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下四年級社會期中評量試卷

pdf
268.66 KB
3 頁
Josep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高雄市永安國民小學112學年度下學期四年級期中評量社會領域試卷
座號: 姓名:
一、 是非題 2 分,14
1. ( )林老先生的家族是早期中國
福建渡海來臺
的漢人,由此可以推測林老先生有可能會
說客家話。。
2. ( ) 從三百多年前繪製的古地圖上,我們可
以發現鹿是原住民族主要的獵物。。
3. ( ) 三百年前住在大甲溪南岸的巴宰族已有
完善的水利建設,漢人需要繳納土地租金
才能取得水源進行農耕。
4. ( )阿美族的傳統服飾都是由族裡男子勇士編
織而成的。
5. ( )林田山有豐富的林產資源,早期曾聚集許
多人到此開採,因而發展出機能完善的社
區。
6. ( ) 由於現代的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可以
透過各種方式來取得更多的水,讓水資源
源源不絕。
7. ( )三字經是臺灣早期學生的啟蒙教材。
二、選擇題2分,30
1. ( ) 渡海來臺的漢人設立私塾的目的是什麼
擴大土地開墾範圍○
建造古蹟○
教育
子弟讀書識字和培養品德○
驅除疾病
2. ( )小安正在蒐集南郭郡守官舍群的資料,下
列他所蒐集的資料中,哪一個敘述錯誤
是附近國小師生協力保留的文化
資產
其中的南郭宿舍
5
號成為古蹟
是位於彰化縣的文化資產
官舍群
因為修復不當而全數毀損。
3. ( )下列哪一個是李騰芳古宅的正確敘述
曾被地震震垮○
古宅外觀為現代建築樣式
是先民留下的文化資產○
是一間四合院
4.( )早期臺灣各地常有族群械鬥,於是居民建
隘門以保護社區,請問隘門會在什麼時候
關閉,讓外人不能進到社區○
早晨○
黃昏
正午
深夜。
5.( )下列哪一種方式可以使我們更加了解家鄉
古蹟呢○
舉辦繪畫比賽
封閉古蹟,禁
止民眾進入
到圖書館查詢相關資料
將古蹟裡的物品帶回家研究。
6.( ) 全臺首學是指什麼地方○
文開書院
臺南孔子廟
日茂行
鹿港公會堂
7.( )小勲在網路上看到一張三百多年前的臺灣
古地圖,發現地圖上會用顏色標示界線。
請問這些界線有什麼意義?
禁止漢人
設立書院、私塾
禁止漢人入山開墾
規定原住民族可以狩獵的區域
原住
民族可以取得水源的地區。
8.( ) 下列哪一項不是漢人移入臺灣後,進行
的山林資源開發?
引進茶苗
提煉
樟腦
種植小米
砍伐樟樹。
9.( ) 下列對於臺灣漁業的敘述,哪個不正確
臺灣四面環海,不必擔心沒有便宜、新
鮮的海產可食用○
早期漁民捕獲的漁產種
類及數量有限○
現代漁船有冷藏設備,可
延長新鮮漁獲物的保存
新式魚探機可
探測魚群位置,幫助漁民找到魚群。
10( ) 早期漁民會使用哪一種方式捕魚○
室內
養殖○
牽罟○
魚探機探測○
固定箱網。
11( ) 人們大量開墾山林可能會造成什麼情形
破壞原生動植物生態
縮減原住民族
傳統生活空間
引發漢人與原住民族間
的衝突
以上皆是。
12( ) 東港漁港為臺灣最大的黑鮪魚產區,政
府將漁業結合觀光產業,打造「黑鮪魚文
化觀光季」慶典活動,成功的由傳統漁村
進化為觀光景點。請問這個活動是哪一個
縣市舉辦的○
宜蘭○
臺南○
屏東○
臺東
13( ) 關於臺灣阿里山林場的敘述,哪一項錯
誤○
阿里山林業興盛,使嘉義成為當時的
木材都市
阿里山森林鐵路隨林業沒落
,目前已無火車行駛
阿里山森林鐵路
起點在今日嘉義市北門車站
早期為開
採深山檜木而興建高山林業鐵路。
14( ) 下列魚類不是「臺灣海鮮選擇指南」中
建議選擇食用
臺灣鯖魚
虱目魚
吻仔魚
臺灣鯛魚。
15( )早期先民建埤塘、開水圳的目的是什麼?
