心盡力,不容許有一絲疏漏。
隨著每一科定稿試卷上機印製、裝箱,入闈協助檢視試題也進入到後續作業,評論本
次試題特色、撰寫入闈心得以及試題解析。
學測試題是一群工作團隊共同努力下的結晶。在闈內,感謝工作人員負責飲食起居、
處理雜務,讓試考生、入闈教師與學科研究員能無後顧之憂的檢視試題、提供修題
意見。也感謝闈外任教學校同仁們幫忙支援處理課務,更感謝家人對近兩週失聯的體
諒與包容。最後,感謝大考中心給予機會入闈協助檢視試題,讓我三十餘載的教學生
涯能有機會再學習再成長。
張永佶
第一幕 緣起
大約在冬季?在家裡?在開車?一切的記憶都隨著任務的完成而逐漸淡忘。不知在哪
個時間點,接到了一通一點都不神祕的電話:「喂,是張老師嗎?這裡是大考中
……」,就這樣考慮了2天,得到了老婆和校方的首肯,決定家棄子到大考中心入
闈兩週,進行一件不是每位老師都願意入闈協助檢視試題的神聖工作,真的是既期待
又怕受傷害。教學二十多年的我,應該為今年近15萬赴考學測的莘莘學子盡點心力,
卻又擔心這一生的……,唉!平時不也常對每年的試題說三道四的嗎?怎麼到了節骨
眼,自己也緊張了起來。入闈期間正逢老婆生日,孩子的接送與生活起居,都得老婆
一肩扛起,天哪! 這犧牲可不小! 又心繫著手心上的4個班的小綠綠們,無法陪伴她
們作期末考衝刺、專題研究、國際科展的準備工作……,著實有一夜白髮之慨。算
了!別想那麼多了,立刻揹起行囊帶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出發吧!
第二幕 甘苦
第一天一大早,來自各地的各科老師齊聚大考中心,伴隨著媒體的閃光燈與一一唱名
進入闈場,開始十多天不見天日的日子! 當下大夥就在辦公室裡埋首試作試題,不一
會兒工夫便完成試考的工作。試考對身經百戰的老師們並不困難,在了解試考生的想
法與問題之後,立即展開入闈最重要的工作,每位老師面前都有一台電腦,身旁書櫃
及書庫裡滿滿各科的課本與參考書籍,心中莫名的謹慎,一心想著社會組與自然組學
生的託付。這可是攸關他們一生的重大考試,題題斟酌字字切磋,不停的資料,與
研究員不斷溝通討論、多方思考切入試題。加上闈長與顧問的指導,修題再修題、試
考再試考,期盼試題能修得完善,儘管意見不見得都被採納,但大家仍是盡力地不斷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蒐集資料,加強自己的論點再溝通,並看上數百份近年各地的模擬試題,排除相近的
試題,發揮極致的心力審閱試題,這份堅持與用心令人動容。
第三幕 印卷
幾天後,進來另一批印製考卷的夥伴。從此闈場裡從早到晚機器不停的運作,轟隆聲
日復一日。試卷在定稿上機前,不管是字句、圖形、版面,全體總動員,歷經五校多
修,經過多人層層把關及檢驗。這份試題,大家真的都盡力了,若還有瑕疵與盲點,
請先進們見諒。隨著一科科的上機、印製、裝箱,忐忑的心終於放下,隨後進行試題
解析、入闈心得及試題特色評析的撰寫。
第四幕 謝誌
今年的試題在大家的努力下順利產生,感謝闈內一些工作人員負責張羅生活所需,讓
我們無後顧之憂;感謝闈長、顧問及研究員接受我密集的建議等疲勞轟炸;教授們接
受我意見的雅量;特別感謝校方與學校同仁們大力協助處理課務,還有家人的支持,
太多太多的感謝,一言難盡!只能以感恩的心情,謝謝我有這兩週的學習體驗。檢視
試題或許不能完全如己所願,但我相信每年的入闈老師無不戰戰兢兢,為這大考與千
千萬萬學子奉獻心力,請大家給我們掌聲,謝謝!
楊惠雯
時序漸入尾聲,開始懷念起每日從悠揚的音樂聲中轉醒,依依不捨和溫暖被窩道
別,研究試題的充實生活。在享用完豐盛的餐點,不需要趕車去上班,信步走進工作
室,來自南北各地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每位都是學富五車,言談之間不時出現令人
莞爾的經典名言,如此悠閒的日子,相對幾天前緊張忙碌,截然不同。
分秒必爭:試考 X 討論 X 修題
手中拿著剛印好熱騰騰的試卷,迫不及待地開始模擬考試,記錄作答時間。接著請試
考生提供寶貴建議,共同討論。協助檢視試題的前幾天,看到各科老師埋首試卷,密
切地與研究員討論,字字斟酌,盡可能找出試卷上的疑義,把握和教授溝通的機會,
如何讓試題更加臻至完美。眼看時間一分一秒地消逝,心中更加充滿著不安和忐忑。
馬不停蹄:校對 X 朗誦 X 實作
在完全心無旁心騖的環境,及按時交卷的壓力下,接著緊鑼密鼓進入校對程序。將試
題反覆重作、朗誦校對、實作和看樣後,當開始印刷的那一那,一切終於塵埃落
定。看著這些集合眾人心血結晶試題的裝箱,把寛闊的討論區,堆放到只容一人通過
的窄道,上面張貼著它們即將遠行的目的地。
協助檢視試題:感謝 X 闈內 X 體驗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在闈內13天的日子裡,感謝經驗豐富的研究員,一同協助檢視、討論和提出修改意
見;感謝教授們充滿雅量地接受我們的建議;感謝日理萬機的執幹,讓我們有不餘饋
乏的零食補給;也感謝學校同仁的幫忙課務處理,讓我能無後顧之憂;最後謝謝大家
所有幫忙與協助,讓我有如此難得可貴的體驗。
唐國詩
去年約10月多接到學科中心詢問,關於入闈協助檢視學測試題的意願,當下念頭是:
學校事務都忙不完了,怎麼可能參與!但一轉念,每年學測後我們總是對於試題內容
多有意見(包括對試題後續問卷也算是認真的答覆,不知道這是否就是被徵詢意願的
原因?),也會對將邁入考試的學生提醒可能的趨勢等,心想總是扮演著很有意見的
角色,是否這是個去了解試題完成過程種種的機會,自己才不會總是只流於批評、而
沒什麼建設性的作為。
此外,由於地科老師的人數少(每個學校多僅有一位地科教師),所以才會有學校方
面事務忙不完之嘆,對於願意到校外額外付出的老師,心中都有著額外的感謝及佩服,
特別是學科中心內協助辦理研習活動的老師們!所以,若有機會付出,似乎也是應該
的。有了正面參與的想法後,相關的決定條件也都不是小事:學校的同意和課務的協助
安排,還好入闈一事能及早確認,讓自己有時間安排整個學期的課務;此外是家人對自
己一長段時間缺席的諒解,以上種種確認後,就這麼參與了入闈工作。由於初次參與,
許多事情均在狀況外,入闈前還對於工作事宜的細節多所詢問,也感謝大考中心人員不
厭其煩的解釋,現在想來有許多當時的疑問,在現場均可清楚釐清。
入闈現場可清楚了解每一道試題的產生是經過層層關卡的,而肩負「協助檢視試題」
職責的高中教師,逐漸確認自己應做的最重要工作,包括:檢視試題是否符合課綱及大
考中心訂定之出題原則、各部分試題比例及難易度、試題內容在不同版本教科書間所寫
是否有落差、是否和課本習題及近年模擬考試題雷同等;試想學生閱讀題目時的解讀是
否和出題者想法有出入、是否有充裕時間完成整份試卷……,這些工作就算是我們對於
這份試題的「專長」領域吧!
