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關懷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少年

pdf
3.84 MB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
校園裏的春天
學校教師如何關懷
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
主題一 認識家庭暴力及瞭解目睹家暴對兒少年的影
一節 認識家庭暴力
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成長
主題二 如何
一節 班級中目睹家暴兒少的協助策略
二節 在教學過程發揮初級預防功
主題三 應用(Q & A)
複習以上學習的概念
何辨識、通報目睹兒少
解社政系統的角色及工作職責
解可連結的相關資源網
主題一
主題三 參考書目
第一節 認識家庭暴力
第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
成長的影響
主題一:認識家庭暴力及瞭解
目睹家暴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3
主題一
1.麼要瞭解家庭暴力?
2.家庭暴力的基本概念
3.暴力的本質
4.麼暴力是錯誤的
5.的家庭暴力迷思
6.的家庭暴力類型
第一節 認識家庭暴力
4
主題一
1.我們希望,孩子的成長~
安全快樂健康自信希望
2.但是,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孩子卻經驗到~
傷害痛苦害怕無助自卑、不知道自己的未來
3.幸而,學校也是孩子重要的成長園地~
校拓展了孩子的生活經,幫助孩子經歷被愛被保護、被尊重
4.所以,我們可以是孩子生命當中不可或缺的人生領航~
我們愈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尌愈有機會傳達對孩子更多的
與支,然後,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讓孩子知道--「你
來仍然充滿盼望!」
1.為什麼要瞭解家庭暴力
5
主題一
1. 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各種社會階層、宗教、種族、學歷背景等群體之中。
2.家庭暴力可能發生在任何型態的親密關係中。
3.暴力行為是學習而來的,所以暴力行為是可以被改變的。
4.當施暴者選擇以暴力作為處理問題的手段,則施暴者必頇為其個人的
暴力行為負責,暴力是施暴者造成的。
5.不論任何理由,人都沒有權力以暴力傷害他人。
6.當受暴者離開施暴者之後,其所必頇承擔的危險程度經常會提高;因
此,受暴者在決定是否離開時,往往會有許多的難處與掙扎
7.受暴者的行為反應經常是為了確保生存機會,如:替施暴者辯護、淡
合理化受暴事實、儘量維持與施暴者的關係等
2.關於家庭暴力的基本概
6
主題一
控制
我要決定一
--全部都得聽我的,你沒有說話的餘地!
--你不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不會這樣!
權力
我理所當然可以這麼
--我尌是有資格對你這麼要求!
--誰教你所以我才會動手
佔有
你是我的所有物~
--你是屬於我的,我可以決定怎麼對待你!
貶低
我是你的一
--沒有我,你什麼都不是!
--你懂個屁!!
3.認識暴力的本質
7
主題一
論施暴者以何種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暴力行為,
開暴力行為背後的本質之後,「權力、控制、佔
貶低」,這些都不應該是與人之間相處時的態度
式,暴力的發生嚴重地傷害了生命安全、人性尊
侵犯了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身體自主權。因此,任
式的暴力都絕對不能被允許
4.為什麼暴力是錯誤的?
8
主題一
夫妻吵架床頭吵,床尾和,大事自然會化小,小事也會變成沒事
,何必插手
家庭暴力不會常常發生,即使偶而發生也不會惡化。
只有低收入戶、特定的種族、宗教、教育程度低的人,才會發生家庭
暴力
男人會打老婆只是一時衝動。
小孩雖然有個會打母親的父親,但總比沒有好,要維護家庭的完整,
所以應該勸和不勸離。
被害人應該是自己有錯在先,才會被加害人施暴的。
受虐婦女往往會再選同樣暴力的人作為配偶。
5.常見的家庭暴力迷思
9
主題一
10
身體暴力
推撞、踢打、刺掐、灼燙、掌摑等。
言語暴力
羞辱、曲解、不信任、苛責、挑剔、嘲弄等。
精神暴力
恐嚇、威脅、控制經濟、限制行動自由、目睹家暴等。
性暴力
強暴、亂倫、不當性對待等。
不論是何種暴力類型,當兒童長期生活在充滿暴力威脅的家庭氣氛
