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選組各科老師建議
輔導室匯整
國文科(張春芳老師提供)
通常高一下同學所面臨的最關鍵選擇就是—選組。每一位同學在選組時都
有不同的考量,而國文科所扮演的角色,希望能透過這篇短短的建言對同學有所
幫助。翻開各組考試科目表,可以清楚看到國文科似乎都沒有缺席,所以若因想
逃避念國文而選組,似乎無法如願吧!既然是逃避不了的難題,就在此提供一些
觀念給大家參考:
看看歷年學測或指定考科的國文科試題,可以看出題目不一定對文組有利
對理組不利,因為往往寫作題的配分高於測驗題的配分,而且測驗題內容也未必
出現在教科書中,所以說國文測驗的對象並不是測驗同學背教科書的記憶功夫,
而是在測驗同學涉獵國語文的深淺。所以養成平時多接觸書籍的習慣是培養國文
程度最直接的不二法門。無論是一篇短文、一首詩詞、一段社論、乃至一本暢銷
小說都可成為同學在接觸語文的教本,但在閱讀的過程中,同學要留心的是這些
文字中作者嘔心之處是哪一部分?是思想?用辭?或是佈局?另一方面同學在
閱讀過程中,要訓練的是自己閱讀的耐性,不要一看到長篇大論就束手無策。國
文科課本所能輔助同學的功用,是在於閱讀古文有一個方向遵循。同學在浩瀚無
涯的古文中,藉由課文的編排再多看幾篇相同文體卻作者不同的文章,以比較其
異同。並藉由多閱讀古文以習慣古人用字遣詞的習慣,就不會對於古文常常霧煞
煞。最後提醒同學:國文或許不是當今各科系中當作加權或採計的前一、二名科
目,但國文一樣是佔有一百分的份量,而且最近若干大學發現進入大學的新生中,
撰寫報告或作業的能力普遍下滑,在文組中國文已居於各大學加權科目的第二名,
希望同學們找回自從你入小學就已具備的本能本—國語文能力吧﹗

英文科(沈君怡老師提供)
「英文」這一科對於所有要升大學的同學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無論是推甄申
請或是考試分發,大多數的科系都要採計英文,有些科系如語文類、管理類科、
或是大眾傳播等科系更可能將英文加重計分。所以,英文成績較高,意味著你有
更多機會考上心目中的理想科系。而且,英文是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想要快速
的獲取新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就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那麼你的就業或深
造的機會就會更多了。
要提高自己的英文程度,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如果等到高三才開始猛 K英
文,就算你一天唸 10 個小時,也不一定能贏過別人。但如果同學能從現在開始,
每天多讀一些文章,多背一點單字,那麼到了高三你只需要多做模擬考題,熟悉
題型,便能有不錯的成績。文科較強,將來要選擇社會組的同學,英文是最關鍵
的科目,如果你的英文成績不夠好,那麼你就會被熱門科系排除在外。而那些要
選自然組的帥哥美女們,別以為可以放棄英文囉!如果你的理科沒問題,英文又
夠棒,那你一定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而對於有志報考英語系的同學而言,你的英文成績一定要好,因為各英語系都會
依不同比例加重計分英文這一科。若想經由推甄或申請進入英語系,那你現在便
可以開始收集各校英語系的資料,了解該系的特色或課程內容。同時你也可以開
始構思你的英文自傳及讀書計畫,同時加強自己的英語聽說能力。因為將來參加
英語的推甄申請時,大多數科系都會依據你的自傳或讀書計畫評分,並採英文面
試。此外,在英語系中,文學課程也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同學可以開始涉獵
一些英文文學名著,為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礎。
數學科(鍾美嬌老師提供)
大家看到自然組的錄取率高,就以為選自然組比較保險。加上補習班的鼓吹…唸
自然組好像是很”自然”的選擇。沒錯,自然組的錄取率比較高,但是別忘了,他

