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永安區永安國小 112 學年度下學期社會領域期末評量 五年 ___班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
一、是非題:每格 2 分、共 30 分
( )1.近年來臺灣糖業逐漸轉型,糖廠朝向休閒觀光發展。
( )2.嘉南大圳為清帝國時期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位於嘉南平原,涵蓋今雲林縣、嘉義縣及臺南市。
( )3.野原家剛從網路下訂買了一臺電視機,若收到的商品有問題,可以在貨到後七天內申請退貨。
( )4.出門選擇大眾運輸取代自用汽車,是節能減碳愛地球的一種方式。
( )5.新之助 希望長大後,能去歐洲自助旅行,由於需要不少旅費,他可以透過儲蓄的方式來達成夢想。
( )6.五年級的阿呆非常想要一雙新籃球鞋,他的零用錢不夠,也還無法打工賺錢,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向爸媽開口要錢。
( )7.總督府並不重視原住民族的教育,當時原住民族小孩無法上學接受教育。
( )8.在臺灣,石虎只有面臨穿越馬路被撞死的危機,因此只要禁止在丘陵開闢道路,就能完全解決石虎保育的問題。
( )9.目前,為了維護人類的健康與生態環境,所有的農業生產者都願意花更多的金錢和人力成本來種植水稻。
( )10.使用殺蟲劑、除草劑及化學肥料等種植水稻,除了可以防治病蟲害與增加產量,也能兼顧自然生態的維護與食用者的健
康。
( )11.有些企業投入經費設置廢水循環再利用的設備與廠房,只是為了節約用水,無法減少水汙染的產生。
( )12.生產者申請碳足跡標籤,需提出降低垃圾量的策略與承諾,是一種符合大眾與環境利益的生產方式。
( )13.超市減少提供塑膠袋及包裝,能降低塑膠垃圾的產生,屬於落實環境永續的工業生產方式。
( )14.生產者可以給予產品符合環境永續的認證標章,藉此減少環境汙染、降低資源消耗,例如:標示產品的碳足跡。
( )15.妮妮到超市購買水果,她在進口水蜜桃與本土的水蜜桃之間,最後挑選了本土生產的水蜜桃購買,她的消費選擇符合環境
永續的概念。
二、選擇題:每格 2 分、共 40 分
( ) 1.風間生活在日治時期的臺灣,他有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種景象? ○
1作為指引船隻航行用途的基隆燈塔 ○
2高雄文化保存建
築的舊打狗驛故事館 ○
3高度交通建設開發後的臺北捷運系統 ○
4位於臺灣北部的礦業博物館。
( ) 2.在現代生活中,仍可看到許多年代久遠的建築或設施,我們可透過什麼方式進一步了解當時人們生活的情形? ○
1實地走
訪或探究 ○
2觀測星象與氣候 ○
3憑空冥想和推理 ○
4觸摸建築與想像。
( ) 3.日治時期總督府的哪種措施可以促進人們的交流,讓貨物輸出與輸入更加便利? ○
1開發山林資源 ○
2警察制度 ○
3農業
發展 ○
4交通建設。
( ) 4.關於「五分車」的名稱,下列何者說法錯誤? ○
1是臺灣糖業鐵路的火車俗稱 ○
2指鐵軌之間的距離只有國際標準的一半
○
3推力與車速只有普通火車的一半 ○
4每小時發車只等待五分鐘。
( ) 5.日治時期,總督府設立糖業試驗場,其目的不包括下列何者? ○
1進行糖業改良的研究與推廣 ○
2能降低甘蔗病蟲害、提
高蔗糖產量 ○
3研發新型代糖,減少消費者身體負擔 ○
4引進優良的甘蔗品種。
( ) 6.新式糖廠在各地興建,運送原料的糖業鐵路不但可以載運貨物,還可為當地居民帶來哪種作用? ○
1往來移動的交通工具
○
2研發代糖的科學重鎮 ○
3技術產業的工作收入 ○
4時代變遷的制度更新。
( ) 7.為什麼要將人類使用電力、交通工具或生產工業產品等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稱為「碳排放」? ○
1消耗許多石油
○
2產生許多煤炭 ○
3容易產生碳汙染 ○
4其中比例最高的是二氧化碳。
( ) 8.企業落實環境永續,除了能夠達成永續的商業活動發展,還能達成什麼目的? ○
1吸引消費者購買 ○
2減少運輸成本 ○
3
節約用水 ○
4增加生產成本。
( ) 9.下列哪一項不是企業的環境永續行動? ○
1使用友善環境的原料 ○
2減少包裝 ○
3汰換電動車改用燃油車送貨 ○
4標示碳
足跡。
( ) 10.下列何者是政府制定的環境永續規範? ○
1標示節能省電標章 ○
2規定生產者的碳排放量 ○
3使用友善環境的原料 ○
4設
置裸賣蔬果專區。
( )11.下列何者不是實施碳足跡標籤制度的目的? ○
1了解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碳排放量 ○
2使得生產者必須提出減碳的策略
與承諾 ○
3提供消費者作為選擇的依據 ○
4了解商品製造過程中的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