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櫥窗:跨領域英語課程設計

pdf
1.24 MB
36 頁
<018> Rachel.Yu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世界文化櫥窗(下)》
一、設計理念
本課程以「國際教育」為主題,融入英語學習並搭配跨社會領域課程,並於不同單元融
入閱讀素養、環境教育、多元文化等。除著重於於英語語言知識與技能養成外,更希望以英
語為媒介,拓展學生的國際觀,並搭配以 soft CLIL 方式增加英語的輸入(input)
另外,透過跨領域之課程設計,橫向連結學生在不同領域之學習內容,以增加其理解,
同時也輔助英語課程的呈現,除了認識各國不同的文化特色外,也能與本土文化做連結,呼
應十二年國教之精神。
二、教學設計
實施年級
三年級
設計者
彈性課程研發小組
跨領域/科目
英語、社會
總節數
21
總綱核心素養:E-C3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素養,並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學習
重點
學習
表現
學習
內容
概念架構
導引問題
從學生英語領域學習內容延伸之國際教育課程
設計一個國家設計六節課之學習內容並搭配
期中與期末評量週進行檔案評量課堂中以紙筆
評量與實作評量來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
第一節至第六節:日本
第七節至第九節:義大利 I
第十節:期中評量
(每單元)
1. 該國家與我國地理位置的關係和國旗設計的
差異。
2. 透過繪本更了解該國文化(動物神話等)並思
考與我國之相似、相異處。
其他更詳細並貼近每節課教學內容之導引問題
記錄在學習活動流程裡
第十一節至第十三節:義大利 II
第十四節至第二十節:新加坡
第二十一節:期末評量
學習目標
日本 Japan
1. 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國旗,並與我國對照。
2. 學生能知道我國與日本在節慶文化風俗上的差異性。(兒童節、端午節、中秋節、新年)
3. 透過繪本《I live in Tokyo》學生能認識日本的多元文化與重要節慶。
4. 透過女兒節的介紹,透過師生討論淺略的辨識性別角色的刻板化印象。
義大利 Italy
1.能了解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國旗,並與我國對照。
2.認識義大利的多元文化與重要節慶。
3.透過義大利歌劇的介紹,培養學生音樂鑑賞的能力。
4.透過繪本「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能試著理解每個國家因為生活環境及文化不同而有
不同的食衣住行習慣。
新加坡 Singapore
1. 能了解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國旗,並與我國對照。
2. 透過共讀繪本Tales Around the World 6: The naming of Singapore學生能了解新加坡的歷史
由來,並能將故事展演出來。
3. 能了解世界各國上不同的用餐禮儀與文化,並能以一顆包容的心,接納不同的文化。
4. 能說出至少兩項新加坡的著名景點與美食。
5. 學生能了解屠妖節(Diwali)的由來與習俗。
融入之議題
(學生確實有所探
討的議題才列入)
實質內涵
國際教育
E5 體認國際文化的多樣性
E6 具備學習不同文化的意願與能力。
閱讀素養
E12 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
多元文化
E4 理解到不同文化共存的事實。
所融入之單元
融入於各單元。
學習資源
學習單元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流程
時間
備註
【第一節至第六節:日本】
【第一節:「日本」風情畫】
1. Warm up
教師先以おはよう(早安)(在這裡老師的課程如果是接近中午的話,請
說こんにちは」(KON NI CHI WA向每一位同學打招呼老師向學生
說明おはよう是指早安的意思,相當於英文的 Good morning若對長
輩或身分地位較高者則要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 GO ZA
I MA SU。在日本人們打招呼會用早安、午安代替我們平時所說的
Hello Hi。日本人非常注重禮貌,在談話時,常常會附和、點頭,
但這些都只是聽了對方的話做出反應而已,談話當中不做任何反應是
10’
教師準備:
世界地圖、
教學簡報、
臺灣與日本
國旗、學習
單、地球儀
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除了點頭問好之外,日本人打招呼大都以鞠躬表示,同時,根據禮節
輕重程度而有所不同。日本人行禮致意是不接觸身體,握手和擁抱都
不是日本人習慣的問候方式。接著老師請學生兩兩一組,站起來互相
鞠躬問早,邊鞠躬的時候邊說おはよう。
老師問學生一提到日本這個國家你會想到什麼?(卡通和服壽司
拉麵等)
台灣受日本的影響很深,現在請各位小朋友看看自己的文具、書包、
餐袋等身邊的東西,裡面有沒有是日本製的呢?請學生拿給大家看。
老師問問學生有沒有吃過泡麵?最喜歡哪一個口味的泡麵?老師開始
介紹泡麵是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
陷入貧窮狀態,百姓不容易取得糧食,拉麵店常常大排長龍。有一天
台裔日籍的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排隊人潮後,決定做出不用排隊也能吃
的拉麵,他花了好長的時間,都沒有成功,直到有一天看到妻子炸天
婦羅,隨手也把麵條放入鍋內。沒想到,當炸好的麵條再加入熱水,
居然還原成原本的樣子,就這樣泡麵誕生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mxLK0NFroo)
安藤百福不僅發明了泡麵,連同杯麵也是他的點子!有一次安藤百福
為了擴展海外商機,出國開辦商品說明會,當他看到外國人把泡麵放
在咖啡杯裡沖泡後他腦海中浮現了杯麵的構想於是 1971 第一
碗杯麵正式誕生!現在在日本也能到橫濱去參觀安藤百福的泡麵紀念
館。
老師問學生還有什麼東西是日本人發明的呢?(自拍棒機器人
OK)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sNsH2Bi-Q 20 個日本人才能想出
【奇葩發明】看完影片後老師問學生最喜歡影片中的哪一項發明?
如果是你,你想要發明什麼東西?
(包裝水煮蛋、免費雨傘、平面型電腦支架躺著工作的桌墊、省水馬
桶、無人商店)
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比台灣快了一個小時土地面積是台灣的 10 倍大
2. Presentation –
老師拿出世界地圖也可以運用 google maps 呈現,請同學找找看日本
在世界地圖的何方?
老師請同學跟著唸 Japan,接著介紹 J的發音,J, J, j, j, jam, jam, jam
「日本」是亞洲東部太平洋上的一個群島,西隔東海、黃海、朝鮮海
峽、日本海與中國、韓國與俄國相望。成弧形狀綿延約 1900 公里。
老師拿出實體地球儀,請全班同學圍到地球儀旁邊,一起找找看日本
在哪裡?首先老師先指引同學找到台灣接著往右上角找看到日本
老師告訴學生日本與台灣都是屬於亞洲,但由於日本的緯度較高,所
以氣候比較冷,有些地方冬天會下雪。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日本的介紹影片
<JAPAN - Where tradition meets the future | JNT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Iv7HnZ_fE
看完影片後,老師請學生說說看看到了影片當中的哪些日本特色?
(東京鐵塔晴空塔東大寺富士山生魚片電玩機器相撲、
15’
茶道)
老師介紹日本國旗的意義。日本國旗為一面白色長方形旗幟,旗幟中
心為一個紅色圓形代表太陽19 世紀中葉開始日章旗逐漸成為代表
日本的旗幟所有日本船隻懸掛著的就是這面旗幟1870 日章旗
正式定為日本海軍旗幟,白色象徵神聖、和平、純潔及正義,紅色則
象徵真摯、熱忱、活力和博愛。
日本人稱自己的國旗爲日之丸旗日章旗。所謂日之丸
都是表示太陽的形象將天照大神崇奉爲太陽之神並把自己的國
家稱之爲太陽升起的地方的日本民族,自古就對太陽這一形象懷有
特別的感情是很自然的,日本國旗傳說是由天照大神創造的,而天皇
就是天照大神的子孫。
日本的國花為菊花櫻花菊花是日本皇室專用的,民間只有在重大
事件時候老百姓才可以戴。櫻花在日本被稱做武士之花,或者死亡之
花,表示為了瞬間的燦爛即使死亡也在所不惜,日本人除了極道人物
或者武士家族外是不會在家裡種櫻花。日本在法律上並沒有確定的國
徽,一般把日本皇室的家徽當作日本的國徽,皇室家徽為「十六瓣八
重表菊紋」
3. Practice-
學生能夠觀察國旗顏色,並完成【附件一】學習單。
請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指出台灣與日本的位置,並點出東京位置。
跳跳 Tempo:老師將學生分成兩邊,老師出題目,學生根據老師的敘
述選擇跳到正確還是錯誤的區塊老師在進行每一題時配合課本 p.37
句型 Are you ready?學生要說 Yes. I’m ready! Let’s go!
題目如下(老師可以針對今天上課內容編輯題目)
(1) 日本的國旗是白色與藍色構成的。(錯誤)
(2) 精靈寶可夢是來自於日本。(正確)
(3) 泡麵的發明人是安藤百福。(正確)
(4) 日本人打招呼時,喜歡擁抱。(錯誤)
(5) 相撲是台灣特有的運動。(錯誤)
(6) 豬血糕是日本小吃。 (錯誤)
4. Wrap up –
複習今日所學的內容。
檢討學習單。
【第二節:日本任意門 I
1. Warm up –
老師進行 picture walk 讓學生看圖並猜猜看每個月份日本人的習俗
完一到兩次的 picture walk 後,老師開始做封面介紹。
封面介紹老師問學生在封面你看到了什麼?(一對姊弟也有可能是
媽媽和兒子,右邊是鯉魚旗),老師接著問學生有沒有看過鯉魚旗?
(在許多卡通裡面例如櫻桃小丸子或是多拉 A夢,我們常常都可以看
到鯉魚旗)。鯉魚旗通常是彩色的還是只有一種顏色?(彩色的),鯉魚
10’
5’
10’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英文繪本、
學習單
旗代表著什麼意義?
