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山國小 四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77.91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0-12,离现在 2 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自然科 四年級期中考定期評量卷
得分: 號姓名:
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20 )
( )1.哪個不是岩石的用途?○
1鋪設公園步道
2當建築材料
3製作桌椅
4種植蔬菜
( )2.哪種方法不能安全的分辨出「砂」和
「土壤」呢?○
1用手觸摸
2用嘴巴嘗
3用眼睛看
4用放大鏡觀察
( )3.中國哪一位科學家發明可以觀測地震的
儀器?○
1張儀
2蔡倫
3張衡
4張飛
( )4.地震報告是由哪個單位發布的?○
1中央
震度局○
2中央氣象局○
3中央環保局○
4
央科技局
( )5.哪一項是改變地表樣貌的力量?○
1水流
力量○
2人類破壞○
3強烈地震○
4以上皆是
( )6.下列哪一個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屬於陸域
環境?○
1榕樹○
2綿羊○
3狐狸○
4珊瑚
( )7.水域環境可以分為天然形成和人為建
造,下列哪一個水域的形成原因和其他
三種不同?
1水族箱○
2高山湖泊○
3公園
生態池○
4水庫
( )8.將布袋蓮的哪一部位放入
水中擠壓會產生氣泡?
1葉泡○
2葉子○
3葉柄○
4
( )9.下列哪個是可以保護水域
的行為?○
1參與淨灘活動
2將垃圾丟到
河邊空地
3購買魚苗到河邊放生
4
溪邊撈魚烤肉
( )10.下列哪組食物較不可能來自海邊或是海
洋裡?○
1小米和茶葉
2飛魚和牡蠣
3海帶與紫菜
4海帶和蚵
二、勾選題(每小題 1分,14 )
()把岩石、砂和土壤混合後,平鋪在盤子的一
側,對著土堆搧風、澆水,觀察土堆的變化
情形,在正確的答案打
C B A
1.最容易被搬到位置 C的是下列哪一個?
岩石 土壤
2.用力搧了一陣子風後,土堆高度有什麼變化?
變高 變低 沒有變化。
3.改用水澆土堆,下列何者能被水搬得最遠?
岩石 土壤
4.物質能被搬得最遠,顆粒大小如何?
□①越小 越大 和顆粒大小無關
5.下列哪個位置能發現的岩石可能最少?
A B C
6.用水澆土堆,土堆外表變化不會有什麼變化?
□①土堆上方凹陷了
水量越大,凹陷越明顯
水量越大,土堆變更高
()下列的做法中,可以保護地表環境的請打
( )1.在裸露的山坡地種植物
( )2.設立自然保護區,維護森林完整
( )3.在河川地開挖砂石
( )4.開挖礦山
( )5.不任意砍伐樹木
( )6.開闢山坡地種植蔬菜
( )7.山地大量蓋民宿和遊樂區
( )8.整治河川
三、根據題意回答問題。(一格 1分,共 56 )
()下列生物分別適合生活在哪一種環境?請填
入正確的代號。
A.有黏性的濕潤土壤 B.排水性好的砂土
C.土壤裡的地下洞穴 D.海濱泥灘地
( )1.水稻 ( )2.螞蟻
( )3.西瓜 ( )4.招潮蟹
()地震防災準備工作,屬於平時防災準備的寫
A,屬於地震發生時的寫「B,屬於地震
發生後的寫「C」。
( )1.趴下、掩護
( )2.準備避難救生包
( )3.檢查瓦斯、水、電等設備是否受損
( )4.確認人員安全
( )5.保護頭部,注意掉落物。
( )6.進行防震演練
( )7.正在烹煮食物時,立刻關閉瓦斯爐火
( )8.釘牢櫥櫃
()下列環境特色分別屬於哪一種水域環境?請
填入正確的代號。
A.位於海洋、陸地交界處,常有藻類、藤壺、
海星等生物。
B.水通常較深,水流動較緩慢,常見藻類、水
鳥、魚、蛙。
C.水通常較淺且多靜止不動,陽光可以照到水
底,常見睡蓮、鯉魚、龜等。
D.水流動較快,常見魚、蝦、蟹等生物。
( )1.潮間帶 ( )2.湖泊
( )3.生態池 ( )4.溪流
2
()不同的生物生存在不同的環境,下列生物適
合生長在陸域的寫「A」, 適合生長在水域生
物的寫「B」。
( )1.玉山圓柏 ( )2.海豚
( )3.荷花 ( )4.松鼠
( )5.山羊 ( )6.蝌蚪
()水生植物依照生長方式,大致分為四種類
型,請依據生長特徵進行分類,填入代號。
A.漂浮在水面上,葉柄或葉面有儲存空氣
的構造,隨水流四處漂移
B.根長在土裡,葉平貼在水面,花挺出水
面。
C.根生長在水底的土裡,莖和葉柔軟且沉
在水中,會隨水位高低而彎曲或伸展。
D.根長在水底的土裡,花和葉挺出水面。
( )1.漂浮性 ( )2.沉水性
( )3.浮葉性 ( )4.挺水性
()下列水生植物的生長方式分別屬於哪一種類
型?請在()中填入代號。
A.挺水性 B.浮葉性
C.漂浮性 D.沉水性
( )1.睡蓮 ( )2.水蘊草
( )3.香蒲 ( )4.布袋蓮
( )5.台灣萍蓬草 ( )6.浮萍
( )7.荷花 ( )8.大萍
()下列外形特徵、特殊構造、運動方式,分別
屬於哪一種水生動物?請填代號。
A.沒有鰭,擺動尾巴游水,用鰓呼吸。
B.腳有蹼可以游水,也能在陸地行,用肺呼吸
C.擺動鰭控制游水方向,利用口和鰓蓋的閉合
呼吸。
D.有殼,用腹足爬行,用鰓呼吸。
E.用胸足和腹足游水、步行,用鰓呼吸。
F.有八隻腳、一對螯,用鰓呼吸。
( )1. ( )2.
