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教案
市立中山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74.13 KB
頁數
4
作者
Teach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0-05
,离现在
2
年
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自然科五年級期中考定期評量卷
得分:
年
班
號
姓名:
一、選擇題:
(
每題
2
分,共
26
分
)
( )1.
關於日晷的敘述
,
下列何者正確?
①
利用
太陽與影子方位相同的特性製作
②
日晷
適合用來看一整年的太陽位置變化
③
日晷的影子有長短變化
○
4
日晷顯示的
時間絕對正確。
( )2.
下列圖示中哪一個時間最晚
?
①
②
③
○
4
。
( )3.
請問右圖中的太陽高
度角是幾度?
①
38
度
②
52
度
③
90
度
④
180
度。
( )4.
請問圖中小朋
友的太陽觀測
方式正確嗎
?
①
正確
,
棉線有
拉直。
②
正確
,手指按壓
的位置剛好是
竿影末端
。
③
不正確
,
不能蹲在竿影
同方
向
④
不正確
,
指北針的北方跟方位盤方向
不一致。
( )5.
關於太陽光與彩虹的敘述何者
錯誤
?
①
彩虹不會出現在太陽同一側
②
太陽的白
光分散成彩虹中的各種色光
③
太陽光通過
三稜鏡後只能產生三種顏色
○
4
製作彩虹實
驗時應背對太陽朝陰影處噴射水霧。
( )6.
下列哪一個光線前進方式是
錯誤
的?
○
1
②
③
④
( )7.
要清楚描述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必須
包含哪些項目
?
①
日期和地點
②
方位和
高度角
③
位置和距離
○
4
方位和距離。
( )8.
有關
「水怎樣進出植物的身體」
實驗的敘
述
,
何者正確?
①
夾鍊袋內出現紅色
小水滴
②
用膠泥將錐形瓶口封緊,
一段時間後發現水位沒有變化
③
植
物的根莖有紅色顏料出現
,
葉還是綠
色的
④
植物多餘的水分多由葉片的
氣孔排出,此現象稱為蒸散作用。
( )9.
下列關於蕨類植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①
屬於開花植物
②
沒有根莖葉
③
葉背有
孢子囊群
,
利用孢子繁殖
④
台灣環境不適合
蕨類生長,種類稀少。
( )10.
關於光合作用何者
錯誤
?
①
原料是
水
和
二
氧
化
碳
②
產生養分和氧氣
③
植物白天行光合作用,晚上行呼吸作用
④
光合作用產生
的二氧化碳會
排放到空氣提
供其他生物使用
( )11.
關於海邊植物適應生存的敘述,何者
錯
誤
?
①
蘆葦具有匍匐的地下莖可以儲存養分
②
濱水菜的支持根有固定植物和通氣的功能
③
木麻黃根部會形成板根幫助固定
④
海茄冬長出呼吸根
,
葉背可以將鹽分排出
。
( )12.
下列關於臺灣高山植物的敘述,何者正
確?○
1
玉山薄雪草全株布滿白色絨毛
,
抵抗
日晒和低溫
②
臺灣五葉松的葉子寬且大
③
臺灣紅檜生長速度快,樹幹高大挺拔
④
箭竹林常與針葉林共生
,
根淺但有地下莖
( )13.
下列關於蘚苔植物的敘述何者
錯誤
?
①
最早出現在陸地的植物
②
不具有真正的根莖葉
③
具有輸送水分的構造,個體高大
④
具有防止水分過度散失的角質層。
2
二、根據題意回答問題:
(
每格
1
分,共
68
分
)
(
一
)
太陽與我們的生活的關係密切相關,以下敘
述是直接運用太陽光和熱的填A,將太陽光
和熱轉換成電能再使用的填B。
( )1.
幫助植物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 )2.
協助身體產生維生素
D
。
( )3.
太陽能板提供電,為電動車充電。
( )4.
太陽能路燈。
( )5.
提供動物溫暖。
( )6.
將海水蒸發製造海鹽。
(
二
)
右圖是在嘉義地區
觀測春分
、
夏至
、
秋
分
、
冬至四天的太陽
位置
,
並繪製成軌跡
圖如下
,
敘述正確請
打勾
。
( )1.
代號
B
是冬至時的太陽軌跡。
( )2.
代號
C
是冬至時的太陽軌跡。
( )3.
太陽直射赤道時,太陽軌跡是
B
。
( )4.
夏至到秋分
,
中午的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小
( )5.
冬至到春分
,
中午的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大
( )6.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 )7.
根據太陽移動的軌跡
,
太陽能發電板朝
向南方
,
能獲得更多的陽光。
( )8.