老師讓同學看一段介紹鯉魚旗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Wx_8xiZsc
老師和學生說在第五節課的時候,我們要一起來設計自己的鯉魚旗。
(兒童節掛鯉魚旗是日本獨有的傳統習俗日本的兒童節來源於中國的
端午,即農曆的五月初五。習俗演變至今,日本政府把公曆的 55
日定為正式的國民節日。這一天,日本的家庭都會慶祝孩子的長大。
雖說是「兒童節」但只是男孩的節日並不包括女孩因此也被稱為
「男兒節」
有人認為兒童節懸掛鯉魚旗源自中國的「望子成龍」「鯉躍龍門」
的傳說「懸掛旗狀物」這一傳統是是實實在在的日本武士的傳統
掛印有家徽的旗幟是武家身份的象徵。
兒童節懸掛鯉魚旗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1)向神明傳達家中男孩順
利誕生的感謝之情。(2)向神明祈願男孩能夠無災無難順利長大。
旗杆頂部的球狀物日本稱之為「天球」象徵著嬰兒意為讓天神看
到我家孩子出世的意思。
球狀物下方的插滿箭矢的車輪狀物便是「風車」作用也是用來鎮魔,
因為插滿了箭矢,可以驅趕來自各方的妖魔。
2. Presentation –
老師導讀繪本,並從講故事的過程中問學生問題:
(1)主角的名字是什麼? (Mimiko) 她今年幾歲? (七歲)
(2) Mimiko 她有一個弟弟,弟弟今年幾歲? (五歲) 他們一家人住在哪
裡?(東京)
(3)日本人在月慶祝新年,他們新年的時候他們會做什麼?(寫書法、
喝年糕湯 ozoni、製作鏡餅 kagami mochi、玩羽子板 hagoita
鏡餅是日本人過新年時用來祭祀神明的一種榚餅有些類似中國人的年
榚。鏡餅是用麻糬製成圓盤狀,有祈求家庭圓滿之意。另在鏡餅上會放置一
枚柳橙,因柳橙的日語諧音有"幾個世代"之意,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
代代都昌盛繁榮。習俗上每年的 111 日會進行開鏡餅(鏡開き)的儀式,
們亦會在當天開鏡餅並招待光臨的朋友一起分享這種日本過年食品,祈願大
家新一年有一個好開始!
「羽根突」(日語:羽根突き)是日本新年傳統活動的一種。兩人用羽子板
互相打擊用植物種子與羽毛作成的毽子。羽子板通常都是長方形的。因為揮
動羽子板的動作很像在驅逐或趕走什麼東西,所以羽子板被日本人當作可以
驅邪的吉祥物。
(4)日本人在每年的二月三日會進行什麼活動? Mimiko 的爸爸扮成什
?(每年二月在日本會過一種叫做節分的傳統節日。意思是季節的更
迭,並伴隨著許多習俗,其中最知名的為藉由撒豆子來驅逐惡鬼,
Mimiko 的爸爸帶上惡鬼面具,讓 Mimiko 對他撒豆子)
在撒完豆子後,你吃下的豆子數得比你年齡數再多一個。如果你是 6歲,
你就需要吃 7顆豆子。如此一來你在新的一年就會強壯又健康。
15’
(5)在三月的時候,日本人會慶祝什麼節日? (女兒節,每年三月三日)
從前有一對夫妻以及兩個可愛的女兒,全家人幸福快樂的生活著,有一天
兩個女兒生起了怪病,夫妻倆尋遍各地名醫,但無論都多高明的醫師都搖頭
無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眼看著要失去這一對掌上明珠了。這時卻出
現一位高人指點對他們說「明晚月正圓的半夜你們親手綁兩個人形娃娃
用來取代自己的女孩,把這兩個人形娃娃放入河中流走。你的女兒們就會痊
癒。」夫妻倆死馬當活馬醫,決定聽信高人的話。沒想到照做後,隔天一早
兩個女兒都神奇痊癒了!而那天晚上就是 33這樣的故事流傳了下來
後來變為日本父母為女兒祈福平安健康的儀式。
(6)四月的時候,Mimiko 做了什麼事情? (去上學,四月份是第二學期
的開學),在課堂上他們學什麼? (學了漢字、平假名與片假名)
(7)五月五日本人慶祝什麼節日? Tango no Sekku(端午節),台灣也有慶
祝端午節嗎? 在日本的端午節,他們不吃粽子、划龍舟,而是做鯉魚
旗。Mimiko 和弟弟端午節最喜歡吃什麼? (歐姆蛋包飯咖哩飯炸天
婦羅、壽喜燒、炸豬丼飯等)
(8)六月份的時候,Mimiko 參加了什麼活動?(日本茶道的活動,
Mimiko 的奶奶是個茶道專家,在茶道室旁有一個很漂亮的花園)
Mimiko 喜歡參加茶道的活動嗎?(不喜歡,她覺得很無聊)
(9)七月份的時候,在 Mimiko 家旁邊有什麼活動?(緣日的活動)有
許多攤販聚集在廟的四周,有賣棉花糖的、爆米花的還有撈金魚的,
是不是很像台灣的夜市啊?另外,我們看到右邊這頁,他們在慶祝什
麼?(日本盂蘭盆節,他們聽著盂蘭盆節的傳統音樂邊聽邊跳舞)
緣日是指神佛的生日,也包括神佛的顯靈日、得道日之類的日子,在大中
華地區多以農曆為準。日本則把這些日子稱為緣日,是與神佛有緣之日,亦
是進行祭祀供養的日子,信眾們大多相信在該日參拜的話,會比較靈驗,
在日本,每年夏天都有一個被視為僅次於元旦的重要節日,在這個節日裡
大多企業會一連休假幾天,所以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會趁此期間趕回家
與家人團聚或外出旅遊。這個節日就是「盂蘭盆節」,我們俗稱的「鬼節」
傳統的日本盂蘭盆節主要分三個階段進行,分別是 13 日的迎盆(迎え盆)
1415 日的盆供養(お盆の供養) 16 日的送盆(送り盆)13 日傍晚時分
各家會點燃指引祖先靈魂回家的迎魂火(迎え火)然後在迎接靈魂用的「精
靈棚」「精靈」在日語中是靈魂的意思)上備好各類祭品。
盂蘭盆舞原是盂蘭盆節期間為祖先舉行的舞蹈儀式,人們會聚在寺廟或街
道廣場中一起跳盂蘭盆舞,因為舞蹈動作主要集中在手部且動作很單一,所
以即使是初學者也可以輕鬆加入其中,一同歡呼共舞。
(影片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vYxQOxrGg
送魂火:送魂火是為了把先靈送到另一個世界。送魂火儀式大致上分為兩
分別是「山的送魂火」「海的送魂火」著名的「山的送魂火」儀式有
每年 816 日於京都五山舉行的「五山送火」又稱「大文字送火」儀式會
用火點燃一個「大」字送先靈回去
老師告訴學生八月到十二月的介紹,會在下一堂課開始在教
老師從繪本當中歸納出五點日本文化的特色:
穿著文化告訴學生「日本」的傳統衣服是和服
美食文化告訴學生「日本」的食物哪些是很受歡迎例如拉麵、生魚片、醬菜
和壽司等等……
建築文化告訴學生「日本」傳統的建築物是木造和斜瓦,現在慢慢改變成鋼
筋水泥
創作文化告訴學生「日本」的動畫和漫畫非常著名,例如哆啦 A夢、蠟筆小
新和凱蒂貓等等……
地質文化告訴學生「日本」的火山和台灣的異同。龜山島是台灣唯一的活火
山島根據日本專家 47 座火山都有無預警噴發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富士山
根山、那須岳、吾妻山等觀光勝地。儘管富士山已沉睡 300 年,但無法排除
再度活潑化的可能性。
3. Practice –
老師帶領孩子一同討論並比較繪本中日本與台灣的文化差異性:
日本
臺灣
最高的山
富士山
玉山
國花
菊花或櫻花
梅花
傳統服飾
和服
原住民傳統服飾
新年
國曆
農曆
壓歲錢:白底
壓歲錢:全紅
日本人的新年是西曆的一
月一日在大年夜會吃蕎麥
麵守歲零時正許多人湧
到附近的寺廟去聽除夕零
點的鐘聲這個零點的除夕
鐘聲,共一百零八下,而
在新年期間人們會擠進
神社裡參拜祈求平安以及
許下新年的新希望。
在台灣因為看農曆過年因此從
除夕開始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習
,而且,在除夕那天的 12
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因為
古老的「年獸」傳說而留下的習
也因此保佑大家今年一年都
度過而且,再過年期間,大家
也會去廟裡拜拜祈求未來事事
如意。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
農曆八月十五
中秋之夜在窗邊擺上芒草
及月見糰子靜靜地欣賞滿
(不吃月餅也沒有放假)
邊賞月邊烤肉(放假)
兒童節
一年三次兒童節(是世界上
兒童節最多的國家)33
日女兒節55日男孩
11 15 日七五三節(
師告訴學生下一節課中,
我們要來一起探究日本的
三大兒童節)
兒童節是所有孩子們最期待的
日子,當天通常可以吃到點心,
玩也可以玩得很盡興過癮學校
也常會舉辦兒童節活動與小孩
一同慶祝。
10’
4. Wrap up –
複習今日所學的內容。
完成【附件二】學習單並檢討。
【第三節:日本任意門 II
1. Warm up –
老師複習上一節課 Mimiko 一月到七月所做的事。老師問學生還記不
記得上一次我們所介紹的繪本?Mimiko 一家人住在哪裡?接著老師
開始一個月一個月呈現繪本中的圖片給學生看,喚醒學生的記憶。
一月
慶祝新年寫書法喝年糕湯 ozoni製作鏡餅 kagami mochi、玩
羽子板 hagoita
二月
節分:Mimiko 的爸爸帶上惡鬼面具,讓 Mimiko 對他撒豆子
三月
慶祝女兒節
四月
第二學期開學
五月
Tango no Sekku(端午節),做鯉魚旗
六月
參加奶奶的茶道活動,覺得很無聊
七月
緣日:廟會活動,和大家一起跳舞、逛夜市
2. Presentation –
老師繼續帶讀繪本,這節課從八月份開始。
(1)八月份 Mimiko 去拜訪她的鄉下的外公外婆,他們搭什麼車去找外
公外婆呢?(新幹線)老師補充道新幹線就像我們的高鐵但是
幹線的速度比高鐵還快唷!Mimiko 和她的堂弟與堂妹一起做什麼?
(爬樹、釣魚、放煙火)
(2)九月份 Mimiko 去參加什麼活動?(婚禮)在婚禮上新娘穿的是我
們現在看到的婚紗嗎?(不是是和服)學後Mimiko 怎麼回家?
