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永春高中 高二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其他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3 MB
頁數
5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0-18,离现在 6 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1081 第一次期中考 高二歷史自然組答案答案
一、單選題:每題 1.6
( )1. 下列哪些事件是支持袁世凱的「洪憲帝制」?
()楊度成立籌安會;()古德諾發表「共和與君主
論」()梁啟超發表『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
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丙 (D)甲乙
答案:D
( )2. 附圖是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後對外開放形勢圖。請問:
這張地圖最早的可能出現於什麼時候?
(A)1960 年代 (B)1970 年代 (C)1980 年代 (D)2000 年代
答案: C
( )3. ()洪憲帝制;()刺宋案;()復辟事件;()二次
革命;()護法運動。以上史事依時間先後正確排序
為何? (A)乙甲丙戊丁 (B)乙丁甲丙戊 (C)戊乙丁
甲丙 (D)戊丁丙乙甲
答案:B
( )4. 請問:發行附圖紙鈔的出現背景為何?
(A)慶祝二十世紀初期俄國革命成功所發行的貨幣
(B)國民黨黨部為紀念民國12年聯俄容共的成功
(C) 1920年代中國南方出現發動暴動的政治組織
(D)中共1950年代積極對俄國示好向俄國一面倒
解答 C
( )5. 孫中山曾說:「一人稱帝,天下騷然,志士仁人喘
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奮勵,冒死以進,滇(雲南)
獨立,文章豁然。」其中的「滇黔獨立」指的是
(A)蔡鍔的軍事行動 (B)陳炯明與孫中山決裂
(C)唐繼堯把持軍政府 (D)國民黨的二次革命
答案:A
( )6. 1919 年五月四日,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學生在天安門
前集合,舉行示威遊行,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
賊」等口號。請問:學生要爭回何處的主權?
(A)福建 (B)廣東 (C)山東 (D)東北
答案:C
( )7. 閱讀兩則資料出自 1969 年《孫月才日記》
資料一:「共產主義就是講的一個公字,反對一個私
字。要破私立公,不然就是在那裡扯皮。要解決問
題,就要從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林(彪)副主席的
教導要牢記心間,要常常檢查自己,到底是不是從靈
魂深處爆發革命。實際是馬列主義少,扯皮主義多。
資料二:從北大回化工,一方面我認為在政治上是一個損失,
我熱愛北大,因為北大在毛主席身邊,得到偉大領袖
毛主席的親切關懷。
請問孫月才當時能就讀北大,他最可能出身哪一個階
級? (A)地主 (B)富農 (C)工人 (D)右派
答案:C
( )8. ○○提出所謂的「八不主義」「一、不做『言之無
物』的文字。二、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三、
不用典。四、不用套語爛調。五、不重對偶文須廢
駢,詩須廢律。六、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七、不
摹仿古人。八、不避俗話俗字。」請問:上述○○
應是何人? (A)吳虞 (B)魯迅 (C)胡適 (D)老舍
答案:C
( )9. 清末以來,中國為追求富強或救亡圖存,先後從事多
次的改革運動。改革的內容性質,從物質層面、制度結構到思
想層次的演變(如附表)。請問:根據此表,反映下列何事?
(A)中國一直沒有針對核心問題加以改革
(B)中國的改革運動都沒有成功反造成動亂
(C)中國的改革運動是有計畫的分階段進行
(D)中國人回應時代變局挑戰的歷史軌跡
答案:D
( )10. 1927年,時任南京國民政府代理主席並主持國民黨
中央黨部的胡漢民曾說:「倘若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沒有在南
京行使職權,從 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產黨的支配,可以說
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連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兩湖以
往所受的赤禍了。」胡漢民所說的「行使職權」是指什麼?
(A)揭發共產黨陰謀,進行清黨運動
(B)發動剿共戰爭,迫使共黨逃亡
(C)搜查俄國使館,驅逐俄國顧問
(D)繼續二次北伐,完成全國統一
答案:A
( )11. 1927 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至 1937 年抗日戰爭爆
發的十年?.,.?。間,一般稱為「黃金十年」,南京政府
獲得了國際承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請問:下
列何者為國民政府在「黃金十年」期間的重大成就?
