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路上國小 六年級 111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70.07 KB
頁數
3
作者
nani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1-23,离现在 2 34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路上國小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第二次定期評量試卷 座號: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題:每格 1 分、共 20
( )1. 大雨、河流、海水甚至人為因素,都可能改變地形
景觀。
( )2. 有一種熱的傳播方式不用依靠空氣、水或其他物質
傳播,這種傳熱的方式是「輻射」。
( )3. 地震可能會讓地表隆起或陷落,讓地表產生改變。
( )4. 地震發生後,就不須注意餘震之發生
( )5. 有些保溫袋中有鋁箔材料,可以減少熱輻射以達保
溫效果。
( )6. 將冰塊放在保溫桶中,會使冰塊的溫度快速上升,
加速融化。
( )7. 為了防止被燙傷,鍋子的握把應該要使用金屬材料
製作。
( )8. 熱藉由物質從高溫處傳到低溫處的傳播方式,稱為
「輻射」。
( )9. 進行「空氣的對流」實驗時,如果點燃線香使熱瓶
充滿煙霧,並將它倒放在冷瓶上,可以發現煙霧向
下移動。
( )10. 新北市野柳著名的豆腐岩是岩石長期受到海水侵襲
作用而形成的特殊景觀。
( )11. 昀儒和家人到寺廟裡拜拜,他會發現香爐裡的煙往
上飄動。
( )12. 保溫瓶裡通常具有真空夾層,目的是為了避免熱經
由輻射的方式流失。
( )13. 石灰岩是製作水泥的主要材料,它主要是由方解石
組成的。
( )14. 臺灣位於地震帶上,因此中央氣象局有套地震預測
時間 APP,能精準的提醒我們事先做好防震的措施。
( )15. 基甯和家人一起去河邊露營,基甯發現這附近幾乎
是細沙,他們可能是選擇在這條河上游露營。
( )16. 河流下游的水流平緩,因此搬運作用比較旺盛
( )17. 冷氣機安裝在房屋的上方,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
升,不斷的對流讓整個房間的溫度下降。
( )18. 寒冷的冬天,會希望照入屋內的陽光多一些,這樣
熱可以進入屋內,會覺得溫暖些。
( )19. 夏天中午走在路上,不小心碰到人行道上的鐵椅,
手會覺得燙燙的,鐵椅會燙是因為太陽的熱以輻射
傳到鐵椅。
( )20. 沉積岩中的頁岩是由長石、黑雲母或白雲母、石英
等礦物所組成的
二、選擇題:每格 2 分、共 30
( )1. 流水實驗中,在小土堆上方澆水的量比較大時,小
土堆會產生什麼現象? 較多的泥沙被沖刷下來
沒有溝紋 有泥沙被沖刷下來 沒有侵蝕
作用
( )2. 下列哪一項不屬於流水的作用? 侵蝕 搬運
堆積 風化
( )3. 在鐵尺上放一些蠟塊,從鐵尺的左邊加熱,蠟塊熔
化的方向是如何 中→右→左 左→右→中
右→中→左 左→中→右
( )4. 冬天時,羽雅喜歡拿著熱飲料暖手,請問熱是透過
哪一種方式傳遞到手上的? 傳導 對流
輻射 以上方式都不是
( )5. 下列哪一種流水作用在下游最明顯? 風化
侵蝕 搬運 堆積
( )6. 河川中,哪一個區段的搬運作用最明顯? 下游
中游 上游 河川中沒有搬運作用
( )7. 海蝕地形是受到海水的什麼作用而形成的?
