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雄市永安國民小學113學年度上學期四年級社會領域期末評量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 (每題 2分,共 36 分)
1. ( ) 不同的族群會有不同的命名方式。
2. ( ) 每年 3月21 日是「世界母語日」,這
是各國為了促進母語的使用,保護語言
避免消失而推動的節日。
3. ( ) 在臺灣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語言
除了國語外,還有其他的語言。
4. ( ) 原住民族會利用天然材料,編織出特殊
圖案的衣服。
5. ( ) 小米是早期原住民族的日常主食,而許
多祭典也都與它有關。
6. ( ) 我們臺灣雖然有許多不同的族群,但是
因為都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所以我們
都使用相同的語言。
7. ( ) 吟吟晚餐想吃碗粿,她可以在越南料理
店買到口味純正的碗粿。
8. ( ) 豐年祭是「阿美族的新年」舉辦的時間
在國曆的 7到9月間。
9. ( ) 居住在不同地區的人們,喜歡的飲食口
味也會有所不同。
10. ( ) 稻米在每個地方的料理方式都是相同的。
11. ( ) 新住民來臺灣後,為了能夠快點適應生
活,所以都只吃臺灣料理。
12. ( ) 在面對生命階段的變化,我們會借助宗
教信仰或是各種儀式與物品,以祈求平
安或給予祝福。
13. ( ) 阿美族的青少年必須經過成年禮的考驗,
才會被族人認為是可以負責的大人。
14. ( ) 魯凱族的婚禮中有盪秋千的活動,這象
徵夫妻感情堅定,受到族人祝福和認同。
15. ( ) 漢人的傳統節慶通常有著不同的典故和
習俗活動,例如鳳美的奶奶會在過中秋
節時,在門口掛上艾草和配戴香包,這
是為了祈求身體健康。
16. ( ) 臺灣有些地方也會舉辦潑水節,這是為
了讓在臺灣的東南亞新住民可以紓解思
鄉之情,所以臺灣民眾不可以參加。
17. ( ) 當漢人迎娶新娘的車隊到達新郎家時,
新娘會在下車前輕碰蘋果或橘子,表示
吉利平安的意思。
18. ( ) 邵族的祖靈祭與漢人的清明節相似,皆
有感謝祖先保佑意涵,舉行時間都在 4
月。
二、 選擇題 (每題 2分,共 36 分)
1. ( ) 漢人傳統節慶的由來和什麼沒有關係?
○
1傳承打獵的精神與技藝 ○
2習俗發展
○
3典故 ○
4傳說故事。
2. ( ) 春節的最後一天,爸爸帶永華到南投集
集
的假日廣場參加燈會,感受濃厚的
佳節氣氛。請問他在春假期間除了參加
燈會外,應該還參與了哪些傳統節慶活
動? ○
1拜年 ○
2大掃除 ○
3貼春聯
○
4以上都有可能。
3. ( ) 以下哪一項語言,是我們在臺灣的日常
生活中比較不常聽到的? ○
1客家語
○
2閩南語 ○
3印度語 ○
4國語。
4. ( ) 下列哪一項敘述較不正確? ○
1與人溝
通時要使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 ○
2社會
上唯一只有國語這種語言 ○
3在學校可
以學習不同的語言 ○
4在學校聽到的不
只國語。
5. ( ) 在現今社會中,如果我們想要看到原住
民族穿戴傳統服飾,那麼,在什麼時候
最容易看到? ○
1上課 ○
2參與祭典
○
3吃飯 ○
4上班。
6. ( ) 臺灣的教師節是在國曆的哪一天? ○
1
12 月25 日 ○
21月1日 ○
32月28 日
○
49月28 日。
7. ( ) 有關傳統節慶吃的食物,下面哪個敘述
正確? ○
1清明節吃臘肉 ○
2元宵節吃
月餅 ○
3中秋節吃潤餅 ○
4端午節吃粽
子。
8. ( ) 家人幫我們命名時應該比較不會考慮什
麼因素? ○
1選擇一般人比較不會念的
字 ○
2念起來好不好聽 ○
3風俗習慣
○
4對我們的期許與祝福。
9. ( ) 被稱作「小過年」的是下列哪一個節日
? ○
1中秋節 ○
2端午節 ○
3元宵節
○
4春節。
10. ( ) 下面哪一項食物的主要食材與其他三個
不同? ○
1原住民族竹筒飯 ○
2碗粿
○
3客家粄條 ○
4義大利麵。
11. ( ) 越南的國服名稱稱為什麼? ○
1燕尾服
○
2藍衫 ○
3旗袍 ○
4奧黛。
12. ( ) 哪個節日在歐美國家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在臺灣,則是人們常上街欣賞商家打
造景象的節日? ○
1端午節 ○
2耶誕節
○
3清明節 ○
4春節。
13. ( ) 關於新生兒「滿四個月」的是下列什麼
習俗? ○
1立蛋 ○
2抓周 ○
3贈送親友
蛋糕或油飯 ○
4收涎。
14. ( ) 小郁參加了國慶日慶祝活動,請問當天