試題印刷前,圖表與文字是否有誤、用字遣詞是否適宜等,均是眾多工作人員花了相
當時間投入校正的。這些密集性的工作下,反而發現自己在學科專業上可能有所不足,
短時間內要針對試題提出多面向的修正意見,難免可能有所疏漏,還好大考中心的學科
研究員可以共同討論及提示意見(他們的壓力大概比我們大多了),闈內也有不少專業
的參考資料供詢;一起入闈的其他教師,分享不同科目遭遇的問題,較資深的教師也
提供了一些可行的建議,都讓試題的檢視過程更加順利!
雖然我負責科目的試題經歷了較多次數的往返溝通、修正與回覆意見等,但命題教授
很包容地採納了許多意見,試題的確認算是順利完成;雖然於試題印製前仍在確認圖是
否清楚、是否多加一個逗點讓語意讀來較通順等,但總算是順利完稿了!之後有關試題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教師篇
解析和難易度、鑑別度分析等,雖然也花了相當時間完成,但比起其他工作人員的最後
試卷產出與裝箱等過程,所需時時專注的程度,這些可以慢慢琢磨完成的工作都不算什
麼難事了!
希望持續一切順利,而試題到考生面前時,內容也符合他們需面對的挑戰。
深知自己此次任務,是要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順利完成試務工作;進一步想,當初決
定參與是好的,雖然在此有必然的壓力,但因此得以了解每道試題的出現必然經過層層
的檢驗。在闈內與工作人員和其他教師的討論,均使自己未來的課堂教學能多增添一分
自信與篤定,或許更該感謝有這次參與的機會!我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教師來這裡走一
遭,相信除了付出、協助完成一件重要工作,本身也會收穫滿滿!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如欲轉載請註明索引出處**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試考生篇
| 友善列印 | 回選才首頁 |
234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
試務報導
103大學術科考
218日寄成績單
103學科能力測驗成
詢服務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教師篇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試考生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
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大考中心點字試卷
製作流程
103學年度身心障礙
學生升學之路報
()
103科技校院日間部
四年制申請入學報
名重要事項
-二月份中心活動
焦點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試考生篇
作者群
北一女中 婷同學
高雄中學 陳威縉同學
師大附中 廖翊雯同學
傷痕累累的十指,握著筆桿,眼前的白紙似乎浮現了一幕幕的場景,看著自己彷彿電
影中的主角般,度過了這段短暫但得回憶的日子。
下課鈴才剛響,學校的組長突然神祕地把我叫出了教室,拉到樓梯旁的角落,輕聲地
問道:「妳確定有學校念了嗎?」我點頭回應,還不清楚老師的目的為何。「那
願意當學測試考生嗎?」老師繼續問道,雙眼緊著我。
了數秒,心臟似乎也頓了一下,我的訝異之情毫無保留地展露在臉上。老師拍了
拍我的肩,說:「回去和父母討論一下吧!」我僵硬地點了頭,默默地走回教室,每一
步好似都浮在空中般,心也懸著。
好不容易神色自若地上完了一整天的課程,回到家,故作鎮定地和爸媽說了此事後,
他們立刻嘴角上揚,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問題如連環炮般朝我飛來,最終,決定權回
到了我自己的手上。
準備學測本來便是同學們這段日子努力的方向,而我,在幾個月前已確定自己未來要
就讀的學系,是否該拾起高一、高二的課本,在13天缺少網路、沒有手機,失去與眾
人聯繫的日子擔任如此重要的角色?
最好的挑戰,只有在衝動下所做出的決定,才能逼迫自己去面對。
不過一個晚上,我便帶著無畏的心情答應此事。反正是自己做出的抉擇,不能後悔,
不可逃避,而從那時起,我重新翻出書架上的課本,要在這短暫的時間內準備期末考以
及其他人花好幾個月精讀的學測範圍,重擔一下子壓了上來,而這秘密也壓在心底,雖
然無法去陪考,但也算是同她們共甘苦了。
入闈的意義在於寶貴的經驗,而非薪水。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試考生篇
見過了相關人士,也了解闈內的工作內容及環境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其他同學學
測倒數的同時,我也在倒數入闈的日子。由於時間的壓迫,我把書內的知識猛然灌入腦
中,房裡堆積如山的書籍成了伴我度過每日每夜的夥伴。
終於,入闈的日子到來,拖著行李箱,步上清早空蕩蕩的街道,抵達大考中心,揭開
13天地下生活的序幕。
參觀完迷宮般的場地,也認識了一起第一批入闈的老師及研究人員們,我們便開始進
行試考及討論試題。前陣子焦慮地等待的時刻來臨,出乎預料,老師們都很親切,討論
的過程讓我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培養了感情。
第三天,第二批人員入闈,我們也在做完自己份內工作後,加入了他們印製、檢
及包裝的工作行列。每天的作息固定,除了吃飯、工作、睡覺,還有晚上的搶零食時
間,早上會有進行曲叫醒熟睡的我們,一切聽起來似乎十分美好,但無法忽略的是工作
的辛苦。
考生們拿到的一本本嶄新無損的題本,都出自這個名副其實的「血汗工廠」。每個
人都要輪班做不同的工作,不斷地檢題本,將不良率降到最低,而厚重的題本及鋒利
的紙張都「造就」了我們滿手的「功績」,血跡沾染的題本還需丟棄,因此大家手上免
不了貼滿了膠布。在作答的同時,希望考生們也能知道這群默默付出者的辛勞。
緊接著,第三批製作特殊試題的人也入闈了,而闈場內則堆滿了放置題本的大紙箱,
只留下狹窄的通道,全國的考生人數,再加上備用卷,再乘上五科,實在是個驚人的數
字。在一整週的工作之後,我現在只要拿到一疊紙就會將它們整理好,真是可怕的「中
毒跡象」!
