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花蓮高工 高二 108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其他 試卷

pdf
954.87 KB
4 頁
USER
侵權投訴
加載中. ..
PDF
國立花蓮高工 108 學年
2學期期末考
科目:國文 考試班級:高二全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次命題試卷有 2 4
□不需答案卡
需答案卡,題目共 35
(限 60 題以內)
不可使用計算機
□可使用計算機 命題教師:柯貞伊
1 頁,共 4 節考試
一、默寫(13%)。1) 根據下表內指示,判斷題目情境內容與本次段考範圍中哪一首曲最吻合,勾選出正確選項得 1 分。
2) 請在空白處書寫該首曲的內容,錯、漏、多字每字扣 0.5 分,扣完為止。
1. 圖文配合默寫:共 7分。
(1) 左圖最適合做為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插圖?
請在下方處勾選出答案,1%
大德歌 (風飄飄……)
陽春曲 知幾 (張良辭漢……)
落梅風 遠浦帆歸 (夕陽下……)
(2)請將這首曲的內容默寫於下方,6%
2. 圖文配合默寫:6分。
(1)左圖最適合做為下列哪一個選項的插圖?
請在下方處勾選出答案,1%
大德歌 (風飄飄……)
陽春曲 知幾 (張良辭漢……)
落梅風 遠浦帆歸 (夕陽下……)
(2)請將這首曲的內容默寫於下方,5%
二、國字注音(10%):每答 1 分,請將「」內正確的國字注音填入下方空格中(不得書寫簡體字)。
1. 己「齋」叟 2. 陳「ㄊㄨㄢˊ」 3. 懊「ㄋㄠˇ」 4. 越王「句」踐 5. 「ㄇㄠˊ」舍晚
6. 波流「浸」灌 7. 變化「ㄕㄨˋ」忽
8. 北合漢、「沔」 9. 甕「牖」繩樞 10. 連山絕「ㄏㄨㄛˋ」
三、綜合測驗(56%):28 題,每題 2 分。
( )1. 下列「」中的注音,何者寫成國字之後兩兩相同?
(A)」目/驚世「」俗 (B)周瑜、陸遜之所騁「」/趨之若「
(C)」陶/煙「」鮭魚 (D)撲「/擊空明兮「」流光
( )2. 下列「」中國字的注音,何者兩兩相同?
(A)仁者「樂」山/楚王之所以為「樂」 (B)范「蠡」/管窺「蠡」測
(C)知「幾」/一蹴可「幾」 (D)船隻「著」岸/「著」了魔似的
( )3. 下列「」中的詞語,何者意義兩兩相同?
(A)將何「適」而非快/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B)南北百里,東西一「舍」/退避三「舍」
(C)覽觀江流之「勝」/悲傷憔悴而不能「勝」 (D)「將」何往而非病/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 )4. 下列「」中的詞語解釋,何者說明正確?
(A)酒「」閑:酒杯 (B)而風何「與」焉:關聯 (C)今乃得「翫」之几席之上:休息 (D)總相「宜」:應該
( )5. 下列「」中的字詞,其詞性與意思的說明,何者完全正確?
(A)張良辭漢「全」身計:形容詞,整體 (B)王披襟「當」之:動詞,抵擋
(C)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副詞,來自 (D)范蠡歸湖「遠」害機:動詞,遠離
( )6. 請閱讀下列文句,判斷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這本書蒐集了許多知識分子為功名利錄奔波的勞祿醜態,讀之令人感概萬千
(B)晰零零一場雨,洗滌了書桌前的毛玻璃、洗擢了我的心,也清淅了我的視線
(C)夏日夜晚蛙鳴陣陣、蟲聲聒噪,遺失睡眠的人輾轉反側,時間變得綿密細長
(D)初出茅蘆的他過著棚戶甕牖的日子,連陽台晾衣處的遮雨蓬壞了也捨不得修
國立花蓮高工 108 學年
2學期期末考
科目:國文 考試班級:高二全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次命題試卷有 2 4
□不需答案卡
需答案卡,題目共 35
(限 60 題以內)
不可使用計算機
□可使用計算機 命題教師:柯貞伊
2 頁,共 4 節考試
( )7. 閱讀下列文句,判斷下列「」中詞語的運用方式,何者最恰當?