(A)頒布憲法(B)收回關稅自主權(C)收回了所有外國的租界(D)
除不平等條約
答案:B
( )12. 北伐完成後形成所謂新軍閥問題,因此在河南、山
東一帶爆發大規模的內戰。請問:引發這場內戰的
直接原因應該是下列何者?
(A)政府實施軍隊整編,引發擁兵軍人的反抗
(B)政府公布訓政「以黨治國」,引起非國民黨勢力
的反對 (C)政府剿共不力,中共在陝西成立政權
(D)國民黨清黨,導致黨內派系的衝突
答案:A
( )13. 孫中山先生曾提出「錢幣革命」的主張:「紙票者
2
將必盡金銀之用,而為未來之錢幣,如金銀之奪往
昔之布帛刀貝之用,而為錢幣也。此天然之進化,
勢必所致,理有固然,今欲以人事速其進行,是謂
之錢幣革命,……即以國家法令所制定紙票為錢
幣,而悉貶金銀為貨物。……其現存錢幣之兌金
銀,只准向紙幣發行局兌換紙幣,不准在市面流
行,……」請問民國所進行的諸多財政改革,哪一
個符合孫中山的想法?(A)法幣政策 (B)廢釐金
(C)收回關稅自主權 (D)廢兩改元
答案:A
( )14. 1920 年代,孫中山在這所學校的開學典禮上說:
「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麼希望呢?就是
要從今天起,……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
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幹,
有了這種好骨幹,我們革命事業便可以成功。」請
問這所學校的校長是誰?是參考哪一國家的制度所
設置?
(A)蔣中正;俄國 (B)孫中山;俄國 (C)汪精衛;
美國 (D)蔣中正;德國
答案:A
( )15. 附表是某一中央預算及其所占之比率,根據數據資
料研判,此預算應是?
年度
中央
預算
1913
120,000,000
1914
124,000,000
1916
156,000,000
1919
112,985,534
1925
59,404,905
(A)教育開支(B)軍事預算(C)經濟建設(D)社會福利
答案:B
( )16. 參看附圖所示,為哪一時期引領風潮著名雜誌?
(A)清末的立憲運動 (B)清末的革命風潮
(C)新文化運動 (D)北伐
解答 C
( )17. 根據中共中央的統計數據,截至 2005 年為止,中
共黨員總數已達 7,080 萬人,數量非常龐大。不過
我們如果回顧中共從建黨到建國之間的歷史,可以
發現其黨員人數時增時減,發展並不穩定。請你觀
察附表, 1934 年人數遽增的原的原因應該與下列
何者最相關?
時間
中共黨員總數
1921 7
57
1927 4
57千人
1927 年底
1萬多
1934 年夏
30 多萬人
1937 年初
4萬多人
1945 4
121 萬人
1949 10
448 萬人
(A)清黨 (B)剿共 (C)聯合抗日 (D)聯俄容共
答案:B
( )18. 下列二張鈔票的面額差異很大,關於圖()至圖()
貨幣面額差異變化原因的敘述,何者正確?
()
()
(A)是因為發行新貨幣重訂幣值的緣故
(B)是因為籌措北伐軍費導致物價飛漲之故
(C)是為了籌措抗戰軍費增印鈔票所致
(D)是為了籌措國共內戰所需軍費之用
解答 D
( )19. 一則文告呼籲:「現在帝國主義與國民黨聯合起
來,向我們進攻,我們唯一的出路不止是繼續罷
工、罷課,並且還要擴大。我們得組織力量,武裝
自己,把帝國主義的海陸空軍驅逐出中國,才有生
路。」這份文告最可能是:
(A)1910 年代,辛亥革命時期武昌清軍的呼籲
(B)1930 年代,國民政府剿共時期中共的說法
(C)1950 年代,中共建國以後共黨的建國藍圖
(D)1960 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的傳單
答案:B
( )20. 某份協約的前言是:「大日本帝國政府及中華民國
國民政府希望兩國互相尊重其本來的特質,在以道
義為基礎建設東亞新秩序的共同理想下,互為善
鄰,緊密合作,以確立東亞的永久和平,並希望以
此為核心,而貢獻於全世界的和平。」根據你的歷
史知識,這份文件應是何人簽署的?