滿手的傷疤,我卻不懊悔,一切都是多麼地幸福,持著筆桿,白紙已化作一篇得懷念
的回憶。
(作者已保送臺灣大學化學系)
陳威縉
入闈試考完全出乎我意料,它並不是計畫的一環。
當我得知已經被大學錄取的消息,本來要舒服地過著不用學測、四處閒晃的生活,這
時學校卻問我要不要當試考生。當時我並不知道試考為何物,就傻傻地答應了,殊不
知又墜入準備考試的修羅地獄。一方面要準備學校期末考,另一方面又要複習學測內
容,不能有所偏頗,使任何一邊考得太爛。其他人是為了自己,而我是為了他們的未
來奮力地準備著。除此之外,我從來沒有一個人離家這麼久過,要準備很多東西,不
知道在闈場舒不舒服,不知道能不能和其他試考生及工讀生們處得融洽,我很徬徨,
也很緊張;至於13日不見天日、不能攜帶3C產品入闈、每天工作生活緊湊,倒是無所
謂。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試考生篇
日期一直在倒數,終於到了要北上的這一天,因為緊張,我還在台北車站迷了路,幸虧
找到了一樣要入闈、從彰化來的唐老師,飯後一起到會館住宿,翌日再與另外兩位老師
一同抵達大考中心。之前聽聞每年學測試考生只有四位,人數不多,所背負的責任很
大,沒想到今年竟然只剩三人!除了我以外的另外兩位試考生是女生,只有我一個男
生。不善於社交的我,一開始會緊張,會沈默,但到了隔天就什麼障礙都沒有了。
入闈前記者會很多記者追著我問了一大堆問題,我簡單地回答,但是已經不清楚自己
講了什麼(那兩天的新聞、報紙我都沒看,眼不見為淨)。不久之後,闈場的門開
了,唱名後,提著行李走下闈場,在下樓梯時我回頭看了看,看不見藍天,看見的是
大考中心的天花板!
安頓好行李後,準備試考了。每考完一科,我們就會和入闈的高中老師和研究員充分
地討論並檢討答錯的題目,釐清問題的癥結,仔細檢視試題是否太難或超綱,或者是
否與考古題雷同。既緊湊又平穩地過完了兩天的試考!我本來擔心學測可能會考不
好,才透過比賽、選訓這個管道免試甄選上我喜歡的大氣系,但試考後,大大地增加
了我的信心,其實我去考學測也是可以的,但,我並不後悔。除了英文考科外,其他
科目我都掌握得不錯,在試考過程中,老師對於我錯的題目並未有斥責,反而是有耐
心地和我們討論,並檢討原因,也詢問我的想法。對於能以一位試考生的角度,提
出對於試題的意見,我與有榮焉。
兩天後,所有工讀生都入闈了,闈場變得鬧哄哄的,到處都是機器運作的聲音、工讀
生的談話聲、放來舒壓的音樂及印刷製訂組組長不時的喝聲。當天白天還在翻考古
題、檢是否有雷同試題,晚上就開始了第二階段的工讀工作了。早上很早就被軍歌
吵醒,工作前印刷製訂組組長都會大喊:「同學上工就位了!」因此我在睡夢中常常
驚醒起來看手錶,心神不寧。闈內的生活作息其實和我平常很像(早睡早起),但工
作時間很長,到了晚上我們會吃零食,補充點體力,但這也讓我養成了吃宵夜的習
慣。在闈內工作時間超長,整個闈場活像血汗印刷工廠(另外兩名試考生的形容),
要趕在七天內完成七十幾萬份試題本,加上為數眾多的備用卷,從印刷驗、釘
驗(此關最有難度,因為機器運轉很快,驗過程十分緊湊,相當傷神),動作
較為緩慢的我似乎是工廠的累贅,讓我有點灰心喪志!但看著一天一天減少的試題
袋,是唯一能讓我有成就感,讓我不至於倒下的動力。雖然我不善與人交往,但還是
累積了些許人緣,在他們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正要開始享樂的同時,我還要寫試題特
色及入闈心得,真難寫,天哪!我寧可去釘摺。
不論怎麼想像,還是要入闈才知道闈場的廬山真面目,雖然很疲累,有時會很挫折,
但整體來說我還是很喜歡這個環境,不管剩下的幾天還會有什麼事情,這次入闈都是
難得的經驗!
獻給我身處水深火熱的同學們,雖然之前開玩笑說你們會考指考,但我現在還是由衷
地祝福你們學測滿級分!
(作者已保送臺灣大學化學系)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入闈心得-試考生篇
廖翊雯
在英聽考試第二次入闈時,我就知道103學測時我將再度入闈當試考生,從那一刻起我
就止不住的憂慮,由於申請國外大學的準備工作十分複雜,我幾乎沒有多餘的心力準
備學測試考的準備工作。試作試題的工作令我十分煩惱,萬一題目寫不出來怎麼辦?
