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景興國民國中110學年生物科第一次定期評量

pdf
450.64 KB
4 頁
Joseph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1頁,共四頁
臺北市立景興國民中學110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定期評量 生物科試卷 七年 座號: 姓名: 成績:
一、 單一選擇題(每題兩分)
1. ( )下列何者選項不屬於生命現象?()蝌蚪長成青
()消化食物 ()飛蛾撲火 ()水滴穿石。
2. ( )研究生物問題,需使用合乎邏輯的科學方法。科
學方法的步驟包括下列過程:()提出假設;()
察;()產生問題;()設計實驗步驟;()提出結
論。請問正確的順序為何?
()甲乙丙丁戊 ()乙丙甲丁戊
()乙甲丙丁戊 ()甲丙乙丁戊。
3. 校慶當天,歐洛參加景興班際大隊接力的第一棒,他
「聽到槍聲立刻衝出」。請問「」的文字是指生命現
象中的哪一項? ()感應 ()代謝 ()生殖
()生長。
4. ( )下列關於生物體層次的選項,何者正確?。
選項/生物
多細胞植物
多細胞動物
()
例如:眼蟲
例如:水蚤
()
細胞無明顯分工合
作現象
細胞無明顯分工合
作現象
()
缺乏器官系統層次
具有器官系統層次
()
單一細胞具有生命
現象
單一細胞不能獨立
生活
5. ( )請將下列甲到丁的生物層次,由最簡單到最複雜
排列出來?
()保衛細胞;()剝下石蓮葉片的下表皮;
()石蓮葉片;()一株石蓮。
()甲乙丙丁 ()乙丙甲丁 ()丁丙乙甲 ()甲乙
丁丙。
6. ( )歐洛參與養分測定實驗時,使用試管隔水加熱進
行實驗,請問下列實驗流程何者正確? ()甲器材
內應該添加碘液,檢測是否含有澱粉 ()乙器材內
的溶液量,應為 1/2~2/3 ()若實驗結果顏色由黃
褐色轉為藍黑色,代表食物中含有葡萄糖 ()丁器材
嚴禁由一台引燃另一台。
7. ( )臺灣曾因為長久不下雨而發生缺水,於是有人建
議農民可引海水灌溉農田,反而造成農作物大量枯
死。請問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植物細胞吸收
大量的鹽分 (B)根部細胞水分過多,細胞膨脹後破裂
(C)根部細胞內水分擴散至細胞外,導致枯死 (D)植物
細胞無法進行擴散作用。
8. ( )下圖為受質及酵素進行反應的過程,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甲乙均為受質 ()丙為酵素 ()
可以重複使用 ()此反應是分解反應。
9. ( )歐洛發現顯微鏡下的表皮細胞和虎克使用的軟木
栓細胞,形狀規則不易變形,是因為兩者都具有何種
構造? (A)細胞核 (B)細胞膜 (C)細胞壁 (D)葉綠
體。
10. ( )請判斷甲、乙、丙、丁四個敘述,分辨何者為生
物,何者為非生物。甲:會表現出代謝、生長、繁
殖、感應現象;乙:可分解養分合成身體所需物質;
丙:體積會膨脹;丁:可以跑完一百公尺。則下列何
者正確? ()甲、乙、丙、丁的敘述均為生物
()甲、乙、丙的敘述為生物 ()甲、乙為生物,
丙、丁無法判斷 ()甲、乙、丙、丁均為非生物。
11. ( )~戊為細胞內構造:()細胞核;()細胞質;
()細胞膜;()葉綠體;()大液胞
;保衛細胞內
所具備的構造為下列哪些?
()僅乙丙丁 ()僅甲乙丙戊
()僅甲乙丁戊 ()甲乙丙丁戊。
12. ( )關於下列三種細胞的形狀、功能及生物層次配
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甲細胞形狀細長,適合收縮運動 ()乙細胞形
狀具有多個突起,傳遞訊息快速 ()丙內的紅血球
細胞形狀為雙凹圓盤狀 ()甲乙丙三個圖形的生物
層次都屬於組織。
13. ( )不肖商人將乳牛鮮乳所製成的純奶粉中添加麵
粉,用以增加容量謀取利益,請問擔心奶粉添加麵粉
的你,應該利用下列何者溶液檢測奶粉?