(走路回家)她和她朋友放學後喜歡做什麼?(摺紙玩洋娃娃
電視)
(3)十月份 Mimiko 的學校舉辦了什麼活動?(運動會)和台灣不同的
是,日本小學的運動會,喜歡把學生分成紅白兩隊。
(4)十一月份 Mimiko 參加了什麼活動?(七五三節Mimiko 她穿了和
服到神社參拜)
七五三節是日本獨特的一個節日到了三歲(男女童)五歲(男孩)和七
歲(女孩)去神社參拜,感謝神祇保佑之恩,並祈祝兒童能健康成長。同時
也會為這孩童時期的里程碑拍紀念照反觀台灣臺南的做 16 也是向兒童
的守護神七星娘娘敬謝而衍生的民間傳統文化。
如何穿和服?請看此文章
https://www.mings-fashion.com/%E6%97%A5%E6%9C%AC-%E5%92%8C%E
6%9C%8D-%E6%B5%B4%E8%A1%A3-197766/
(5)十二月份你看到了什麼?Mimiko 泡在浴缸裡,上面有柚子,在冬
至那天日本人會洗柚子澡,日本人相信泡柚子浴可以去除身上的邪氣
並且可以預防感冒促進血液循環等其中也有祈福帶來好運之意。
5’
10’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與
繪本 ppt
(6)在十二月還有一個節日看看圖片 Mimiko 正在做什麼?(薑餅屋)
(7)在除夕夜 Mimiko 家裡開始大掃除,接著看電視,直到他們聽到晚
上十二點的鐘聲才去休息。
我們看完了這本繪本,我們認識了日本一到十二月的傳統習俗與慶
典,你們最喜歡哪一個月份或是哪一個活動?為什麼呢?如果有機會
讓你見到 Mimiko 你最想跟她一起做什麼活動?(一起泡柚子澡、一
起跳舞等)
我們介紹這麼多的活動當中,哪一個是你曾經做過的呢?如果都沒有
做過沒有關係,我們最後一堂課會來做鯉魚旗唷!
3. Practice –
請學生完成【附件三】學習單。
老師檢討學習單。
4. Wrap up –
複習今天的所教過的內容。
老師統整 Mimiko 八月到十二月做了什麼事。
八月
搭新幹線去鄉下拜訪外公外婆
九月
參加婚禮,新娘穿的是傳統的和服
十月
學校舉辦運動會
十一月
參加七五三節
十二月
冬至到了,泡柚子澡,和媽媽一起做聖誕節薑餅屋
【第四節:臺、日友好童玩趣】
1. Warm up –
老師在桌面上擺著日本與台灣的童玩,請學生到前面把玩與觀察。
老師請學生猜猜看,那些是日本的童玩,那些是臺灣的童玩?
老師請同學到前面玩玩看,並且猜猜看它們怎麼玩?
老師可以參考認識台灣童玩網站:
http://edu.ocac.gov.tw/local/taiwan_toy/toy_list_3_c.htm
2. Presentation –日本童玩介紹
(1)劍玉:又名「技巧玉」,在十字形狀的「劍」柄上連接一個帶洞小
球所組成,是日本最具傳統特色的玩具之一。玩法只要手執「劍」柄
將球拋起,然後套入木柄中或者「劍」的凹陷處即可。劍玉的技巧豐
富,共有燈台式,飛機式,靜止式,空中式,極意式,環繞式等多種
花式,變化不亞於搖搖之類的玩具。從十六世紀起,劍玉文化便在法
國皇室貴族中滲透,據說連法國國王亨利三世都非常愛玩呢。此外,
劍玉也經常在日本動漫中亮相,其人氣可見一斑。
(2)押繪羽子板:押繪羽子板在日本室町時代已有記載,源自一種新年
避除厄運儀式後來發展為民間流行玩具它的玩法與羽毛球差不多
區別就是球拍換成了板子。
(3)日本人偶與普通人偶相比,日本人偶更多了一份藝術色彩。在各
類節日與場合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本人偶的影子。女兒節人偶,市
10’
5’
5’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杯球、押繪
羽子板、花
牌、日本人
偶、御手
玉、玻璃彈
珠、蹴鞠、
彈弓、波浪
鼓、萬花
筒、陀螺、
竹蟬、發條
釣魚轉池
松人偶,博多人偶,歌舞伎人偶,筒形人偶都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人
偶系列。日本人偶多以木刻或者白瓷製成,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4)獨楽是一種陀螺,只要用手指轉動中心軸承就能玩,有些比較特
別的獨樂旋轉的時更會發出音樂或變形。
(5)御手玉以小豆米粒裝入小布袋中縫製而成的小玩具,主要玩法
類似於現代的丟拋雜技,在江戶時代以及明治初期的日本民間頗為流
行,直到現代為止依然有很多日本小學生對這種簡單的小玩意樂此不
(這種遊戲多半是女孩子玩的)
(6)玻璃彈珠在日本,不少孩子都有收集玻璃彈珠的習慣,然後與一
眾好友進行競技遊戲。只需要將彈珠從手上彈出,撞到的彈珠就可以
據為己有,連鎖碰撞的數量越多就越拉風。
(7)蹴鞠:蹴鞠是距今 1400 年前從中國傳來的遊戲,在稱作鞠庭的專
用庭院中比賽各自踢球的技術。日本平安時代尤為盛行。
(參考資料: https://kknews.cc/zh-tw/baby/ov5lep6.html)
3. Practice –
(1)玻璃彈珠大賽 I:遊戲規則說明(玩法一)
(i) 在地上畫一個圓圈參加者每人出幾粒彈珠放到框內另外每個人
還各自拿出一個容易分辨的彈珠當作「母彈」
(ii) 在距離圓圈約三公尺的左右的地方畫一條直線大家一起把「母彈」
往線的方向拋去,愈靠近線又不超過線者為最優先,決定每人打彈
珠的優先順序。
(iii) 站在直線後方,將自己的母彈向圓圈中的彈珠彈去。如果都沒有將
圈中彈珠打出圈外時時,就換下一個人玩,而且自己的母彈不能拿
走。下次輪到自己時,再從自己上一次彈珠落點繼續打。
(iv) 如果擊中別人的母彈或將圓圈中的彈珠擊出圈外,彈珠就屬於擊中
者所有;但是母彈千萬不能停留在圓圈中,否則將喪失繼續打的資
格,而且還要將之前所有擊出獲得的彈珠全數吐出來,但是他卻有
權利把圓圈內的彈珠重新排列位置。
在比賽開始前老師與學生一起說 Are you ready? Yes. Let’s go!複習本課句
型。
(2)玻璃彈珠大賽 II:遊戲規則說明(玩法二)
(i) 地上挖五個洞,一個較大,另外四個較小。(如圖)
(ii) 由起點開始將彈珠依照 ABCD洞的順序彈入洞中。
(iii) 玩的過程中,不能將彈珠彈入死洞之中,否則就必須回到起點從頭
開始。
(iv) 如果發現有人的彈珠已經快要接近洞口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彈珠
把它彈走。將彈珠依序彈進洞裡後,再反序彈回起點,最先到達的
就是勝利者,可以贏得其他人的彈珠。
4. Wrap up –
複習今天所介紹的臺灣與日本的童玩。
請學生發表這堂課讓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15’
5’
教師準備:
【第五節:日本女兒節】
1. Warm up –
老師透過簡報展示一張有很多人偶的圖片,讓小朋友猜猜看這是什
麼?讓小朋友觀察人偶的位置性別猜猜看這些人偶各是什麼身分
老師讓同學看一段介紹女兒節的影片:
[日本節日知多少? 女兒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phFf0TZw4
2. Presentation –
老師介紹女兒節的由來與擺飾(每年的 33)
女兒節的由來:從前有一對夫妻以及兩個可愛的女兒,全家人幸福快
樂的生活著,有一天兩個女兒生起了怪病,夫妻倆尋遍各地名醫,但
無論都多高明的醫師都搖頭無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眼看著要
失去這一對掌上明珠了這時卻出現一位高人指點對他們說「明晚
月正圓的半夜,你們親手綁兩個人形娃娃,用來取代自己的女孩,把
這兩個人形娃娃放入河中流走。你的女兒們就會痊癒。」夫妻倆死馬
當活馬醫,決定聽信高人的話。沒想到照做後,隔天一早兩個女兒都
神奇痊癒了!而那天晚上就是 33日,這樣的故事流傳了下來,後
來變為日本父母為女兒祈福平安健康的儀式。
傳統上雛壇為七階,總共擺設 15 個雛人形人偶,再加上和菓子的高
台、菱餅的菱台及鏡台、茶道具、御所車等精緻小物。後來逐漸發展
出三階或五階等不同樣貌,人偶及物品的配置與個數亦因而有所差
異,近代也有家庭採用簡便迷你版。
女兒節中,一定要吃的食物:
(1)蛤蠣湯:貝殼在日本文化中象徵著夫婦百年好合,希望女兒找到一
個好歸宿,相互依靠過一輩子。
(2)菱餅:菱餅是用三種不同顏色的年糕堆疊後,再切成菱形的年糕。
一般較常見的是「綠色」「白色」「粉紅色」這三種配色。綠色象
徵大地白色象徵白雪粉紅色則象徵桃花合起來的意思就是「雪
融後的大地,綠草發芽,桃花盛開。
(3)雛霰:色彩繽紛的和菓子,分別是粉紅、綠、黃、白,象徵四季,
代表著希望女兒在這一年四個季節都能夠幸福健康的度過。
(4)白酒:桃花的花瓣泡出來的酒,桃花在日本文化中有去邪的效果。
(5)散寿司:不將壽司捏成一個一個,而是用日本拌醋飯的木桶子把所
有的壽司料跟醋飯拌散用筷子食用這裡面會加的料大概就是「蝦
子(象徵長壽)「蓮藕(象徵未來性)豆子(象徵健康勤奮工
作)
參考資料:日本節日女兒節介紹:動畫中常看到的女兒節是什麼?
https://colanekojp.com.tw/blogs/0/25
老師在此可以帶入性別議題,透過問題詢問學生,做價值澄清。
老師能問學生:
(1)女生嫁出去(結婚)很重要嗎?
5’
15’
教學簡報、
便利貼、學
習單
(2)為什麼大人那麼擔心女生不結婚這件事呢?
(3)女生不結婚可不可以?