之下,對兒童的身心發展都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與傷害。
6.常見的家庭暴力類型
主題一
11
1.認識目睹家暴兒少
2.為什麼要關心目睹家暴兒少
3.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應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4.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第二節 瞭解目睹家庭暴力對
兒童少年成長的影響
主題一
18歲以下之兒童及少年,目睹雙 (包含婚姻關係、同居關係
)之一方對另一方施予暴力或虐待。包括了
1.直接看見:
當場看見雙親之一方受到身體暴力言語暴力性暴力等
傷害。
2.間接聽到:
雖然沒有親眼目睹但可能是在房間或黑暗中聽到雙親爭
吵、打鬥的聲音
3.後觀察:
有看見或聽見家暴事但事後觀察到父/母親身上
的傷痕、沮喪或是看到家中被毀損的物
品而觀察到暴力狀況的發生
是何暴力類型,當童與少年長期活在充滿暴力脅的家庭
氛之下對兒童與少年的身心發展都將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與傷害
1.認識目睹家暴兒少
12
主題一
因此
方式參與、涉力事 換言,兒少年很難
自己置身事外
2.為什麼要關心目睹家暴兒少
13
主題一
目睹兒少陎對父母之間暴力事件的因應策略可分為立即策略與長期策略兩種
Mullender,Hague, Imam, Kelly, Malos and Regan 2002123,引自童伊迪與沈瓊桃
2005)
立即策略 指的是孩子在暴力事件發生當下的因應方式,包括
有助於孩子陎對暴力事件的身心反應或想法,以逃避目睹家暴的壓力。
如:顫抖尖叫哭泣憤怒躲避
尋求安全與協助的策
如:顫抖尖叫哭泣憤怒躲避
與手足相互支持的策
保護母親與介入暴力情境的策略(如:以身體阻擋或以口語嚇阻)
3-1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14
主題一
長期策略 指的是兒童在暴力事件發生以後及長期的因應方
外向性策略
包括找人談談
內向性策略
括不定期的痛哭、保持警覺沉默、隱瞞暴力發生的事假裝沒
暴力發生退縮、以及極少數的兒童會認同施暴者
3-2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15
主題一
國內研究(童伊迪與沈瓊桃2005)指出,『立即策略可以分成以下
幾種類型:
害怕躲避型:
陎對婚姻暴力孩子感到害怕、恐懼而躲起來,不敢出現在現場
知所措:
孩子於婚現場對年女而往往
旁靜觀其變,縱使害怕也不敢介入阻止。
挺身介入型:
目睹父母親暴力相向,有些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去阻止暴力的發生
求援助:
有些孩子陎對婚暴情境時,不會直接介入制止,而是詴圖搬救兵,
尋求其他人的協助
無動於衷型:
家庭暴力頻繁發生,孩子漸漸會習以為常,而表現出冷漠的態度
3-3 目睹家暴兒少如何因
父母之間的暴力事件
16
主題一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可以分類成以下層陎:
1. 為層陎
包括外向性( externalizing behaviors)及內向性的行為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2. 緒層陎
3. 知層陎
4. 校與社會適應
4.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
17
主題一
4-1.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少年的影響
-內向性及外向性的行為
18
外向性的行為:攻擊與反社會
(例:巨人外表下的受傷小孩)
過度
外釋
過度
內壓
內在的情緒 處理情緒的方 適應困擾
主題一
例一:巨人外表下的受傷小
歲的小忠總是靜不下來的樣,他很愛說話,卻一點也不
聽別人說話只要有人不聽從他的命,他馬上瞪著雙眼、握
拳頭說:「信不信我打你 。他和同學處得不好,他上課無
法專心,他甚至對老師大吼大叫…直到有一天,他問老師:你會
抱小孩嗎?我說的是那種從前陎把小孩抱起來的那一種
原來,看似難以靠近的小忠內心仍是柔軟的,由於不希望
己再受到傷害,他武裝起自己,缺乏安全感和自信的小忠,他
中最真實的渴其實只是和所有孩子一樣,希望得到真正被
接納的愛
4-1-1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外向性的行為
19
主題一
例二:消失的童年
的美美每都自己起自己然後放學回家外出
餐吃、把事都做好。小每天最擔心的尌是媽媽心情不好會不
情緒控自殺了?陎未來,小美說「我的願望尌希望媽媽
樂,媽媽快樂我尌會快樂了!
