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110學年度內湖國小三年級自然科學教學計畫

pdf
824.63 KB
24 頁
tpser1a6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南投縣一 學年度 二學期鹿谷鄉內湖國民小學 年級 領域教學計畫表 設計者:三年級團隊
審查中,最新版檔案請至康軒雲下載→https://945cloud.knsh.com.tw/Resource.asp?EJ=E&Course=3
一、 課程架構圖:
第一單元
田園樂
第二單元
溫度變化對物質的影響
第三單元
我是動物解說員
第四單元
天氣變變變
活動一 常見的田園蔬菜
活動二 照顧蔬菜
活動三 蔬菜長成了
活動一 溫度上升了
活動二 溫度下降了
活動三 溫度的改變與物質
的形態
活動一 動物的身體
活動二 動物的生活環境
活動三 動物的生存法寶
活動一 天氣與生活
活動二 觀測天氣
活動三 活用氣象資訊
自然 3
二、 課程理念:
1.發揚十二年國教總綱的精神,及《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與《自然科學領域課程手冊》所揭櫫的要點。
2.站在九年一貫課綱的基礎上,精進轉化到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精神與內涵。
3.符合大部分學生該學的、能學的內容為主,搭配延伸學習的教材為輔。
4.以課綱的學習內容為主要架構,搭配學習表現為輔,同時透過課綱所揭示的內容,作為縱向核心素養的連結。
5.在課綱跨領域()、大概念及議題融入的課程統整發展揭示下,在學習活動中同時關注跨領域(),以及議題融入的可能,提供整冊相關跨
科大概念的統整,建立學生橫向統整的核心素養。
6.以「生活進、生活出」的探究與實作策略為主,在課綱的課程目標下選擇學生將要探究的新經驗,並且依照貼近學生生活情境脈絡下組織這
些新經驗。
7.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的好奇心與興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學自然。當學生喜歡上自然課時,才能有主動學習的意願進而提升學習效果。
8.兼顧科學探究方法與態度的學習在相關的探究活動中編輯一致性的探究方法體例讓學生不斷經歷科學家探究自然的方法(找到問題察覺
現象、提出問題;規畫:預測或假設、計畫(實驗設計或觀察規畫)、觀察或實驗操作;傳達:討論、結論),並依照學習階段與先備經驗增減
探究方法的細緻性,期待學生養成如科學家探究自然現象的精神與態度,建立終身學習的科學素養。
9.關注實驗室內外的安全教育、實驗或觀察記錄的技巧、科普閱讀能力的養成、性平議題的檢視,增進學生全方位科學素養的養成。
三、 先備經驗或知識簡述:
1.觀察植物的葉形、葉緣和葉脈;認識大樹和小草的莖;認識軸根和鬚根。
2.認識物質的形態或性質可能受溫度變化影響。
3.認識動物的外形與模仿動物的運動方式。
4.觀察天氣的變化。
四、 課程目標:
1.藉由觀察與查資料等方式,選擇適合種植的蔬菜,並指導學生蔬菜種植的相關規畫與準備工作。同時,引導學生設計蔬菜成長紀錄表,持續
記錄蔬菜成長的變化。
2.藉由實驗察覺水有融化、蒸發、凝固、凝結、三態等性質,並了解熱對物質的影響有些可復原、有些不可復原。
3.簡單的將動物的身體分成頭、軀幹和附肢,再藉由觀察了解動物身體構造與功能互相配合的關係,並察覺動物的生存和保護自己的方式,最
後培養愛護動物的觀念並落實行動。
4.藉由觀察、測量、記錄、討論和搜集資料等不同的學習方式,善用氣象預報來調整生活作息,培養解讀天氣變化的能力及關懷生活環境的習
慣。
五、 教學策略建議
1.以課綱的學習重點作為教材的主要內容及依據。
2.關注學習表現的習作與課本的定位。
3.關注跨領域能力的關聯,並適時融入相關議題。
4.建構學習階段的縱向連貫,例如國小是「定性」的現象觀察為探究主軸,國中才是「定量」的科學實作學習。
5.注重科學探究與實作活動。
6.連結生活情境經驗與問題的解決。
7.關注性別與族群等多元文化觀點。
8.學校在地文化的彈性融入與學習。
9.學習活動的多樣性與評量的素養導向發展。
10.探究活動的真實性與安全性。
11.科學用語的標準化與一致。
六、學習策略建議:
1.從扉頁的生活情境開始引導單元活動的要點,及探究的現象。從真實生活情境的探究活動,透過依據觀察實驗的結果討論,形成有所依據的
實驗結論,讓學生養成實事求是、求真求實的科學本質精神。
2.以「科學研究方法」的體例進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具備像科學家一樣探索自然的能力。
3.利用「我的學習密技」和「小小科學家」適時提供科學觀察、記錄、統整等多元的策略。
4.利用習作提供課本內觀察和實驗活動的探究目的、實驗方法、實驗結果,以及「素養導向練習」的多元評量,做為記錄探究結果,及評量學
習效果和鞏固核心概念的機制。
5.本教材透過主題小人物的提示與提醒,培養學生重視操作過程的安全,及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
七、參考資料:
1.清水晶子/著(吳佩俞譯)(民 106。繪圖解說――植物的世界。知己圖書。
2.Gerda Muller /著(徐麗松譯)(民 107。水果是怎麼長出來的呢?。水滴文化。
3.向日葵工作室/著(貝爾達譯)(民 106)。 10 萬個小知識:植物好奧妙。人類文化。
4.小紅花童書工作室(民 108。兒童百科:植物小百科。人類文化。
5.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https://www.tdais.gov.tw/show_index.php#!
