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因為某些類組的錄取分數比較低或科系比較熱門的因素,所以選擇某類組。這樣的觀念正確嗎?
答:所謂的熱門科系可以維持多久?有些科系你畢業時,不見得仍是熱門。而類組錄取分數的高低和
報考者的程度及題目難易有關,因此不能以這兩個因素為主要的考量。建議同學還是要以自己的興趣
與能力為主要考量,再參考父母的期望,社會環境的因素,做一個較全面的思考,綜合各項的資料,
再做適合自己的最佳決定。
十四、如果就讀自然組,將來跨考社會組,這樣會比較有優勢嗎?
答:假設你在自然組成績表現不錯的前提下,又有能力跨考數學乙、歷史、地理這三科,也考得不錯
的成績,當然有較多的科系選擇。但是,請別忘記,每個人最終都只有一個歸屬,也就是只能就讀某
一所大學裡的一個科系,花了這麼多時間讀自然學科,最後就讀社會組的科系,是為了什麼呢?如果
你的理由是要測試自己的實力,那麼另當別論,如果
不是,那麼請謹慎思考你鍾愛的科系是什麼,再來選讀理想的類組,或許更符合你的需要。若毫無興
趣只因將來跨考方便而盲目選擇自然組,是用自己的弱勢去拼別人的強勢,不但讀得很辛苦,表現比
較差,也將因課業負擔重,無法專心準備國英數三科,想考社會組科系,不見得能拼贏社會組學生;
反而一開始就選社會組加強數學,不用擔心跨考的自然組學生。
十五、如果興趣還不明顯,對各科都沒有特別的喜好,該如何選組?
答:從小學到高一為止,同學們應該讀過不少的科目,請你仔細回想求學過程中的點滴,對於那些科
目很討厭、那些科目較喜歡,應該有所瞭解才是。若仍不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就請依照你的學業成
績表現來選組,選擇成績表現較好的類組,再慢慢培養興趣囉!建議有相同情形的同學,到輔導處來
找尋資源,不要害怕問問題,自己的未來得自己掌控!其實,選組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挑戰才是
憑決心和毅力的,看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目前學測考科還是是國、英、數、自然、社會,
五科皆考,所以基本上都需要準備。
十六、不喜歡史地,故選自然組;或由於理科不好,故選社會組。這樣的考慮方式正確嗎?
答:1、能力和興趣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只是逃避史地(或數理科),而不是有能力和興趣去選
擇自然組(或社會組),以後會很辛苦,應慎重考慮。
2、通常缺乏興趣,與以往學業成績有關。因此建議同學去請教老師正確的讀書方法,試著去除對該
科的主觀成見,努力把學科讀好。
3、對於不喜歡史地(或數理科不好)而選自然組(社會組)的同學:
(1)考慮自己的能力與興趣,是否適合念自然組(社會組)。
(2)如果不適合念自然組,同學則必須培養對史地的興趣,且找出學習效率較高的讀書方法,才能
勝任愉快。
在目前的多元入學方案中,社會組的六個學科(國、英、數乙、歷史、地理、公民)與自然組的六個
學科(國、英、數甲、物理、化學、生物)並非一定要科科強棒,才能選擇好的大學科系就讀。建議
同學可進一步了解自己所想念的大學科系比較重視之重點學枓,再做適當決定。
答:首先,要定下心來想想:為什麼成績不好?找到原因後,就得面對你考不好的事實,千萬不要得
過且過,以為像國中一樣輕鬆就可以過關,建議你可以重新規劃讀書時間或修正讀書方法。至於選擇
類組,就找各科成績表現比較好的類組。若仍有疑問,建議可個別找輔導老師澄清你的疑惑。
十八、對未來出路的選擇在社會組,卻又想選自然組,但對自然組未來的出路不喜歡,怎麼辦?
答:想想看自己想選擇自然組的理由,是好朋友都選自然組,還是因為喜歡念自然學科,若是前者,
最好仔細考慮,因為好朋友合適的,你不見得適合,如果是後者,又你對未來出路是有明確的職業考
量,可選讀社會組,藉由平時空閒時間閱讀自然學科的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