一年當中,晝夜等長的那天是軌跡
A
。
(
三
)
小丸子將一天太陽位置觀測結果記錄在下
表,請根據紀錄表回答問題。
太陽觀測紀錄表
觀測地點:操場
觀測日期:
9
月
18
日
觀測時刻
8
時
10
時
12
時
14
時
16
時
影子方位
西
B
北
C
東
太陽方位
東
東南
A
西南
西
太陽高度角
(度)
26
D
68
54
29
(
)
1.
A
是○
1
南○
2
東○
3
北○
4
西。
(
)
2.
B
是○
1
西南○
2
西北○
3
東南○
4
東北。
(
)
3.D
最可能是○
1
26
○
2
53
○
3
68
○
4
90
。
(
)
4.
一天中太陽的高度角是怎樣變化的?
○
1
小到大
○
2
大到小
○
3
小到大
,
12
時最高
,再慢慢變小
○
4
無規律變化。
(
四
)
有關放大鏡的敘述,正確的請打
。
( )1.
鏡片中間薄、邊緣厚。
( )2.
放大鏡與被觀察的物體間有最適當的距
離,這裡可以看到物體放大且最清楚。
( )3.
陽光通過放大鏡,可以聚集成光點。
( )4.
雷射筆的光從空氣射入放大鏡時
,會產生折射現象。
( )5.
拿放大鏡觀察
「自」
這個字
,
會看到放大
的「
」。
( )6.
當遠方景物透過放大鏡投影到白紙上
,
影
像是放大且倒立的。
(
五
)
下列關於折射現象的敘述,正確的打勾
。
(
)
1.
光僅在空氣中行進,就會發生折射。
( )2.
光從空氣中進入肥皂泡中,會發生折射
現象。
(
)3.
陽光照射電線桿會產生影子,與光的折
射有關。
(
)4.
從水上看池中魚,魚實際的位置會比看
到的還要淺。
( )5.
光進入不同的介質中
,
例如
水、
玻璃
等,
會發生折射現象。
( )6.
原本看不見碗中的硬幣,加水後可以看
見硬幣影像,這是因為硬幣浮起來了。
(
六
)
下圖是一年當中,不同月份中午
12
時的平
均太陽高度角與平均氣溫折線圖,跟將下列
敘述正確的打勾
。
(
地點:嘉義地區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高度角
(
度
)
44
52
63
75
84
88
86
79
68
56
47
43
( )1.
一到六月太陽高度角
逐漸變大
,
氣溫變低。
( )2.
夏季的中午太陽高度
角較小
,
氣溫較高。
( )3.
冬季的中午太陽高度
角較小
,
氣溫較低。
( )4.
氣溫的高低與太陽高
度角有關聯。
( )5.
七到十二月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小
,
氣溫變
低。
3
(
七
)
下面是雄蕊和雌蕊的細部構造
,
請在
(
)
中填入各部位的代號。
1
花萼
2
花絲
3
花粉粒
4
花柱
5
花瓣
6
胚珠
7
子房
8
柱頭
1.( )
授粉是指雄蕊的花粉傳到雌蕊的哪個部
位
?
○
1
A
,
稱為花藥
○
2
B
,
稱為柱頭
○
3
A
,
稱為柱頭
○
4
B
,
稱為花藥。
2.( )
花的哪一個部分在授粉後
,
會膨大發育成
果實
?
○
1
花瓣
○
2
花絲
○
3
子房
○
4
胚珠。
3.( )
同時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稱為○
1
單性
花
○
2
完全花
○
3
不完全花
○
4
兩性花。
4.( )
裸子植物的花粉囊長在什麼部位
?
○
1
雄毬果
○
2
雌毬果
○
3
花萼
○
4
果實。
(
八
)
將正確的種子散播方式用代號填入格中。
(
)
1.
果實中空或密度小
,
可以浮在水面上
。
(
)
2.
果實成熟後會裂開,彈射出種子。
(
)
3.
果實鮮豔、多汁且香甜。
(
)
4.
果實內有絨毛,輕飄飄的。
(
九
)
下列植物可以用哪些部位進行繁殖呢?
(
)
1.
甘藷
(
每格
2
分,全對才
給分
)
(
)
2.
石蓮花
(
每格
2
分,全對才
給分
)
(
)
3
草莓
(
每格
2
分,全對才
給分
)
班級:
座號:
姓名:
(
十
)
水是怎樣進出植物體的?先填入各部位代
號,再將正確的水分輸送圖在
○
中打
。
A
根
B
莖
C
葉
甲
乙
將下列功能填入正確的部位代號。
(
)
1.
運送水分
(
)
2.
製造養分
(
)
3.
吸收水分
(
)
4.
蒸散水分
(
)
5.
馬鈴薯膨大的構造,儲存水、養分
(
十一
)
請根據分類表填入正確的代號。
1.( )
○
5
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哪種植物?