的對手也比較強,讀到好大學的機率反而變小;至於補習班,你選自然組他可以
多賺一點呀!數、理、化三科呢!他當然建議你選啦!
我想說的是,事關各位一生的”幸福”。應該從長計議才是。
你愛數學嗎?你愛想數學嗎?重點是你愛思考嗎?你一天主動花多少時間在思
考呢?未來有長長的一生,你將與它相伴(選讀自然組的話)耶!
你讀數學輕鬆嗎?你腦子裡還有很多空間裝其他的邏輯嗎?還有物理和化學要
裝進去呢!你的數學成績夠好嗎?在南湖,至少 70 分吧!否則出去怎麼跟人家
拚呢!你知道嗎?自然組的很多科系學測數學要加權呢!另外,物理也是。
帶畢業兩屆二類組學生,我的觀察是:自然組是嚴肅且驕傲,更是辛苦的選擇,
也是無怨無悔的付出—因為,努力和成就往往不成比例:你得有夠強壯的心臟,
才禁得起一次又一次低分的打擊。想要 ALL PASS 你最好夜以繼日的打拼,反
正哪!天天與課本來 PK 就對了。
我的學生中,學測數學拿滿分的多半是社會組的學生,道理很簡單:他們可以全
神貫注的”拚”數學,其他的科目,多背幾次就可以拿高分了。尤其將來打算學商
的人,數學可是很重要的唷!
最後,提醒你:常動腦的人最美、最帥、最可愛!
歷史科(戈伯元老師提供)
許多同學很喜歡聽歷史故事或是看電影電視的歷史劇,甚至有不少同學因此決定
未來大學要念歷史系。到底應該怎麼面對對未來的選擇?筆者在此僅提供一些想
法和大家分享,供大家參考。
首先要確定自己對歷史的熱忱。一開始找到正確的方向很重要,如果方向錯了,
再怎麼努力奔跑,也不會到達目標。同學們在一開始一定要了解清楚一件事,就
是:對「歷史」有興趣不等於對「『研究』歷史」有興趣。大學基本上而言,是
一個學術研究機構,尤其在這個講求專業的年代,除非你有心以歷史研究或教學

相關工作為一生職志,否則不要輕易嘗試。簡單來說,光是喜歡聽歷史故事是不
夠的。
如果你確定歷史就是你今生的真愛,那先恭喜你了!因為你會有發掘不盡的寶藏
與驚喜!但是,要怎麼開挖呢?大學研究歷史跟高中念歷史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它們最大不同點在於研究方法的學習與要求。研究方法是中學歷史甚少提及的部
份,但在大學研究歷史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另外,歷史研究不只是看歷史故事,
會記很多歷史年代和人名而已。最重要的是要能從歷史中萃取出對我們現在有用
的意義、要能溫故知新、有自己的看法才行。事實上現在是個科際整合的時代,
要學的不只是歷史事實和研究方法,電腦運用、第二外語、相關社會科學及心理
學等皆要有所接觸。
因此,對於未來要念歷史系、現在想準備的同學們,筆者簡單建議如下:第一就
是要廣泛閱讀(如果性向不喜閱讀的同學,也不建議走進這象牙塔中),除了量
上要增加涉獵,質上也要試著接觸學術研究專業文章;第二就是要能發揮想像和
批判能力,試著去還原歷史、賦予歷史新意;還有餘力就做第三步,即仿學者專
文,試著將自己的想法寫成有規有格的學術報告。
「以銅為鏡,能正衣冠;以史為鏡,能知興替。」祝福各位有志於歷史的同學如
魚得水、叱吒未來!
地理科(孔繁涓老師提供)
自古以來,不少智者皆憑著「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的才華而備受推崇。地理學
與我們的生活可謂息息相關。試想想,我們腳下的泥土,呼吸的空氣,甚或旅遊
時觀賞的山川河流,全都與地理學有著緊密的聯繫。
◆學習範圍
對人類所賴以生存之自然環境及人文現象的認識,並從而了解並分析人類社會與
此等自然環境之相互關係。

◆學習目的
⊙提高同學對大自然環境的認識及愛護。
⊙加強同學對各種社會活動及世界事務的認識及瞭解;
⊙提供各種技能訓練,例如地圖閱讀,數據處理及實地考察;
⊙訓練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
◆學習方法
⊙上課注意聽講:
課本內容多且雜,老師上課所做有系統的講解,加上自己把地圖上重要地名、河
川作記號,更有助於我們對課文的理解。
⊙注意課後複習:
上課所記通常有點零碎,課後複習的工作是將上課作整理,使課程更能融會貫
通。
⊙學習過程中應理解重於記憶:
綜觀目前大考的命題趨勢,多朝向理解及應用的題型,以往枝微末節的記憶性問
題已不受青睞。所以光靠記憶是不行的,唯有通盤理解才是最佳的方法,對於課
程內容應以理解、整合、運用的方法來準備。。
⊙要有想像力:
心中一定要有一張世界地圖,最好能做到隨心所欲地想到哪裏,腦中就能立時浮
現該區地圖。念地理想要能夠歷久不忘,便要有圖像化的能耐,現在考試常出一
些農業活動,例如:「商業性穀物」便是一張內容有火車、穀倉、耕耘機和劃分
整齊農田的圖,而這些便是將課本中的文字敘述圖像化,因此同學只要能記住這
張圖,便可知道商業性穀物的特徵了。
◆升學及就業前景
地理是一門基礎學科,研究一般環境及都市發展有關的問題,如同學於大專校修
讀地理系,畢業後可從事城市規劃、農林管理、景觀建築師等行業,此外亦可成