她不會碰到那些活動? ○
1儀隊表演
○
2立蛋 ○
3放煙火 ○
4遊行活動。

2
15. ( ) 漢人青少年滿幾歲時,會舉行成年禮,
代表人生進入下一個階段? ○
1二十歲
○
2十四歲 ○
3十八歲 ○
4十六歲。
16. ( ) 家鄉傳統節慶活動蘊藏著先人的生活經
驗與智慧,以同學們的報告,誰的資料
內容有誤? ○
1亮語:「中秋節:和親
友團聚,吃年夜飯。」 ○
2永詩:「春
節:農曆正月初一,拜年、說吉祥話。」
○
3元熙:「清明節:和家人到祖先墓園
祭拜。」 ○
4宗儀:「元宵節:吃元
宵。」
17.( ) 美食節目主持人介紹:「人們會把砍下
的竹子清洗乾淨,再將米塞到竹筒裡,
約九分滿,接著把竹筒放到火上烤,之
後,竹香和米香便慢慢飄散出來……。」
請問節目中介紹的是哪一個族群的傳統
料理呢? ○
1閩南族群 ○
2美洲新住民
○
3原住民族 ○
4客家族群。
18. ( ) 怡靜的新朋友欣欣出門時總會穿戴覆蓋
頭髮和肩頸的頭巾,怡靜很好奇問她原
因,欣欣說這是因為受到規範的關係,
請問欣欣是受到什麼規範呢? ○
1法律
○
2宗教 ○
3家庭 ○
4校規。
三、 填代號 (每格 1分,共 6分)
1. 依據下面飲食文化的敘述,請將正確代號填
入( )裡。
A
河粉 B
粄條 C
竹筒飯
惠琪是客家人,為了體驗不同地區的飲食
文化,她參加了國際美食文化節,並品嘗各地
不同的美食。首先,她品嘗原住民以自然資源
製作的( ),後再享用來自越南的( ),
雖然很美味,但她仍然吃不太習慣,還是覺得
家鄉的( )比較好吃。
2. 下列分別是哪個族群的服飾特色呢?請將正
確代號填入( )裡。
A
新住民 B
原住民族 C
客家族群
( )(1)耐洗耐穿的布料,顏色、造型樸素,
也方便勞動。
( )(2)有特殊的圖案、複雜的刺繡方法和
鮮豔的色彩。
( )(3)婦女外出時,會穿戴覆蓋頭髮和肩
頸的頭巾。
四、對的畫 o,錯的打× (每題 1分,共 5分)
1. 祥睿開了一間特色料理餐廳,為了讓菜單更
有趣些,他在每道料理旁都做了說明,請針
對他的說明,將正確畫 o,錯誤打×。
( )(1)泡菜:清爽的醃漬食品,獨特的口
味,總讓人回味無窮。
( )(2)越南河粉:不用出國,也可以吃到
美味的閩南料理。
( )(3)米漢堡:麵包換成米飯,口感特別,
飽足感十足的文化融合代表料理。
( )(4)打拋豬:使用東北亞的辛香料做的
料理。
( )(5)碗粿:在來米、香菇、蝦米等餡料
蒸製成的美味料理。
五、勾選題 (第一題每小題 2分,第二題每小
題1分,共13 分)
1. 關於抓周,哪些敘述是正確的?請打ˇ。
( )(1)是漢人傳統的生命禮俗之一。
( )(2)要祭拜祖先。
( )(3)小孩出生滿一個月時舉行。
( )(4)代表長輩對小孩未來的期望。
2. 上社會課時,老師請學生對於現代節日的想
法簡單描述,下面是幾位學生對於現代節日
的回答,請在正確答案處請打ˇ。
( )(1)小惠:「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
( )(2)小雄:「有些節日是與國家相關的
重要節日。」
( )(3)小玲:「現代的節日比傳統的節慶
還重要。」
( )(4)小瑜:「有些節日是為了不同職業
或身分的人所制訂的。」
( )(5)小銘:「大多是按照農曆制訂的。」
六、題組 (每題 2分,共 4分)
1. 請仔細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問題。
越南在傳統節日上和華人有相當程度的雷
同。如每年的農曆過年,此也是越南當地最隆
重的節日,現代的越南稱為「元旦節」,基本
習俗和中國、臺灣等地相似。不過越南過年一
般從農曆
12
月
23
日的灶王節起算,濃厚的氣
氛一直延續至正月
15
日元宵節為止。
對越南人而言,春節也是家人團圓的重要
日子。家家戶戶均會在年節前夕趕辦年貨,而
一家團圓的年夜飯桌上一定會有肉類、春捲和
糯米粽。以綠葉包成的方形形狀粽子是用來祭
祀祖先,方形是取自「天圓地方」的古代思想,
而外型像蒜頭的醃蕎頭更是必備的菜色。越南
也有在門口貼春聯的習俗,然而自從越南不再
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後,春聯祝福語便改用
拼音字母寫下,再配上國旗底色的紅色,貼在
門口,他們相信這樣將會為自己招來好運氣。
( )(1)在越南,年節的氣氛會一直延續至
何時為止? ○
1端午節 ○
2元宵節
○
3中秋節 ○
4清明節。
( )(2)為什麼過年時,越南的粽子要包成
方形? ○
1可以避邪 ○
2希望為人
處事不要投機 ○
3取自「天圓地方」
的古代思想 ○
4比較好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