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年 班 號姓名:
科普閱讀文章
民國 111 年3月23 日凌晨,到花蓮旅遊的大雄睡得正香甜時,突然被手機發出的國家警報訊息
驚醒:
大雄很慌張的拉著哆啦 A夢問:「怎麼辦?要趕快跑嗎?」
哆啦 A夢安慰大雄說:「別怕!先用枕頭保護自己的頭頸,直到搖晃停止,我們再找個空曠的地
方避難就好。」
哆啦 A夢為了緩解大雄的緊張,只好跟他聊天以分散注意力。哆啦 A夢就開口說:「臺灣位處在
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每年平均約有 1000 次有感地震發生,每隔數月或數年甚至就會
發生中大型的地震,可以說是生活的日常。每次地震發生後,能量會以「地震波」的形式從震源開
始往外傳播。科學家大致將地震波分成分別為 P 波與 S 波。P 波傳播的速度較快,也是地震測站
最早收到的訊號;S 波速度較慢,但為地震破壞力的主要來源。而地震預警系統便是根據這兩者計
算出地震的各種參數後,預計震度達到 4級以上的地區,民眾的手機就會收到地震速報,讓大家能
及早應對,減少重大傷亡。臺灣自 2020 年4月6日起,地震預警的發佈時間已經能縮短至 10 秒
內,未來長期規劃更是希望藉由大數據統計,將時間再縮短到 5秒內。」大雄聽完之後覺得安心不
少,和大家一起至空曠處避難一會兒,就回房睡覺了。
隔天早上睡醒,大雄上網查詢的地震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