作為一個社會組的試考生,萬一派不上用場怎麼辦?除了在僅剩的三個星期時間裡認
真唸書之外,我別無他法了。入闈的那一天,沒有了第一次入闈時的期待與雀躍,我
只有藏不住的緊張感,雖然症狀在踏下闈場台階,看見熟悉的人事物的那一刻有些微
消除,但不久之後的試考工作仍然讓我十分擔憂。懷著忐忑的心情開始試考並討論
後,我了解到答題的對錯並不是重點,要怎麼讓題目達到題意完整且不易被考生誤解
才是最重要的,發現題目的問題並提供意見也是試考生的工作之一。幸好這一次入闈
的老師們都十分親切有趣,在討論時除了會一一幫我們解答、徵詢我們意見之外,偶
爾還會說說笑話提振我們的精神,就算討論到很晚也不會覺得很累。
試考結束後,我們接著參與印製題本的工作,雖然之前英聽入闈時也做過一樣的工
作,但這次入闈似乎才真正感覺到其辛苦之處。每天早上七點半聽著軍歌起床,八點
開始一連串印刷驗、釘摺檢及裝袋的工作,看看版面及文字是不是清楚完整?是
否有脫版的情況發生?題本上的釘子有沒有釘好?整體工作內容繁雜而枯燥;雖然有
輪班的制度,但長時間的工作簡直就像無限迴圈一般,永無止盡。這樣的生活持續了
將近一週,雖然手上不停出現大大小小的傷痕,雖然有時差點睡在釘摺機上,雖然一
整疊自然科及社會科的題本真的很重,感覺肌肉都要長出來了,但想著手上的題本就
是不久後同學們即將面臨的學測試題,及看著漸漸減少的空試題袋,一股莫名的優越
感及成就感就油然而生,再加上工讀生哥哥姐姐和老師們都非常照顧我們,晚上工作
結束後還有宵夜零食稍稍撫慰勞累的心靈,這樣的生活雖然辛苦,卻也不知不覺地結
束了。
入闈真的是非常特別的經驗,第一次體驗像工廠生產線一樣的生活,第一次在地底下
住那麼久,第二次自己付出勞力賺取報酬,也認識許多不同年齡層、不同背景的人,
一切一切都是別人體會不到的,而我竟然有兩次的經驗與機會,何其幸運!想著這大
概是我最後一次入闈,像迷宮一樣的闈場、割傷人不眨眼的題本、大家和樂融融的笑
聲,這些珍貴美好的回憶與經驗,我以後在國外生活,肯定會特別想念。
版權所有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如欲轉載請註明索引出處**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 友善列印 | 回選才首頁 |
234
103學年度學測考後
試務報導
103大學術科考
218日寄成績單
103學科能力測驗成
詢服務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教師篇
103學科能力測驗入
闈心得試考生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
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大考中心點字試卷
製作流程
103學年度身心障礙
學生升學之路報
()
103科技校院日間部
四年制申請入學報
名重要事項
-二月份中心活動
焦點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作者群
國文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潘莉瑩 公民與社會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謝政達
英文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林秀慧 物理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程暐瀅
數學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朱惠文 化學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吳國良
歷史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管美蓉 生物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夏蕙蘭
地理科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廖淑雯 地球科學 本中心學科研究員 翁群評
國文考科
潘莉瑩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是依據95暫綱命題的最後一年,明年起將依據101
綱命題。今年國文試題不僅在試題取材的文白比例、教材選文命題取材比例等部分,
符合95暫綱測驗內容命題原則的規範,同時也呼應高中國文厚植語文基礎、增進閱讀
與寫作能力的課程目標。試題涵蓋基礎語文、閱讀賞析、寫作表達各層面,且題型設
計也力求變化,整體設計頗具深度與新意。
初步審視今年學測國文試題,可以看出以下三項特色:
一、試題取材出入古典與現代、課內與課外,包羅多元
今年國文試題取材涵蓋古典散文、古典詩歌、古典小說、文化經典、現代散文、現代
詩歌、現代小說等各文類,且文言文、語體文的取材比例(不含引導寫作)相當,符
95暫綱測驗內容命題原則。
其次,高中國文教材選文如〈左忠毅公軼事〉、〈訓儉示康〉、〈臺灣通史序〉、
〈桃花源記〉、〈上樞密韓太尉書〉、〈岳陽樓記〉、〈指〉、〈燭之武退秦
師〉、〈馮諼客孟嘗君〉、〈赤壁賦〉、〈師說〉、〈典論論文〉、〈醉翁亭記〉、
〈出師表〉、〈劉姥姥〉、〈范進中舉〉、〈虯髯客傳〉、〈十一月的白芒花〉、
〈髻〉、〈一桿稱子〉、〈孔乙己〉、〈散戲〉、〈黑與白虎鯨〉、〈國葬〉等篇
章皆直接摘引或改寫相關字句、段落入題。此外,如選擇題第5題統整了《論語》、
《孟子》、《墨子》、《韓非子》等文化經典;第18題涉及李白、杜甫的相關認知;
8題關於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文句,亦須稍具〈蘭亭集序〉的基礎等,均與課內學習高
度相關。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再者,課外素材也均衡採用古典與現代各文類,且多見重要文化典籍如《禮記》、
《戰國策》、《二程集》、《資治通鑑》、《聊齋誌異》等,以及重要作家作品,包
括錢穆、張愛玲、余光中、吳魯芹、金庸、吳晟、大荒、侯吉諒等。另外,像是
17題引述時事焦點如大貓熊圓仔、黃色小鴨,以及第23題題幹援引電視劇作等,也
讓今年國文試題取材呈現典雅與通俗並具的多元樣貌。
二、各類題型兼備,設計力求創新,以閱讀理解為重
今年國文試題包含字形、字義、詞語成語、重組、修辭、語法、閱讀理解、文學鑑
賞、文學知識、文化知識(應用文)、語文表達等題型,而以閱讀理解題型居多。閱