(A)袁世凱 (B)段祺瑞 (C)蔣中正 (D)汪兆銘
答案(D)
( )21. 關於溥儀的一生,先後曾經三次登基稱帝,下列敘
述何者為非?
(A)為清朝末代皇帝 (B)民國六年張勳擁立溥儀復辟
(C)民國十二年曹錕賄選案後,擁溥儀繼位 (D)民國
二十年接掌偽滿洲國
3
答案:C
( )22. 人民共和國的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此曲是在
1935 年創作,原本是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由田
漢話、聶耳曲,曾為國民革命軍二○○師軍歌。其內
容如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
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
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
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冒著敵人的炮
火,前進!前進!前進!前進!」推究這首歌的時間
及內容,應是在中國遭逢哪一個事件後而出現作品?
(A)五四運動(B)九一八事變(C)西安事變(D)盧溝橋事變
答案:B
( )23. 某次戰事發生期間,中國東半部的各級學校展開一連
串的向西遷徙過程。有些學校遷移次數多達八次;有些
學校則在移動過程中以合併方式繼續維持校務運作,其
中以西南聯大(北京、清華、南開)及西北聯大(北平
師大、河北女師、北洋工學院)最有名。此戰事?
(A)八年抗戰 (B)日本進攻長城諸口
(C)國民政府五次剿共 (D)國共四年內戰
答案:A
( )24. 下列何者是抗戰勝利後,中共實力急遽膨脹,在國共
內戰中由劣勢轉為優勢的原因?
(A)美國派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衝突 (B)中共從俄軍手
中,接收日本關東軍的大量武器,並收編滿洲國軍隊
(C)日軍頑強抵抗,國軍未能接收東北 (D)國民政府願與
共軍和平共處
答案:B
( )25. 中共在建立蘇維埃政權後,於占領區採取引導村民參與
地方政治,這種發展策略為何? (A)以鄉村包圍城市
(B)走城市工人革命路線 (C)以學生運動為主 (D)結合
美國勢力幫助中國革命
答案:A
( )26. 下列有關重慶會談與政治協商會議的比較,何者為非?
重慶會談
政治協商會議
()時間
1945
1946
()地點
重慶
重慶
()簽署協定
雙十協定
淞滬停戰協定
()會議協議
召開政治協商會議
軍隊國家化
召開制憲國民大會
軍隊國家化
(A) (B) (C) (D)
答案:C
( )27. 有一個組織以中、上層知識分子為主,於西元 1941
319 日在重慶成立。參加的黨派有:中國青年
黨、國家社會黨、中華職業教育社、鄉村建設協會
等……1944 9月改組,成為中國國民黨及中共之
外的第三勢力,主張「中間路線」,但因反對國民黨
壟斷政權,立場較接近中共。請問:這個組織應該是
下列何者? (A)中國青年同盟 (B)中國民主同盟
(C)西南聯大 (D)共產國際
答案:B
( )28. 公家機關與企業幹部的腐化問題,中共政府針對
「貪汙、浪費、官僚」進行整頓。請問:這是指哪
一個運動?
(A)三反運動(B)思想改造(C)鳴放運動(D)鎮壓反革命
答案:A
( )29. 1929 54日,國民黨上海特別市執行委員會宣
傳部編輯的《五四特刊》認為,五四運動輸入的西
洋思想「不是陳腐便是過火」。請問:就當時情況
考量,「過火」思想應是指下列何者?
(A)馬克思主義 (B)實業救國論
(C)自由戀愛觀 (D)民主與科學
答案:A
( )30. 一本歷史書籍提到:「 1957 年乃是中國『迷失的二
十年』中的第一年,因為從這一年起,愛國的人才
變得無用,無法為國家發展效力」。請問:1957
因為下列哪一事件,使「愛國的人才」變得無用?
