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年學測 自然科
明顯差異,故油母質較易與二鉻酸溶液反應;(D)二鉻酸屬於強氧化劑,可將碳氧化變
成碳的氧化物,並非還原。故選(C)(E)。
38.
根據左方題圖,可看出最下方曲線反應最快,中間曲線次之,上方曲線反應最慢,而
濃度愈大者反應愈快,故三者濃度大小關係為:丙 > 乙 > 甲。
39.
(A)大氣中黑碳的總量會影響地球氣溫;(B)沉積於地殼中黑碳的總量不影響大氣中的黑
碳量;(C)(E)應以大氣中黑碳總含量為依據,與黑碳中含碳分子的分子量或黑碳的來源
無關;(D)黑碳微粒會因吸收太陽輻射而影響地球氣溫。故選(A)(D)。
40.
由於黑碳會吸收太陽輻射,所以若沉降到極區冰川表面,冰雪消融的速率會加快。
41.
(A)樣品直接烘乾秤重,可能會包含許多非黑碳的雜質;(B)以有機溶劑充分潤洗雖可能
溶去部分雜質,但仍可能有其他無法溶解的雜質殘留其中;(C)(D)在氧氣下點火充分燃
燒後,產生的氣體會包含 H2O、CO2等物質,僅用排水集器法無法分離這些物質,
能有部分 CO2會溶於水中,但通入過氯酸鎂可先吸收 H2O,再通入氫氧化鈉則可吸收
CO2,分別秤重後即可算出不同產物的重量;(E)欲使樣品通入氫氣產生甲烷,壓力、
溫度需達一定條件,並利用觸媒進行反應,生成率也難以達到 100%。故選(D)。
42.
(A)火山爆發會產生大量的 CO2;(B)植物藉由光合作用吸收 CO2,也會藉由呼吸作用釋
放CO2;(C)海水溶解 CO2的含量有限;(D)地球誕生以來經歷多次氣候變遷,大氣中
CO2的比例也有大幅度改變;(E)近百年來,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產生大量 CO2,已對氣
候變化與碳循環平衡造成了影響。故選(A)(B)(E)。
43.
(A)(B)(C)(D)海水的侵蝕、搬運作用,以及風吹、日晒、雨淋產生的風化作用,都會使
海岸附近的岩壁逐漸凹陷減小,而形成海蝕凹壁,並非經歷變質作用所產生;(D)大地
震的瞬間抬升,也可能使地貌發生變化,而形成海蝕凹壁。故選(C)。
44.
(A)(B)碳-14 定年法是利用碳的同位素 14C之放射性,來對樣品進行年代測定的方法,
若岩石中含有碳-14,則可根據其衰變規律來推算該岩石的年代,是種絕對地質年代的
定年法;(C)碳-14 的半衰期約為 5730 年,若超過 10 個半衰期,則樣品中的
含量就會大幅減少,導致不易測量且誤差變大,因此碳-14 定年法不適用於時間尺度十
萬年以上事件的探討;(D)母元素每經過一個半衰期,含量就會減少一半,故比例並非
隨時間呈線性衰退;(E)碳-14 的原子核是由 6個質子和 8個中子所組成。故選(A)(B)。
45.
根據題表 3的數據,可在坐標圖上標出各點;又題目告知由大地震引起的快速抬升,
和緩慢抬升有所不同,故各點之間的連線,並非斜直線的緩慢變化,而是應以水平與
垂直線連接所呈現的快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