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四維國小 四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37.81 KB
頁數
2
作者
師瑾 黃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0-24,离现在 2 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中市北屯區四維國民小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四年級自然領域第一次定期評量試卷
四年____________________ 長簽名:_______________ 命題老師:
一、 選擇題:每題 3分,共 36
1. ()一天當中,關於月亮出現的時間,下列何
敘述正確
只有晚上出現
只有白天出現
隨時都看得到
可能一整天都看不到月亮。
2. ()小捷要測量月的高度角,但是沒高度角
觀測器,他可以利用哪一種方式來測量?
北針
拳頭數
三角板
直尺。
3. ()根據國際拉姆薩溼地公約對溼地的定義,
下何者敘錯誤溼地是指沼澤、沼地或水域
構成的地區:
無論是天然或人為
只能
永久
無論是靜止或流動
淡水、鹹水或
淡、鹹水混合。
4. ()下列哪一不是適合進行水域環境調查活動
的地方?
海洋
生態
果園
水田。
5. ()農曆 9
初九是重陽節,請問那天的月相接
近下面哪個?
上弦
弦月。
6. ()小捷用高度角觀測器測量某個景物的高度角
結果如下表,小捷最可能測量的是哪個景物?
位置
門口
前進
15
高度角
24°
24°
月亮
電線杆
行道樹
大樓。
7. ()有關夜晚天空的敘述,下列哪一個正確?
可能會同時看到太陽和月亮
一天中月相
會不斷地改變
亮的位置會改變。
8. ()從上弦月到下一次上弦月大約會經過多久
時間?
60
30
15
7
天。
9. ()要清楚指出月亮的位置除了方位還要測量
什麼?
日期
時間
高度角
形狀
10. ()下列何者不是珍愛水域環境及資源應該做
的事
不可以任意捕捉水生生物
不可
使用太多含磷的清潔
到海邊戲水要將垃
圾帶走
到水源保護區烤肉、戲水。
11. ()在不同的水域環境有不同的動植下列哪
一組的水域環境和動植物的配對是正確的?
生態池蓋斑鬥
河川小丑
水田
布袋蓮
海洋臺灣水龍。
12. ()拜訪水域環境時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和準備
調查工具下列哪一個是錯誤的?
進行調查
要先師長報備
要事先查詢天氣預報
使
用放大鏡觀察遠處的鳥類
準備觀察箱捕撈
水生動物進行觀察。
二、 回答問題:(每答 2,共 56 )
() 小涵
觀察活動。他們觀察的水生生物如下:
(A)紅娘華、(B)蟹、(C)石田螺、(D)蝦,
請依據觀察紀錄將觀察的水生生物代號填入表
格內。
觀察紀錄
水生
(1)用鰓呼吸,用胸足步行,腹足游泳
D
(2)用腹部末端的呼吸管來呼吸
腳細長,可游泳、爬
A
(3)用鰓呼吸,用腳爬行和游泳
B
(4)用鰓呼吸,利用腹足爬行
C
() 請依據下圖植物名稱,判斷水生植物的生長方
(A~D),並將植物分類(~)
【生長方式
A
葉柄裡具有通氣組織,可儲存空氣,根部漂在水
裡,會隨著水流四處漂流。
B
葉柄和莖具有中空的管道,葉會挺出水面,根部長
在土裡。
C
全株生長在水中,根部長在土裡。莖葉柔軟可以適
應水位高低及水流方向的變化。
D
葉柄柔軟會隨水位高低伸展或彎曲,葉片平貼在水
面,根部長在土裡
【分類】ㄅ漂浮性 ㄆ沉水性 ㄇ浮葉性 ㄈ挺水性
水生植物名
生長方式
分類
(1)水蘊草
C
(2)
B
(3) 布袋蓮
A
(4) 睡蓮
D
1
下弦月
上弦月
殘月
眉月
10°
20°
40°
無法判斷
山椒魚分布在西伯利日本中國東北等溫帶
地區。臺灣是全世界山椒魚分布的最南界
1919 年,日本學者楚南仁博士在能高駐在所附
首次紀錄到臺灣的山椒魚目前被證實的山椒魚
共有五種分別是南湖山椒魚觀霧山椒魚阿里山
山椒魚臺灣山椒魚和楚南氏山椒魚每一種都是
灣特有種。
山椒魚是在一億八千萬年前侏羅紀時期就已經
出現的活化石,舉步頭部有力,可鑽進泥土
或鬆軟的腐質層,尋找無椎動物來吃。夜行性的
牠們晚上才會出來覓食,白天喜歡躲在小溪附近的
石頭或木頭底下究人員得彎腰屈膝翻開一塊塊
大小石頭,才有機會找到牠們。
山椒魚主要棲息於高海拔山區小而冰冷的溪流
或滲水處每年冬末春初選在水源持續流動的
水塘中產下一對形狀像豆莢的膠質卵串,接下來雙
親會共同保護卵串使卵不被菌感染或被天敵
食。
大約經過兩個半月,卵串中的山椒魚蝌蚪已經
長好四肢並擁有三對奇特的外鰓這使得山椒魚一
孵化的游泳能力就相當不錯。當小山椒魚外鰓退化
經歷完全變態後,就會上岸過著和父母一樣的生活
方式。
1979 年,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呂光洋
在阿里山發現人生中第一隻山椒魚從此踏遍群山
尋找來自冰河期的秘他說「山椒魚對缺水或溫
濕度變化非常敏感比起其他動物更適合做氣候暖
化的指標生物。」
(節錄自環境資源中心 歷時 17 年奔闖山林
笑的高山精靈爬上大螢幕)
小涵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