6.探究小法寶—小小豆豆用處多:https://www.eduhk.hk/apfslt/issue_2/si/article5/a5_1.htm
7.楊翰宗(民 104。水資源小學堂。書泉出版社。
8.吳立萍(民 104。爺爺的魔法書:保護水和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
9.馬爾科姆.蘿絲/著(李俊逸譯)(民 105。水資源大揭祕立體書。小魯文化。
10.蘇珊‧ 勃舒威/著(林劭容譯)(民 106。水的驚奇旅程。韋伯文化。
11.水資源生態教育館:https://feitsui-elc.gov.taipei/cp.aspx?n=5E9279575E05E2FB
12.臺北自來水園區環境教育中心:https://twpeec.water.gov.taipei/Default.aspx
13.陳俊中、曹毓倫(民 106。孩子們的 120 個大疑問:動物篇。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4.江伊琪(民 106。我的小百科:動物圖鑑。小樹苗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15.王永慧(民 109。孩子最好奇十萬個為什麼:動物世界。人類文化。
16.Yoyo Books /著(林漢琳譯)(民 109。奇妙動物:我的知識百科翻翻書。風車出版社。
17.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http://tesri.tesri.gov.tw/show_index.php
18.臺北市立動物園:http://www.zoo.gov.taipei/
19.臺灣生物多樣性網路:http://www.tbn.org.tw/
20.BomBom Story /著(林侑毅譯)(民 105。漫畫大英百科【生物地科 6:天氣。三采文化。
21.向日葵工作室/著(林美惠譯)(民 106)。 10 萬個小知識:天氣多變化。人類智庫出版集團。
22.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民 107。天氣 100 問:最強圖解 X 超酷實驗 破解一百個不可思議的
氣象祕密。親子天下。
23.Crocodile House /著(黃薇嬪譯)(民 107。天空的繪本:認識天氣與星星。維京出版社。
24.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cwb.gov.tw
25.馬爺爺科學園地:http://www.bud.org.tw/Ma.php
八、課程計畫:
學習總目標:
1. 透過觀察與查資料,知道當季適合種植的蔬菜。
2. 規畫蔬菜種植的準備及記錄工作。
3. 學習照顧蔬菜的技巧,並能解決在種植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4. 知道熱會造成溫度變化。
5. 藉由觀察與試驗,認識水的三態變化,及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6. 知道在不同溫度影響下,水會產生蒸發、凝結、凝固、融化等現象。
7. 知道熱對物質的影響有些可復原、有些不可復原。
8. 知道動物的身體構造與功能互相配合。
9. 透過各種探究活動,了解動物不同的生活方式,並知道環境因素改變會影響動物的生存。
10.落實愛護動物行動,理解生命的尊貴。
11.透過觀察知道氣溫、雲、風、雨等天氣狀況,並發現天氣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
12.學習正確測量與記錄氣溫、雨量、風向風力的方法。
13.利用天氣預報解讀天氣訊息,並活用不同類型的天氣預報。
14.了解四季天氣的特徵與差異,並知道生活因應四季天氣變化做出改變。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2/7
2/11
2/14
2/18
pe--2 能正確安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c--2 能利用較
或圖畫等表達
探究之過程現。
INa--7 生物需
要能量(養分
陽光水和
土壤持生命、
生長與活動。
INd--3 生物從
出生成長到死亡
有一定的壽命
過生殖繁衍下一
代。
-E-A1
-E-A2
-E-B1
-E-B2
-E-C2
1.認識常見的蔬
菜,辨識各種蔬果
的特徵,並以食用
部位進行分類活
動。
2.認識常見蔬菜的
種子,並透過觀察
活動辨識各種蔬菜
種子的特徵。
3.透過查資料,了
解蔬菜的種植方
式,並選擇一種適
合當季種植的蔬
菜。
【活動 1-1】觀察蔬菜
1.引導學生觀察各種蔬菜的實
物或圖片,認識常見的食用蔬
菜。
2.引導學生複習上學期學過植
物各部位身體名稱,並找出平
常食用的是屬於植物的哪一個
部位。
3.請學生上臺發表,並依據食
用部位的不同將蔬菜分類。
4.說明:蔬菜依據食用部位的
不同分成根莖類、葉菜類、花
菜類、果實類。
5.引導學生討論蔬菜是怎麼種
出來的。
6.請學生觀察並比較各種蔬菜
種子的特徵,並記錄下來。
【活動 1-2】種菜前的準備
1.引導學生獲取種菜相關的資
料,並整理各種蔬菜的種植條
件和生長訊息。
2.