○
A
樟樹
○
B
睡蓮
○
C
布袋蓮
○
D
大萍。
2.( )
○
2
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哪種植物?
○
A
落地生根
○
B
樟樹
○
C
蛇莓
○
D
水筆仔
。
3.( )
○
4
可能是下列選項中的哪種植物?
○
A
蓮花
○
B
水筆仔
○
C
大萍
○
D
蛇莓。
4.( )
○
1
的生長環境和誰類似?
○
A
蓮花
○
B
睡蓮
○
C
布袋蓮
○
D
蛇莓。
A
動物傳播
B
自身彈力散播
C
風力傳播
D
水力傳播
A
根
B
莖
C
葉
D
種子
漂浮
性
不是
漂浮性
4
三、科普閱讀
:
(
每格
2
分,共
6
分
)
( )1.
下列關於虹與霓的敘述,哪項是
錯誤
的?○
1
霓的強度約為虹的十分之一
,
顏
色較淡
○
2
霓會比虹多一次折射和一
次反射
○
3
在高空中有機會看到全圓
的虹或霓
○
4
虹與霓的七種色光排列
剛好相反。
( )2.
想要形成「霓」,陽光在小水滴裡會
發生下列哪一個現象?
○
1
一次折射、一次反射
○
2
一次折射、兩次反射
○
3
兩次折射、一次反射
○
4
兩次折射、兩次反射。
( )3.
是誰以三稜鏡實驗證明彩虹的色光是
由陽光散射出來的色光?○
1
王行
○
2
孔穎達
○
3
牛頓
○
4
孫彥先。
【科普閱讀文章】
虹與霓
小
飛
虹
(
明
-
王行
)
古
澗
瀉
寒
清
,
飛
梁
壓
水
平
。
夕
陽
疏
雨
過
,
留
得
彩
虹
橫
。
自
古
許
多名人雅士都喜歡歌詠天上的彩
虹,人們也喜歡在雨後的戶外,欣賞天邊出現的
美麗彩虹。
彩虹,又稱
天穹、天虹、天弓、絳等,
簡
稱
虹
,
是
氣
象
中
的
一
種
光
學
現
象
。
早在中
國唐朝,孔穎達就提出了「若雲薄漏日,日照雨
滴則虹生」,表明了虹是日光照射雨滴所產生的
自然現象。北宋時,精通天文曆算之學的進士孫
彥先便提出
「虹乃雨中日影也
,
日照雨則有之
。
」
的說法,已解釋了彩虹乃是水滴對陽光的折射和
反射。西方則是到牛頓以三稜鏡展示把太陽光散
射成彩色之後,關於彩虹的形成的光學原理才全
部被發現。
平常我們眼睛看到的陽光雖然近似白色,但
實際上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
不
同
顏
色
與
波
長
的光線組成。當陽光通過介質
時,每種波長的光線在介質中前進的速度不同,
光線行進速度的差異會造成折射角的不同,以致
使光線產生分離現象
,
稱為色
散
現
象
。
許多大氣
的光學現象,如虹、霓、暈、華等,都與自然光
源產生色散有關。
下雨過後,雲層遠去、陽光重現,此時大氣
中充滿無數的小水滴,當陽光以不同角度照射這
些小水滴時,會在水滴內產生折射與反射。陽光
在水滴內經過折射與反射後,在觀察者視線與地
平面呈
42
°左右的高度角時,可以觀察到虹的形
成,這是陽光在水滴內經過一次反射及兩次折射
的結果。由於不同波長光線對水滴的折射率不
同,使得紫色光偏折的角度最大,紅色光偏折的
角度最小,因此虹的色彩排列是內紫外紅
。霓
的
成因與虹相同,都是陽光通過小水滴時被色散而
成,但形成霓的陽光在水滴裡是經過兩
次
反
射
及
兩
次
折
射
,所以霓出現的角度比虹稍高(高
度角約
50
°左右),其寬度約為虹的兩倍,由於
多一次反射,所以強度只有虹的十分之一,且色
彩排列則與虹相反,為內
紅
外
紫
。
太陽必須由觀察者以低角度照射,才有機會
觀察到虹與霓,如果太陽的角度太大(例如正午
直射),則大部分的虹將落於地平面以下,使我
們無法觀察到
。
完整的虹與霓為正
圓
形
,
觀察者
必須在高空才有機會看到,在地面上由於受到地
形與角度的關係
,
所以我們見到的虹與霓是
弧形
的。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
「侵權舉報」
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
搜尋
縣立中山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中山國小 三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中山國小 六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中山國小 四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縣立中山國小 五年級 112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中山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數學領域 數學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文心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市立敦化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四維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文心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市立太平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太平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市立實踐國小 五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放大
縮小
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