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影響力評選實施計畫
109年8月 日北市教中字 號函修正訂頒
依據:臺北市各級學校服務學習實施要點。
教育部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
目的
配合108課程推動,落實彈性學習課程(時間)之規劃,增進學生公民素養學習。
發展自我領導力教育,培育孩子成為一個能夠掌控自身生命、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同時也能對別人產生正面影響力、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增進學生關心自己、關懷生活環境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意願與熱忱。
輔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培養多元價值觀,啟發學生人文關懷的精神。
從生活體驗中,提供學生回饋學校、鄰里、社區及社會的學習機會,落實五育均衡的全人教育。
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承辦單位: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參加對象:本市公私立高級中等學校、本市公私立國民中學、國立師大附中及國立政大附中。
參選類別及件數
一、參選類別
學生團隊:由學生社團、班級或學生自行組成,從事服務學習積極發揮服務精神與熱忱,有具體事蹟,足堪為表率,並有服務學習單位認可或相關佐證資料。
學校團隊:全校實施且長期規劃,並融入課程之學生服務學習,引導學生進行有效服務學習,訂有參與服務學習之方案並有相關佐證資料。
二、參選件數:各校不限。
實施方式
各校應將服務學習融入各領域及彈性學習課程(時間)或校訂必修課程等進行規劃,並納入學校學年度課程計畫,強調以下內容:
(一)融入領域或跨領域實施,建構課程模組。
(二)結合真實情境之微任務,連結社會議題。
(三)發展跨科團隊教師社群,促進教師共備。
(四)延續服務學習課程成果,未來自主學習。
(五)建立社區資源夥伴關係,融入社區營造。
(六)重視學生學習心得反饋,深化公民意識。
(七)結合生命教育五大素養,思辨人生價值。
二、各校應確實登錄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中等學校服務學習數位平臺,分享服務學習課程活動資訊,並斟酌開放外校學生參加,促進學校合作及課程交流。
三、服務學習應結合並發展校本領導力課程,培養學生成為能內省自己、理解他人及關懷社會的人。
實施內容
應融入聯合國《2030 年永續發展方針》(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
消除各地一切形式的貧窮
消除飢餓,達成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
確保健康及促進各年齡層的福祉
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
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確保所有的人都可取得負擔得起、可靠的、永續的,及現代的能源
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達到全面且有生產力的就業,讓每一個人都有一份好工作
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
減少國內及國家間不平等
促使城市與人類居住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性
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
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以確保永續發展
保護、維護及促進陸域生態系統的永續使用,永續的管理森林,對抗沙漠化,終止及逆轉土地劣化,並遏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促進和平且包容的社會,以落實永續發展;提供司法管道給所有人;在所有階層建立有效的、負責的且包容的制度
強化永續發展執行方法及活化永續發展全球夥伴關係
結合生命教育五大素養,包含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哲學思考及人學圖像,透過服務學習,引導學生思辨的能力。
落實品德教育於體驗實踐中,鼓勵所屬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於各領域/科目融入「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核心素養的重要內涵(如:尊重生命、孝悌仁愛、誠實信用、自律負責、謙遜包容、欣賞感恩、關懷行善、公平正義、廉潔自持等),並於彈性學習課程及校訂課程(含專題/議題探究及特色課程等)中規劃與實施。
主題範圍及實施期程
參賽者所提方案之內容需包含
設計概念:說明服務學習方案的教學目標及設計概念。
實施過程:詳述服務學習方案進行過程、融入課程方式等。
實施成效:以學生學習成果或觀察到的學習成長,說明服務學習方案內涵與教育成效。
省思:包括服務學習方案實施後之檢討,及未來應用的探討。