中,找出一種當季適合種植的
蔬菜。
3
胡蘿蔔白菜、
花椰菜番茄的
物或圖片不同
菜的種子蒐集
的種菜資料
1.課堂問答
2.口頭報告
3.觀察紀錄
4.資料蒐集
5.小組討論
6.習作評量
【品德教育】
EJU1 尊重生命。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
值,
動、植物的生命。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資訊教育】
E2使用資訊科技
中簡
問題。
E11 建立康健的
使習慣
度。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2/21
2/25
pe--2 能正確安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c--2 能利用較
或圖畫等表達
探究之過程現。
ai--3 透過動手
享受以成品來表
現自己構想的樂趣
INa--7 生物需
要能量(養分)
陽光、空氣、水
和土壤,維持生
動。
INd--3 生物從
出生、成長到死
命,透過生殖繁
衍下一代。
-E-A1
-E-B1
-E-C1
-E-C2
1.觀察學校內的種
植環境提出種菜前
的準備工作。
2.依照準備工作的
項目,進行分工合
作。
4.能設計紀錄表來
記錄要種植蔬菜的
種子。
3. 了解播種的步
並能依照正確的
方法播種。
【活動 1-2】種菜前的準備
1.引導學生根據蔬菜的生長條
境。
2.說明:大部分蔬菜喜歡生長
在空氣流通、陽光、水分和養
分充足的環境。
3.引導學生依照種植蔬菜的不
同地點,準備不同器材,例如
種在菜園中,須準備澆水器和
鏟子等;種植在容器裡,則須
準備花盆和土壤。
4.討論生活中有哪些廢棄或回
收物品可以當成種菜器材。
【活動1-3】動手種GO
1.播種前,請學生觀察種子的
特徵,並指導放大鏡的使用方
法。
2.請學生依據課本中「小小科
學家」的引導,設計觀察紀錄
表。
3.引導學生利用撒播、點播或
條播的方式完成播種。
3
蒐集到的種菜資
種子子、
土壤、澆水
器、花盆、集水
肥料要播種
的蔬菜種子放大
蔬菜觀察
錄表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觀察紀錄
4.習作評量
【品德教育】
EJU1 尊重生命。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
值,
動、植物的生命。
E16 了解物質循
回收
的原理。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室外、
外教
環境
然或人為)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2/28
3/4
po--1 能從日常
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e--2 能正確安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c--2 能利用較
或圖畫等表達
探究之過程現。
INc--7 利用適
當的工具觀察不
同大小、距離位
置的物體。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
測量的工具和方
法得知。
INd--3 生物從
出生、成長到死
命,透過生殖繁
衍下一代。
INe--11 環境
的變化會影響植
物生長。
-E-A1
-E-A2
-E-A3
-E-B1
-E-C1
-E-C2
1.能設計紀錄表來
記錄蔬菜的成長歷
程。
2.觀察蔬菜種子的
成長變化歷程。
3.藉由探索活動
覺植物會向著陽光
生長。
【活動 2-1】種子發芽了
1.帶領學生觀察、發表自己實
際種植的蔬菜幼芽現況。
2.觀察實際種植情況或透過課
化。
3.說明:發芽後,會先看到子
葉,然後長出真正的葉子。
4.請學生依據課本中「小小科
學家」的引導,明確、有序的
觀察以及記錄蔬菜的成長,持
續觀察至蔬菜開花、結果為
止。。
5.蔬菜成長紀錄表需要包含的
項目:
(1)蔬菜名稱播種日期和觀察
日期。
(2)蔬菜的觀察圖如由下往
上,先觀察莖的生長特徵,再
觀察葉的生長位置、形狀、數
量或表面特徵等。
(3)部位名稱、重要特徵或發
現。
(4)幼苗的高度
【活動2-2】陽光與蔬菜生長
1.引導學生討論窗臺上的蔬菜
為什麼長得歪歪的,提出自己
的想法。
2.透過實驗探究,發現用紙箱
控制光源方向,會影響蔬菜的
生長方向。
3.說明:植物有向著陽光生長
的現象。
3
已經發芽的蔬菜
幼苗(紙條)
蔬菜觀察紀錄
表、2個有開洞的
紙箱、蔬菜幼苗
1.觀察紀錄
2.習作評量
【品德教育】
EJU1 尊重生命。
E4生命倫理的意
原則
的道
題。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
值,
動、植物的生命。
E16 了解物質循
回收
的原理。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室外、
外教
環境
然或人為)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3/7
3/11
po--1 能從日常
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e--2 能正確安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c--2 能利用較
或圖畫等表達
探究之過程現。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
測量的工具和方
法得知。
INd--3 生物從
出生、成長到死
命,透過生殖繁
衍下一代。
INe--11 環境
的變化會影響植
物生長。
-E-A1
-E-A2
-E-A3
-E-C1
-E-C2
1.觀察蔬菜的成長
變化歷程。
2.認識種植過程中
可能遇到的問題
思考解決的方法。
3.透過討論知道澆
水應注意的事項。
4.認識蔬菜間拔
植的方法。
5.認識防蟲及除蟲
的方法。
6. 認識施肥的技
知道養分為蔬菜
成長所需。
【活動 2-3】解決蔬菜成長的
問題
1.請學生彼此分享種植心得,
題,並尋找解決的辦法
2.引導學生察覺土壤與蔬菜菜
葉太乾枯時,須立刻幫蔬菜澆
水,並記得定時澆水。
3.指導學生正確的澆水方法:
(1)中午時間陽光很不適合
澆水,或可以移至遮蔭處澆
水。
(2)下雨天或土壤還很溼潤
時,就不須再澆水。
(3)澆水時澆水器的位置要低
一點水柱要小一點(較細)
可以避免沖倒蔬菜幼苗
(4)澆水時,要直接澆在土壤
上。遇到假日無法為蔬菜澆
水,可以在放假前一日為菜多
澆一點水。
4.引導學生察覺蔬菜幼苗長得
太密集時,需要間拔或移植,
幫植株獲得適度的成長空間。
5.引導學生察覺蔬菜菜葉出現
許多小洞時,表示有蟲或蝸牛
啃食,可以移除菜蟲、卵或蝸
牛,也可以噴灑自製辣椒驅蟲
劑。
6.引導學生察覺蔬菜長的瘦小
時,可能是養分不足,可以使
用市售肥料或自製堆肥為蔬菜
施肥。
3
澆水器鑷子
料、辣椒水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口頭報告
4.習作評量
【品德教育】
EJU1 尊重生命。
E4生命倫理的意
原則
的道
題。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
值,
動、植物的生命。
E16 了解物質循
回收
的原理。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生命教育】
E4觀察日常生活
中生老病死的現
生命
值。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室外、
外教
環境
然或人為)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3/14
3/18
tm--1 能經由觀察
自然界現象之間的
關係,理解簡單的概
念模型,進而與其生
活經驗連結。
ai--2 透過探討自
然與物質世界的規
律性,感受發現的樂
趣。
INd--3 生物從
出生成長到死亡
有一定的壽命
過生殖繁衍下一
代。
INa--5 太陽照
質燃燒和摩
擦等可以使溫度
升高運用測量的
方法可知溫度高
低。
-E-A1
-E-B1
-E-C1
1.知道正確的蔬菜
採收方式。
2.統整各階段的蔬
菜成長紀錄表,歸
納出蔬菜的生長週
期。
3.培養愛護生命的
情操增進對科學探
索的興趣。
4.藉由討論產生熱
的經驗察覺熱會使
溫度升高。
【活動 3-1】採收蔬菜
1.請學生檢視自己的蔬菜目前
生長的狀況為何,並判斷是否
採收。
2.引導學生了解蔬菜正確的採
收時機與方式。
【活動 3-2】蔬菜的一生
1.請學生整理自己的紀錄或利
用不同階段的蔬菜生長圖片來
排序,討論蔬菜的成長經過哪
些歷程。
2.說明:各種蔬菜的成長過程
大致上相同,都是經過種子→
發芽→長出葉子→長高、長大
→開花→結果到枯死的生長週
期,可以透過種子繼續繁衍。
3.請學生藉由生長週期判斷自
己照顧的蔬菜正處於哪一個成
長階段,接下來會走向哪個階
段。
【科學閱讀】餐桌上的椒客
1.透過閱讀,讓學生了解蔬菜
化。
【科學漫畫】誰是「正港」花
椰菜?