(A)你先別急著按照簡訊指示去提款機操作,不妨先冷靜「細推」這簡訊的來源並且反覆確認,以免被詐騙
(B)德蕾莎修女蹲下來「睥睨」地看著她握著的那雙小手,試圖用眼神溫暖貧民窟中不敢奢望未來的孩子們
(C)富可敵國的他房產無數、「皆可指數」,但對衣食無缺的他來說,最嚮往的莫過於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餐
(D)春天午後的「風雨飄瀟」之景最美,拿一片微風細雨中生機盎然的春意來搭配午後小睡,真是一大樂事
( )8. 根據以下對於各文句的修辭手法描述,請選出正確的說明:
(A) 便做陳也睡不著-是睡仙,怎麼可能睡不著呢?關漢卿用「倒反」的手法來強調失眠的愁苦
(B) 張良辭漢全身計,范蠡歸湖遠害機-張良與范蠡兩人都選擇離開政治、回歸平淡,這是「對比」手法
(C) 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不能勝者,烏賭其快也哉?-以「提問」表達騷人思士想看美景之心情
(D) 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除了風有/人無的「映襯」之外,還有異/變可互換的「錯綜
( )9. 俊陞為<大德歌˙秋>一曲內容做了詳細的分析,哪一個欄位說明有誤
選項
(A)主角狀態 (B)視覺景象 (C) 聽覺內涵 (D)寫作手法
說明
女子思念陳而難眠
在黎明前終於睡著了
屋外風雨不停
房中女子淚眼汪汪
蟋蟀、蟬鳴、
大風大雨吹打樹葉聲
無情的秋景
與多情的主角互相呼應
( )10. 老師請同學寫下〈陽春曲‧知幾〉的讀後心得。下列四位同學的讀後心得,何者最符合白樸的原意?
(A)碩呈:「張良用盡全身的力氣,才終於拒絕了漢室請他留任的邀約。」
(B)稚霖:「范蠡告別功名、淡出權勢,遠走江湖的選擇讓他免除殺身之禍。」
(C)智正:「遊山或玩水都是人生樂事,可惜張良跟范蠡當年為聖上拚天下的時候,都來不及享受。」
(D)友銓:「雖然他們兩個最後都被貶謫到窮鄉僻壤去,但誰知道他們會不會也高興自己終於得空休息?」
( )11.國文教學 Youtuber 獻文為〈落梅風˙遠浦帆歸〉做了影片的分鏡說明,何者不符合文意,需要修改?
(A) 黃昏中的小酒館
(B) 有幾艘船還在海上
還沒靠岸
(C) 花落水中,
草屋在漸晚夜色中
(D)人們回家了
我還要再回橋頭去賣魚
( )12. 以下是國文小老師針對三首作品的分析表,請仔細閱讀後判斷哪一項勾選才是完全正確的?
(A)歸隱山林隱逸樂
(B)引用歷史典故 (C)運用特寫鏡頭 (D)動態與靜態交錯
〈大德歌˙秋〉
〈陽春曲˙知幾〉
〈落梅風˙遠浦帆歸〉
V
( )13.「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
相若。」根據本段文字所述,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長江水流經西陵之前的地勢,低於流經西陵之後 (B)長江流經西陵時,延伸出南、北共四條支流
(C)長江水在赤壁時的狀態,如同大海一樣平靜無波 (D)長江流到赤壁時的水勢,比在西陵時還要大
( )14. 請閱讀以下對於蘇轍〈黃州快哉亭記〉的文句說明後,選出正確的選項:
(A)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之西南為亭:張夢得住家在快哉亭的西南邊
(B)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快哉亭的視野範圍形狀大概是右圖所示
(C)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快哉亭上,白天可見船隻頻繁往來,夜晚則有動物在水中發聲
(D)變化忽,動心目,不可久視:快哉亭可看的景色變化又快又大,初看很驚人,看久了就沒什麼新奇感
( )15.蘇軾將張夢得所建造之涼亭命名為「快哉亭」絕對是有用意的,他從快哉亭客觀、主觀的條件分析之後,給了這
個涼亭美麗的名字──根據蘇轍的推理,下列何者不是命名為快哉的原因呢?
(A)可覽觀滔滔江流壯盛之景 (B)可學習楚王披襟當風之樂 (C)可遙想歷史英傑之雄奇 (D)可盡賞長林古木之美
( )16. (甲)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哉」者也
()至於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世俗
根據(甲)、(乙)兩句的文意,判斷下列對這兩個「快」字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的「快」指的是欣賞美景的快樂 (B)(乙)的「快」指的是時光飛逝的速度
(C)(甲)的「快」有讚美武昌地靈人傑的情感 (D)(乙)的「快」隱含對高潔人品的嚮慕之情
百里
一舍
快哉亭視野範
國立花蓮高工 108 學年
2學期期末考
科目:國文 考試班級:高二全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次命題試卷有 2 4
□不需答案卡
需答案卡,題目共 35
(限 60 題以內)
不可使用計算機
□可使用計算機 命題教師:柯貞伊
3 頁,共 4 節考試
閱讀下文,回答第 17-19 題。
( )17. 請根據上文,判斷下列「」中的詞語意思何者解釋正確?