過度擔心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媽媽身上了自
小孩忘了自己也需大人的保默默地吞下了有心情與
任,懂事的她,乖巧得讓人心疼。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美美可以找回自
我,知道自己仍有追求快樂與夢想未來的權利
4-1-2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響
-內向性的行為
20
主題一
高度焦慮
子經常擔心受暴者與自己的安危,又不知該怎麼解決自己的擔
以會呈現慮的能導上課不專,或人際係的衝突(例如:
容易被驚嚇或是被激怒…),或反應在過度飲食、睡眠不足等生理現象。
子為受暴者受傷的情形感到傷心難過,有時也會對自己無力改
變家庭狀況而感到悲傷。帅小的孩子較容易用哭泣的方式表達傷心較年長
子有時會以憂鬱的情緒來顯示悲傷
過度害怕
因目家暴的記易對的環特定
間或是與施虐者相似的人感到害怕,也容易產生失眠或是食慾不佳等生理狀
子往往會對於施暴者的暴力或受暴者的無能感到憤怒有時也
會對於自己無力改變狀況而對自己產生憤怒的情緒
21
4-2-1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
緒層
主題一
合理化
孩子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只好接受暴力尌是家庭生活
的一部份,也接受施暴者 使用暴力的理如:做錯事本來
應該被打」、「他打我們也是為了我們好」等
責備自己
孩子認為暴力的發生是自己的錯如:是我不乖爸
爸才會生氣打媽媽」、「都是我沒有阻止才害媽媽受傷」等。
覺得自己不被愛也不值得被愛
孩子在家中無法體會家人的愛
重視,在內心覺得自己像是個被遺棄的小孩如:「我覺得爸
爸媽媽有時候好像忘了我是他們的小孩…」。
否認或壓
對於難以忍受與排解的痛苦情緒,孩子選擇將其
離起來並埋藏在心中的某個角落詴圖假裝自己一切都很好。
4-2-2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
緒層
22
主題一
力維護家庭秘密
孩子可能被告知不能對別人也可能是不知
何開、可以向誰說或者是覺得很臉、擔心說出以後家庭
性會生變種種量讓孩子只好自承擔沉重的理壓
知道該如何是好
複雜糾葛的矛盾情緒
施暴者的行為感到憤怒但又喜歡與施暴
處的快時光;很希能夠遠離施暴,但又對施暴放不下心
如此盾混亂的情緒讓孩子夾雜著家人又愛又恨充滿罪惡
的糾葛情緒。
深的無力與無助
經驗日復一日的暴力事件不斷重複發覺得
人可幫得上忙,長生活在無法預的混亂與充滿害的家庭
境裡讓孩子對別人對未來都失去了信心與希望
4-2-3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響~
緒層
23
主題一
力是正常的、普遍的
理衝突的有效方法尌是使用暴力
力可以是憤怒情緒的發洩方
生氣尌等同於「暴力
何人都可以使用權力對待弱小的對
性別角色形成扭曲的概念
是傷害的地方
伴隨著暴力是很正常的現象
4-3 目睹家暴對兒少的影~
知層
24
主題一
學校適應上
對家人安危不時感到擔心,而造成其在學校生活上注意力不容易集
中、失神(恍惚) 、忘東忘西
因擔心受暴者會遭受傷害,或是因課業表現不佳及人際關係不好而
經常缺課或拒絕上學
因為身心症狀(如頭痛、胃痛、厭食、嗜睡等)或將過多能量關注
在家裏,而影響學業表現
社會適應上
認同施暴者的行為模式,以暴力攻擊的方式解決人際衝突。
為了保守家庭秘密而產生同儕疏離
對性別角色形成僵化的刻板印象與性別認同出現混淆
4-4 目睹家庭暴力對兒少的影
~學校與社會適應
25
主題一
4-5 家庭暴力對學齡前幼兒的影響
26
學齡前帅兒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學習如何適當表達
自己的負向情緒
1.
2. 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自我中心的想法 1.
2. 缺乏同理心,容易以牙還
透過外界給予的訊息形成對
性別角色的認知
1. 將性別角色連結為施暴者與受暴者的分別
(如:男生是強者、女生是弱者)
獨立性增加
(如:自己穿衣服等)
1. 可能因缺乏照顧而被期待有更早熟的表現
2. 可能妨礙獨立性的建立,而產生退化的行
為表
主題一
4-6 家庭暴力對學齡兒童的影
27
學齡兒童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
增加對自己和
他人情緒的覺察
1. 可能容易變得過度敏感而出現情緒爆發
的情
2. 情緒反應較為壓抑
思考與判斷是非的能力
更複雜化,重視公帄與動機 1. 將暴力合理化,認為權力可以支配一切
在學校的學業與社交成尌
對自我概念有重要影響
1. 學習能力可能會下降
2. 不相信別人的正向回饋
對性別角色的認同逐步增加 1. 容易形成對性別的刻板印
主題一
青春期主要發展任務 家庭暴力可能造成的影響
自我意識增強,需要更多
的獨立自主空間
1. 缺乏被尊敬與取得獨立自主空間的機會
2. 可能因獨立需求增加而反抗施暴者的控制,讓
家庭暴力的狀況更為惡化
身體的發育與變化 1. 可能將身體的發育成長視為可對抗暴力與控制
他人的工具
需要獲得同儕的
認同與接納 1. 不想回家,容易在外遊盪 甚至結負陎同
儕,開始出現偏差行為
異性吸引與兩性交往 1. 有困難於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甚至重複暴力
的親密關係
4-7家庭暴力對青春期孩子的影響
28
主題一
摘錄自”我可以做什麼?協助兒童遠離家庭暴力-教保人員訓練手冊”
。民97年。內政部出版
第一節 班級中目睹家暴兒少的協助策略
第二節 在教學過程發揮初級預防功能
主題二:如何協助目睹家暴兒
因應家庭暴力
29
主題二 主題一
1.
2.
3.
4.
5.
6.
第一節 班級中目睹家暴兒少的協助策略
30
7.
8.
9.
10.
11.
主題二 主題一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