(A)反右運動(B)三反運動(C)五反運動(D)文化大革命
答案:A
( )31. 列強在此設立據點,把他們本國的特色,諸如建
築、服飾、生活習慣、思想行為或多或少的帶進
來,每個租界區,幾乎都是租界國的縮影,如:英
租界的莊重紳士氣派、法租界的浪漫情調……等,
使得□□帶有濃郁的國際風味,將□□裝扮成中國
洋化的櫥窗。請問:□□內應是:
(A)廣州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答案:C
( )32. 小正自小生長於北京,他回憶起 1960 年代的生
活,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時代背景?
(A)仍保有些許的私有土地 (B)與政府合作「公私合
營」頗有成效 (C)中共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已經完成
(D)在市場上買到農民私自販賣的蔬果
答案:C
( )33. 某資料記載:「河北省遵化縣西舖的窮棒子社,苦
幹二十年的結果,到 1979 年,全社人民平均年收
入不過 145 元。1987 年,西舖村已從單一的種糧模
式走了出來,山坡有菜園,村裡有工廠、運輸隊,
還有畜牧、屠宰、開礦等各種專業戶,人平均年收
入已近千元」。請問「單一的種糧模式」為何?
(A)農村合作社(B)個體戶(C)煉鋼廠(D)人民公社
答案:D
( )34. 甲:「人海戰術的農業大生產運動頓時使農村剩餘
勞動力找到了出路,甚至感到勞動力不足,嚴格限
制人工流產」
乙:「經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長當作社會主義人
口規律,而採取鼓勵生育的政策」
丙:「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請問:中共推行這三個政策的先後順序為何?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乙甲丙
答案:D
( )35. 中共在 1980 年代初期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成立四
個經濟特區。這些經濟特區主要集中在哪個省分?
(A)江蘇 (B)浙江 (C)福建 (D)廣東
答案:D
4
( )36. 「以黨建國,以黨治國原則下,中國人民須服從並
擁護中國國民黨,始能享受中華民國的權利」,這
是哪一時期內政的特色? (A)軍政時期 (B)訓政時
(C)憲政時期 (D)戡亂時期
答案:B
( )37. 1979 年,鄧小平發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
講話。請問:下列何者是鄧小平宣布後推動政策?
(A)奉行毛澤東的經濟政策 (B)穩固共產黨領導
(C)推動人民公社 (D)對私營企業「放權讓利」
答案:B
( )38. 下列有關「五四運動」與「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比
較,何者正確?
(A)兩者時代背景類似,皆受到帝國主義侵略的抗議
活動 (B)皆是對統治者的抗議,前者是民初北京政
府,後者是中共政權 (C)兩者都發起於北京,並且
得到統治當局的認同 (D)兩者結果雷同,皆遭受統
治者殘酷的血腥鎮壓
答案:B
( )39. 下列關於《臨時約法》與《中華民國約法》的比
較,何者正確?(A)兩者都在 1912 年先後公布 (B)
前者是約束袁世凱的野心,後者讓袁世凱的權力擴
(C)兩者都是由國會制定 (D)前者屬總統制,後
者屬內閣制
答案:B
( )40. 附圖是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於101日在天安門上宣布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民
已經站起來了!」請問這是哪一年所發生的事?
(A) 1938 (B) 1945 (C) 1949 (D) 1955
解答 C
( )41. 朱德是中共建國的十大元帥之一,青年期即加入中國
共產黨,附圖是朱德的任命狀。請問:此一任命狀應與哪一時
代背景有關?
(A)聯俄容共 (B)十年建設 (C)八年抗戰 (D)國共內戰
解答 C
( )42. )下圖箭頭所示的路線與下列何者有關?
(A)護國軍討袁路線 (B)中共被圍剿後的流竄路線 (C)國民革
命軍北伐路線 (D)抗戰時日本侵華路線
答案:B
( )43. 小玲在書上看到某個國家自清末民初以來,對中國的東
北、新疆與外蒙古野心勃勃,這個國家應該是何國?(A)日本 (B)
(C)英國 (D)德國
答案:B
( )44. (A)
(B)袁世凱死後 (C)清帝退位後 (D)興中會建立後
答案:B
( )45. 參閱附圖,這應是中共哪一活動時期的圖片?
(A)反右運動 (B)人民公社 (C)土地改革 (D)三反五反
解答 B
46. 附圖應是哪一活動的宣傳海報?
