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教學的幕後動機——改變教學現場:張輝誠的教學改革心路歷程

格式
doc
大小
28.5 KB
頁數
1
上傳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5-02-10,离现在 10 25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翻轉教學的背後動機之一──改變教學現場

張輝誠

有朋友好奇,為什麼我又跑到第一線來做這些事了?我不是已經保持低調獨善其身好一陣子了嗎?好問題。因為之前我總是卡著論文,啥著事都不敢放手做去,現在終於搞定論文了,我要開始真正來做點事了。──為什麼做點事又比我去申請一個新教職還重要呢?因為毓老師曾說:「得了個博士,就是得張飯票,然後你混我,我混你!我告訴你們,人只能自欺,決欺不了人!」又說:「這些個大學教授,哪個不是飯桶!能為台灣出一個策嗎?哪個能對社會有貢獻?」我每回想起這些話,總是不寒而慄,所以我不敢急著去當飯桶、不敢急著要去混人、也不敢急著蒙眼自欺?

既然我曾對我好不容易造就出來的理想高中生,在她們畢業時有過這樣約定:「面對社會,你們需要努力的時間還很漫長,正如同我和你們約定好的,我不在乎每年辦到最後終究虎頭蛇尾的同學會,而是約定好,我們都來等等看,看誰是第一個以傑出校友身分回到母校中山女高演講,誰又是第二個、誰又是第三個……;然後再等個二十年,我們要來辦個同學會(就由翁薇媛主辦),看看那時候誰幫助的人最多,看看這二十年來我們對這個社會做了哪些值得大家驕傲的事情,老師當然也要和大家一起努力也要比一比才行。」──我現在可是很認真地要和她們比一比的。

我不光要影響學生一輩子,也要和學生一起奮鬥一輩子的。(前幾天教師節,學生潘珮瑄從臉書傳來賀訊,我意外又看到她2011年傳來的訊息,那時她應該已經從中山畢業三年了,正準備接AIESEC台灣區會長,透過她的簡訊約莫可以知道,我對她們的真正期待:「老師!教師節快樂!最近好嗎?離開禮班越久,成長越多之後,就會越感謝自己曾是禮班的一份子,那三年培養的態度與視野,讓我們現在都能更堅定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我永遠記得老師曾跟我們的約定,我正在努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正面影響力的人,也希望有一天能第一個回中山演講,之後再回去找老師好好聊聊,希望老師一切都好:)學生珮瑄敬上。」──如果學生這樣想,我又怎能落在她們後頭呢?

我是真的認真要來改變台灣現在教學現狀的,從一小撮人的小力量開始集結,慢慢地、穩定地散發出力量,逐漸增大,最後翻轉傳統的教法!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做,才是真正對學生有利!是的,沒錯,丁校長這樣對我說的,她說:「只要對學生有利,就是對台灣有利!」渺小如我、力量單薄如我,我難得找到一個對台灣有利的奉獻機會,即使像愚公移山,我也要一鏟一鏟地往前崛去!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