1.花椰菜和青花菜都是常見的
蔬菜,透過閱讀,讓學生認識
兩者間的相同處和不同處。
【活動 1-1】變暖和了
1.請學生依據生活經驗,自由
發表身體變暖和的方法
2.透過引導和討論,讓學生知
道讓身體暖和的方法都會產生
熱,讓溫度升高。
3
剪刀蔬菜觀察
錄表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習作評量
【品德教育】
EJU1 尊重生命。
E4生命倫理的意
原則
的道
題。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
值,
動、植物的生命。
E16 了解物質循
回收
的原理。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生命教育】
E4觀察日常生活
中生老病死的現
生命
值。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E4中高年級後需
文本
讀理解能力。
E12 培養喜愛閱
讀的態度。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3/21
3/25
tr--1 能知道觀
、記錄所得自然現
象的結果是有其原
因的,並依據習得的
知識,說明自己的想
法。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o--2 能依據觀
察、蒐集資料、閱
讀、思考、討論等,
提出問題。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的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探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自老
)相比較,檢查是
否相近。
an--1 體會科學的
探索都是由問題開
始。
INa--2 在地球
上,物質具有重
量,佔有體積。
INa--4 物質的
形態會因溫度的
不同而改變。
INc--6 水有三
態變化及毛細現
象。
-E-A1
-E-A2
-E-A3
-E-B1
-E-C2
1.觀察並比較冰和
水的特性察覺冰和
水有不同的形態
都佔有空間。
2.藉由觀察冰遇熱
變成水的現象知道
融化的意義。
3.藉由討論察覺生
活中
成水的生活經驗。
4.藉由討論察覺冰
融化成水後重量不
會改變。
5.藉由實驗察覺溫
度越高冰融化成水
的速度越快。
【活動 1-2】冰變成水了
1.提問:水和冰都是常見的物
質,冰和水有什麼不同
2.透過操作與觀察,讓學生察
覺水和冰的形態差異。
3.說明:冰是固態,有固定的
形狀;水是液態,沒有固定的
形狀。
4.提醒學生水和冰的形態雖然
不同,但都占有空間。
5.請學生發表生活經驗中,冰
塊變成水的變化情形。
6.說明:冰受熱或是離開低溫
的環境,形態就會改變,固態
的冰變成液態的水的現象,稱
為融化。
7.請學生討論冰塊融化前後的
變化,察覺冰融化成水後重量
不會改變。
8.透過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
生討論溫度會不會影響冰塊融
化的快慢。
9.藉由實驗探究,察覺溫度較
高,冰融化較快。
3
3種不同形狀的容
器盤子電子秤、
熱水、冷水、燒
杯、冰塊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實驗操作
4.習作評量
【海洋教育】
E10 認識水與海
及其
活的應用。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所應
的字詞彙。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3/28
4/1
tr--1 能知道觀
、記錄所得自然現
象的結果是有其原
因的,並依據習得的
知識,說明自己的想
法。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o--2 能依據觀
察、蒐集資料、閱
讀、思考、討論等,
提出問題。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的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探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自老
)相比較,檢查是
否相近。
an--1 體會科學的
探索都是由問題開
始。
INa--4 物質的
形態會因溫度的
不同而改變。
INc--6 水有三
態變化及毛細現
象。
INd--1 當受外
在因素作用時
質或自然現象可
能會改變改變有
些較快、有些較
慢;有些可以回
有些則不能。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A2
-E-A3
-E-B1
-E-C2
1. 藉由觀察和討
察覺日常生活中
水不見的例子。
2.透過實驗察覺液
態的水在自然情況
會從變成看不見
的氣態的水蒸氣
知道蒸發的意義。
3.藉由討論察覺提
高溫度風吹增加
接觸面積等方式
以加快水蒸發成水
蒸氣的速度。
4.藉由討論察覺生
活中有許多水變成
冰的生活經驗。
【活動 1-3】水不見了
1.以生活經驗中,魚缸的水經
過一段時間後水減少為例,討
論水跑到哪裡了。
2.透過實驗探究,發現水會跑
到空氣中,而且我們看不見。
3.說明:液態的水在自然情況
或受熱後,會變成氣態的水蒸
氣,這個現象稱為蒸發
4.請學生發表生活中水蒸發成
水蒸氣的例子,並討論加快蒸
發速度的方法。
【活動2-1】水變成
1.以夏天喝冰飲料的經驗,討
論為什麼水放入冷凍庫一段時
間後,就會變成冰塊。
2.引導學生觀察冰箱冷凍庫內
的情形,體會寒冷的環境,並
察覺冷凍的食物又冰又硬。
3
水、2個透明杯
水性簽字筆、
保鮮膜溫度計、
製冰盒
1.實驗操作
2.小組討論
3.口頭報告
4.習作評量
【海洋教育】
E10 認識水與海
及其
活的應用。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4/4
4/8
tr--1 能知道觀
、記錄所得自然現
象的結果是有其原
因的,並依據習得的
知識,說明自己的想
法。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o--2 能依據觀
察、蒐集資料、閱
讀、思考、討論等,
提出問題。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的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探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自老