()本氏液加熱 ()碘液 ()亞甲藍液 ()
食鹽水。
14. ( )關於實驗室守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加熱時三腳架上應放陶瓷纖維網,均勻加熱
()酒精燈內的酒精應維持 1/2~2/3 的量 ()量筒內
溶液刻度,應以液面中央等高 ()熄滅酒精燈時,
若無燈罩,可以用口直接吹熄。
15. ( )有關組成細胞內的物質,下列四項敘述何者正
確:()細胞是由水、醣類、蛋白質、脂質等分子組
成;()葡萄糖分子是由碳、氫、氧原子組成;()
水分子由兩個氧原子和一個氫原子組成;()碳原子
的元素符號是 C。請問正確的敘述為何? ()甲乙丙
()甲丙丁 ()甲乙丁 ()乙丙丁。
16. ( )歐洛仔細觀察動物、植物兩種細胞後,和同學討
論兩種細胞的差異,有了以下四個推論。請問下列何
者推論錯誤?
()人類成熟紅血球缺乏細胞核,所以存活時間比其
他細胞短 ()植物細胞形狀比動物細胞較為方正,
是因為具有大液泡及細胞壁 ()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細胞內只有葉綠體,缺乏粒線體 ()需要能量較多
的細胞,將具有數量較多的粒線體。
2頁,共四頁
17. ( )歐洛用顯微鏡觀察鴨跖草表皮細胞時,進行以下
步驟。
()將葉片朝下,直接以刀片切出一小片區域
()將表皮組織放上載玻片後,直接放上載物台
()使用低倍物鏡時,不可轉動細調節輪
()一眼緊閉一眼觀察;
請問這四個步驟何者是正確的? ()甲乙丙丁
()甲丙 () ()上述都不正確。
18. ( )下圖為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培養皿中被麻醉的蜜
蜂。歐洛想將蜜蜂移至視野中央讓同學一起觀察,應
將培養皿往哪個方向移動?
()右上 ()右下 ()左上 ()左下。
19. ( )下圖為物質通過細胞膜的示意圖。下列哪一種物
質會依照甲途徑+乙途徑的方式,進入細胞?
()葡萄糖 ()氧氣 ()二氧化碳 ()水。
20. ( )如果要證明「水分會促進黴菌的生長」,進行以
下實驗。將相同原料、大小一致的兩片吐司,分別放
在乾淨的培養皿中。一片吐司定時噴灑蒸餾水,另一
片則不噴水,保持乾燥。請問根據上述假設,哪一片
吐司為實驗中的「對照組」? ()噴灑蒸餾水的吐
()不噴水,保持乾燥的吐司 ()兩片吐司皆
可為對照組 ()無法由題目判別。
21. ( )佛來明培養細菌時,不慎在養細菌的培養基上汙
染了青黴菌,他發現當青黴菌生長面積愈大,細菌的
生長面積就愈小,推測可能是青黴菌產生某種物質,
將細菌殺死。佛來明的推測,在科學方法中是屬於哪
個步驟? ()觀察 ()文獻探討 ()分析實驗數
()提出假設。
22. ( )下列兩圖是同一種酵素活性與溫度及酵素活性與
酸鹼值 (pH )的曲線圖,下列何者敘述最不能符合這
兩種圖形代表的意義? ()溫度 37 度時,酵素活性
最大 () pH 2.5 時,酵素活性最大 ()酵素活
性同時受到溫度及酸鹼度的影響 ()這一種酵素不
可能為人體內的酵素。
23. ( )關於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的生理機能影響,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維生素所含的營養價值比礦
物質更高 ()礦物質和維生素不具有熱量,所以不
能算是養分 ()缺乏礦物質鐵可能導致造血功能失
常而貧血 ()缺乏礦物質 A可能導致夜盲症。
24. ( )歐洛看到蛋糕包裝袋的熱量標示如下:
【每 100 克蛋糕內含:蛋白質 30 克,醣類 40 克,脂
20 克,維生素 0.5 克,礦物質 0.5 克】。
請問吃完 300 克蛋糕後,歐洛吃進多少大卡的熱量?
