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請以 2B 鉛筆於答案卡上作答,單選題;答錯不倒扣)每題 2分,共 70 分
1.某學生被視為班上的「開罐器」,常能掌握同儕脈動,打破僵硬氣氛,增進班上同學
融洽相處。此顯示該生的下列何種智力?
(A)組合智力 (B)經驗智力 (C)人際智力 (D)自知智力
2.在與未成年青少年進行諮商或實施心理測驗時,需要先徵求當事人及其家長的同意,
方能進行,這是尊重青少年的哪一種權利?
(A)受益權 (B)自主權 (C)要求忠誠權 (D)免受傷害權
3.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十分重視將輔導目標
放在運用學生個人的資源,來協助他們改變,因此下列哪一類問話方式是 SFBT 常用
到的技巧?
(A)太厲害了,你是如何辦到的?
(B)你昨天為什麼沒有來上課?
(C)你是不是對任課老師有什麼不滿,所以你才會上課睡覺?
(D)如果老師做些什麼,你就會願意繼續把你的功課完成?
4.下列何者不是正式進行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之前的準備工作?
(A)建立焦慮層次表
(B)讓個案接受肌肉放鬆訓練
(C)引導個案想像不同焦慮情境配合鬆弛訓練
(D)熟悉操作膚電反應(生理回饋)記錄器
5.有關青少年情緒輔導的敘述,下列何者較正確?
(A)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多半來自於「血氣方剛」與衝動性格
(B)情緒輔導的目標就是協助青少年消除情緒,這樣就不會情緒失控
(C)如果青少年的IQ 夠高,那他的 EQ 相對也不會太低
(D)面對青少年適應問題時,處理問題背後的情緒往往比問題解決更為關鍵
6.教師詢問學生:「這個星期發生了哪些事?」教師的問話屬於下列哪一個選項?
(A)同理心 (B)簡述語意 (C)開放式問句 (D)面質
7.下列哪一個測驗與其他三個測驗在性質上差異最大?
(A)魏氏兒童智力測驗(WISC-III) (B)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
(C)通用性向測驗(GATB) (D)區分性向測驗(DAT)

8.青少年時期個人具有相當大的心理與生理能力以克服困難,此為何種適應能力?
(A)容忍力 (B)青春力 (C)自發力 (D)復原力
9.對於青少年身體生長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青少年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個別差異小,但生理成熟的順序差異大且無法預測
(B)青春期時每年身高增長的幅度比兒童期小
(C)人體荷爾蒙中的雄性激素是男女兩性身高增加的共同作用因子
(D)女生的生長高峰在初經之後一年內
10.美如覺得自己對於演戲非常地有天份,所以她選擇加入學校的話劇社。這個例子說明
了何種類型的「基因型─環境相關」(genotype-environment correlation),即何種
個體與環境互動之方式?
(A)主動的 (B)被動的 (C)反應的 (D)引發的
11.有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陳述,下列何者較佳?
(A)以建立生理自我為主 (B)無明顯性別差異
(C)理想自我與真實自我同步一致 (D)自我概念趨向主觀信念
12.佛洛伊德(S. Freud)與艾瑞克森(E. Erikson)等人之精神分析理論特別注重下列何者
對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
(A)潛意識作用 (B)趨避衝突 (C)認同作用 (D)本我需求的滿足
13.有一學生認為:自己懶散、不努力用功,是因為父母不能以身作則的結果。請問:
該學生認為其習性的養成,是來自下列何種因素?
(A)心理動力 (B)遺傳 (C)古典制約 (D)社會學習
14.十四歲的伯翰評估自己在數理上的能力很強,但運動能力很不好。根據金滋伯
(E. Ginzberg)在「發展性生涯選擇理論」(developmental career choice theory)上的看法,
伯翰是在哪一個生涯選擇階段?
(A)實現期 (B)探索期 (C)幻想期 (D)理想期
15.最常被青少年濫用的物質是菸草,菸草在十二歲至十七歲是使用的高峰期。有關
青少年抽菸的敘述,下列何者較不正確?
(A)青少年抽菸是想讓自己看起來很成熟、有魅力
(B)除非家人和同儕戒菸,否則青少年很難戒菸
(C)青少年早期抽菸的習慣與自尊心、地位需求有關
(D)青少年抽菸與情緒問題較沒有關聯性