(4)她如果不結婚,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趕快將人偶收起來的關係嗎?
(5)如果女生不結婚可以做哪些其他的事呢?
(6)你有認識不結婚的大人嗎?他們快樂嗎?或他們不快樂嗎?
(7)最上頭的娃娃一定是一個男生一個女生?
(8)那表示什麼?
(9)女生最後一定要跟一個男生結婚嗎?
3. Pratice –寫下女兒節祝福語
老師發下【附件四】學習單請小朋友先把女兒節的娃娃塗上顏色後,
完成上面兩個問題,接著老師發下便利貼,請學生把祝福語寫在上面
老師將每位同學的祝福語唸出來。
老師帶領學生觀察男女生所說的祝福有沒有差別?這些祝福語是否男
女通用,沒有性別差異。老師可以詢問學生為什麼會有差異?把祝福
語挪動後適合用另一個性別上嗎?
4. Wrap up –
複習今天的所教過的內容。
檢討學習單。
【第六節:日躍龍門創意鯉魚旗】
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ciHlHgbHc
1. Warm up –
老師在拿一次繪本給同學看,問同學還記得在日本什麼日子的時候要
掛鯉魚旗?(端午節)
你印象中的鯉魚旗是長什麼樣子的?你有看過鯉魚嗎?鯉魚有什麼特
性?
2. Presentation –可以運用【附件五】ppt 輔助教學
Q1:鯉魚旗是從何時開始掛的呢?
1948 年的 55日開始除了為兒童慶祝之外也有對母親的感謝
之意,這天也被制定為假日。為慶祝兒童節,家家戸戸會在屋檐下懸
掛菖蒲葉和艾草,祈禱孩子們的成長。或者用菖蒲水泡澡,可祈禱息
災滅病。
Q2:為什麼要用鯉魚來當象徵的魚類?
鯉魚是很強壯而且游力很快的魚,即使在水流湍急的河川也能氣定
神閒地游著,甚至是能夠逆流上瀑布的強壯魚類。傳說中鯉魚旗的
誕生是和中國的「鯉魚登上瀑布後就會變成飛上天的龍」一句話有
關聯,因此寓意驅走惡魔,孩子也能如同強壯的鯉魚一般,同時也祈
求孩子健健康康長大成人。而鯉魚旗上的飄帶,則是期待孩子成長過
程中,不好的事情讓它隨風而去。
Q3:除了兒童節可以看到鯉魚旗以外,在日本某些地區也可以看到:
(1) 高知縣高岡郡四萬十町十戶地區「鯉魚旗渡河」
(2) 埼玉縣加須市「市民平和祭」:世界上第一大的鯉魚旗
15’
5’
5’
15’
教師準備:
衛生筷、圓
形貼紙(
種顏色)、色
紙、粉彩
紙、雙面膠
學生準備:
蠟筆、剪
刀、膠水
(3) 群馬縣館林市「鯉魚旗之里祭」:世界上最多的鯉魚旗
現在我們常看到的鯉魚旗有許多不同的顏色,像是黑色、紅色、藍色、綠
色等等。尺寸也有大有小,種類是非常的豐富。如果有許多隻鯉魚放在一起
的話,就是代表了一個家族。最大隻的黑鯉魚被稱為「真鯉」(Magoi),是父
親的象徵。第二大的紅色鯉魚是象徵母親的「緋鯉」(Higoi)。最後,小鯉魚
是象徵孩童的「子鯉」(Kogoi)
參考資料: http://goinjapanesque.com/tw/11386/
世界上兒童節日期
新加玻
10 1
中國
61
香港
44
韓國
55
日本
55(男孩)33(女孩)11 15
俄羅斯
61
印尼
723
古巴
76
土耳其
423
泰國
每年 1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英國
714
3. Practice – (製作可愛鯉魚旗)
(1)將粉彩紙對折成小長方形,將一邊剪去三角形,製作魚的尾巴。
(2)將小圓貼紙白色當眼白,上面貼上稍微小一點的黑色貼紙當眼珠。
(3)貼魚鱗之前,要先將圓圓貼紙剪成對半,接著由後往前貼。
(4)用色筆畫上魚鰓,讓鯉魚更真實一些。
(5)依照步驟完成其他鯉魚旗。
(6)將鯉魚旗打開,用雙面膠固定,對齊緊黏即可。
學生在製作鯉魚旗時,老師可以放日本兒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73oIfdVyzo&list=PLK98UEETgIVSV8GQz
eZTb9qJQV36ZXL9b
4. Wrap up –
請每位同學和自己的鯉魚旗合照。
老師複習今天所教過的內容。
15’
5’
【第七節至第九節:義大利】
第七節:氣風發
1. Warm up
教師先以 ciao 向每一位同學打招呼(老師邊做動作,邊送飛吻給學
)接著要學生模仿老師的動作向彼此打招呼老師向學生說明 ciao
就是指你好的意思相當於英文的 Hello學收彼此打完招呼後進行
下一個暖身活動。
老師 show 出日常中我們常見的食物 (pizza、義大利麵、蒜味臘腸、
丁骨牛排炸飯球乳酪)問同學有吃過哪些?接著問學生請問他們來
自於哪一個國家? 來自義大利 (若學生不知道的話可以提示學生
10’
教師準備:
世界地圖、
教學簡報、
臺灣與義大
利國旗、學
習單
義大利)
老師請學生說說看學校附近的義大利餐廳或是 pizza 請學生分享
老師讓學生聽一小段義大利歌劇<威爾第-茶花女飲酒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u4_ifDW-w
學生聽完後,老師問問學生的感受是什麼?
替後續的課程鋪排,老師簡單介紹一下義大利的歌劇。歌劇是一種
把音樂跟戲劇結合的作品,其中包含有演員演唱及演出、管弦樂伴
奏,還要配合舞臺設計與服裝設計,有些時候會加入舞蹈與詩歌,
但以音樂為主要的要素。
2. Presentation –
老師拿出義大利的地圖,問問看學生像什麼圖案。(長統靴)
老師拿出台灣的地圖,讓學生觀察,台灣的地圖又像什麼呢?(地瓜)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義大利的介紹影片
<【國家小學堂】#4 義大利文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6Gii31qnMU
(先看到 1’50)
看完影片後問學生,義大利的地圖是狹長的還是寬的?(狹長)老師隨
後解釋正因為義大利是狹長型的所以美食非常的多元(因為氣候的關
)
影片中提到義大利一種有幾種不同的乳酪? (500 多種),老師補充說
明說義大利麵也有 200 多種口味,義大利麵條本身也有很多種類,請
學生說說看吃過什麼樣子的麵條?
義大利的國民飲料是什麼?咖啡每個人一天都要喝六七杯咖啡
不同的時間喝不同種類的咖啡。
老師拿出世界地圖,請學生指出臺灣與義大利,並請學生猜猜看若是
搭飛機從臺灣到義大利要搭多久的飛機? (14 小時)
老師根據世界地圖解釋,臺灣位於亞洲,而義大利位於歐洲。
老師拿出義大利的國旗與臺灣的國旗讓學生觀察,請學生進行比較。
義大利國旗共有幾種顏色,是什麼形狀?臺灣的國旗有幾種顏色,是
什麼形狀?(義大利國旗是由三個長方形所組成的,分別為綠色
紅色,老師提醒在掛國旗時不要掛反了)
老師解釋義大利國旗顏色的意思:綠色代表的是希望與義大利的平
原;白色代表清潔與冰川;紅色代表著鮮血,意味著在鮮血當中統一
了義大利。
臺灣國旗上面有什麼圖案?臺灣國旗的青天代表自由白日代表平等
老師介紹義大利和台灣的英文(Italy, Taiwan)Ciao! I am from Italy.
HelloI am from Taiwan. 請學生練習說自己從哪裡來搭配打招呼用
語。
3. Practice –
學生能夠觀察國旗顏色,並完成【附件一】學習單。
請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指出台灣與義大利的位置,並點出威尼斯。
15’
10’
老師請學生兩人一組,配合課本 p.17 對話
Good morning, I am from Taiwan. How are you today?
I’m good/ so so / not bad/ fine. Thank you. Good morning/ ciao, I am from
Italy.
(一位同學扮演臺灣人一位同學扮演義大利人學生對話的時候搭配
手勢)
4. Wrap up –
複習今日所學的內容。
檢討學習單。
【第八節:「義」猶未盡:威尼斯 I
1. Warm up –
老師播放 <巴布鳥大冒險>影片(第一次先看到 0’26)
老師詢問學生在影片當中提到了哪一個地名?(威尼斯)主角 Emma
和公車司機說了什麼?(Good morning)
Emma 搭什麼交通工具去學校?(公車)老師調查學生上學的交通方式
(搭乘機車、汽車、走路),接著老師說,現在請大家看看在威尼斯的
小朋友他們怎麼去上學的?
老師從 0’27 開始播放影片老師問學生在影片中威尼斯的小朋友怎麼
去上學的?(搭船)
威尼斯在義大利的哪一方?(東北方)。為什麼那裡的小朋友要搭船去
上學呢?(因為威尼斯是由許多小島所組成的),呈現威尼斯的地圖。
威尼斯小朋友搭的船台灣有嗎?是不是很像端午節會出現的龍舟呢?
老師解釋 gondala 是一種船身狹窄、頭尾翹起的船,如果你有去過小
人國或是劍湖山遊樂園,也可以看到這種船的遊樂設施。
2. Presentation –
老師緊接著說,接下來請跟著我們的影片一起搭船吧!手要抓好喔,
遇到人要說 ciao(老師播放義大利紀行-威尼斯貢多拉船歌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dXXTAqx3w
接著根據<巴布鳥大冒險>,老師問學生威尼斯有什麼特別的節日?
(每年九月有賽船節),那臺灣的端午節在幾月呢?