積作用 侵蝕作 搬運作用 風化作用
( )8. 同一條河流,如果堆積作用比較明顯的區段有什麼
特色? 水流快 地勢陡峭 岸邊的石頭
較大 水流較慢
( )9. 甲礦物的硬度比乙礦物的硬度大,乙礦物的硬度比
丙礦物的硬度大,則將甲礦物和丙礦物互相刻劃,
哪一個礦物上會留下刮痕? 甲礦 乙礦物
丙礦物 都不會留下刮痕
( )10. 太陽的熱是靠哪一種方式傳到地球上? 傳導
對流 輻射 熱脹冷縮
( )11. 下列哪一種房屋設計適合炎熱地區? 大片的落
地窗玻璃 只有單向開窗 頂樓有通風塔設計
四面封閉
( )12. 嘟嘟和家人一起出遊,在河川中的哪一個區段容易
看到地勢陡峭的峽谷? 上游 中游 下游
河川的每一段都可以看到峽谷
( )13. 下列哪一種礦物具有光澤,可以被一片一片的剝下
來? 雲母 石膏 滑石 方解石
( )14. 進行流水實驗時,沖刷前和沖刷後的小土堆有什麼
不同? 沖刷後的小土堆高度較高 沖刷後的
小土堆下方有許多泥沙 沖刷前的小土堆有許多
流水形成的溝紋 沖刷前的小土堆坡度較平
( )15. 下列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土壤含有岩石風
化形成的碎屑 土壤含有生物遺體腐爛的物質
土壤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 土壤中的有毒
物質會被雨水沖刷帶走,故不須擔心農藥噴灑過量
的問題
三、配合題:每格 1 分、共 10
德國礦物學家摩式於西元 1812 年創立一種硬度表,
作為評判礦物硬度的標準。常見的礦物有:a.石膏
b.金剛石 c.剛玉 d.黃玉 e.正長石 f.方解石 g.
h.石英 i.磷灰石 j.滑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實驗題組:每格 2 分、共 8
1. 可若想驗證空氣受熱後的對流情形,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準備兩個廣口瓶,分別浸泡過冷水和熱水,
製作冷瓶與熱瓶
步驟二:利用線香使熱瓶裡面充滿煙霧,將冷瓶放在
熱瓶下,如ㄅ圖
步驟三:重新製造冷、熱瓶,使冷瓶充滿煙霧,並將
冷瓶放在熱瓶下,如ㄆ圖。
.
.
冷瓶
熱瓶
冷瓶
請根據題意回答問題,選出適當的答案:
( )哪一張圖中的煙霧會移動?
都不會移動
都會移動
( )將ㄅ圖中的冷、熱瓶上下對調時,煙霧會如
何移動?
靜止不動
先向下移動,再向上移動
先向上移動,再向下移動
向上移動
( )將ㄆ圖中冷、熱瓶位置上下對調時,煙霧會
如何移動?
先向下移動,再向上移動
先向上移動,再向下移動
靜止不動
向下移動
( )從煙霧的移動,可以得知冷、熱空氣的移動
情形為可?
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上升
熱空氣下降、冷空氣上升
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
熱空氣下降、冷空氣下降
五、題組:每格 1 分、共 10
1. 湘涵和家人為了電器擺設位置在煩惱,請根據你學過
的空氣對流原理回答下列問題。
()圖甲是湘涵的房間,你認為冷氣機要裝在什麼位
置才適當呢?請在□中打ˇ。
.
()承第()題,將冷氣機放在這個位置,是利用冷
空氣會 而熱空氣會 ,使屋內的氣
體產生對流。(選填上升或下降)
()圖乙是湘涵家的客廳,媽媽想在客廳擺放一個電
暖器,你認為要放在哪個位置比較適當?請在□中打
ˇ。
.
()承第()題,將電暖器放在這個位置,可以使較
冷的空氣變熱而 ,上方原本較冷的空氣
,不斷循環,讓室溫慢慢變暖。(選填上
升或下降)
六、填填看:每格 1 分、共 15
1. 請回答下列問題,依題意在( )裡填入適當的代號:
.上游
.中游
.下游
同一條河流中,上、中、下游的石頭由大到小依序
為何?
答:( )>( )>( )。
同一條河流中,上、中、下游的堆積作用由強到弱
依序為何?
答:( )>( )>( )。
同一條河流中,上、中、下游的流水速度由快到慢
依序為何?
答:( )>( )>( )。
同一條河流中,上、中、下游的侵蝕作用由強到弱
依序為何?