讀理解題型或側重對主旨的歸納,例如第4題;或著重對段落或篇章文意的概括掌握,
例如第6題、第9題、第11題、第12題、第15題、第21題等。另又可見在閱讀理解的基
礎上,進一步分析意、表現手法或深層寓意的試題,例如第3題、第16題、第19題、
23題等。
其次,今年試題有4題與「國學常識」相關,包含考察學生對先秦諸子散文
(第5題)、杜甫(第18題)、《資治通鑑》、《戰國策》(第20題)與對聯
(第7題)的認知,面向不同,且試題樣式亦一改過去常見的條陳敘述方式,改以類似
「心智圖」、表格、圖例或人物對話框等圖像效果呈現,讓今年國文試題更顯得圖文
並茂。
三、非選擇題側重解讀、分析文章與反思表達的寫作能力
今年國文非選擇題三大題,大致沿用自99年以來文章解讀(或文章評論)、文章分析
與引導寫作的題型架構。第一大題文章解讀取材錢穆〈品與味〉一文,引導考生思索
古人的「清賞」和「觀光」之不同,藉此反思當今社會的觀光文化;第二大題文章分
析則取材自高中國文教材共同選文諸葛亮〈出師表〉,從「謙遜原則」的觀點,引
導考生深入探究經典文章,並從中辨析人我之間言語交際的藝術;第三大題引導寫作
則以「通關密語」為題,聚焦個人的生命經驗與體會。換句話說,今年國文非選擇題
三大題除側重評量考生解讀、分析文章與反思表達的寫作能力外,同時也促使考生從
不同的角度重新思索個人經驗、人我交際與社會現象的意義。
英文考科
林秀慧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英文考科乃依據「99課綱」之「核心能力」中所列的「語言能
力」指標,而擬定測驗目標並設計各類題型,內容以評量考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為主。
試題沿用學生熟悉的歷年常見題型,分為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部分;前者主要評量
考生的閱讀能力,後者則評量考生的寫作能力。選擇題的題型包含詞彙題、綜合測
驗、文意選填、閱讀測驗,藉以評量考生對詞彙、語法結構及篇章中整體或局部文意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等之理解及應用的能力;非選擇題的題型有中譯英與英文作文,藉以評量考生將中文
譯成正確而通順、達意之英文句子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詞彙、句法寫出一篇切合
主題且具統一性、連貫性短文的能力。
103學測英文試題整卷取材廣泛、主題多元、內容豐富,且具生活化、知識性、富教育
性與發性,符合學測的命題原則。整卷用字多為14級的基本字彙,沒有特別艱
深、冷僻的單詞,且不特別強調文法概念;選文句法結構亦為一般高中生所熟悉,選
文文章用字簡淺,文章結構性完整,考生可藉由上下文意,猜測或解析字詞意義後作
答。整體而言,試題難易比例配置適中,且具相當的鑑別度,符合課綱適性教學的精
神,不同程度的學生,應該都能在此份試卷裡,得到適度的發揮。
一、試卷架構
今年的題型與配分維持過去試題的型態,選擇題部分占72分,非選擇題為28分(中譯
英占8分、英文作文占20分)。選擇題部分含單題試題與題組試題,除詞彙題外,其餘
題型皆為題組型試題,以選文搭配數道試題的方式呈現。題數方面,選擇題題
56題,中譯英2小題,英文作文1題,整卷共計59題。
二、各題型淺析
1)詞彙題:共有15題,每題1分,占總分15分。試題內容皆為常用、基本的單詞;
題幹皆控制在一至二句的長度,語境的鋪陳儘量簡短,明確。今年試題包含日常生活
各層面常用之詞彙,並提供充分的解題線索,以利考生作答。15題試題中,各詞類均
有,共計名詞4題、動詞6題、形容詞3題、副詞2題,詞性分配大致平均。今年的試題
題材主題多元,涵蓋旅遊、動物、生活、人際關係、教育等,所評量之標的字詞均屬
基本、常用,難度皆控制在大考中心詞彙表四級內;其中,二級詞彙有2
displaystraight)、三級詞彙有7
wanderedbaremorallyloosenbreathbalancetended),而四級詞彙有6
consultsminimumdiplomaeliminatedprimitivealert1 。整體而言,今年詞
彙題題幹文字明確,作答線索充足,試題難度屬中偏易,考生作答應無太大的難度。
2)綜合測驗:共有三篇選文,每篇選文搭配5道試題,每題1分,共占15分。三篇選
文各有不同主題,第一篇以深具寓意的伊索寓言點出「心態決定一個人的觀點與世
界」,發人深省;第二篇則以非洲知名景點「吉力馬札羅山」(Mount Kilimanjaro
點出氣候變遷對環境的破壞性影響;第三篇則探討人們決策與思考的關係。選文內容
具知識性、教育意涵,用字淺顯易懂,句法結構亦為高中生所熟稔,文章結構完整,
作答線索充足。試題評量標的多元,涵蓋詞彙的理解及運用、慣用語的用法、文法句
構、語意連貫等,符合本大題的測驗目標。
3)文意選填:本篇選文的主題為英美嬰兒命名的文化傳統。選文內容可讀性高,而
試題所評量的標的詞彙皆為基本、常見,且難度皆控制在大考中心詞彙表四級內;其
中,一級詞彙有4個、二級詞彙有1個、三級詞彙有1個、四級詞彙有3個、六級詞彙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1
2
,且涵蓋各詞類,共計5個動詞(含片語)、3個名詞、1個形容詞、1個副詞,
其中impactrespect為雙詞性單詞,考生必須依據上下文意才能正確作答。整篇文章
內容之間的語意連貫性強,作答線索清楚,考生可依上下文意及對選項語意之理解,
找出正答選項,符合本大題的命題原則。
4)閱讀測驗:共有四篇選文,每篇選文皆搭配4道試題。四篇主題內容分別為美國
知名作家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oni Morrison的生平事略、美國政商學界一家三傑
Emanuel三兄弟、21世紀革命性的教育新創舉「大規模線上開放課程MOOC」,以
及汽車業無人駕駛新科技等,涵蓋的主題及面向廣泛、多樣,饒富趣味,相當符合閱
讀測驗的命題原則。就文體而言,Emanuel三兄弟一文為一篇訪談文稿,訪談稿是一
種頗特別、也很重要的體裁,得引介給學生,這在大學入學考試中第一次出現,是
今年的一項創舉。選文長度介於286305個字詞,文體皆為說明文。試題設計含括局
部與全文文意理解、整合、分析、推論等閱讀能力之評量,而難易度多為容易及中偏
易。整體而言,今年閱讀測驗取材生活化,主題多樣,內容含括不同知識領域,應能
有效引導學生廣泛閱讀、達成增進閱讀能力的英語學習目標。
5)中譯英:共有2小題,每一小題4分,共占8分。兩題內容連貫,以「年輕人回
土家園種田」為主題,相當貼近現代社會新潮流。英文譯句涉及之句型結構及字
彙,皆屬於基本、常用者。評量的重點在於考生能否運用熟悉的字詞(例如:辭掉、