16.有關青少年的擔憂與焦慮情緒之敘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青少年所擔憂的事,有些在成人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事
(B)在焦慮時,個體的心跳會變慢,血壓會下降
(C)擔憂和焦慮是青少年經過客觀觀察所得的感受
(D)青少年最擔憂的是未來是否有美滿的婚姻
17.嘉玲正在思考,準備考試的一些記憶方法中,為何有些方法的效果會比其他方法
來得好。此顯示嘉玲的下列何種能力?
(A)後設認知 (B)批判性思考 (C)自動化反應 (D)擴散式思考
18.筱雯聽到媽媽對她說:「妳讓我很失望!」筱雯很怕失去媽媽對她的信任,接連幾週
特別循規蹈矩。筱雯的道德思考符合柯柏格(L.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的哪一階段
(level)?
(A)避罰服從取向 (B)相對功利取向 (C)尋求認可取向 (D)遵守法規取向
19.在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派的諮商技術中,對於當事人移情作用、抗拒或潛意識壓抑
的經驗,常透過何種技術分析?
(A)面質(confrontation)
(B)無條件積極關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C)駁斥(disputing)
(D)詮釋(interpretation)
20.志明的女友在某一家咖啡廳對他提出分手的要求,結束兩年的感情。這個刻骨銘心
的經驗使得志明在凡是提供咖啡的餐館都會輕微胃痛。此為何種現象?
(A)部份增強 (B)區辨 (C)類化 (D)行為塑造
21.大多數青少年比較容易從下列何者得到「性」的資訊?
(A)家人 (B)同儕 (C)老師 (D)諮詢專線
22.佑心是國中輔導老師,她帶領一個「國中生生涯探索」團體,下列何者是該團體輔導
轉換階段的主要任務?
(A)協助成員彼此建立初步的認識 (B)凝聚成員對團體的向心力
(C)討論團體規約 (D)解決成員困擾
23.李同學在期末考時準備不周全,他批評老師試題出得不妥當有失公平,以致他考得
不理想。請問李同學是使用下列何種防衛機制?
(A)合理化作用 (B)反向作用 (C)補償作用 (D)昇華作用

24.人格測驗的效度通常較認知測驗為低,下列何者非屬其原因?
(A)人格特質難以做明確的界定 (B)作答反應易受社會讚許影響
(C)效標行為或效標樣本不易建立 (D)實施和計分程序都不夠客觀
25.下列何者與「如何賦予測驗分數意義」較為相關?
(A)題目的內部一致性 (B)測驗編製的程序問題
(C)題目的難易度 (D)常模參照或效標參照的決定
26.小凱日前家中發生火災,當時他目睹父親嚴重燒傷,小凱出現強烈恐懼、緊張、夢魘、
麻木等症狀,且症狀持續已逾一個月,小凱的症狀較符合下列哪一種問題類型?
(A)強迫性疾患 (B)創傷後壓力症 (C)畏避型人格 (D)精神分裂症
27.關於人格量表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是採用投射技術所編製的 (B)作答易受到社會讚許的影響
(C)其結果可以量化 (D)受試者可能隱藏自己的真正想法
28.小明的父親是醫生,從小學一年級起,小明就想成為醫生。請問小明的自我統合
是傾向於何種統合狀態?
(A)迷失型統合(identity diffusion) (B)早閉型統合(identity foreclosure)
(C)未定型統合(identity moratorium) (D)定向型統合(identity achievement)
29.關於心理測驗的敘述,下列何者較為正確?
(A)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即代表已去除文化差異
(B)心理測驗大多屬於最佳表現測驗
(C)心理測驗結果屬於個人隱私的一部份
(D)一份測驗的常模可維持十數年,不需重新建立
30.剛上七年級的小忠,在第一次月考前一天緊張到一直跑廁所,母親問他:「為什麼
這麼害怕考試?」他回答:「老師一定是出我不會的題目,我一定都不會寫,考完
我一定是全班最後一名。」根據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觀點,下列哪一種認知
扭曲造成小忠的焦慮?
(A)二分法(dichotomization) (B)災難化(catastrophizing)
(C)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D)錯誤標籤化(mislabeling)
非常同意 同意 沒意見 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1.我可以打不聽我的話的人
2.我討厭同學不遵守學校規定

31.輔導與諮商的發展從過去被動滿足個人的需求與解決個人的問題及危機,到主動
協助個人因應環境壓力,以預防問題發生,請問此種觀點所指為何?
(A)指導式諮商(directive counseling)
(B)非指導式諮商(non- directive counseling)
(C)心理衛生諮商(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D)長期諮商(long-term counseling)
32.下列何者不是兒童與青少年抑鬱(depression)的主要徵候?
(A)妄想與幻覺 (B)依賴與情緒化等退化行為
(C)飲食與睡眠困擾 (D)學業成績異常退步
33.在國中服務的佩珊老師,以「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有志者事竟成」等觀點
協助某位受困於自我挫敗的學生,請問佩珊老師的協助處理方式與下列何種諮商學派
的核心概念較為接近?
(A)理性情緒行為治療學派(rational-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B)精神分析治療學派(psychoanalytic therapy)
(C)行為治療學派(behavior therapy)
(D)女性主義取向(feminist approach)
34.根據哈特(S. Harter)的研究發現,下列有關青少年自覺的何種條件最能預測其整體自尊
(overall self-esteem)的高低?
(A)認知能力 (B)社經地位 (C)外在吸引力 (D)運動能力
35.吳老師是輔導室的輔導老師,也是小新班上的科任老師,有一天小新主動到輔導室
找輔導老師晤談,剛好吳老師是該時段值班的輔導老師,請問此時吳老師應該如何
處理?
(A)直接與小新進行諮商 (B)轉介至適當的輔導老師進行諮商
(C)先與小新建立諮商關係 (D)先晤談一段時間再評估是否轉介

二、問答題(請以黑色、藍色原子筆或鋼筆於答案卷上作答)每題 10 分,共 30 分
1.面對中學生升學或就業選擇的迷惘時,就生涯規劃與探索的觀點,教師可提供哪些
協助?
2.青少年社會化的重要任務有哪些?
3.你是高中某一班的導師,看到班上有位學生,常悶悶不樂,愁眉不展。有一回
你找他談話,他在言詞中透露輕生之意,你該如何處理?
試題至此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