避免族群越界發生衝突
灌溉農田
增加漁獲量
預防土石流。
2
三、填代號 (每格 2分,共 6分)
1.早期苗栗的開墾情形如下描述,請按時間
先後順序,在( )中填入正確的代號。
A
客家人謝鵬仁與原住民族協商繳納地租
,開墾現今苗栗巿一帶
B
很久以前,有些原住民族生活在苗栗平
原至沿海地區
C
漢人合力開墾,將平原開闢為以種植水
稻為主的農田
答:( )→( )→( )。
四、勾選題 (第 1題一分,其餘 2,共 24 分)
1.進行探訪家鄉古蹟的活動中,應該如何規畫行前
準備,請將說法正確的打ˇ
a探訪古蹟前,我們可以先進行相關資料的
蒐集,以加深對古蹟的了解。
b如果要蒐集資料,可以到圖書館。
c古蹟的導覽解說都不用事先預約,直接到
現場即可。
d出發前要先確認好參觀日期及交通方式。
e.關於古蹟的特點與價值,哪些敘述是正確的?
請打ˇ。
(1).能知曉家鄉發展的歷史。
(2).能認識家鄉的傳統文化。
(3).緊急時期可以轉賣為現金。
2.下列哪些是早期漁業發展的特色?請打ˇ
a搭圓弧形堤岸,利用海水漲潮讓魚群流入
b引進許多外籍漁工,從事捕魚工作。
c漁民利用固定箱網技術,養殖魚類。
d漁民捕獲的漁產種類及數量有限。
3.下列敘述是早期居民利用水資源的方式請打ˇ。
a 布料染色後會在河邊清洗。
b大量興建水庫來儲存水。
c在河邊洗衣服。
七、 題組 (每格 2分, 26 分)
()
提到早期先民的水利建設,就不免要提
到張達京。當時先民會在平原地區種植水稻
,水稻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水源,由於張達京
與原住民族協調水源分配,成功興建水利設
施,讓中部地區有充沛的農業灌溉用水,使
得家鄉耕地面積及農作物產量增加。
1.在張達京未完成水利建設前,當地的土
地主要是由什麼人所擁有
漢人○
鄒族
卑南族○
巴宰族
2.張達京曾為當地的原住民族做了什麼
事情,使他受到族人的信賴
用藥草替
族人治病○
教導年輕族人狩獵○
設立書院
培養族人的品德○
贈送啟蒙教材給族人。
3.張達京用如何與原住民族協調,成功
興建水利設施○
以藥換地○
以物易物○
地換水○
割稻換水
4.張達京所完成的水利建設,是哪一個
曹公圳○
八堡圳○
葫蘆墩圳○
嘉南大圳
()請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問題。(素養題)
水是維繫人類生命的重要泉源,從老祖
先的用水態度與方式,可以了解永續利用與
尊重環境的重要性。
1.先民為了增加水資源而進行一些工程,
應該是什麼?
興建水壩
興建海水
淡化廠
興建埤塘
興建自來水廠。
2.有張老照片上有小孩子在河邊戲水摸蜆
,可以知道以前的生活如何
當時水域
安全教育宣導不足
當時的小孩都不會
游泳
當時人們與水非常親近
當時
水資源非常缺乏。
3.當時小水圳旁是家鄉居民聯絡感情的好
地方,但先民不會在水圳旁做什麼呢○1戲
水嬉戲○2蓋工廠 3洗衣服○4洗菜。
() 三百多年前渡海來臺的漢人,留下許多開
墾土地的故事,請問:
1.我們可以在哪一個地方的開發故事中,
找到與巴宰族相關的紀錄?
苗栗
澎湖
臺中
宜蘭。
2.客家人謝鵬仁四兄弟曾在什麼地區向原
住民族協商繳納土地租金,租地開墾?
苗栗
澎湖
臺中
宜蘭。
◎當時漢人來臺後,陸續完成了哪些事情呢
?請打ˇ( 1.學會與原住民族相處。
2.興建水圳。
3.建造天主教教堂。
4.以藥草替原住民族治病
3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