其他(附件):納入課程計畫之說明(學校團隊組請置於附件之最前面) ,方案照片、相關成果檔案、學習單及評量表等相關資料。
參賽方案期程:因應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由原本108學年度(108年8月1日至109年9月15日)為主要資料成果展現,延長至110年1月底(即包含109學年度第1學期)。
評選作業
各校參選資料數量不限,於110年2月14日(星期五)前請填妥報名表連同參選賽資料以掛號寄送「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學務處收」,並請於信封標明「參加社會影響力評選」字樣,並請註明參選類別(學生團隊、學校團隊)及組別(大專院校組、高中職組、國中組)。
承辦學校彙整相關資料後,由本局組成評審委員會就各校推薦資料進行評選,選出績優之學生團隊及學校團隊,由本局擇期辦理公開表揚並頒獎。
評選標準
學生團隊組
項目
比例
說明
理念與目標
20%
人文關懷、創意與與生命教育五大素養融入程度
團隊執行力與成效
30%
團隊合作、執行成效與長期延續性執行力、
學習省思
30%
學生學習省思、服務回饋與學習成果發表
呈現表達
10%
參賽資料說明與圖文表達
教育推廣
10%
社區資源連結性與方案推廣之可行性
二、學校團隊組
項目
比例
說明
理念與目標
20%
人文關懷、創意與與生命教育五大素養融入程度
內容之教育性或推廣性
30%
與學生學習、社區資源及課程之連結性、延續性、可行性
成效及省思
30%
學習效益、省思過程規畫、成果發表與未來發展性
全校參與度
10%
全校師生參與之比例與程度
呈現表達
10%
參賽方案說明與圖文表達
拾 、送件格式及相關規定
送件格式
文本:請以中文呈現,並以word檔繕打,A4直式橫書規格,14字型大小,標楷體,固定行高22pt.,邊界上下2.54cm,左右2.6cm,20頁以內(不含附件),並於首頁附上報名表(附件),依序裝訂成冊。
裝訂順序:報名表→投稿內容20頁→相關佐證附件(以上各項資料請以pdf格式存檔並附光碟片)。
報名表請逕至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學校服務學習數位平台網站下載(首頁/績優團隊與學校/臺北市109年度中等學校服務學習-領導力課程及社會影響力評選計畫實施計畫評選報名表)
光碟:本實施計畫第玖點第(二)項中所提資料請以pdf存檔製成光碟片,並於光碟上標註學校、報名主題及聯絡人姓名;作品請以聯絡人姓名為檔名儲存。另請將主題內涵濃縮成4頁之PDF檔燒入上述光碟中,俾利編印成果專輯。
參選資料之內容應遵守著作財產權相關規定,倘內容中有引用他人著作內容、圖片等部分,請依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辦理,經檢舉違反著作財產權規定查證屬實者,追回所發獎項。
本實施計畫獲選之學生團隊及學校團隊,本局得彙整相關成果發表,並印製得獎作品專輯,上傳相關網站供各界參考下載,並得將其作為服務學習方案優良教學之示範教材。
拾壹、獎勵與表揚
各校推薦之服務學習績優學生團隊,由各校依權責敘獎並公開表揚。
各組視參選件數由評審委員會擇優錄取金、銀、銅獎之外,並頒發「教育文化影響力獎」、「社會共好影響力獎」、「科技創新影響力獎」、「社會關懷影響力獎」、「人權倡議影響力獎」以及「環境教育影響力獎」六大特色獎項(可視情形刪減調整)。
獲選之服務學習績優學生團隊及學校團隊,由本局擇期舉行分享體驗活動兼表揚,並由獲獎之學校進行成果推播與影音分享,獲獎學生團隊及學校團隊分別頒給獎狀乙張及禮券新臺幣5,000元整。
獲獎之服務學習績優學生團隊及學校團隊,依下列額度敘獎,各校得依權責於敘獎額度內進行調配:
學生團隊:指導老師及相關人員核敘記功1次1人、嘉獎2次 1人、嘉獎1次2人;得獎學生由各校依權責逕予敘獎。
學校團隊:記功1次2人、嘉獎2次4人、嘉獎1次6人。
辦理評選及表揚活動有功人員,由本局從優敘獎。
拾貳、經費來源:由教育局及承辦學校年度相關經費項下支應。
拾參、本計畫奉核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臺北市109年度中等以上學校中等學校服務學習
-社會影響力評選計畫實施計畫評選報名表
一、報名類別 | |||||||||||||||||||||||||||||||||||
1.報名組別(請擇一勾選) | 學校名稱 | (請填全銜) | |||||||||||||||||||||||||||||||||
(1)大專院校組 □1.1學生團隊 □1.2學校團隊 | (2)高中職組 □2.1學生團隊 □2.2學校團隊 | (3)國中組 □3.1學生團隊 □3.2學校團隊 | |||||||||||||||||||||||||||||||||
2.主題(限20字): | |||||||||||||||||||||||||||||||||||
3.服務時數(得依需求增列表格):
| |||||||||||||||||||||||||||||||||||
二、聯絡人資料(所有項目請務必填寫) | |||||||||||||||||||||||||||||||||||
姓名: | 職稱: | 手機: | |||||||||||||||||||||||||||||||||
學校傳真: | 學校電話: | ||||||||||||||||||||||||||||||||||
E-mail: | |||||||||||||||||||||||||||||||||||
內容摘要說明:(限500字) 內容大綱:一、設計概念 二、實施過程 三、辦理特色 四、實施成效 五、省思包含(與生命教育五大素養之融合) |
承辦人: 組長: 主任: 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