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 )14. 設地球半徑為 R,地表處重力加速度的量值為 g,則物體置於距離地表為 R處的重力加速度的量值為多少?(A) 1
4
g
(B) 1
2
g (C) g (D) 3 g (E) 9 g
( )15. A、B兩點電荷相距 r時,其庫侖力為 F,當相距 3r 時,則庫侖力為 (A)3F (B)9 F (C)F
/
9 (D)F
/
3 (E)F
( )16. 有甲、乙、丙 3顆金屬球,已知丙與乙、甲兩球會相吸,而乙、甲兩球會相斥,則(A)乙球可能不帶電 (B)丙球一定
帶電 (C)甲球一定帶電 (D)甲球的電性與丙球相反 (E)丙球與乙球電性相同
( )17. 目前普遍認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 u夸克和 d夸克的兩類夸克組成,u夸克帶電量為 2e
/
3,d夸克帶電量為
-e
/
3,e為基本電荷,下列論斷可能正確的是 (A)質子由一個 u夸克和一個 d夸克組成,中子由一個 u夸克和二個 d夸克組
成 (B)質子由二個 u夸克和一個 d夸克組成,中子由一個 u夸克和二個 d夸克組成 (C)質子由一個 u夸克和二個 d夸克組成,
中子由二個 u夸克和一個 d夸克組成 (D)質子由二個 u夸克和一個 d夸克組成,中子由一個 u夸克和一個 d夸克組成
( )18. 甲、乙、丙、丁四位學生上過物理課之後,分別對於摩擦後的氣球可以吸引紙片的現象提出各自的論點。
甲生:手持抹布摩擦氣球後,氣球可能從抹布上獲得電子而具有電性。
乙生:摩擦前的氣球不會吸引紙片,是因為組成氣球的原子或分子沒有電荷。
丙生:摩擦後的氣球一定要接觸到紙片,氣球才會吸引紙片。
丁生:帶電的氣球可使小紙片靠近氣球端感應出正電、遠離氣球端感應出負電,紙片正電端與氣球負電的吸引力較負電端與氣
球負電的排斥力大,故氣球能吸引紙片。
請問哪些學生的論點較為正確?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E)乙丁
( )19. 如圖所示,在一直線上有兩個點電荷。電量為+4Q的點電荷固定於 x=5a,電量為−Q的點電荷固定於 x=9a。將一點電
荷+Q置於直線上何處時,此+Q電荷所受的靜電力為零?
(A)3a (B)7a (C)11a (D)13a (E)15a。
( )20. 太陽內部核融合的反應速率相當穩定,足以持續提供地球 100 億年的能源需求。根據研究,影響核融合反應速率的
主要作用力,與中子衰變成質子、電子和另一個稱為反微中子的電中性粒子的過程,屬於同一種基本交互作用。由此可知下列
何者為影響核融合反應速率的主要作用力?
(A)靜電力 (B)強核力 (C)弱核力 (D)重力(萬有引力) (E)電力與磁力
21.22.23 為題組
克卜勒分析第谷的行星觀測資料發現克卜勒行星運動第二定律,即一個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等長
的時間內,於行星軌道所掃過的面積必相等,已知太陽在右邊焦點上,如圖中的五個黃色區域所示。
( )21. 此行星在甲、乙、丙、丁、戊五點上,哪一點的萬有引力最大(A)甲 (B)乙 (C)丙 (D)
丁 (E)戊。
( )22. 此行星在甲、乙、丙、丁四點上,哪一點的面積速率最大?(A)甲 (B)丙 (C)戊 (D)丁 (E)均相同。
( )23. 此行星在甲、乙、丙、丁、戊五點上,哪一點的動能最大?(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 )24. 假如太陽系中又發現一個小行星,其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 4倍,可估計其週期約為若干年? (A)12
(B)22.6 (C)48 (D)1 (E)8 年。
( )25. 有一估計原子核大小的方式為:將一個
粒子自離金箔甚遠的地方朝著金的原子核前進,如圖所示。在靠近的過程中,
將因兩者間的作用力,使得原本一開始
粒子所具有的動能逐漸轉換為位能;當兩者有最接近的距離時,則意味著一開始的動
能全部都轉換成位能。之後,也因著兩者間力的作用,使得
粒子沿反方向回去。當回到原起初位置時,又恢復成原有的動能,
此方式的原理是根據力學能守恆。
在以上的敘述中,使得
粒子在接近與遠離原子核時,速率先變慢再變快,這樣的作用力,應為下列何者?(A)兩相互吸引的電
力 (B)兩相互排斥的電力 (C)兩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 (D)強核力 (E)弱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