)相比較,檢查是
否相近。
an--1 體會科學的
探索都是由問題開
始。
INa--4 物質的
形態會因溫度的
不同而改變。
INc--6 水有三
態變化及毛細現
象。
INd--1 當受外
在因素作用時
質或自然現象可
能會改變改變有
些較快、有些較
慢;有些可以回
有些則不能。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A2
-E-B1
-E-C2
1.能正確使用溫度
計測量水溫。
2. 藉由觀察及實
察覺水遇冷會變
成冰。
3.知道凝固的意
4.藉由實驗發現冰
飲料瓶表面的小水
珠不是從瓶裡流出
來的。
【活動 2-1】水變成冰
1.指導學生正確的溫度計使用
方法。
2.透過實驗探究。發現水的溫
度降到低於 0℃後,會變成冰
塊。
3.說明:水溫下降到 0以下
冰,這個現象稱為凝固
【活動 2-2】小水珠從哪裡來
1.以生活經驗中冰飲料瓶表面
上出現小水珠為例,討論小水
珠是從哪裡來的。
2.透過實驗探究,發現冰飲料
瓶表面上出現小水珠後,瓶內
飲料沒有減少,所以小水珠不
是從瓶裡流出來的。
3
夾鏈袋食鹽
度計、500mL
杯、量筒、製冰
冰飲料數種、
水性簽字筆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實驗操作
4.習作評量
【海洋教育】
E10 認識水與海
及其
活的應用。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4/11
4/15
tr--1 能知道觀
、記錄所得自然現
象的結果是有其原
因的,並依據習得的
知識,說明自己的想
法。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o--2 能依據觀
察、蒐集資料、閱
讀、思考、討論等,
提出問題。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的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探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自老
)相比較,檢查是
否相近。
an--1 體會科學的
探索都是由問題開
始。
INa--4 物質的
形態會因溫度的
不同而改變。
INc--6 水有三
態變化及毛細現
象。
INd--1 當受外
在因素作用時
質或自然現象可
能會改變改變有
些較快、有些較
慢;有些可以回
有些則不能。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B1
-E-C2
1.藉由實驗察覺空
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會凝結成小水珠
知道凝結的意義。
2.藉由討論察覺生
活中有許多水蒸氣
變成水的生活經驗
3.知道液態的水
態的水和固態的水
的意義及溫度改變
時,形態產生的變
化。
4.知道大自然中各
種形態的水。
5.認識水的重要性
及水水蒸氣和冰在
生活的應用。
【活動 2-2】小水珠從哪裡來
1.透過實驗探究,發現冰過的
空杯放在桌上一段時間後,杯
壁上會出現很多小水珠
2.討論為何杯子沒有裝水,但
仍然會出現小水珠,並引導學
生回想活動 1-3 舊經驗,思考
小水珠會不會和空氣中的水蒸
氣有關。
3.說明:空氣中有很多看不見
的水蒸氣,氣態的水蒸氣愈冷
會變成液態的水,這個現象稱
為凝結。
4.請學生發表生活經驗中,水
蒸氣凝結成小水珠的例子。
【活動 3-1】水的三態變化和
應用
1.
徵,讓學生察覺形態變化是因
為溫度改變造成的。
2.介紹物質的三種形態特性,
並使學生了解物質是由微小粒
子組成。
3.以透過課本圖片或事先準備
影片,讓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
的三種形態。
4.請學生發表生活中用到水的
時機,認識水的重要性及水、
水蒸氣和冰在生活的應用。
3
2個玻璃杯、蒐集
水蒸氣冰在
日常生活中的應
用實例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實驗操作
4.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16 了解物質循
回收
的原理。
【海洋教育】
E10 認識水與海
及其
活的應用。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4/18
4/22
tm--1 能經由觀察
自然界現象之間的
關係,理解簡單的概
念模型,進而與其生
活經驗連結。
ah--1 透過各種
官了解生活週遭事
物的屬性。
INa--4 物質的
形態會因溫度的
不同而改變。
INc--6 水有三
態變化及毛細現
象。
INd--1 當受外
在因素作用時
質或自然現象可
能會改變改變有
些較快、有些較
慢;有些可以回
有些則不能。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A2
-E-A3
1.知道有些物質受
熱後形態或性質會
改變且無法復原
些則不會改變。
2. 藉由
察覺溫度改變對
不同物質會有不同
的影響。
【活動 3-2】溫度改變對物質
的影響
1.先透過溫度變化造成水的形
態改變引起動機,讓學生討論
溫度改變時物質的變化
2.透過巧克力和蠟受熱前中後
照片,請學生討論這兩個物質
受熱後變化差異。兩者都會出
現形態改變,但降溫後都會恢
復原來的形態。
3.教師可以用示範方式,加熱
玉米粒或燃燒木炭,讓學生觀
物質受熱前、中、後的變化,
並指導學生溫度改變會對不同
物質有不同影響,例如燃燒、
生鏽、發酵等現象。
4.請學生發表其他物質受熱
後,會恢復原來的形態,以及
無法恢復原來的形態例子。
【科學閱讀】擦擦筆隱形的秘
1.透過閱讀,介紹擦擦筆筆管
內顏料的特殊性質,認識利用
溫度對物質的影響所發明出的
物品。
【自由探究】被冰塊黏住了
1.從生活中被冰塊黏住的經驗
出發,設計實驗探究冰塊融化
後,短時間內又重新凝固的過
程。
3
蒐集生活中物質
受熱變化的實例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口頭報告
4.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16 了解物質循
回收
的原理。
【海洋教育】
E10 認識水與海
及其
活的應用。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全教
育。
E4探討日常生活
應該注意的安全。
【生涯規劃教育】
E12 學習解決問
題與做決定的能
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E4中高年級後需
文本