為環境報導、時事等新聞工作的基礎。如再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更可成為地球
資源專家、地質學家、海洋科學研究員,甚或大學講師。一般地理系大學畢業生
多從事教育工作或當政府公務員。
物理科(謝國基老師提供)
寫在選組前
大體上來說,物理一科可以說是大部分同學的夢靨。其實,翻開物理學發展
史,多少偉大的物理學家,從刻卜勒、伽利略到牛頓,從安培、法拉第到馬克斯
威,近代的海森堡、薛丁格到狄拉克,我想他們沒有一個人認為物理是一門困難
或是令人討厭的學科,原因呢?他們都是物理學家可不是標準答案,我想他們都
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他們熱愛物哩,基於對物理的熱愛,他們才能對物理不停
的探索,而這探索二字卻是重要的,怎麼說呢?主動探索可是作學問的主要方法,
現在的學生在這點上可以說是做得較差的了;另外,要能夠探索出個道理出來,
觀察和歸納的能力就很重要了,而這觀察和歸納的工作大體上物理學家們已經幫
我們做好了,我們所需要做的工作就只是去理解他們觀察的結果和歸納的過程,
這一點我想是大部分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了。
為什麼說去理解物理學家們觀察的結果和歸納的過程是困難的呢,因為這常
需要物理數學作為工具,先撇開物理不談,單是繁複的數學就已經讓同學卻步了,
更何況需要了解隱身在數學方程式之後的物理呢?也許費曼在『物理學講義』中
並沒有用到太多的數學就把物理交代清楚了,但是不要忽略了這講義可是在呈現
隱身在方程式之後的物理,至於方程式可是要讀這講義的人自行去完成的。
所以,在這裡我想在同學選組前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你想選讀理、工類組,那
你就應該加強你數學的運算能力(當然了,如果你的數學真的不是挺靈光,那麼
老師的建議是不要再找自己麻煩了。),演算能力越強,反應就相應的越快,如
此一來,學物理的第一個障礙就解決了,往後學起物理來也將可比較得心應手。

居安思危─日常的準備工作
同樣的學習過程,同樣時間、精神與體力的付出,為什麼會有成績優劣的差別?
原因就在於:成績好的同學始終在製造一種「良性循環」的學習,而成績差的同
學卻一直重覆失敗的步驟。所謂「良性循環」是指「問題發生前的預防」及「培
養學習的樂趣」,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來說明:
(1)學習心態:
學習任何一門科目時,「心態」是最重要的(甚至比「方法」更重要)。有了正確
的心態,才能使用正確且有效的讀書方法。那麼,該如何養成健全的「學習心態」
呢?
A.給自己一個學好物理的動機或理由:
一般說來,最佳的學習動機是:「我對物理有濃厚的興趣」。但假使同學真的對本
科缺乏興趣,那就告訴自己:「現在臺灣正走向『科技島』,有理、工背景的人最
容易找工作,所以我要讀熱門的理工科系,將來才能賺大錢。」,或是「聯考考
那麼多科,假使我物理這科很強,可以贏別人很多,而且相對減輕別科壓力。」。
總之,給自己找一個非學好物理不可的理由。
B.謹慎的態度:
從第一個章節便仔細且小心地學清楚每一個觀念、每個定律,遇到問題千萬不要
拖延,立刻找老師解釋明白,不要留下任何「不清楚」成為你的心腹之患。
C.勇敢面對「錯誤」的來臨,並學會替自己療傷:
做習題或參加平常考時,不要怕犯錯,照你所學的寫出答案。如果做錯了,告訴
自己這是喜訊,因為你已經由這份考卷,找出漏洞所在。畢竟,現在錯總比應考
時錯好。倘若真的在練習或考試中幾乎全部寫錯,不要慌,檢查是否連基本題都
錯。如果是,趕緊空出一段時間,將該部分再念一次,必要時尋求師長或同學的
協助,千萬不可自暴自棄。