(A)三面紅旗 (B)延安整風 (C)文化大革命 (D)百花齊放
解答 C
47. 長期的社會政治動亂往往造成貨幣貶值、物價上漲。
5
年序
物價
1
104
2
127
3
203
4
586
5
1,695
6
4,824
7
11,531
8
39,099
9
168,388
10
293,588
上表是民國時期某城市連續十年的零售物價指數表。依民
國史事與社會經濟的關係判斷,此表應是何時何地的物價
變動?
(A)軍閥割據時期的北京 (B)北伐統一後的南京
(C)十年建國時期的上海 (D)抗戰時期的重慶
解答 D
48.附表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的變化,請問導致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下
列何者?
年份
進口
(單
位:
元)
出口
(單
位:
元)
差額
外貿總額占
GDP 的比例
1951
8.2
11.2
+3
10.96%
1997
1423.6
1827.0
+403.4
36.10%
(A) 工業迅速發展 (B)經濟體制改革 (C)對外開放 (D)出口增加
解答 C
49.這是一張在北京天安門廣
前,一位民眾阻擋一列坦克前進的
照片。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何時?
(A) 1928 6月北伐軍攻克北京時
(B) 1949 10 月中共建國時
(C) 1966 8文化大革命開始
(D) 1989 6月六四天安門事件發
生時
解答 D
50. 宋教仁曾說「蓋責任內閣之要義即總統不負責任內閣代總統
對於議會負責任是也而袁世凱我現在不怕國民黨以暴力奪
政權就怕他們以合法手段取得政權把我擺在無權無勇的位置上
宋所喜、袁所懼其實是同一件事,即:
(A)國民黨一黨獨大 (B)政黨政治
(C)進步黨壓縮袁之權 (D)國民黨之權謀
解答 B
二、 多選題:每題 4
51.「民國初年之政局至為複雜,其關鍵在於國會與黨害。革
命黨以數十年艱辛締造之民國,希望納之於憲政常規,袁世凱
則欲實現其野心,造成帝制自為之局面;以官僚政客以政黨為
掩護,操縱其間,而中國因之多事矣。」文中所指的「多事」
包括下列何者?
(A)二次革命 (B)宋教仁被刺案 (C)復辟事件 (D)參加第一次
世界大戰 (E)西藏獨立成功
答案:AB
52.某一宣言指出:「嗚呼國民!我最親、最愛、最敬佩、最有
血性之同胞。……夫口口,虎狼也,既能以一紙空文,竊掠我
二十一條例,則我與之交涉,簡言之,是斷送爾,是亡青島
爾,是亡山東爾。夫山東北扼燕、晉,南拱鄂、寧。當京漢、
津浦鐵路之衝,實南北之咽喉關鍵。山東亡,是中國亡。我民
胞處此大地,有此山河,豈能目睹此強暴之欺凌我、壓迫我、
奴隸我、牛馬我,而不做萬死一生之呼救乎!……」參考上
文,請選出正確選項
(A)□□指德國,此宣言發表於清末瓜分危機時 (B)□□指日
本,此宣言發表於民初五四運動時 (C)當時中國政府最後決定
簽署凡爾賽和約(D)當時中國政府雖決定力爭山東,但僅能做
出消極的抗議 (E)直到民國十年《華盛頓條約》的簽訂,中國
才對山東擁有完整的主權
答案:BDE E可送分
53.《新青年》雜誌的發刊詞中說:「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
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請
問:這「兩位先生」指的是誰?
(A)民主 (B)科學 (C)自由 (D)民族 (E)民權
答案:AB
54.民國以來,議會政治的發展屢遭頓挫,但仍有進展。下列
機構中,哪幾個是選舉產生的?
(A)民國初年的參眾兩院 (B)訓政時期的國民政府立法院 (C)
抗戰時期的國民參政會 (D)抗戰勝利後的政治協商會議 (E)
民國三十七年的國民大會
答案:AE
55.近代以來,儒家思想幾度被視為異端邪說妨礙進步。請
問:下列哪些時期曾出現過反對儒家的思想或行動?
(A)太平天國 (B)自強運動 (C)戊戌變法 (D)新文化運動 (E)
文化大革命
答案:ADE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