威尼斯(Venice)
台灣(Taiwan)
賽船節(Historical Regatta)
端午節(Dragon Boat Festival)
每年九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每年六月(曆五月五日)
看到各式各樣的 gondala
各式各樣的龍舟
gondala 遊行、比賽
龍舟比賽
穿著華麗又富有古歐洲風情的服飾
沒限制服裝
國定假日
國定假日
老師向學生介紹賽船節的歷史:早在十三世紀,大概距離現在五百年
前,就已經有賽船節這個節日,在開始比賽以前,在威尼斯的大運河
上,會有一個水上 gondola 船大遊行,你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船,許多
大大小小的船都會在運河上,在船上面的人們都會裝扮成中世紀的人
5’
10’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物,穿著華麗又富有古歐洲風情的服飾。獲得冠軍的隊伍可以得到高
額的獎金還可以載入威尼斯當地的地方誌如果連續 5次獲得冠軍
不但會被命名為「槳王」,還可以獲得「桂冠」。
在遊行後開始比賽,有雙人、六人、男生、女子、小朋友都有,每年
都有不同顏色的傳統船隻參與比賽分別有黃綠、
橘黃粉紅棕色老師問小朋友想不想參加(利用網頁資訊作節慶
與照片的補充) https://solomo.xinmedia.com/travel/76931-Regatta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賽船節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B33YqZsBM
3. Practice –
介紹完了威尼斯的賽船節,老師把觀點拉回台灣的端午節,一同與學
生探討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你會想到什麼?請把學習單上面的圖案圈起(划龍舟
粽子、香包、立蛋)
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裡面放了很多
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
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
端午節那一天你們要來學校上課嗎?(不用,是國定假日)
有看過龍舟比賽的人舉手?划龍舟的選手們都穿什麼衣服?有像威尼
斯賽船節那樣穿他們的傳統服飾嗎?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端午節習俗的動畫影片,歸納學生的答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96WwnKm4Yg&t=62s
老師播放<何嘉仁 Fun Tube 看世界>端午節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jyS6C23UBo
老師補充在 Fun World 第一冊第一課的加拿大單元,我們曾經提過他
們也有冰上龍舟賽在首都渥太華舉辦(有時間老師也可以讓學生看
冰上龍舟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k_RVkFRI
老師請學生完成【附件二】、【附件三】學習單。
4. Wrap up –
老師告訴學生,雖然都是船或龍舟,但每個國家會依照它的歷史背景
而有不同的節慶活動,我們要尊重不同國家的文化。
複習今天所教過的內容。
老師補充不斷下沉的威尼斯,由於全球暖化的關係使得海平面不斷的
上升,讓威尼斯在 2050 年時會被海水淹沒。補充影片:<不斷下沈的
威尼斯 2050 年恐完全淹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yX92qCsfY
【第九節:「義」猶未盡:威尼斯 II
1. Warm up –
老師再讓學生看一次<巴布鳥大冒險>影片。
根據影片,老師問學生威尼斯的小朋友是乘坐什麼交通工具上學呢?
你有觀察到在影片中的房子是長什麼樣子?(尖尖的?還是像臺灣的
10’
5’
10’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與
繪本 ppt
房子一樣呢?)
在學校大多是爸媽騎機車或是開車載你們來的,有些人則是走路來;
如果你生活在高雄或是台北你上學有可能是搭公車捷運或是輕軌
所以在台灣,不同的地理區域也有不同的上學方式。那我們來想想看
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他們有什麼不同的上學方式呢?
在一年級我們討論到了日本,日本很少有機車,大部分的小孩都是搭
電車或是搭公車上學,日本也因為常常有地震的關係,所以房子大部
分都是木屋。
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來討論在不同的國家,有可能因為氣候的關係,有
不同的交通方式與不同的居住建築。
2. Presentation –
老師講解繪本<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
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來自七個國家的七個孩子從早到晚一天的生活
他們分別來自義大利日本伊朗印度祕魯烏干達俄羅斯
(
這本繪本方便做國際教育主題的課程延伸,原文書名:
This Is How We Do it)
老師先在地圖上標出這七個國家,讓學生理解相對位置。
播放繪本介紹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sA756dIcA
(1)老師問學生還記得這七個小朋友在學校及在家中的生活有不同的
體驗嗎?
(2)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位學生的生活?
教師利用繪本中主題圖片提問影片的內容:
(1)書中相關圖片,請問你看到哪些住屋?公寓、獨棟房屋(透天厝)
樹枝泥土屋等自行搭建的房屋、帳篷。
(2)就你知道的,我們在一年級時還有教過哪些國家有什麼特別的房
子?其中我們有講到有在加拿大北方的人他們住在哪?(冰屋),老
師也利用教學簡報補充了其他國家不同的房子。
北極圈-冰屋。天氣寒冷,可以隨地取材。
蒙古人-蒙古包。易於攜帶。
泰國-高腳屋。容易淹水。
日本-木屋。因為地震多。
臺灣-原住民石板屋。因應氣候及防野生動物。
歐洲-尖頂設計建築。避免積雪。
東南亞-高腳屋。防蛇、野生動物。
教師問學生從繪本中觀察到不同國家孩子的上學方式何不同?
國家
上學方式
日本 Japan
走路上學、電車
俄羅斯 Russia
走路上學
祕魯 Peru
走路上學
伊朗 Iran
汽車
烏干達 Uganda
走路上學
義大利 Italy
搭校車、搭船
15’
印度 India
走路上學、汽車
老師也能從這篇文章中補充學生上學的方式 <搭船騎馬去學校:
亞太兒童的上學路> https://dq.yam.com/post.php?id=6471
越南 Vietnam:穿越急流的險路。
菲律賓 Philippines:跋山涉水。
緬甸 Myanmar:搭船、走路、搭車三種方式混合。
印尼 Indonesia:騎馬。
老師問學生在臺灣你需要搭船上學嗎?或是騎馬上學?為什麼? (
為和地理環境有關係)所以在臺灣學習算是很幸福的一件事老師補
充三個特殊的上學方式。
埃及 Egypt:駱駝(camel)
瑞士 Switzerland:纜車(cable car)
泰國 Thailand:嘟嘟車(TukTuk)
老師問學生說,臺灣也有纜車嗎?在哪裡?(日月潭/貓空),為什麼
瑞士的學生需要搭纜車上學?為什麼泰國需要嘟嘟車?
3. Practice –
請學生完成【附件四】學習單,根據老師上課內容畫出印象深刻的上
學方式也記錄自己上學的交通方式。
老師檢討學習單。
4. Wrap up –
老師告訴學生我們這堂課裡認識了其他國家的學生上學的方式,有沒
有覺得你們身在臺灣很幸福?不用徒步走一個小時,也不用過獨木
橋,更不用騎馬或是駱駝上學,所以要更加的珍惜,好好的努力。
複習今天的所教過的內容。
10’
5’
【第十節:期中評量】
1. Warm up –
老師詢問學生在課堂當中學到的日本與義大利,有哪些印象最深刻的
部分?(節慶、故事等)
學生分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內容。
2. Presentation –
老師發下前面課堂完成的學習單,並帶學生檢視後放入學習檔案裡。
藉由檢視學習單,老師利用提問讓學生複習討論學過的內容。
3. Practice –
老師發下自我檢視表,請學生完成自我檢核,檢視澳洲與加拿大的學
習內容。
4. Wrap up –
老師請學生收好學習檔案,並播放課程中看過的國家影片。
10’
10’
10’
10’
教師準備:
學習單
學生準備:
學習檔案
【第十一節至第十三節:義大利
【第十一節:「義」想不到】
1. Warm up –
老師告訴學生,今天這堂課,我們要介紹三個義大利的特色景點。
10’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老師再讓學生先看先前沒有看完的影片。(第一節課只看到 1’50)
<【國家小學堂】#4 義大利文化> (3’35 開始各有特色的景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6Gii31qnMU
針對影片的內容老師詢問學生在影片當中介紹了三個著名的景點
它們分別是什麼?(比薩斜塔、威尼斯貢多拉船、羅馬競技場)
在影片中有提到,義大利首都是? (羅馬)
羅馬競技場也是世界新七大奇景之一,在許多電影裡都會看到,現在
許多體育場的設計都是參考這個古蹟建造而成。
2. Presentation –
(1) 比薩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
老師呈現比薩斜塔的照片給學生看請學生觀察有什麼奇特的地方
(歪歪的/斜斜的) 老師接著問,你覺得它會倒下來嗎?
為什麼比薩斜塔不會倒呢? <Ted.com> 可視為補充教材
https://www.ted.com/talks/alex_gendler_why_doesn_t_the_leaning_tower
_of_pisa_fall_over/transcript?language=zh-tw#t-20458
Pisa fight dro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83&v=8Kmw1ZtyCjA&f
eature=emb_logo
比薩大教堂鐘樓的建造開始於 1173 8程曾間斷了兩次很長的
時間,歷經約 200 年才完工。過去人們曾一度認為鐘樓是故意被設計
成傾斜的,但是現在人們清楚地知道事實並非如此。作為比薩大教堂
的鐘樓1173 89日開始建造時的設計是垂直豎立的原設計為
8但是 1185 當鐘樓興建到第 4層時發現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
層鬆軟導致鐘樓已經傾斜偏向東南方,工程因此暫停1360
停滯了差不多一個世紀後鐘樓向完工開始最後一個衝刺,並作了最後
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 年擺放鐘的頂層完工54 米高的 8層鐘樓共有
7口鐘,但是由於鐘樓時刻都有倒塌的危險而沒有撞響過。
幾個世紀以來,鐘樓的傾斜問題始終吸引著好奇的遊客、藝術家和學
者,使得比薩斜塔世界聞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2)羅馬競技場(Colosseum)
老師讓學生看古羅馬競技場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6cJJLxQHI
欣賞<千年奇蹟"羅馬競技場"人獸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v1JhOxu0Do
2007 77日被全球民眾票選為「世界新七大奇景」是義大利羅馬
的著名旅遊景點。
羅馬競技場地面以木板覆蓋掩蔽地底下的洞口與管道,這裡是演出人
獸搏鬥的後臺將搏鬥士與野獸運至地面的地方可儲存道具牲畜、
野獸籠與更衣室等,羅馬競技場內還可利用輸水道引水,作為模擬海
軍戰役之用。
競技場的最下層為貴族的座位,女人站在最高且最外圍的一層,在最
外圍一圈有遮陽罩遮擋陽光,只讓陽光照射在競技場中心的位置。
這種非常暴力且泯滅人性的表演一直到六世紀才被禁止。
裡面可容納五萬人,並在 15 分鐘內可入場或散場。
競技場裡的十字架,也是讓你不會迷路的方法之一,十字架的地點是
競技場的北邊,也是競技場中最高的一面。羅馬君王的包廂也就在十
字架的附近。
在鬥士開始廝殺之前,會有一系列的動物暖場活動,包括刺蝟與狗的
15’
厚瓦楞紙、
黑色色紙
學生準備:
剪刀、膠
水、色鉛筆
或蠟筆
對決、或是矮人與只有一條腿的殘疾人士對決。
這些鬥士們通常是奴隸、罪犯、或是窮人,因為渴望得到自由、金錢
或權力才孤注一擲,搏上自己的性命。
羅馬競技場始建於西元 72 歷時八年完工羅馬競技場相當巨大,
能容納五萬人。而座位的安排也有其中的奧秘,最好位置留給參議員
(senators)在其後坐著政府官員 (government officials)往上一層為
馬男性公民及戰士,最高層則是奴隸和女性。
3. Practice –
完成比薩斜塔勞作。
老師準備瓦楞紙(老師要先剪成短長方形),接著利用黑色的色紙,讓
孩子拼出比薩斜塔(要傾斜),如右圖。
接著讓孩子於組內分享自己的作品,上台時要說 ciao
4. Wrap up –
複習今天的所教過的景點。
老師唸 Colosseum,問學生起始音是什麼?