答:( )>( )>( )。
2. 太陽的熱是藉由( )的方式傳播到地球,這種
傳播方式不需要藉助其他物質。
3. 熱隨著液體或氣體的流動,由高溫處傳向低溫處,這
種熱的傳播方式稱為( )(2 )
【背面尚有試題
七、科學閱讀:每格 1 分、共 7
1. 玻璃建築原本是起源於歐美寒冷氣候的溫室,其原意
在於寒冷氣候中創造溼熱氣候之用,但是在今天玻璃
建築卻成為熱帶國家爭相效法的對象,違背氣候環
境。玻璃建築不適於炎熱氣候最大的原因,在於玻璃
具有「溫室效應」的效果。「溫室效應」是指玻璃可
讓短波的日光穿入室內,但穿入室內後的熱量會變成
一般常溫的長波輻射,而不易消散至室外,使得熱氣
累積在室內,而愈來愈熱。假如你體驗過曝晒於夏日
下的汽車內氣溫,就可了解玻璃溫室效應的可怕。在
亞熱帶、熱帶地區,玻璃建築可以被稱為「能源殺
手」、「環保剋星」。由於玻璃建築有著大片的開
口,會引進大量的太陽光和熱,使空調負荷遽增,增
加空調設備所需的成本與空調的用電量,加速環境的
破壞。玻璃雖然是優良保溫材料,但仍然比不上隔熱
的實牆的保溫能力,因此玻璃大樓雖可實行於寒冷氣
候,但遇到寒冷的天氣時,也比一般建築更耗能,因
為大部分的太陽熱輻射都會透過玻璃,只有少部分會
被反射,所以全玻璃建築對保溫及抗暑的功能比一般
建築物差。在寒帶氣候或是熱帶氣候,對於溫度舒適
環境和節約能源上,都是一種比較不利的建築。
下列敘述哪些正確?請在( )裡打ˇ,錯誤的打╳:
( )()世界各地都不適合全玻璃的建築。
( )()在北緯較高的寒冷氣候的地區適合玻璃外
牆的建築。
( )()臺灣的氣候較炎熱,應該設計通風、遮
陽、不易吸熱的建築。
( )()玻璃外牆建築在臺灣很不環保的原因之
一,是夏季需要更多冷氣降溫。
2. 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表面上看起來是三種不一
樣的岩石,但事實上它們卻是密切相關,任何一種岩
石都可能轉變成為另一種岩石,這種轉變的過程專家
們稱它為「岩石循環」。地球的內部有著很高的溫
度,就像是一個超高溫的火爐,把地球內部的物質熔
化,形成熔融狀態的流體,稱為「岩漿」。當這些岩
漿沿著地表裂縫衝出地表形成火山爆發後,這些岩漿
經過冷卻、凝固後就會形成「火成岩」,例如:玄武
岩及花岡岩等。因此火成岩是所有岩石中最早誕生的
岩石。火成岩誕生在地表後,就會一直暴露在外,遭
受著風化、搬運等作用,使得原本完整的火成岩,慢
慢的碎裂變成小岩塊或是小砂石,當大雨一來就會把
它們一起帶到河流中,最後被帶到大海,沉積在海
底。經過長時間一層一層的堆積,又會誕生另一種新
的岩石,就是「沉積岩」。沉積岩長時間一層層的埋
在地底下,受到造山運動的推擠、承受地殼內部高溫
和高壓的作用,使得岩石的成分和結構發生變質作
用,最後變成另一種新的岩石,這就是「變質岩」。
也有一些變質岩是因為火成岩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而
變成的。當變質岩在地底深處持續的受到高溫、高壓
的作用後,又會熔化成岩漿,接著再經由火山的噴
發,到地表後冷卻變成火成岩……看似堅硬的石頭,
其實無時無刻都在轉變,而且會不斷的循環。很難想
像吧!岩石居然和水一樣也會循環變化,只是岩石的
循環必須經歷好幾百萬年的時間,才可能完成,而且
循環的過程並不是依照一定次序進行,受到地殼變動
的影響,經歷著一個很複雜的過程。
請在( )裡填入適當的岩石種類:
暴露在地表
的火成岩經
過風化、搬
運作用,碎
裂沉積在水
底形成。
沉積岩埋在地
底,經過高溫
熔化成岩漿,
岩漿冷卻後形
成。
變質岩埋在地底,
經過高溫熔化成岩
漿,岩漿冷卻後形
成。
()
()
()
暴露在地表的變質岩經過風
化、搬運作用,碎裂沉積在
水底形成。
在地底的火成
岩經過長時間
的高溫、高壓
使得原本的岩
石逐漸改變所
形成。
沉積岩埋在地底,經過長時間
的高溫、高壓使得原本的岩石
逐漸改變所形成。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