(A)王「披」襟當之:敞開 (B)寡人所與庶人「共」者:相同、一樣
(C)此「獨」大王之雄風:特別 (D)庶人「安」得共之:穩定
( )18. 根據文意,下列描述的人物動作何者正確?
(A)宋玉、景差帶著楚襄王從蘭臺之宮走出來 (B)楚襄王認為,人民也同樣能享受涼風吹拂的快樂
(C)宋玉以欽佩與讚嘆的心情回答楚襄王之語 (D)楚襄王在大風吹來的同時,趕緊披上衣服以保暖
( )19. 請從文意推論下列對於「玉之言,蓋有諷焉」這句話的說明,何者最恰當?
(A)蘇轍讚許宋玉對楚襄王直言不諱的風格 (B)宋玉認為楚襄王這句話自貶身分,有失王者風範
(C)宋玉明褒暗貶地暗示了楚襄王不解民情 (D)宋玉靈敏的應答表現,恰好諷刺一旁沉默的景差
( )20. 蘇轍想起楚襄王與宋玉的對話之後,有感而發夫風無雄雌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楚王之所以為樂,與庶
人之所以為憂,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對於蘇轍這段感想,下列哪一個詮釋不符合文意?
(A)面對同樣的事物,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情緒 (B)個人的情緒感受,受到生命際遇順逆的影響
(C)外在環境的變化,並非人們情緒變化的主因 (D)人生的變化就像風一樣,有起有落才是常態
( )21. 梓軒將「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這句話,做
了四項整理,下列哪一個整理是錯誤的?
(A) (B)
(C)
( )22. 承上題梓軒做完課文重點整理後習慣在筆記上寫一句話總結心得下列哪句話最可能是該段課文重點心得?
(A)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探索世界,心更遼闊 (B)「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是領導者必須堅守的原則
(C)人若精彩,天自安排-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 (D)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便得人生真自在
( )23. 蘇轍這樣形容他的好友張夢得:「今張君不以謫為患,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
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長江之清流,挹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根據這段形容,下列
關於張夢得的說明,何者符合文意?
(A) 貶謫並沒有擊倒張夢得,反而給了他安頓身心的另一種選擇
(B)張夢得為追求長江水、西山雲常伴左右,犧牲富貴舒適的生活
(C)張夢得在被貶謫之後,積極利用閒暇時間讓自己學習會計技能
(D)張夢得自甘於過著遠離紅塵的山水生活,是蘇轍最欽佩的地方
( )24. 慧瑜認真地為期末考國文課介紹的四位作者寫下簡介,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
(A)關漢卿:粉墨登場的劇作界天才 (B)馬致遠:可豪放、可婉約的曲狀元
(C)白樸:功在金元兩朝的政治奇才 (D)蘇轍:淡泊為文愛學禪,最愛他哥
( )25. 請閱讀以下選項,判斷劃線處的字詞用法何者最恰當?
(A)他要在這麼熱的天氣去七星潭約會當然可以,不然一定要隨時補充水分,才不會戀情還沒加溫就中暑了
(B)為保護北極熊,汗如雨下的明哲仍堅持不開冷氣,便做室溫已達 32 度,也堅持著要為環保盡心的原則
(C)建勳生性節儉,吃一客價值 1280 元的東堤牛排都要經過精打細算,何況是吃一客要價 55 元的花工快餐
(D)時間管理大師志祥管理時間的能力不及常人,白天上班、中午當外送員,晚上進修,半夜還兼職大夜班
( )26. 請閱讀貫雲石<清江引 惜別>一文,從內容與形式上推論出正確的說明:
若還與他相見時,道箇真傳示。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清江買得天樣紙。
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宋玉曰:
「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
士人 其中
狀態 不自得 自得
結果 皆病 皆快
句型 原文 關鍵字
假設句
1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
2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使
修辭
錯綜 (抽換詞面)
字義
「往」而非病
「適」而非快
正面事例 映襯
反面事例
使其中不自得,
將何往而非病?