讀理解能力。
E12 培養喜愛閱
讀的態度。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4/25
4/29
pc--2
單形式的口語、文
字、或圖畫等,表達
探究之過程、發現。
ah--2 透過有系
的分類與表達方
,與他人溝通自己
的想法與發現。
INb--4 生物體
的構造與功能是
互相配合的。
INb--5 常見動
物的外部形態主
要分為頭軀幹和
不同類別動
物之各部位特徵
和名稱有差異。
-E-A1
-E-A2
-E-B2
-E-B3
1.察覺生活中不同
的地方有各種動
動物有不同的外
形特徵。
2.藉由認識不同環
境中的生物培養學
生細心觀察的態度
3.藉由操作活動
道如何描述動物的
外形特徵。
4.培養學生探索自
然的信心和樂趣。
5.透過觀察動物
道動物外形各有不
同部位。
【活動 1-1】你看過哪些動物
1.請學生發表看過哪些動物。
2.針對學生提出的動物,引導
進行實物、影片或圖片觀察、
比較其外形差異。
3.引導學生描述、分辨不同動
物的外形特徵,最後統整歸納
出不同種類的動物具有不同的
外形特徵。
【活動1-2】常見的動物種類
1.展示哺乳類兩生類魚類
鳥類、爬蟲類及其他種類動物
的影片或圖片,引導學生進行
探索觀察。
2.依照課本步驟進行「猜猜牠
是誰」活動,讓學生能更深入
了解各種動物的外形特徵。
【活動1-3動物的身體構造與
功能
1.以課本中的動物為例,讓學
生連結舊經驗,說出人、兔、
蛙、蜥蜴和鳥的身體可分為哪
些構造。
2.察覺不同類別動物的身體外
形構造有差異,但常見的動物
身體構造主要分為頭、軀幹和
肢。
3
各種動物圖片或
自帶小寵物習作
附錄動物圖片
物影片或不同種
類動物外形圖片
1.口頭報告
2.觀察紀錄
3.資料蒐集
4.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1參與戶外學習
驗,
的美
衡、與完整性。
E2覺知生物生命
的美與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命。
【品德教育】
EJU1尊重生命。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全教
育。
E4探討日常生活
應該注意的安全。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室外、
外教
環境
然或人為)
E2豐富自身與環
經驗
環境
,體
珍惜環境的好。
E3善用五官的感
眼、
觸覺
感受
力。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5/2
5/6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的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探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自老
)相比較,檢查是
否相近。
INb--4 生物體
的構造與功能是
互相配合的。
INb--5 常見動
物的外部形態主
要分為頭軀幹和
不同類別動
物之各部位特徵
和名稱有差異。
-E-A1
-E-A2
-E-B2
-E-B3
1.透過觀察動物
覺動物構造與功能
是互相配合的。
2.觀察各種動物的
生活環境察覺動物
具有不同構造特
可以適應其生活
環境。
3. 知道戶外觀察
視情況使用望遠
鏡和放大鏡可以看
得更清楚。
【活動 1-3】動物的身體構造
與功能
1.請學生比一比各種動物的身
體構造特徵,例如翅膀、殼、
蹼、吸盤、爪子等。
2.說明:動物的身體有許多不
同的構造,可以幫助牠們適應
生活環境。
3.察覺動物身體不同的構造特
徵,各有其功能存在,其構造
與功能是互相配合的。
【活動2-1】動物在哪裡生活
1.請學生到校園中觀察,體認
不同的動物生活在不同的環
境,理解動物具有不同的構造
特徵才能適應其生活環境。
2.提醒學生選擇適當的工具,
可以幫助我們觀察更清楚。例
如可以使用望遠鏡觀察距離較
遠的動物;使用放大鏡觀察較
小的動物。
3.引導學生根據動物身體的構
造特徵,辨識、比較其生活環
境。
3
動物影片或不同
種類動物外形圖
動物居住圖
或影片放大鏡、
望遠鏡、鏟子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1參與戶外學習
驗,
的美
衡、與完整性。
E2覺知生物生命
的美與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命。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EJU1尊重生命。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全教
育。
E4探討日常生活
應該注意的安全。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室外、
外教
環境(自
然或人為)
E2豐富自身與環
經驗
環境
,體
珍惜環境的好。
E3善用五官的感
眼、
觸覺
感受
力。
E4覺知自身的生
對自
境產生影響與衝
擊。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5/9
5/13
pe--1 能了解一個
因素改變可能造成
的影響,進而預測活
動的大致結果在教
師或教科書的指導
或說明下,能了解探
究的計畫。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的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釋、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探究結果和他人的
結果(例如:來自老
)相比較,檢查是
否相近。
INb--7 動植物
體的外部形態和
內部構造與其生
行為繁衍後
代和適應環境有
關。
INe--1 自然界
的物體生物
境間常會相互影
響。
INe--10 動物
的感覺器官接受
外界刺激會引起
生理和行為反應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B3
-E-C2
1. 藉由觀察和討
知道不同動物攝
取的食物種類不完
全相同。
2.藉由實驗察覺光
線亮度改變時眼睛
瞳孔的大小會產生
變化。
3.藉由實驗察覺皮
膚接觸到不同的溫
度時會有不同的感
覺和反應。
4.藉由討論察覺生
活中有許多對外界
刺激引起反應的例
知道這些反應可
以適應生活環境
護自己。
【活動 2-2】動物生長需要食
1.請學生自由發表平常吃的食
物,並討論吃東西的意義,察
命。
2.討論各種動物吃的食物,察
覺不同的動物攝取的食物種類
不完全相同。