都市裡、高薪工作、種植、有機蔬菜、決心、努力、獲利等)與基本句型(如:not
only…but also與現在完成式的句子結構)翻譯成正確、達意的英文句子。評量之標的
字詞控制在四級內詞彙,應屬考生熟悉的範疇,唯要注意用字與拼字的正確性。
6)英文作文:今年的英文作文為引導寫作式的看圖作文。考生必須依所提供之三幅
圖片內容,想像第四幅圖片可能的發展,寫出一個涵蓋連環圖片內容且有完整結局的
故事。今年試題的內容主要描述智慧型手機引發的新族群「低頭族」及其衍生的新問
題。提供的插圖圖意相當清楚,有足的線索及訊息,引導學生描述圖片中學生過度
沈迷於手機而所引發的安全問題。低頭族這種現象,充斥在現代年輕人間,也經常出
現在媒體報導上,不管學生個人有無手機,皆應相當熟悉此一現象,寫作內容上應該
沒有困難;寫作主題反映時事,且深具教育意涵。
整體而言,今年學測試題難易度適中,符合99課綱所擬定之學測測驗目標與精神,所
選用及評量之標的詞彙和句法結構多以高中生所熟悉者為主。今年試題取材主題多
樣,選文內容生活化、富趣味性與教育意涵,亦以貼近考生的生活範疇、學習經驗與
認知能力為考量原則,期能有效評量考生的英語文能力,並藉此鼓勵考生培養廣泛閱
讀英文及練習英文寫作的習慣,平時可從不同的閱讀管道中涉獵各類主題之訊息,進
而強化語言知識與能力,並適當地將其應用在英文寫作中,期能有效提升自我英文閱
讀與寫作能力。
1鄭恆雄(民91)《大考中心高中英文參考詞彙編修研究計畫報告(第二期)》。臺北:大考中心
http://www.ceec.edu.tw/Research/paper_doc/ce37/ce37.htm)。 regardless雖列為6級詞彙,但是regard一詞為2級字,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regardless of皆列在各版高中英文教科書內容,考生應不陌生。
2regardless雖列為6級詞彙,但是regard一詞為2級字,且regardless of皆列在各版高中英文教科書內容,考生應不陌
生。
數學考科
朱惠文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是依據99學年度實施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簡稱99課綱)的第二年。99課綱「數學」科目包括高一、高二的必修課程(即數學
Ⅰ、Ⅱ、Ⅲ及IV),以及高三數學甲Ⅰ、Ⅱ,與數學乙Ⅰ、Ⅱ的選修課程,其中數
IV分為AB兩版,B版擴充了A版的內容,所增加的題材在課程綱要中以◎號區
隔。「學科能力測驗數學考科」主要是測驗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基本概念,以及使用
這些概念直接解題的能力,所以測驗範圍為高一、高二必修課程之A版範圍3 ,其中包
括:數與式、多項式函數、指數與對數函數、數列與級數、排列組合、機率、數據分
析、三角、直線與圓、平面向量、空間向量、空間中的平面與直線、矩陣、二次曲
線。以下從幾個觀點來說明103年學測數學試卷的特色:
一、試題評量基本概念,降低計算量
今年試題著重於基本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單選題均取自99課綱的單一章節,例如第1
評量對數律;第4題評量絕對的一次不等式;第5題評量二項式定理;第6題評量條件
機率等。至於多選題部分,雖有2題涉及多個章節概念的連結,但需運用的均為各章節
的基本知識,且明列於各版本課本,例如第7題評量坐標平面上的格子點,選項包含二
次函數、直線、物線、圓及對數圖形等單元。
二、試題取材生活情境,評量圖表推理能力
今年試題嘗試以生活中常見的失業率為題材,試題內說明失業率為該年齡範圍的失業
人數與勞動力人數之比,並以表列說明各年齡範圍的失業率,評量根據圖表推理的能
力,例如兩個不同年齡範圍合併後的失業率,是否等於兩個年齡範圍個別失業率的平
均。而選填題第D題屬於排列組合單元,以磁磚鋪地板為素材,評量利用窮舉法、樹
狀圖列出相關可能排列方式,即歸納求解的能力。
三、試題由易至難,鼓勵學生作答
單選題與多選題以評量單一概念為主,多數試題僅涉及一個或兩個步驟或概念,鼓勵
學生根據給予的選項作判斷,選填題則評量主動解題的能力,試題涉及使用相關的數
學知識或策略轉換問題,以及應用適當的定義、定理或性質解題,對中高分群具鑑別
力。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綜觀而言,此份試題仍以評量高中數學基本概念與知識為主,多數試題可直接運用基
本概念直接解題,且所需之計算步驟大多不會太複雜。對於熟讀數學課程內容的考生
而言,應不難拿分。另外,試題排序由易至難以鼓勵學生作答,增加學生的信心。
3可參見大考中心於1009月公告之學科能力測驗數學科考試說明。
社會考科
管美蓉、廖淑雯、謝政達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社會考科共有72道試題,均為四選一的單選題,每題2分,滿
144分。每分科各有24道試題,公民與社會試題為第124題,歷史試題為
2548題,地理試題為第4972題。
【歷史】
管美蓉
以下從整體特色、試題取材、題型特色、測驗目標和命題精神等面向進行歷史試題初
步分析,部分內容參考入闈教師撰寫的試卷特色及綜合評論。
一、 整體特色
(一) 試題難易適中,側重歷史學科基礎知識、方法和能力的考察。所測知識或概念
均屬重要且為教學重點;所評量的歷史學科方法和思維能力,亦為高中必修課
程綱要的目標之一。
(二) 試題並無故意寫錯年代等瑣細陷阱,回答這類測驗基礎知識的試題,只需具備
基本的知識概念即不難作答,此應有助於提振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信心。
(三) 試題並無故意寫錯年代等瑣細陷阱,回答這類測驗基礎知識的試題,只需具備
基本的知識概念即不難作答,此應有助於提振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信心。
二、 試題取材
(一) 就測驗範圍而言,本年度試題的分布相當平均,臺灣史有6題、中國史有6題、
世界史有10題以及2道史學方法試題,與現行教材的冊別分配比例接近,其
2道史學方法試題(第2832題)是以臺灣史內容為素材,考察學生對史學方
法的基本認識。
(二) 就測驗內容而言,政治軍事有12題,社會經濟有5題,文化思想有5題,史學方
法有2題,政治軍事的比例略高;另一方面,試題著重時代特徵及歷史發展脈絡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的考察,亦能符合高中教學方向,考生應不難掌握此一命題方向。