使其中坦然,
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D)
國立花蓮高工 108 學年
2學期期末考
科目:國文 考試班級:高二全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次命題試卷有 2 4
□不需答案卡
需答案卡,題目共 35
(限 60 題以內)
不可使用計算機
□可使用計算機 命題教師:柯貞伊
4 頁,共 4 節考試
(A)這種小字在該文體中不宜放在句尾 (B)本作品的音樂調性為「惜別」
(C)「清江引」是本作品之題,與內容相關 (D)該作品隸屬於「詩餘」的體裁
( )27. 以下為政宏為中國歷代韻文所做的重點整理,下列哪一項寫錯了?請選出來:
(A)分類 (B)風格 (C)押韻 (D)別稱
絕句:4 句/首,律詩:8 句/首 不可換韻 近體詩
小令:最多 58 字;中調:59-90 字;長調:91 字是下限 可換韻 長短句
小令:60 字以內;套曲:合 2-3 首小令 可換韻 樂府
( )28. 請閱讀下文,判斷下列□中依序應填入的字詞為何?
蘇軾一生的貶謫之處,沒有最遠、只有更遠。在□□□□的生活中,他沒有讓自己成為自怨自艾的□□□□,反
而在這段人生旅程中寫出一篇篇富有哲思的佳作譬如寫給他弟弟□□□□的<水調歌頭>便是代表作之一
(A)朱門繡戶/騷人思士/東坡居士 (B)甕牖繩樞/巾幗英雄/潁濱遺老
(C)朱門繡戶/巾幗英雄/東坡居士 (D)甕牖繩樞/騷人思士/潁濱遺老
四、閱讀測驗(21%):7 題,每題 3 分。
(一)以下為節錄自雜劇〈竇娥冤〉的部分原文,閱讀內容後回答第 29-32
【鮑老兒】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你去那受刑法屍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
(卜兒哭科,云)兒放心,這個老身都記得。天那,兀的不痛殺我也!(正旦唱)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煩煩惱惱,怨氣沖天。這都是我做竇娥的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劊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後,時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劊子開枷科)(正旦云)竇娥告監斬大人,有一事肯依竇娥,
便死而無怨(監斬官云)你有甚麼事?你說(正旦云)要一領淨席,等我竇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是我竇
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監斬官云)這個就依你,打甚麼不緊(劊子做取
席站科,又取白練掛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兒】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願,委實的冤情不淺;若沒些兒靈聖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
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裏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 )29. 根據節選文字,請算一算裡面出現了幾個角色?
(A)3 (B)4 (C)5 (D)6
( )30. 這段劇曲原文,可與你所學的曲學常識互相驗證,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雜劇的主角只可以唱歌,不可以說話 (B)本段文字中,只有竇娥的婆婆沒說話
(C)劊子手在這一段話裡的動作最多 (D)【鮑老兒】、【耍孩兒】是情節大
( )31. 根據本段文字,下列哪一項才是竇娥死前親自做過的事?
(A)用涼漿祭奠受刑屍骸 (B)站在乾淨的席子上 (C)將白練懸掛在八尺棋槍上 (D)將地上的鮮血擦拭乾淨
( )32. 請從本段文字中,推論以下文意敘述,何者最正確?
(A)文中「無頭願」,指竇娥死後血噴濺於素練的心願不合常理 (B)竇娥並不迷信,不相信是上有靈聖之事
(C)婆婆疼愛竇娥這個孝順的媳婦,代替竇娥向監斬官提出請求 (D)監斬官與劊子手是當時貪官污吏的化身
(二)閱讀下文,回答第 33-35 題。
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
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
為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為大與死生之為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
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 節選自蘇轍<東軒記>
( )33. 推敲文意,請選出正確的字詞意義:
(A)事每「劫」而留之:災禍 (B)斗升之祿:優渥的薪資 (C)「良」以害其學故也:賢明 (D)不能「加」之:超過
( )34. 請根據本段文字,判斷蘇轍在筠州的生活狀態應該是:
(A)在優渥的生活中享受歸隱的田園之樂 (B)物質生活的壓力成為他治學的阻礙
(C)貶官後認真去學習烹調與清掃等家務 (D)在南方找到了解決窮餓的謀生之道
( )35. 根據上文內容,請選出與符合蘇轍價值觀的敘述:
(A)為柴米油鹽奔走的日常,是最能驗證學問的好方法 (B)士大夫困於窮餓之患,是因為無法掌握天地人事之變化
(C)貧窮無法限制你的快樂,缺乏追求理想的意志才會 (D)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是求道者必經的磨練
【本卷試題到此結束,請同學再次檢查。暑假快樂!】
收藏 ⬇️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