【活動 2-3】動物如何察覺生
活環境的改變
1.討論動物除了食物之外,還
需要陽光、空氣和水等環境因
素才能維持生命。
2.以眼睛適應黑暗環境的舊經
驗,進行探究實驗,發現當光
線較強時,眼睛的瞳孔會縮
小;光線較弱時,眼睛的瞳孔
會變大。
3.以天氣冷時,身體會發抖的
舊經驗,進行探究實驗,體會
身體對外在環境溫度變化的反
應。
4.請學生討論實驗結果,發現
人類可以察覺外界環境的變
化,採取適當的反應。
3
動物攝取食物影
片或圖片學生
集的相關資料
水( 4 0 42
℃)冰冷的水(約
510℃)、鏟子
1.實驗操作
2.小組討論
3.習作評量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安全教育】
E1 了解安全教
育。
E4探討日常生活
應該注意的安全。
【戶外教育】
E3善用五官的感
眼、
觸覺
感受
力。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5/16
5/20
po--1 能從日常經
驗、學習活動、自然
環境,進行觀察,
而能察覺問題。
pe--1 能了解一個
因素改變可能造成
的影響,進而預測活
動的大致結果在教
師或教科書的指導
或說明下,能了解探
究的計畫。
INb--7 動植物
體的外部形態和
內部構造與其生
行為繁衍後
代和適應環境有
關。
INe--10 動物
的感覺器官接受
外界刺激會引起
生理和行為反應
-E-A1
-E-B2
-E-B3
1. 藉由觀察和討
察覺土壤光線
及水分的變化會引
響蚯蚓的生存並知
道其他動物也會對
環境變化採取適當
的反應,以保護自
己。
2.察覺有些動物身
體的顏色或形態和
環境相似讓自己不
容易被發現。
3.察覺有些動物身
體的顏色鮮豔具有
警戒的效果可以保
護自己。
4.了解愛護動物的
行為並落實在日常
生活中。
【活動2-3動物如何察覺生活
環境的改變
1.觀察蚯蚓對土壤、光線及水
分的變化的反應,察覺動物也
會對環境變化採取適當的反
應,以保護自己。
【活動3-1動物如何保護自己
1.以課本中的圖片為引導,發
現有些動物身體的顏色或形態
和環境相似,讓自己不容易被
發現,以免被捕食,或方便捕
食其他動物。
2.以課本中的圖片為引導,發
現有些動物身體的顏色和環境
差異很
大,能警告或欺瞞其他動物,
具有警戒的效果,達到保護自
己的目的。
【活動3-2】愛護動物小尖兵
1.引導學生理解我們必須愛護
各種動、植物,不單是它們能
夠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多采多
姿;更重要的是它們同樣具有
生存的權利。
2.確認哪些是正確的愛護動物
的行為,再進一步與學生共同
討論、篩選,符合學生自身能
力所及的行動,擬定一份屬於
自己的愛護動物宣言,並鼓勵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科學閱讀】龜都會游泳嗎?
1.透過閱讀,介紹龜可以分為
陸龜、海龜和淡水龜,了解相
同種類的動物其生活環境和外
形特徵等仍有所不同,並鼓勵
學生多觀察生活中見到的動
物。
【科學漫畫】樹懶不懶,只是
1.透過閱讀,介紹樹懶的生活
習性,讓學生察覺動物的身體
構造、運動方式、生活環境、
生活習性之間都有關聯,進一
步引發學生認識各種不同動物
的興趣。
3
動物保護色和警
戒色的圖片或影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2覺知生物生命
的美與價值,關懷
動、植物的生命。
E5覺知人類的生
活型態對其他生物
與生態系的衝擊。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品德教育】
EJU1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
E4觀察日常生活
中生老病死的現
象,思考生命的價
值。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E4中高年級後需
文本
讀理解能力。
E12培養喜愛閱
讀的態度。
【戶外教育】
E4覺知自身的生
對自
境產生影響與衝
擊。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5/23
5/27
ti--1 能在指導
觀察日常生活現象
的規律性,並運用想
像力與好奇心了解
及描述自然環境的
現象。
INc--1 使用工
具或自訂參考標
準可量度與比較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A3
-E-B1
-E-B3
1. 透過觀察與討
知道觀察冷熱、
雲、與、太陽和風
可以知道天氣狀
況。
2.討論
天氣的因應和穿
察覺天氣對生活
和環境的影響。
3.知道正確使用氣
溫計的方法。
【活動1-1】今天天氣如何
1.觀察與討論今天的天氣狀
況,引導學生體會空氣的冷
天空的雲日照潮溼等。
2.藉由討論,讓學生察覺天氣
狀況可從身體感覺的冷、熱及
雲、雨、太陽和風得知
【活動1-2】天氣和生活連結
1.請學生討論不同天氣對我們
生活的影響。
2.引導學生從天氣對自身的影
響,然後思考到對周遭環境的
影響,再到大環境甚至地球上
生物的影響。
【活動2-1】氣溫的測量
1.請學生分享生活經驗,討論
對天氣冷熱的感覺。
2.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氣溫計。
3
氣溫計
1.課堂問答
2.口頭報告
3.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8認識天氣的溫
要素
趨勢
端氣候的現象。
5/30
6/3
pe--2 能正確安全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能從得到的資訊或
數據,形成解釋、
到解答、解決問題。
並能將自己的探究
結果和他人的結果
(例如來自老師)
比較,檢查是否相
近。
INc--1 使用工
具或自訂參考標
準可量度與比較
INc--2 生活中
常見的測量單位
與度量。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B3
-E-C2
1藉由測量並記錄上
中午下午的氣
溫,察覺氣溫會改
且通常中午氣溫
最高。
2. 透過觀察與討
知道雲量和天氣
狀況的關係。
3.察覺雨量可以用
水的高度來表示。
4.學習測量雨量的
方法並培養問題解
決的能力。
【活動 2-1】氣溫的測量
1.請學生到外面進行氣溫的測
量。
2.比較同一天中,同一地點、
不同時間的氣溫,討論氣溫變
化的情形。
【活動2-2雲量和雨量的觀測
1.帶學生到戶外看天空 並分
享生活經驗,討論雲量多寡是
否跟天氣狀況有關。
2.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