()0.46 大卡 ()1.38 大卡 ()460 大卡
()1380 大卡。
25. ( )如果實驗結果與假說不符合,此時應該如何進行
科學方法的下一步? ()修改實驗結果,符合假設
()修改所提出問題,重新觀察 ()修改假設,重
新設計實驗 ()重新提出問題,得到新結論。
26. ( )歐洛觀察『甲乙丙丁,四種酵素對溫度反應』的
活性實驗時,將結果記錄在下圖。請問下列哪一個酵
素,在 10 度左右的溫度時,反應速率最快? ()
() () ()丁。
27. ( )醣類、蛋白質、脂質除了提供能量外,也是組成
生物體的原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植物細胞
壁的纖維素成分是蛋白質 ()人體儲存的肝糖是醣
()紅血球內的血紅素是蛋白質組成 ()細胞
的細胞膜主要成分是脂質。
28. ( )進行『水滴中的生命世界』活動時,在複式顯微
鏡視野下的觀察,下列何者錯誤? ()具有葉綠體
的水綿,可行光合作用 ()眼蟲屬於單一細胞可進
行所有生命現象的生物 ()草履蟲受到顯微鏡的強光
刺激,快速游走屬於生命現象中的感應 ()小生物離
開視野時,可使用吸水紙將小生物吸回玻片內。
29. ( )下列為實驗室中的一些器材,請問何者具有精確
量取液體體積的功用?()燒杯 ()試管 ()
()錐形瓶。
30. ( )人類皮膚由外到內有三層組織構成,分成表皮組
織、真皮組織和皮下組織,具有保護、防水、感覺等
特定功能。皮膚在生物組成層次應屬於下列何者?
()組織 ()器官 ()器官系統 ()個體。
31. ( )下表中關於鴨跖草表皮細胞、石蓮保衛細胞及口
腔皮膜細胞的比較,何者正確?
(打ˇ表示細胞有此構造,打 × 表示無此構造)
() () () ()
選項
構造
鴨跖草
表皮細胞
口腔
皮膜細胞
細胞膜
×
ˇ
細胞壁
ˇ
×
葉綠體
ˇ
×
細胞核
×
ˇ
3頁,共四頁
32. ( )關於人體所需要的養分概念,下列哪些同學的說
法是正確的?
歐洛:水是身體必須的養分,所以喝水也會胖。
艾莎:水可以溶解物質,有利物質的反應運送。
安娜:人類在睡眠時,不需要消耗任何能量。
安格納:一公克的脂質比一公克的蛋白質熱量高。
()四位都正確 ()安娜、歐洛、安格納說的對
()安娜、艾莎、安格納說的對 ()艾莎、安格納
說的對。
33. ( )歐洛利用複式顯微鏡觀察生物細胞做了下列的判
斷,試問哪一個選項是錯誤
()形狀完整並且具有小而多個液泡者,可能為動物
細胞 ()構造規則,細胞質中有綠色顆粒者,可能
為植物細胞 ()具有較黑的輪廓,而缺乏細胞構造
者,可能為氣泡 ()加入亞甲藍液後染色的細胞,
只能是動物細胞。
34. ( )歐洛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若使用的過
程不更換目鏡也不調整光圈,轉動甲乙丙丁四種不同
的物鏡如附圖所示,請判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使用甲物鏡時,細胞數量最少 ()使用乙物鏡時,
視野範圍最小 ()使用丁物鏡時,視野最亮 ()
使用丁物鏡時,細胞最小。
二、題組(每題兩分)
題組
一、左撇子的歐洛正在學習顯微鏡的課程。想使用此顯微
鏡觀察細胞標本,並將細胞繪圖製在實驗記錄本。他按照
使用顯微鏡的標準步驟依序開始操作。請聰明的國中七年
級同學們,一起協助歐洛正確的使用顯微鏡。
35. ( )歐洛正在使用這台顯微鏡觀察細胞,下列敘述何
者最不合理? ()顯微鏡的視野下,成像和細胞上
下顛倒左右相反 ()此時觀察的細胞放大了 150
()應建議歐洛將左眼,放置目鏡上方觀察 ()
不更換目鏡的情況下此台顯微鏡最大倍率為 600 倍。
36. ( )歐洛想要調整顯微鏡,讓視野影像更清晰,請問
他使用顯微鏡的步驟何者正確?