(配合本課發音)
【第十二節:「義」曲同工】
1. Warm up –
老師請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聽威爾第的凱旋進行曲< Alto cagion
v&apos;aduna ... Su! del Nilo al sacro lid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41&v=lhxxpYTT81k&f
eature=emb_logo
請學生發表聽完後的想法。
接著老師再放另一首普契尼的杜蘭朵公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VDZRjOTmo
請學生比較這兩首聽完的感覺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2. Presentation –
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認識兩位在義大利歌劇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分別是威爾第與普契尼。
臺灣有這種形式的音樂嗎?你覺得好聽嗎?你覺得像不像京劇?
老師播放一小段京劇的段子,請學生與歌劇比較,並讓學生發表不一
樣的地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MOZaCSxMM
老師補充義大利便扮演著歐洲歌劇發展火車頭的角色,其後影響了德
國、法國、英國、西班牙、俄國……等國,都有屬於自己國家不朽的
歌劇創作。
義大利歌劇的發展,從文藝復興時期以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的歌劇,
歷經以莎士比亞、博瑪榭、小仲馬……等文學大師之作品為題材的浪
漫主義歌劇。
老師讓學生觀看影片<義大利歌劇巨匠 威爾第>
https://tw.iqiyi.com/v_19rsj355hk.html
10’
5’
10’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跟學生介紹我們剛剛聽的第一首就是威爾第的作品。
威爾第是浪漫主義歌劇、義大利美聲歌劇的巔峰代表人物,留下許多
經典佳作,至今仍時常上演。許多劇中膾炙人口的歌曲也常出現在電
視廣告及電視影集中。
義大利歌劇的驕傲-普契尼
威爾第之後普契尼堪稱義大利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他的作品受「寫
實主義」影響,以庶民為題材,更能引起廣大群眾的共鳴。
1896 年所作《波西米亞人》1904 年於米蘭史卡拉歌劇院首演的《杜
蘭朵公主》。
接著老師讓同學聽《波西米亞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xY3l6NxBGY
3. Pratice –
這堂課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徹底的放鬆,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並當個
小小音樂鑑賞家。
老師發下【附件五】學習單,請學生針對剛剛所聽到的三個不同的歌
劇曲風圈出自己最喜歡的和最不喜歡的。
請學生上台分享,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
4. Wrap up –
複習今天的所教過的名作曲家。
提醒同學準備下一節課要帶蠟筆、剪刀、膠水。
【第十三節:有「義」思!威尼斯面具嘉年華】
1. Warm up –
老師跟學生說,上次我們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威尼斯除了賽船節以外,
還有一個什麼嘉年華?(威尼斯面具嘉年華)
在臺灣我們有面具嘉年華嗎?你知道為什麼舉辦面具嘉年華?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面具嘉年華的介紹影片<各國節慶知多少-義大利
威尼斯嘉年華 Venice Carniva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g66fa_25UU
從影片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威尼斯面具節是在每年的幾月開始?(二月)
看完了影片你們想不想玩玩看?今天我們要來做面具。
2. Presentation –
威尼斯面具節的由來據說是威尼斯共和國為了慶祝西元 1162 年打敗
阿奎萊亞宗主教所舉辦的慶祝活動。
過去的貴族參加節慶時都會戴上面具,隱藏自己既有的身份,讓自己
的靈魂、思緒在此時此刻不受階級、職業所影響,可以盡情地在節慶
中狂歡,後來本來僅屬於威尼斯的節慶變成舉世聞名的活動,各國旅
人皆以參加「威尼斯面具嘉年華節」為榮。
人民們在聖馬可廣場跳舞慶祝勝利,之後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官方活
動。
Carnival 拉丁文的意思是與肉告別,期間盡情享樂吃喝慶祝,因為之
後就要聖灰星期三開始信徒就要齋戒與懺悔,紀念耶穌當初四十天飢
10’
5’
5’
15’
教師準備:
紙漿面具
(蝴蝶形狀)
或是半面
具、彩色羽
毛、粉彩
紙、裝飾面
具的珠子
學生準備:
蠟筆
刀、膠水
餓沒有受魔鬼誘惑的故事。在聖灰星期二會有盛大的慶祝,大家都戴
面具,整個城市有不同的遊行,舞會與活動,最後以煙火慶祝結束嘉
年華。
補充影片<食尚玩家【義大利】威尼斯面具節第三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dzoa8Fm_r4&t=513s
3. Practice –
老師將紙漿面具或是半面具發下去給學生讓學生塗顏色(彩色筆
蠟筆或是水彩)
彩繪完畢的面具,老師發下粉彩紙,讓學生剪造型後黏貼在面具上。
利用彩色羽毛與透明珠子裝飾面具。
4. Wrap up –
老師把教室當成是威尼斯廣場,舉辦小小威尼斯面具嘉年華
兩個人一組搭配配樂在教室內跳舞 <"Kettentanz" ~ Strauss: Eisele und
Beisele Sprünge, Opus 2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WNFs5ui0t8
一分鐘要換一個舞伴遇到新的舞伴的時候要說 Ciao和彼此打招呼
藉此讓學生體驗一下威尼斯面具嘉年華會。
15’
5’
【第十四節至第二十節:新加坡
【第十四節: 新國風情】
1. Warm up
老師播放<巴布鳥大冒險>影片(第一次先看到0’35)
老師問學生問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是哪一個國家?(新加坡),新加
坡的英文是Singapore (老師帶學生一起發出S的音)主角Emma開門的
時候Bobby正在做什麼呢?(畫畫)Emma打斷了Bobby正在做的事
情,這時Emma說了什麼?(I’m sorry!)
老師向同學解釋,當你做錯事情,不管是不是不小心的,都要跟對方
說一聲I’m sorry!當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喔!老師繼續問學生,當對方跟
你道歉後你要原諒他嗎?影片中Bobby原諒了Emma這時他說了什
麼?(That’s ok) 所以當你要原諒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說That’s OK!
沒有關係的意思。
老師問學生說Bobby他在畫什麼?(魚身加上獅子頭)你們有看過這
種動物嗎?你覺得它可愛嗎?