究測量雨量的方法。
3
氣溫計不同形狀
的容器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觀察紀錄
4.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8認識天氣的溫
要素
趨勢
端氣候的現象。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6/6
6/10
pe--2 能正確安全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能從得到的資訊或
數據,形成解釋、
到解答、解決問題。
並能將自己的探究
結果和他人的結果
(例如來自老師)
比較,檢查是否相
近。
INc--1 使用工
具或自訂參考標
準可量度與比較
INc--2 生活中
常見的測量單位
與度量。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得知。
-E-A1
-E-B3
-E-C2
1.學習測量雨量的
方法並培養問題解
決的能力。
2.知道雨量的單位
是毫米。
3.知道
吹來的方向。
4學習利用八方位表
示方向。
5.察覺可用不同的
方法知道風向和風
力。
6.能設計風向風力
計。
【活動 2-2】雲量和雨量的觀
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
究測量雨量的方法。
2.利用不同容器來收集雨水,
讓學生察覺利用平底直筒容器
收集到的雨水高度都一樣。
【活動2-3風向和風力的觀測
1.請學生分享生活經驗,討論
可以看出風吹來的方向和大小
的方法。
2.說明:風吹來的方向稱為風
向;風的大小稱為風力
3.指導學生利用八方位表示風
向。
3
不同形狀的容
直尺方位盤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觀察紀錄
4.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8認識天氣的溫
要素
趨勢
端氣候的現象。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戶外教育】
E1 善用教室外、
外教
環境
然或人為)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6/13
6/17
pe--2 能正確安
操作適合學習階段
的物品、器材儀器、
科技設備及資源
能觀測和記錄。
pa--1 能運用簡
分類製作圖表等方
整理已有的資訊
或數據。
pa--2 能從得到
資訊或數據形成解
得到解答解決
問題並能將自己的
結果(例如:來
)相比,檢
否相近。
INd--2 物質或
自然現象的改變
情形可以運用測
量的工具和方法
INc--1
使用工具或自訂
參考標準可量度
與比較。
I
-E-A1
-E-B1
-E-B2
-E-B3
-E-C2
1.能利用自製的風
向風力計測量風向
和風力。
2.學習
察紀錄表並發表自
己的觀察紀錄與發
現。
3.知道如何運用傳
訊。
【活動2-3風向和風力的觀測
1.指導學生設計測量風向和風
力的裝置,並製作簡易風向風
力計。
2.指導學生指北針的使用方
法。
3.進行實地測量,指導學生正
確使用風向風力計進行測量與
記錄。
【活動2-4】我是天氣小主播
1.引導學生討論氣象報告的簡
報製作方法與分工,學會將天
氣紀錄等資料訊息轉成文字或
口語表達。
2.聆聽同學的報告後提出問題
與討論。
【活動3-1】天氣預
1.請學生分享看天氣預報的經
驗,察覺預知未來的天氣狀況
的目的。
2.討論各種天氣預報的查詢管
道。
3.帶領學生用幾種方法查閱當
天的天氣報告,並了解其中提
供的訊息內容。
3
皺紋紙吸管
氣球底座
位盤、指
北針彩色筆
透明膠帶
氣預報示範影
書面紙大字
小白板白板
板擦天氣預
報網頁電視播報
畫面等新聞資料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觀察紀錄
4.資料蒐集
5.口頭報告
6.習作評量
【環境教育】
E8認識天氣的溫
要素
趨勢
端氣候的現象。
【品德教育】
E3溝通合作與和
諧人際關係。
【資訊教育】
E2使用資訊科技
中簡
問題。
E9利用資訊科技
資源
得。
【性別平等教育】
E3覺察性別角色
象,
校與
不應
別的限制。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核心素養/
具體內涵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重點
教學資源
議題/
議題實質內涵
跨領域/
跨領域協同
教學
學習表現
學習內容
廿
6/20
6/24
pc--1 能專注聆
同學報告提出疑問
或意見並能對探究
方法過程或結果,
進行檢討。
pc--2 能利用較
單形式的口語、文
字、或圖畫等,表達
探究之過程、發現。
INf--3 自然的
規律與變化對人
類生活應用與美
感的啟發。
INf--4 季節的
變化與人類生活
的關係。
-E-B2
-E-B3
1.解讀天氣預報的
內容並了解各個項
目的敘述方式。
2.從分析各類氣象
預報內容中了解各
類氣象預報的適用
性。
3.透過討論與分
享,知道四季的天
氣有何特徵與差
異。
【活動 3-1】天氣預報
1.
報、一週天氣預報、漁業氣象
預報、國際都市天氣預報等不
同類型的天氣預報。
2.引導學生依據需求和目的,
查詢不同類型的天氣預報。
【活動3-2】四季的天氣
1.討論一年四季的天氣特徵與
天氣對生活的影響。
3
天氣預報網頁
視播報畫面等新
聞資料
1.課堂問答
2.小組討論
3.資料蒐集
4.習作評量
【資訊教育】
E2使用資訊科技
中簡
問題。
E9利用資訊科技
資源
得。
【性別平等教育】
E3覺察性別角色
象,
校與
不應
別的限制。
【科技教育】
E9具備與他人團
隊合作的能力。
【法治教育】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E4中高年級後需
文本
讀理解能力。
【國際教育】
E4認識全球化與
相關重要議題。
廿
6/27
7/1
ai--1 保持對自然
現象的好奇心,
過不斷的探尋和提
問,常會有新發現。
INf--3 自然的
規律與變化對人
類生活應用與美
感的啟發。
-E-A1
1.了解飛機雲形成
的原因並認識其他
形狀奇特的雲。
【科學閱讀】奇形怪狀的雲
1.透過閱讀,介紹各種不同形
狀的雲,並覺察能夠透過觀察
雲況判斷及預測天氣的變化,
進一步引發學生利用更科學、
更精確的方式來預測天氣的興
趣。
3
1.課堂問答
【閱讀素養】
E1認識一般生活
情境中需要使用
學習
所應
的字詞彙。
E4中高年級後需
文本
讀理解能力。
E12 培養喜愛閱
讀的態度。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