()將甲改為乙,直接手撥物鏡 ()使用乙物鏡觀
察不到孑孓,是因為放大倍率太小 ()使用乙物鏡
時只能調整 b構造,不能觸碰 c構造 ()d 構造的數
字適量即可,不是越大越好。
37. ( )歐洛操作顯微鏡的過程中,請你幫忙判斷下列何
者實驗過程是錯誤的步驟?
()甲物鏡較長,是高倍物鏡 ()用甲物鏡觀察玻
片標本時,若亮度適當,但影像不清晰時,應轉動 c
()使用此種顯微鏡時,細胞標本需要為薄片,
以便於透光 ()鏡頭髒污時,歐洛應該用衛生紙擦
拭鏡頭時,應朝同一方向擦拭鏡頭。
38. ( )請同學們教導歐洛使用顯微鏡的良好習慣,下列
何者是不適當的操作?
()取用顯微鏡時一手握住鏡臂,一手托住鏡座
()使用這台顯微鏡觀察時,雙眼應同時打開 ()
蓋玻片以 45°角蓋於標本上,避免氣泡產生 ()顯微
鏡使用完畢後,應將物鏡調回甲,載物台調至最高。
39. ( )將動植物細胞的兩個構造利用顯微鏡放大觀察
後,歐洛做了以下的表格比較,請問歐洛的筆記中哪
一項紀錄是錯誤的?
圖一 圖二
題組
二、歐洛繼續上顯微鏡的實驗課,利用下圖的顯微鏡觀察
bdpq 字母及物體,請同學協助歐洛正確的使用此台顯微
鏡。
40. ( )請問光源照亮樣本後,來自樣本下方的光源通過
顯微鏡的順序應為下列何者?? ()甲乙丙丁戊
()甲丙乙戊 ()戊丁丙甲 ()戊乙丙甲。
41. ( )關於此台顯微鏡的各部位名稱及操作步驟,何者
有誤? ()甲處的眼焦調整器,可調整兩眼不同的
度數,使兩眼都能清晰地觀察 ()丙處的眼距調整
器,可讓兩眼距離調製至影像具有立體感 ()丁處
有粗細兩種調節輪 ()乙處可以旋轉,調整低倍及
高倍物鏡。
42. ( )歐洛在使用的這台顯微鏡觀察自製玻片時,下列
何者選項錯誤? ()bdpq 字母放置在滴水的載玻
片上成為水埋玻片 ()成像和原來方向相同 ()
觀察時字母在左下方,玻片應往右上方移動 ()
剖顯微鏡無法觀察透光的字母玻片。
題組
選項/圖例
圖一
圖二
()
名稱:葉綠體
名稱:粒線體
()
細胞行光合作用場所
細胞內的能量工廠
()
所有植物細胞都具有
所有動植物細胞都具有
()
位於細胞質
位於細胞質
4頁,共四頁
三、請在閱讀科普文章後,回答下列問題:
人類每年製造超過三億公噸的塑膠,其中近半數會送往垃
圾掩埋場,而有重達 1200 萬公噸的塑膠造成海洋污染。目
前沒有任何永續策略可以擺脫這些垃圾,但一項新研究顯
示,解決辦法也許就藏在一些飢餓蠕蟲的肚子裡。西班牙
和英國的研究發現,大蠟蛾的幼蟲可以有效分解聚乙烯
PE),也就是塑膠中 40%的成份。該團隊把 100 隻蠟蛾
幼蟲放置在一個聚乙烯購物袋上 12 小時,結果這些幼蟲啃
食並分解了其中約 92 毫克,大約是 3%的購物袋。為了確
認聚乙烯分解不只是幼蟲咀嚼的結果,研究人員把其中一
些幼蟲磨成糊狀,接著塗在塑膠膜上。14 小時後,塑膠膜
的重量少了 13%,推測應該是被蠕蟲胃裡的酵素分解了。
該團隊在檢查經過分解的塑膠膜時,也發現了少量乙二
醇,即聚乙烯分解的產物,顯示這的確是生物降解的結
果。他們的發現刊登在今年初的《當代生物學》期刊。該
研究作者西班牙的伯托齊尼(Federica Bertocchini)說這種