(三) 就題幹敘述而言,文字敘述清楚明白且長短適中,文言文部分均已經過適度翻
譯,有助於考生清楚掌握題意,不致產生解讀上的干擾。
三、 題型特色
(一) 本年試題題型包括:簡述、情境、史料、圖表及地圖題型,題型多元。其中又
以史料題比例較高,有9題左右;情境題次之,有8題左右;簡述題有4題左右;
圖、表及地圖題各有1題。
(二) 本年試題側重於考察資料判讀的能力,學生需閱讀並正確解讀史料,才能
利作答,唯史料題多為白話引文,應不會造成閱讀理解上的困難。
四、 測驗目標及命題精神
(一) 試題設計多能符合「95暫綱」精神,著重於考生歷史能力的考察,以充分的解
題線索,有效檢視考生對於「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證據」等核
心能力的掌握程度。
(二) 史料判讀與史學方法試題的設計,意謂「95暫綱」所強調之「核心能力」的訓
練與學習,應在高一、高二的教學設計中,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的方法,藉由
歷史問題的探討提升學生的思維。」4 此對高中歷史教學現場應有正面的影響。
(三) 命題精神強調整體概念,單純知識記憶的試題不多,瑣碎年代的記憶幾不可
見,主要以重大時代差異、特色為主。選項中所出現的年代,基本上是為了提
供學生作答時的參考座標,並不會要求學生區隔精細的年代差異,學生學習歷
史時,應以掌握時代特徵為主,無需死背年代。
(四) 試題設計具有教育意涵,例如將日本統治時期臺灣人的剪辮、放足,與辛亥革
命推翻清朝政權連結,有助於學生學習歷史時,放寬臺灣史、中國史、世界史
的框架,從而能以整合的角度了解時代的歷史圖像;或以學生熟悉的史事,如
馬戛爾尼出使中國與曾紀澤出使英、法,輔以航行時間的變化,就能呈現出新
的情境,讓學生能在原本的基礎上,深化對文明發展的認識,這同樣也突破了
所謂中國史或世界史的界線,深具創意。
4 參見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史」課程綱要〉(「95暫綱」)之「壹、目標」。
【地理】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廖淑雯
以下從試題基本特色、試題內容著重面向及命題精神等進行地理試題初步分析,部分
內容參考入闈教師撰寫的試卷特色及綜合評論。
一、試題基本特色
(一) 試題取材
1.重視照片判讀以及地圖分析的能力
試題內容取材多元,除了多以照片和地圖呈現地理的重要概念,今年尚加入油畫作
品以及三年來未出現的衛星影像,不僅減少冗長的文字敘述,增加試題的豐富性,
且更能測出考生分析應用的能力。例如第52題的雲貴高原地區的風景油畫作品、
55題全球各緯度帶的雪線、氣溫和降水量間的關係圖;第60-61題堪察加半島的
衛星影像圖、第64-65題以傳統民宅建築照片拍攝之視角對應至等高線地圖。
2.與時事結合的重要地理議題
將時事融入試題內容,擴大高中地理課程教學的範疇。例如第50題以瑞典紡織業經
貿團至非洲考察為素材,評量考生非洲的區位優勢;第59題以成立上海自由貿易區
為取材,評量考生對於中國經濟特區發展現況的了解。
3.生活化的地理取材
繼高速公路、公車路線入題後,此次以火車舊站牌入題,貼近考生生活經驗,提高
考生對臺灣環境的關注與認識。
(二) 試題題型
本年度地理試題有11個單一試題,6個題組題,各含23個子題,共計24題。題型包括
簡述題、長文題、統計圖表題、地圖題、照片題以及衛星影像題,共採用1張等高線地
圖、1張地圖、1張概念示意圖、1張人口金字塔圖、1幅油畫作品、1張衛星影像、11
照片。題型多元,以照片題居多,試題內容呈現方式豐富;單題與題組兼具,涉及的
區域與主題較廣,涵蓋的內容多樣,並深化特定主題的概念。考生只要運用所學重要
的地理知識、概念,細心判讀照片、地圖或從題組題幹獲取資訊即可據以作答。
二、試題內容著重面向
本年度地理試題的學科內容,通論地理約占53%,區域地理約占47%,各冊的分配大
致平均,而第一冊比例較高。依主題觀之,通論地理部分以自然地理出現比重較高,
以氣候、地圖單元的比例為最多,且今年仍有地理實察單元入題;區域地理部分三、
四冊分布平均,其中世界地理的比重約占五成,臺灣及中國的比重也約五成。世界地
理部分兼顧區域特色,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皆有入題。試題內容著重之
面向如下: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一) 符合99課綱精神
本份試題依據99課綱的主要概念、教學目標轉化而來。例如第54題的歐盟東擴的過程
符合99課綱的東歐區域發展的主題、第66-67題轉化高科技知識產業的主要概念,以臺
灣某公司實際產業分工鍊的例子入題。
(二)著重跨單元的整合
本份試題著重跨單元概念的整合,以評量考生能否活用地理知識並融會貫通通論與區
域地理內容的能力,例如第52題除了測驗考生能否判讀油畫作品中地形景觀可能出現
在中國的某區,還需具備自然景觀帶中土壤作用的概念才能正確作答;題組第71-72
除需具備區域地理中臺灣位置分布的知識,尚需了解通論地理的河流淘選作用。
【公民與社會】
謝政達
公民與社會試題與歷年學測試題方向相近,整體相當平易,沒有特別刁鑽的難題,試
題所測驗的大多為重要概念,沒有瑣碎記憶,可謂相當成功的命題。以下簡單說明本
次試題的幾項特色:
一、試題分布平均、涵蓋範圍廣泛
公民與社會的測驗範圍涵蓋4冊必修課程,試題共有24題,每冊都有6題。每冊的6題當
中,第一冊的社會學單元,共考了自我發展理論、文化歧視與不平等、性別刻板印
象、非政府組織、媒體識讀以及全球在地化;第二冊的主題是民主政治,試題涵蓋選
舉制度、政府體制、兩岸關係、修憲歷程、權力制衡以及合法化(legitimacy)概念;
第三冊以法律學為主,測驗修訂法律的程序、憲法人權觀念、民法監護權、刑事訴訟
原則;第四冊的經濟學單元測驗供需原則、國際分工、機會成本、國內生產毛額、社
會福利以及政府的收入與支出。由此可見,考生若沒有完整掌握每一冊的重要概念,
作答時會較為辛苦。
二、試題大多能與時事或生活結合
如果稍微留意日常生活或新聞事件,可以發現多少與課程所學的知識、概念相關。公
民與社會的試題若能與考生平日接觸得到的訊息結合,考生就會比較有親切感,而不
會覺得公民與社會是一個抽象、難以接近的學科。今年學測試題大多能與生活或時事
結合,不僅是抽象的概念,例如:校園的性別平等現象、誇大的新聞播報、在地化的
飲食、黃色小鴨等等,是得肯定的命題方向。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三、圖表試題比例尚有提高空間
學測的考題,除了可利用文字敘述題意,也可利用圖表作為輔助工具,檢測考生是否