( )3. ( )4.蝌蚪
( )5. ( )6.
()下列人類的行為可能對環境環境造成什麼影
?請填入適當的代號。
A.工廠排放熱廢水
B.去海灘玩,亂丟垃圾
C.河川地採砂石
D.河川旁種植蔬菜,過度使用農藥
( )1.導致珊瑚白化
( )2.破壞河床影響生物生長
( )3.垃圾汙染海灘
( )4.農藥汙染,魚類死亡
()下列關於地震的名詞分別代表什麼意思?請
寫出正確的代號,並在圖片中填入正確的名
稱代號。(一格 1分,共 5)
A.震源 B.震央 C.震度
D.震源深度 E.地震規模
( )1.該次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大小。
( )2.人體感受地面搖動程度。
( )3.震央到震源的距離。
5.( )
4.( )
()魚的身體有哪些構造可以幫助牠適應水中生
活?請回答問題,將代號填入( )中。
A. B. C. D.魚鰾
E.魚鱗 F.
G.控制游水方向 H.呼吸
1.甲是( ),其主要功能為進食。
2.乙是( ),其主要功能為( )
3.丙是( ),其主要功能為調整浮力。
4.丁是( ),其主要功能為( )
5.戊是( ),其主要功能為保護身體。
四、科普閱讀:(每題 2分,10 )文章在第 3
( )1.地震報告無法得知以下哪一項訊息?
1地震深度○
2地震規模○
3地震發生時間
4各地房子震損數量
( )2.根據大雄查到的地震報告,以下何者敘
述正確?○
1震央在宜蘭近海○
2新北市最
大震度是 3級○
3編號第 111019 號的地震
芮氏規模是 6弱○
4地震深度是 62.6 公里
( )3.臺灣地震發生頻繁的原因是臺灣位處在
1歐亞大陸板塊和臺灣海峽交界
2歐洲
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
3歐亞大陸
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
4美洲大陸板
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
( )4.關於震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1震度分 10
級,最強是 10 級○
2編號第 111019 號的
地震震度是 6.6
3震度每一級皆有強弱
之分○
4越靠近震源,震度越大
( )5.關於地震速報的敘述何者正確?○
1只要
地震發生,手機都會收到警報
2編號第
111019 號的地震,住在臺北的我們不會
收到警報
3預計震度達到 3級以上的地
區,民眾的手機就會收到訊息
4地震發
生前就可以發出警報訊息。
3
號姓名:
科普閱讀文章
民國 111 323 日凌晨,到花蓮旅遊的大雄睡得正香甜時,突然被手機發出的國家警報訊息
驚醒:
大雄很慌張的拉著哆啦 A夢問:「怎麼辦?要趕快跑嗎?」
哆啦 A夢安慰大雄說:「別怕!先用枕頭保護自己的頭頸,直到搖晃停止,我們再找個空曠的地
方避難就好。」
哆啦 A夢為了緩解大雄的緊張,只好跟他聊天以分散注意力。哆啦 A夢就開口說:「臺灣位處在
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每年平均約有 1000 次有感地震發生,每隔數月或數年甚至就會
發生中大型的地震,可以說是生活的日常。每次地震發生後,能量會以「地震波」的形式從震源開
始往外傳播。科學家大致將地震波分成分別為 P 波與 S 波。P 波傳播的速度較快,也是地震測站
最早收到的訊號;S 波速度較慢,但為地震破壞力的主要來源。而地震預警系統便是根據這兩者計
算出地震的各種參數後,預計震度達到 4級以上的地區,民眾的手機就會收到地震速報,讓大家能
及早應對,減少重大傷亡。臺灣自 2020 46日起,地震預警的發佈時間已經能縮短至 10
內,未來長期規劃更是希望藉由大數據統計,將時間再縮短到 5秒內。」大雄聽完之後覺得安心不
少,和大家一起至空曠處避難一會兒,就回房睡覺了。
隔天早上睡醒,大雄上網查詢的地震報告如下:
國家級警報
【地震速報】03/23 1:41 左右 臺灣東部海域發生有感地震,慎防強烈搖晃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