D.設定階段式目標,將達成目標視為自我肯定:
一般考試的難易程度不一,若以分數來衡量,有時會不客觀,故最好將「較熟悉
的課程內容或單元」當作目標。例如:這次考試所有有關「力學」及「運動學」
的題目要求自己拿到滿分,下次換成有關「電磁學」及「近代物理」的題目要拿
到滿分,如此不斷的挑戰自己,達成自己的目標。此外,為什麼許多同學總是愈
念愈沒信心?因為他們都受別人影響太大了。記住!不要跟別人比,只需和自己
比,如此你將會瀟灑許多。
(2)準備方式
有了正確的心態,你將自然而然使用正確的讀書方法。同學們至少該做到下面兩
點:
A.上課專心:
課堂上專心聽講,將觀念、原理聽清楚,以免課後自己摸索,浪費時間。此外,
養成自己抄筆記的習慣,一來多增加一次印象,二來可供複習整理之用。若有聽
不懂的地方,先在筆記上做記號,下課後立即請問老師,解決課堂上產生的問題,
以幫助將來複習之順暢。
B.課後複習: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Step1:
將今天所學的課程再看一遍,並將老師上課所舉的例題蓋住,靠自己重做一次。
Step2:
將今天課程中所教的定義、定理及公式,做成一張扼要的整理單,訂在書本上。
此外,任何物理公式不能靠「死背」、直接套用公式解題,一定要釐清導出公式
的過程、使用的限制條件或假設條件,以免誤用公式。
Step3:
以題目印證觀念:用老師所給的習題或手邊已有的資料來練習。切記不要依賴解
答,嘗試以自己所有的觀念、所記得的定理及公式來解題。如此養成獨力思考的

習慣,才能適應考試;而且在對完答案後,才知道自己對該部分還有那些地方不
夠了解。注意!千萬不要未經過思考便看解答;真的無法算出時,再看解答,才
會記憶深刻。
Step4:
將寫錯的題目做個記號,考前只需複習打記號的部分,防止二次錯誤的發生。真
正良好的讀書習慣還應包括「課前預習」,所以倘若時問允許,同學們能在課前
做預習工作,將更有助於學習上的效率。
化學科(吳盟仁老師提供)
同學們到了分組抉擇的時刻,一定會對如何選擇組別感到困擾,到底是選自然組
好呢?還是選社會組好呢?應該依據怎樣的準則來判斷呢?很多同學在這關鍵
的時刻,是跟著潮流走,同學、好友選什麼,大家就跟著選;或者,是依照父母
的期望來選擇。這些外在的因素,也經常混淆到自己的判斷,讓自己看不清楚自
己該如何選擇。老師再此提出兩個方向給同學建議,第一是能力,第二是興趣。
如果同學的化學成績不錯,段考或學期成績皆可保持在八十分以上,那麼就具備
唸自然組的能力了,但是這樣的同學社會科的成績也可能不錯。此時就依自己的
興趣來選擇,看自己有興趣科系大多分布在哪一組。是理工科系多就選自然組,
是文法商就選社會組了。
如果同學的化學成績中等,段考或學期成績皆可在七十分上下,選自然組就要多
考慮了,除非社會科更差,要不然社會組是較好的選擇。因為,將來自然組的化
學或物理會更難,除非同學在高一時保留實力沒有認真唸,不然想要突飛猛進是
不太可能的。雖然唸自然組的同學中對化學或物理一竅不通的大有人在,但這種
混來混去的想法不是南湖學生應有的。
至於化學成績六十分邊緣或不及格的同學,就千萬別選自然組了。雖然同學的社

會科成績也許也差不多,但是社會科的成績同學們多努力,應該是比較有成長的
空間。
當然這些純粹是以現在的化學成績做判斷的依據,但如果同學真的對自然組的科
系有很大的興趣,對社會科沒興趣,即使化學成績不太好,也還是可以選啦。畢
竟選組後還有兩年可以拼,記住『努力總會有結果,失敗總是有藉口』。好好唸
也是大有可為啦!
至於有些同學抱持著先選自然組,到高三或大考前看狀況再轉社會組,這樣的做
法基本上老師是抱持反對態度的。『逐二兔,不得一兔』,希望同學不要有這種投
機的心態。在選組時,最先要考慮自己的優勢競爭能力,再來是考慮自己的興趣,
同學千萬不要忘了。
生物科(錢乃盈老師提供)
在生物科技蓬勃發展的二十一世紀,你是否也要加入這行列,成為其中一員呢?
但不管你將來的志願是什麼,不可否認的是生物科技的知識已成為現代人的必備
知識之一。將來在醫藥、日常生活、食物、健康檢查等方面都會運用到有關生物
科技的知識及技術。
如果你想要選擇與生物相關的科系,哪些是你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呢?下面的幾項
供你參考:
1. 中等以上的數學、生物、及化學能力: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等課程及實驗
中都用得到這些基本能力與知識。
2. 資料分析與整理的能力:要能夠從一堆看似無關的數字、數據、或圖形中找
到其中的相關性,進而歸納得到下一步應採取的步驟,或是結論。
3. 最重要的是你不討厭自然科學:不排斥就可以,不一定要現在就喜歡它,有
些事情是在你多接觸之後自然產生興趣的。更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科技整合的現
代,選課選組只是暫時的劃分一下,在真正運用上,經常是跨科技的整合,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