能運用所學知識判讀圖表,並解答試題。今年公民與社會試題有3題需利用表格數據作
答,雖較去年學測的2題略增,就占分比例以及試卷的豐富性而言,圖表試題的數量還
有提升的空間。
四、題組試題比例下降
題組型試題多寡並不是衡量試題品質良窳的標準,不過,題組試題通常可測驗跨章節
或跨冊的概念,可以考察考生的綜合或整合概念的能力,因此,如果題組試題多,不
僅有助於增加試題的多樣性,也可以深化測驗的層次。今年公民與社會僅有1
2題)題組試題,測驗政治學跨章節的選舉以及政府體制兩大概念,較前兩年各
2組(4題)題組試題,99100年各4組(8題)題組試題,都來得少,這也是未來命
題可以強化的方向。
整體而言,今年的試題稱得上四平八穩,題幹及選項敘述尚稱完整、明確,難易度適
中。雖然本次試題形式上的變化不足,圖表以及題組試題占分較少,但無損於本次試
題的品質。不過比較遺憾的是,第24題由於交通違規「罰金」(嚴格而言應作「罰
鍰」)一詞使用不精確而導致送分,必須檢討改進,以避免類似情形發生。
自然考科
程暐瀅、吳國良、夏蕙蘭、翁群評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自然考科的題數共68題,第壹部分各科10題共計40題,每題皆
計分;第貳部分各科7題共計28題,答對24題即得滿分48分。第壹部分的題型有單選
題、多選題與綜合題,第貳部分的題型有單選題與多選題。其中,綜合題是結合物
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的學科背景知識作為題幹,以氮氣的循環相關內容為主
軸,設計屬於各科相關學科內容的試題,以測驗考生應用學科知識的綜合能力。各科
題號如表一所示,其中,第38題為跨領域試題,包括生物與化學的學科內容。以下就
各科的試題進行初步的介紹與說明。
表一、103學測自然考科各學科的題號
學科 第壹部分(題號) 第貳部分(題號)
物理 18-2334-3640 62-68
化學 12-1731-333855-61
生物 7-1127-3039 48-54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地科 1-624-2637 41-47
38題是跨領域試題,包括生物與化學的學科內容
【物理】
程暐瀅
就物理試題而言,有些題目測驗基本概念內容及其應用,有些試題取材自日常生活現
象,還有一些試題結合了其他科目。今年物理試題的設計大致有以下幾項特性:
一、試卷各部分的題數分配與測驗內容符合自然考科規劃的試卷架構
表二為物理試題的雙向細目表,由表二可看出第壹部分有10道試題,其所測內容皆屬
於基礎物理一,涵蓋的主題有物質的組成、物體的運動、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及
波、量子現象與宇宙學簡介等。第貳部分有7道試題,其所測內容屬於基礎物理二A
主題為力學,試題所測概念內容主要為運動學、牛頓運動定律與碰撞,其中
6265題為學科知識題,必須知道高二課程的概念內容(力的向量性質與動量守
恆)才能答題;第6364666768題為科學推理題,判讀題幹所提供的資訊即可
推知答案。兩部分試題的題數分配與測驗內容,符合自然考科預先規劃的試卷架構
(《認識學科能力測驗10—第一部分》,2012)。
二、第壹部分物理試題著重測驗基本原理概念的內容
第壹部分物理試題主要是知識與理解層次,著重測驗基本原理概念的內容,例如
34題測驗馬克士威在電磁學上的貢獻,第36題測驗考生對光電效應的理解。
三、第貳部分物理試題重視圖表的判讀與文字的閱讀能力
第貳部分物理試題主要為理解與應用層次,多數試題重視圖表的判讀與文字的閱讀能
力,例如第6364題測驗考生對v-t圖的判讀,第6768題則測驗人類肢體隨感官與周
遭環境而調適之簡化模型的文字閱讀與相關圖表的判讀。
四、科學推理題展現物理與生活的結合
6768題是物理試題中最符合科學推理題題型的兩道試題,答題的資訊在題幹中都
可以找到。此道題組是將人體類比於彈簧,人體僵硬程度S即相當於彈簧的力常數k
呈現彈簧的受力與伸長量的模型,用來分析人類肢體隨感官與周遭環境而調適的情
況,展現物理與生活的結合。
五、重視自然學科間的整合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34期-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初步分析
試卷中不少各學科整合的試題,例如第18題涉及紅血球與細胞核的尺度大小,呈現物
理與生物之間的整合;第45題結合原子光譜的觀念與其在天文觀測的應用,可說是物
理與地科的合科題。
六、物理試題整體難度為中等偏易
物理試題的整體難度應為中等偏易,17道物理試題中包含了各種難度,其中以中偏易
試題較多,但仍有少部分難題,使物理試題仍具有一定的鑑別度。
綜上所述,今年學測自然考科物理試題的題數分配與測驗內容符合自然考科規劃的試
卷架構,除了測驗基本概念之外,試題設計亦重視圖表的判讀與文字的閱讀,並避免
繁複的計算。此外,物理試題亦展現合科統整與結合生活的命題精神,使評量考生對
自然科學基本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更加明確。
【化學】
吳國良
10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自然考科的化學部分共計17題,以下就幾項試題特色,進行說
明:
一、著重基礎化學(一)的重要概念
103學測是使用99課綱的第二年,99課綱自然考科的測驗範圍,包括基礎化學(一)與
基礎化學(二)。基礎化學(一)共有四大單元,分別是物質的組成、原子構造與元
素週期表、化學反應與常見的化學反應。表三為化學試題所代表的內容與概念,可以
看出四單元都已入題,包括:第12題的原子質量單位、第141732題的化學計量、
15題溶液的pH、第16題常見的化學反應、第31題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第33題化
學反應式與平衡等,這些試題所代表的都是高一化學的重要概念,符合學測作為基本
門檻的設計。
表三、103學測自然考科化學部分所測驗的相關內容與概念說明
題號 應修內容 說明 題號 應修內容 說明
12 原子量與分子量 原子質量單位 55 、炔與環異構物
13 溶解度實驗
溶解度與溫度的關
56 、雙、多
14 化學計量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
關係
57 官能基
醇、、酸與醯
胺的官能基
15 酸鹼反應 pH58 原子中電子的排列
原子序1~18元素之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