2. Presentation –
老師拿了七大洲的地圖告訴學生世界上的七大洲,分別是哪七大洲,
接著老師拿出世界地圖,請學生找找看新加坡在哪?對照個七大洲地
圖,告訴老師新加坡位於七大洲的哪一洲。
接著老師告訴學生今天要介紹的國家位於亞洲,老師接著再讓學生看
第二段影片(0’36開始)老師問學生在影片當中介紹到新加坡在
台灣的哪一方?(西南方,和台灣一樣是個島國),接著老師拿出世
界地圖,請同學看看所謂的島國是麼意思(四面環海),老師接著問
學生:新加坡比台灣大還是小?(小,面積不到三個台北市的大小)
新加坡一共是由63個島嶼所組成。
10’
15’
教師準備:
世界地圖、
教學簡報、
臺灣與新加
坡國旗、學
習單、地球
老師繼續放影片(0’49開始)影片當中介紹了新加坡的吉祥物魚尾獅
(Merlion),獅子頭代表新加坡原本的意思(老師也預告學生在下一節
課當中,我們要介紹新加坡這個國家的由來),老師問學生獅子頭代
表什麼?(獅城)而魚尾代表什麼呢?(海島),魚尾獅也象徵新加
坡迎接世界各地遊客的精神。
獅子頭象徵勇氣、力量和優秀,以及面臨挑戰而臨危不亂。紅色的獅子頭
配合白色背景與新加坡國旗上的顏色一致。獅頭鬃毛分成五段,代表了國家
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平等,也與新加坡國旗上的五顆五
角星同樣涵義。獅子堅毅的性格象徵著國家一心一意接受挑戰和排除萬難。
魚尾獅的由來13世紀時來自巨港Palembang的王子因遇到船難而漂
流到一個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隻相信是獅子的動物,因此把此島命名
為「新加坡拉」(Singapura,梵文意為獅城)。
接著繼續播放影片為什麼在這裡小女孩要說I’m sorry?(因為別人在
拍照她跑到後面去了),老師告訴學生,我們通常去風景區時,遇到
別人在拍照,我們可以直接從他們前面或是後面走過嗎?如果不小心
入鏡了,我們要說什麼?(I’m sorry)
老師拿出新加坡國旗,介紹新加坡的國旗。同時也把台灣的國旗掛在
旁邊讓同學做對比。
新加坡國旗有幾種顏色?(紅色和白色)
新加坡國旗上有哪些圖案?(星星和月亮)
臺灣的國旗有幾種顏色?(三種)
臺灣的國旗有哪些圖案?(太陽與十二道光芒)
老師接著介紹新加坡國旗的意義。新加坡國旗由紅、白兩個平行相等
的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 32。紅色代表平等與友誼,白色象徵
著純潔與美德。新月表示新加坡是一個新建立的國家,而五顆五角星
代表了國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進步、公正、平等。
老師接著呈現馬來西亞的國旗,老師再請學生對照看看馬來西亞的國
旗和新加坡的國旗有什麼相同、相異的地方?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國旗都有月亮,在月亮旁邊馬來西亞的是太陽,
新加坡的是星星。老師補充說到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為主的彈丸小
南北方的鄰居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是穆斯林國家(回教)在這種情
況下,要想生存下來就必須強調雙方的共同之處,新加坡把馬來語和
英語定為國語,對外交往使用英語。在國旗的設計上,新加坡雖然不
是穆斯林國家,但還是與穆斯林鄰國保持了一定的一致性。
老師若想介紹穆斯林,可以參考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CEwbzq4KMU
<【認識伊斯蘭】聖戰=神聖的戰爭?穆斯林:戰爭從來就不是神聖的>
新加坡被譽為全世界環境最好的城市,走在新加坡的路上,街道幾乎
都是乾淨且整潔的。新加坡的國花是胡姬蘭,也就是我們說的蘭花,
各位小朋友知道蘭花長什麼樣子嗎?老師可以呈現蘭花的照片給學生
看或是如果學校有種植蘭花,可以帶孩子親自去看看。
1981 新加坡選定卓錦萬代蘭為國花。容貌清麗而端莊超群,又流露
出謙和,象徵著新加坡人民的氣質。花朵中間的戀柱,雌雄合體,象徵幸福
的根源。花由下面相對的裂片拱扶著,象徵著和諧,同甘苦、共榮辱。把戀
柱上的花粉蓋揭開裡面有兩個花塊像兩隻「金眼」象徵著高瞻遠矚
具有無窮的信心和希望的新加坡人喜愛蘭花,更偏愛卓錦萬代蘭,還因為在
最惡劣的條件下它也能爭芳吐艷象徵著民族的刻苦耐勞勇敢奮鬥精神。
新加坡的語言:老師播放一小段小孩不笨的片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EXzBtLH-1o
試著問學生在這段影片當中,你聽到了哪些語言?(國語、英語)他
們的英文和我們在說的英文一樣嗎?(不太一樣)在新加坡華人佔了
大多數主要族群有華人、馬來族印度裔和歐亞裔/混血,有四種官
方語言:華語、英語、馬來語、淡米爾語。
老師播放一段 Singlish 的影片給學生看,請同學聽聽看和我們所學的
美式英語有何不同?老師也補充,不同國家的英語會有不同國家的腔
調,沒有誰好誰不好,只要能夠溝通、能夠使用,就是好的英語。
KKday【新加坡超級攻略】新加坡式英文 Singlish 教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LvG66Htg-Q
19 世紀 20 年代,新加坡淪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而且因為其連接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戰略地位,更是受到英國政府的直接統治,比亞洲其它地方更加容
易受到英國文化的侵蝕,比如在此英國統治之前,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是一種
漢語和當地馬來語的混合語言,而英國人來了後,直接強制規定新加坡的官
方語言是英語。
英語為新加坡的第一語言,標準形式稱為標準新加坡英語(Standard
Singapore English,它跟從英式英語的發音及文法。除此之外也發展出稱為
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的方言,它與馬來西亞式英語(Manglish)相似。
新加坡文化是融合了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一種文化,它受影響於馬
來人、南亞族裔、東亞族裔、以及亞歐混血文化。新加坡這裡被詮釋
為「東方遇見西方」「簡單亞洲 Easy Asia、與「花園城市」
新加坡的國語是馬來語這是因為馬來人是新加坡的「本地人」而華
人、印度人等族群是後來才移民到新加坡的,馬來語亦被用於國歌、
國家格言及軍事口令。
新加坡是一個多宗教的移民國家,而民間的主要信仰是佛教、道教、
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政府高度重視不同宗教及個人信仰。
新加坡的食物可以反映出新加坡的文化差異。例如在新加坡有些攤販
雖然賣中式食物,但是卻混用了馬來西亞式的配料,這使得新加坡菜
有很獨特的吸引力。
新加坡的首都就是新加坡(老師補充世界上有些國家的名字也是他們
國家首都的名字,例如:墨西哥首都為墨西哥、巴拿馬的首都是巴拿
馬城、突尼西亞的首都叫突尼西亞、梵諦岡的首都叫梵諦岡、盧森堡
的首都叫盧森堡等)
3. Practice –
學生能夠觀察國旗顏色,並完成【附件一】學習單。
學生能夠將魚尾獅上色,完成【附件二】學習單。
請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指出台灣與新加坡的位置。
4. Wrap up –
複習今日所學的內容。
老師統整今天的新加坡上課重點並檢討分享【附件一二】學習單。
人種
華人、馬來族、印度裔、歐亞裔
吉祥物
魚尾獅
語言
華語、英語、馬來語、淡米爾語
國花
蘭花
位置
位於臺灣西南方
飲食
反映出馬來西亞文化與馬來西亞的多樣性
宗教信仰
佛教、道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
【第十五節:「新」火相傳:新加坡的由來】
繪本:Tales Around the World 6: The naming of Singapore(老師請在 Epic
上輸入 Singapore 後就能找到這本繪本) 這本繪本有 Read to me 的功能老師
不妨試試看讓小朋友先閱讀一次,猜測大概的意思後再進行教學。
https://www.getepic.com/app/read/47155
(
:
老師只要用學校給的
google
帳號登入,
Epic
上的資源都是免費使用的喔!
)
1. Warm up –
Picture walk:老師先讓學生看一次繪本的圖並提問討論。
Picture walk strategy:老師可以問同學這些問題
"What is going on here?" "Who is this?" "Why does the character look so
excited?" "When is this story taking place?" "Where did the character just come
from?" "How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going to end?"
2. Presentation –
老師先問學生在這個故事中,你們看到有哪些角色?(國王海盜、
村民)故事的結尾可能是怎樣?故事發生在哪裡?為什麼有些人要搭
船呢?(老師先請學生預測故事內容)
接著老師播放一次有聲書與動畫給學生看,看完後老師問學生問題。
老師可以播放兩次,也能邊放邊暫停講解故事。
王子叫什麼名字?(Paremeswara)他發現了什麼?(發現了一座島)
這座島上的國王是歡迎王子還是不歡迎呢?(歡迎,而且非常喜歡
交朋友)
海盜是誰扮的呢?(Paremeswara 王子他有一個邪惡的計畫他想
要變成這座島的國王)
Paremeswara 王子為了想要變成這座島的王子,他做了什麼事?(
架國王和他的隨從,之後將人放在船上送出海)
Paremeswara 王子請他的僕人為他做了什麼? (獅子皇冠,從此之
10’
5’
5’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英文繪本、
學習單、角
色卡
後,他將新加坡稱為獅城)
Paremeswara 王子是個好國王嗎? (不是,他不知道怎麼保護他的人
越來越多的海盜來到他的島上許多人民都跑走了就連國王自
己也跑走)過了幾年人民逐漸開始搬回這座島上,新加坡的名字就是
這樣來的。
據馬來史籍記載1150 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到達此
島,看見一頭「行動敏捷而美麗、艷紅的身軀、漆黑的頭髮」的野獸,當地
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
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熊健
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
3. Practice – (Retell the story)
學生聽老師講完故事以後,老師請學生分組上台演行動劇,老師將班
上同學分成四組,每組五人,角色有 Paremeswara 王子Paremeswara
王子的隨從、島上的國王、島上的居民四種角色。
[作法一]老師可以在台上將繪本呈現在螢幕上,請學生看著圖片演出
新加坡的故事,臺詞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或是變換臺詞也可以。
[作法二]老師可以將繪本中的圖卡列印出來,將長方形的厚紙剪下做
頭帶,接著把圖卡黏上去,當成角色卡。
請同學票選一組自己覺得表現最好的(不能夠投自己那一組,一人一
票,並且要講別組的兩個優點和一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4.Wrap up –
複習今日所學的故事。
老師再次複習新加坡的英文唸法。
【第十六節:「新」火燎原:新加坡的地標】
1. Warm up –
老師播放 <巴布鳥大冒險>影片(1’17 開始播放) 這一節課要和學
生一起看看新加坡的特色建築與著名地標。
第一個影片看完後,接著老師放另一部影片<【國家小學堂】#16
加坡文化 //新加坡有什麼特色景點呢?>(0’57 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KHctm9EYY
待學生看完兩部影片後,老師利用【附件三】簡報呈現圖片,問學生
這是影片當中的什麼建築?(濱海灣的天空樹 Supertree、聖陶沙島
Santosa island、濱海灣金沙渡假村、濱海灣公園 Garden by the bay)
2. Presentation –
(1) 天空樹:
老師提問學生天空樹是真的樹嗎?(不是,是人工打造的太陽能環保
),一年級的孩子可能不能理解什麼是太陽能,老師可以稍加解釋,
或是帶孩子實際走訪校內的太陽能裝置。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是新加坡最大的海濱景觀項目,受到了新加坡政府
的大力支持由英國頂尖景觀設計事務所 Grand Associated 設計完成。
新加坡濱海灣花園內設有各種主題植物與花園,生長著來自全球不同
15’
5’
10’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繪本、學習
區域的珍稀植物,是人與自然、科學與環境難得的交融之地。
濱海灣花園內裡共有 18 Supertree,這些樹高 25 公尺以上、最高的
16 層樓以鋼筋與混凝土樹乾建成樹幹表面覆蓋著植物其中有
11 顆樹具太陽能發電系統,可以提供照明及水處理。
這些「樹」其實是垂直的花園樹幹種滿 200 多種超過 16 萬株的
熱帶攀緣植物以及蕨類植物而其中部分的樹裝設有太陽能儲電板
為樹上的燈供電,部分的樹則是與冷室的系統連接,作為排熱氣的出
風口,除此之外擎天樹還能收集雨水,將大自然的資源再利用,兼具
造景、遮陽、發電、照明等功能。
在擎天樹林(Supertree Grove)的幾棵巨樹間有一條長達 128 公尺的空
中步道(OCBC Skyway),高度和溪頭的空中走廊最高處差不多,讓旅
人們可以居高臨下一覽整座濱海灣花園的迷人夜景。漫步其中,彷彿
走在星空般讓人神往。
<濱海灣花園天空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1llVjYqWg&feature=emb_logo
<官方網站>
https://www.gardensbythebay.com.sg/en.html
(2) 聖陶沙島:
被大家視為都市中渡假天堂的「聖淘沙 Sentosa在馬來語中意為「寧
靜」聖淘沙島最初只是一個小的漁村後來新加坡政府決定將該島開
發成國內假日旅遊景區
在島上有環球影城、全球最大的海洋館 S.E.ALuge 斜坡滑車等等,
還有填海打造出夢幻的人造沙灘,是非常熱門的渡假景點
(3) 濱海灣金沙渡假村:
濱海灣金沙酒店坐落在 15.5 公頃的土地、總樓地板面積共有 581,000
平方米。自 2010 427 日開幕之後,其標誌性的設計已經完全改
變了新加坡的天際線與旅遊景觀,該物業有一家酒店、會議中心與展
覽設施、劇院。
濱海灣金沙的三棟塔樓頂端,托著外形像船隻的懸臂平台,設有無邊
際游泳池、空中花園、觀景台,其中無邊際游泳池是全球設於建築物
中最高處的游泳池。
參考影片:<畫出世界建築 6: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 Marina Bay Sand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nAPLVLlzTw
(4) 濱海灣公園 Gardens by the bay
濱海花園當初設立的目的是新加坡政府希望能將新加坡變成一座在花
園裡建立的城市,其中濱海花園有兩座知名的植物冷室,分別為花穹
和霧林,兩座冷室分別模擬成不同的氣候,可以參觀到不同種類的植
物,而夜晚點燈後的天空樹更為濱海灣花園添增了不少色彩。
(5) 濱海藝術中心 Theatres on the Bay(老師另外補充)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和濱海購物中心兩者構成一座占地廣闊的多功能
藝術中心,標榜獨立的音樂廳、劇院和戶外表演區。
由於藝術中心的造型獨樹一幟當地人也將其暱稱為「榴槤此外,
由於藝術中心的圓頂由玻璃帷幕構成,每扇三角窗又覆以尖拱的金屬
遮陽板,有些人甚至覺得與蒼蠅的複眼極為相似。
老師告訴學生在台灣我們如果要去看國家級的表演,我們要去的國家
戲劇院和國家音樂廳,這兩個地方都位於台北。
老師另外提到台灣在 2020 年有兩個新落成的流行音樂中心分別在
台北和高雄。2020 年的金曲獎就是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辦唷!