幼蟲能夠消化主食蜜蠟,而此能力也能讓牠們分解塑膠。
她解釋:「蠟由多種不同分子組成,其中也包含了聚乙烯
的基本鍵結,也就是碳鍵。蠟蛾幼蟲已演化出可以打斷這
種鍵結的能力...(文章節錄自科學人 2017/ 9)
43. ( ) 下列四個敘述何者正確? ()人類每年製造三
億公噸以上的塑膠垃圾,半數可以自然分解消失
()1200 萬公噸的塑膠造成海洋污染,約佔所有塑膠
垃圾的一半 ()大蠟蛾的幼蟲可以有效分解聚乙
烯,代表塑膠垃圾問題已經解決 ()大蠟蛾幼蟲胃
裡具有可分解聚乙烯的酵素。
題組
四、下圖為人體的生物組成層次。甲~戊分別為組成層次
的代號,請依圖回答下列問題:
44. ( )請問椰子樹缺少了圖中的哪一層次?
()甲層次 ()乙層次 ()丙層次 ()丁層
次。
45. ( )關於圖中的人體組成層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一顆卵屬於甲層次 ()血液為乙層次,是由許
多血球細胞組成 ()胃屬於丙層次,是由肌肉組
織、神經組織和皮膜組織所組成 ()人體包含了許
多器官系統,包括消化、呼吸、循環、神經等戊層
次。
題組
五、下圖為植物細胞在放入各種溶液之前,以及放入甲、
乙及丙三種不同濃度的食鹽水溶液三分鐘後,細胞變化情
形的示意圖。
46. ( )植物細胞在乙溶液三分鐘後,與放入溶液前的細
胞形狀大小均維持不變。乙溶液應該為下列何種液
體? ()純水 ()生理食鹽水 ()濃食鹽水
()無法判別。
47. ( )將植物細胞在丙溶液三分鐘後,放入顯微鏡觀
察。細胞狀況呈現上圖所述。丙溶液應該為下列何種
液體? ()純水 ()生理食鹽水 ()濃食鹽水
()無法判別。
48. ( )將植物細胞放入各種溶液後,出現上述變化的原
因,下列四個敘述何者錯誤? ()乙溶液中無水分子
進出的現象,故細胞形狀不變 ()實驗三分鐘後若
將植物細胞繼續放在甲溶液中,細胞將會膨脹但不破
()在丙溶液中,水分離開細胞,但是細胞質內
的微小構造不會排出細胞 ()植物細胞泡在丙溶液
中,將可見到細胞膜與細胞壁分離的現象。
題組
六、下列為歐洛進行實驗時,所準備的甲乙丙丁戊五種試
管。依照不同變因,所製作的表格
試管編號
添加水
3ml
3ml
3ml
3ml
3ml
添加澱粉
3ml
0ml
3ml
3ml
3ml
添加唾液
3ml
3ml
3ml
3ml
3ml
唾液溫度
0
37
37
100
100
以上完成後,
添加本氏液隔
水加熱
加熱
加熱
加熱
加熱
不加
加熱後本氏液
顏色變化
綠色
藍色
橙色
藍色
藍色
49. ( )歐洛想了解唾液的溫度,是否會影響澱粉分解為
葡萄糖的進行,他需要拿哪兩隻試管進行實驗?
()甲和乙 ()乙和丙 ()丙和丁 ()甲和
戊。
50. ( )承上題,進行這個實驗的各項變因及結果敘述,
何者正確? ()控制變因只有三項 ()操縱變因
為本氏液加熱的溫度 ()應變變因為加熱後,本氏
液顏色變化 ()此實驗與丁戊兩試管,兩者的操縱
變因完全相同。
——————開心考題結束,請再檢查一次——————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