3. Practice – 小小建築師【附件四】學習單
在這堂課,我們認識了新加坡的特色建築,也看到了台灣新落成的流
行音樂中心現在想要請各位為臺灣再設計一個漂亮的建築(老師也
可以給學生多看一些世界奇特建築的照片,例如:紐約新落成的蜂巢
大廈或是台北信義區的陶朱隱園)
完成學習單後,每位同學上台發表,說說看自己的設計。
4. Wrap up –
複習今天的所教過的內容。
【第十七節:「新新」相惜 I:異國美食】
1. Warm up –
老師讓學生看一段影片<【國家小學堂】#16 新加坡文化//新加坡有什
麼特色景點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KHctm9EYY
(2’54 開始)
老師告訴學生在第一節課我們學到了新加坡是由很多不同種族的人所
構成的,所以在飲食方面,也呈現了多元文化。在影片裡,提到了哪
些美食?(叻沙、海南雞飯、咖椰醬吐司、肉骨茶)
其中世界的十大美食之一是咖哩叻沙。老師問學生是否有吃過其中的
一樣?如果有的話請分享吃起來的感覺和聞起來的感覺是什麼?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老師可以製作簡易的肉骨茶或是咖椰醬吐司來讓
學品嚐。
參考影片: < My Top 5 Singapore Foods 我的新加坡美食前五名[Mike&apos;s Report
English 麥可報告英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tEKCf8cm8
在臺灣我們吃得到這些東西嗎?我們台灣的小吃是什麼?你最喜歡吃
台灣小吃中的哪一樣?(臭豆腐、鼎邊銼、棺材板)
2. Presentation –【附件五】簡報
(1)叻沙:
叻沙在馬來語中指的是咖哩麵(或香料麵)新加坡馬來西亞地區
的代表小吃之一,是一道起源於南洋的料理,各家叻沙做法不同,有
著多樣的口味,最常見的是咖哩叻沙或亞參叻沙:前者在口味偏甜的
南馬及新加坡相當盛行,一大特色是會加咖哩及椰漿;後者的口味偏
酸辣,多見於中馬、北馬地區。
在星國,叻沙的重要性猶如台灣的蚵仔麵線,非常普及且口味多樣,當地
最盛行的是咖哩叻沙之一的加東叻沙 (Katong Laksa),加的是以米漿蒸成的
粉條瀨粉,切成小段後用湯匙食用,一般會以雪蛤為配料,微甜湯頭帶著
奶香,滋味相當豐美。
10’
5’
10’
15’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學習單、烤
箱、咖椰
醬、吐司、
奶油
學生準備:
碗盤
(2)海南雞飯:
雞是農村裡常見的家禽農業社會裡許多人家裡或多或少都養過雞
雞與飯的組合是許多地方常見的菜色,以臺灣來說有嘉義雞肉飯,香
港有玫瑰豉油雞飯,日本鹿兒島也有「鶏飯(けいはん)。星馬兩地的
海南雞飯都源於海南島只是在海南島原稱「雞飯」用的是文昌雞,
並不冠上「海南」二字;到了南洋後,由於是移居南洋的海南人扛擔
叫賣,才有了「海南雞飯」的稱號。「海南雞飯」始於大馬。
一位名為王義元的海南人在一九三六年到新加坡謀生存了點錢後就在「桃
園咖啡店」擺攤賣起雞飯,被視為新加坡海南雞飯的起源。
(3)咖椰醬吐司:(咖椰醬 Kaya jam)
咖椰醬吐司是將吐司切烤到完全酥脆,吐司中間抹上咖椰醬,並放入
厚厚一層奶油,上下兩片一起沾醬料食用。與咖椰吐司相似,烤得完
全酥脆的吐司間夾上奶油,並撒上砂糖,上下兩片夾著中間的料,沾
取醬汁享用。
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品嚐咖椰醬吐司。
(4)肉骨茶:
由當年下南洋的潮州人和閩南人發明,最早是一個閩南人李文地,在
馬來西亞的巴生賣中藥燉肉骨出了名人送綽號「肉骨地」閩南話中
「地」「茶」同音李老闆乾脆在招牌上寫下「德地肉骨茶」歷史上
首家肉骨茶鋪,就這麼誕生了。但是新加坡人不服氣,他們說最原始
的肉骨茶,並不下中藥,是從新加坡傳去大馬後才由李文地改良的。
標準的肉骨茶吃法極具儀式感。首先桌邊有一個火爐燒著開水,侍者送上
功夫茶具一套、鐵觀音一紙包,由客人自行沏茶,先喝三杯洗胃再說。接著
將肉骨茶裝在碗裡上桌,一碗湯,兩三根排骨,沒有腐竹、香菇這些食材。
肉骨茶非得把所有的排骨放在一個很大的桶裡燉,不然就不夠濃。
參考資料: https://kknews.cc/food/lx9o2.html
3. Practice – 小小美食家
品嚐咖椰醬吐司:
(1)老師先準備吐司兩條對切放入烤箱
(2)塗上咖椰醬(老師可以上網買,不會很貴)
(3)放入事先準備好的奶油片
(4)大功告成
老師發下【附件六】學習單,帶領學生完成學習單。
4. Wrap up –
請學生發表吃完咖椰醬吐司的心得。
【第十八節:「新新」相惜 II:世界飲食大不同
1. Warm up –
新加坡是個由多種族組成、擁有多元文化的國家,老師引導學生進入
今天的課程:在新加坡有一區被稱為小印度,因為歷史緣由有許多印
度人在此定居,在這裡印度文化和美食也變成觀光客到新加坡的必去
景點。
10’
5’
10’
教師準備:
教學簡報、
學習單
播放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Jbr1wJkRxQ
老師接著問學生:有沒有去吃過印度料理?有沒有發現用餐方式的不
同?(平常習慣用筷子、刀叉、湯匙,而印度人用手吃飯)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
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印度人抓飯時大多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 3
個手指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到舌頭或嘴巴用手指吃印度菜,
才品嚐到其最佳味道,因此印度菜是為用手吃而做的菜餚。把麵包撕成片狀
並包裹食物把飯與咖哩混和每一口都別具風味(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會使
用左手擦屁股和清理身上的其他部位因此穆斯林和印度教徒視左手為
的手從不使用左手進餐或觸碰他人即便是左撇子也必需使用右手
他們只有在喝水或傳遞碗碟時使用左手。)
播放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lsn-Z5D9M (印度人用
手吃飯的原因)
老師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不同國家的飲食方式以及用餐禮儀。
2. Presentation –
餐桌文化大不同,老師播放一段影片
<106 秒懂》各國餐桌文化大不同> 老師將下列的禮儀歸納成表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fgIzw7Td8
各國餐桌文化大不同
泰國
叉子不能放嘴巴
阿拉伯
吃飯不能用左手,因為左手是用來擦屁股的
日本
葬禮上不要用筷子夾東西給別人,因為筷子是用來夾遺骨的
美國
就餐時需要等候所有人有吃的了才可以開始吃,最後要等所有
人都吃完後再離席,且就餐全程都不應該把手肘放在桌子上,
否則這些都會被視為不禮貌
韓國
在飯桌上要先給家裡年長的長輩盛飯,不可以用筷子指人,也
不要用筷子戳食物,碗裡不剩飯菜是一種禮貌
西班牙
西班牙人一天的就餐次數就能夠達到 5次早上六七時吃早餐,
中午十一二時左右要吃麵包夾香腸喝咖啡,下午 3時吃午餐,
7時喝咖啡吃甜點,晚 9時吃晚餐;周末時,晚餐時間可以
延遲到晚上 11
臺灣
筷子不可以插在白飯上,要平放在碗上;筷子直插白飯表示是
給過世的人的享用的,不吉利
英國
用餐時有許多話題不能交談,不能談生意、談論貴族的事
法國
雙手要一直放在桌上,不宜放在腿上,麵包撕成小塊食用,不
要整塊拿起來咬
參考書籍<地球人的用餐禮儀 Table Manners作者/金成恩繪者/呂美京
>
3. Pratice – 用餐禮儀 Do and Don’t
老師講解遊戲規則Do 在胸口比圈,Don’t 在胸口比叉老師出題
同學要注意聽老師的問題。
例題:(以下均為 Don’t)
15’
10’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